2019-2020华工网络自动控制原理随堂练习答案_第1页
2019-2020华工网络自动控制原理随堂练习答案_第2页
2019-2020华工网络自动控制原理随堂练习答案_第3页
2019-2020华工网络自动控制原理随堂练习答案_第4页
2019-2020华工网络自动控制原理随堂练习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绪论1. (单选题 ) 闭环系统的特点不包含下列哪项( )。A 负反馈 B控制精度较低C 可减少或消除偏差D适应性好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B问题解析:2. (单选题 ) 系统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 ( )。A 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B 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C 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D 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D问题解析:3. (单选题 ) 自动控制系统中根据某种函数规律变换控制信号,以利于改善系统的动态品质或静 态性能的元件是( )。A 比较元件 B 校正元件C

2、 测量反馈元件D 执行元件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B问题解析:)等环4. (单选题 ) 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环节有给定输入、比较元件、控制对象、执行元件、 节。A. 测量反馈元件B.积分元件 C.微分元件 D. 比例元件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A问题解析:5. (单选题 ) 火炮自动瞄准系统的输入信号是任意函数,这就要求被控量高精度地跟随给定值变 化,这种控制系统叫( )。A. 恒值调节系统B.离散系统 C.随动控制系统D. 数字控制系统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C问题解析:6. (单选题 ) 随动系统对(

3、)要求较高。A.快速性 B.稳定性 C. 准确性 D. 振荡次数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 A 问题解析:7. (单选题 ) 衡量系统稳态精度的重要指标时( )A稳定性 B快速性 C准确性 D 安全性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C问题解析:8. (单选题 ) 下面不属于对控制系统基本要求的是( )A 稳定性; B 快速性; C 准确性; D 预测性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D问题解析:9. (单选题 ) 自动控制的基本方式不包括( )。A 开环控制; B 闭环控制; C 复合控制; D 计算机控制; 答题:

4、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D问题解析:10. (单选题 ) 实际的物理系统都是( )。A. 线性的 B. 非线性的 C.时不变的 D.恒值的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B11. (多选题 ) 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特征是( )。A 在结构上具有负反馈通路,以求得偏差信号B 由偏差产生控制作用以便纠正偏差C 系统开环D 控制的目的是减少或消除偏差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 ABD 问题解析:12. (多选题 ) 自动控制系统按描述元件的动态方程分( )。A 随动系统B 恒值控制系统C 线性系统 D 非线性系统 答题: A

5、.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 CD 问题解析:13. (判断题 ) 人工控制与自动控制系统最大的区别在于控制过程中是否有人参与。( ) 答题: 对 . 错 . (已提交)参考答案:对问题解析:14. (判断题 ) 开环控制系统与闭环控制系统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引入了反馈环节。( ) 答题: 对 . 错. (已提交)参考答案:错问题解析:15. (判断题 ) 闭环控制系统结构中,可以对系统输出量和输入量进行比较,产生偏差信号的环节 是比较环节。( )答题: 对 . 错. (已提交)参考答案:对问题解析:16. (判断题 ) 控制系统的分类中,按照给定输入信号的特征可分为程序控制系统

6、,恒值控制系统 和随动系统。( )答题: 对 . 错 . (已提交)参考答案:对问题解析:17. (判断题 ) 线性系统有两个重要特性是叠加性和齐次性。 ( ) 答题: 对 . 错 . (已提交)参考答案:对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教学模型1. (单选题 )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形式丰富,下列属于复域中的数学模型是( )A. 微分方程 B. 传递函数C.频率特性 D. 结构图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B问题解析:2. (单选题 ) 下列有关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描述错误的是( ) A.微分方程是在时间域内描述系统动态性能的数学模型B. 线性微分方程经过拉氏变换,即可得到传递函数

7、C. 根轨迹法是建立在传递函数模型基础上的D. 传递函数仅可以表征系统的动态性能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D问题解析:3. (单选题 ) 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 )。 A.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B. 传递函数完全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给定输入和扰动对传递函数没有影响C. 传递函数一般是为复变量s 的真分式D. 闭环传递函数的零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 D 问题解析:4. (单选题 ) 适合应用传递函数描述的系统是 ( )。 A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B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时变系统C 单输入,单输

8、出的定常系统D 非线性系统答题: A.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B. C.AD.(已提交)18.(单选题 )答题: A.B. C.D.(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19. (单选题)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 D问题解析:20.(单选题)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 A问题解析:21.(单选题)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 B问题解析:22.(单选题 ) 结构图的四要素不包括下列哪项( )A. 函数方块 B. 分支点 C.综合点 D.支路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 D 问题解析:23

9、.(单选题)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C24. (单选题 ) 在信号流图中,只有( )不用节点表示。A.输入 B.输出 C. 比较点 D.方块图单元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D问题解析:25. (单选题 ) 梅逊公式主要用来( )。A.判断稳定性B. 计算输入误差C.求系统的传递函数D.求系统的根轨迹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C问题解析:26. (判断题 ) 在初始条件为零条件下,系统输出量与输入量的拉式变换式之比,称为系统的传递 函数。答题: 对 . 错 . (已提交)参考答案:对问题解析:27. (判断题

10、) 在信号流图中,在支路上标明的是传递函数。答题: 对 . 错 . (已提交)参考答案:对问题解析:28. (判断题 ) 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只有零点而无极点,可以预示输入信号的变化趋势。 答题: 对 . 错. (已提交)参考答案:对第三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29. (单选题 ) 1 描述系统静态性能的指标有( )A延迟时间 td B 调节时间 ts C 最大超调量D 稳态误差 ess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D问题解析:30. (单选题 ) 2 、如果系统动态性能指标只有调节时间存在, 那么其 TS=( )时,误差范围为 A T B 2T C 3T D 4T答题

11、: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D问题解析:31. (单选题 ) 3 、关于控制系统系统的性能指标,以下不属于时域指标的是( )A.调节时间 B. 超调量 C.静态误差 D.中频宽度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D问题解析:32. (单选题 ) 4 某二阶系统特征方程的根为 ,则其工作在( )。A 无阻尼 B 欠阻尼 C 临界阻尼 D 过阻尼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A问题解析:33. (单选题 ) 5. 已知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是 ,则该系统属于( )A无阻尼系统 B 欠阻尼系统C临界阻尼系统D 过阻尼系统答题: A. B.

12、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B问题解析:34.(单选题 )6右图各曲线对应二阶系统不同阻尼情况下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 曲线 1 为临界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B. 曲线 2 为临界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C. 曲线 3 为过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D. 曲线 2 为过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B问题解析:35. (单选题 ) 7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其型别为( )AI 型 BII 型 CIII 型 D0 型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B问题解析:36. (单选题 )

13、8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该系统的开环放大系数为 ( )A 50 B 25 C 10 D 5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C问题解析:37. (单选题 ) 9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其位置静态误差系数为( )A. 0 B.C.10 D.5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B问题解析:38. (单选题 ) 10. 若某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AB CD 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B39. (单选题 ) 11. 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要保持

14、稳定的 K 值范围是 ( ) 。AB C D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B问题解析:40. (单选题 ) 12 关于线性系统稳态误差,正确的说法是 ( )。A. I 型系统在跟踪斜坡输入信号时无误差B. 增加系统前向通道中的积分环节个数可以提高系统的无稳态误差的等级C. 减小系统开环增益K 可以减小稳态误差D. 增加积分环节可以消除稳态误差,而且不会影响系统稳定性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B问题解析:41. (单选题 ) 13. 系统在 作用下的稳态误差 ,说明( )A系统型别B 系统不稳定C输入幅值过大D 闭环传递函数中有一个积分环节答

15、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A问题解析:42. (单选题 ) 14 下列哪种措施对改善系统的精度没有效果 ( )。A增加传递函数中零值极点的个数B 提高系统的开环增益KC 增加微分环节D 引入扰动补偿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C问题解析:43. (单选题 ) 15 高阶系统的主导闭环极点越靠近虚轴,则系统的 ( )A 准确度越高 B 准确度越低C 响应速度越慢D 响应速度越快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C问题解析:44. (单选题 ) 16 、下列高阶系统的分析表述正确的是 ( )A 高阶系统的性能分析往往借助于主导

16、极点的概念B 闭环极点离虚轴越远,该响应分量衰减越慢C 系统响应各分量的幅值仅与闭环极点的位置有关D 高阶系统的稳定性不可用劳斯判据进行判断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A问题解析:45. (单选题 ) 18 、如果要让高阶系统稳定, 需要满足所有的 _ 都位于 S 平面的 _ 半平面。( ) A 闭环极点,左; B 闭环极点,右; C 闭环零点,右; D 开环零点,左;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A问题解析:46.(多选题 )答题: A. B. C.D. (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ABC47.(多选题 )答题: A.B. C.D. (已提

17、交)参考答案:BC问题解析:48. (判断题 ) 特征方程最靠近虚轴的根和虚轴的距离 表示系统的稳定裕度, 越大则系统的 稳定性越低。 ( )答题: 对 .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错49. (判断题 ) 可通过增大系统开环放大系数或增加开环传递函数中所含积分环节的数目来实现 减小或消除稳态误差,但同时会使系统的动态性能变坏。( ) 答题: 对 . 错 . (已提交) 参考答案:对 问题解析:<5 时 ,实数极点对动态响应影响可50. (判断题 ) 在高阶控制系统中,当引入极点与主导极点模比 以忽略,即可当成非主导极点。( ) 答题: 对 . 错 . (已提交)参考答案:错问题解析:

18、51.(判断题 ) 控制器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比例加积分加微分( 答题: 对 .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对问题解析:52.(判断题 ) 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特征方程的特征根全部在 答题: 对 . 错 . (已提交)参考答案:错 问题解析:53.(判断题 ) 劳斯稳定判据的充要条件是特征方程各项系数均为正, 正。( )答题: 对 . 错 . (已提交) 参考答案:对问题解析:PID )控制( )S 平面的右半平面。( )以及劳斯表第一列系数均为54.(判断题 ) 如果高阶系统稳定,那么其闭环极点的负实部绝对值越大(离虚轴越远),其对应 的暂态分量衰减越快。( )答题: 对 . 错 . (

19、已提交)参考答案:对问题解析:55.(单选题 ) 17 以下属于比例加积分(PI)控制的优点的是()A 反映 e(t) 变化趋势B在 e(t) 未出现前,发出有效的早期修正信号C 有助于系统的稳定性并抑制过大超调D 引入开环零点,改善系统稳态性能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D第四章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5.(单选题)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 C问题解析:56.(单选题)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B问题解析:57.(单选题 ) 系统根轨迹起点为( )。A.开环极点 B. 闭环极点 C. 原点 D.零点 答题: A

20、.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A问题解析:58.(单选题)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B问题解析:59. (单选题 ) 有关分离点与会合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是( )。A 、分离点与会合点一般是实数或共轭复数对B、若实轴上两相邻极点间存在根轨迹,则这两相邻极点间必有分离点C 、若实轴上两相邻零点间存在根轨迹,则这两相邻极点间必有会合点D 、若实轴上根轨迹处在开环邻零点和极点之间,则二者之间必定有分离点和会合点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D问题解析:60. (单选题 ) 若系统仅具有两个开环极点和一个开环零点,则根轨迹是( )。A、圆

21、弧 B 、直线C 、无法确定 D 、圆弧或直线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D问题解析:61. (单选题 ) 某系统的根轨迹条数为 3 条,其开环传递函数的分母阶次为8,分子阶次为()A 1 B 3 C 5 D 7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 C问题解析:62. (单选题 ) 增加一个开环零点,对系统的根轨迹的下列影响正确的是( ) A 、根轨迹曲线将向右移动,有利于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B、不改变根轨迹渐近线的条数、倾角和截距C 、改变根轨迹的分支数D 、改变根轨迹在实轴上的分布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D问题解析

22、:63. (单选题 ) 增加开环极点后,根轨迹会向( )偏移。A 左; B 右; C 上; D 下;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B问题解析:64.(多选题)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CD65. (多选题 ) 根据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法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 A.根轨迹是连续变化的曲线或直线;B.根轨迹的分支数与开环传递函数无关;C. 根轨迹以开环极点为起点,以开环有限值零点或无穷远处为终点;D. 相邻两开环极点之间存在根轨迹则这两相邻极点间必有分离点。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 ACD 问题解析:66. (多选

23、题 ) 增加一个开环极点,对系统的根轨迹有以下影响( )。 A 、改变根轨迹在实轴上的分布B、改变根轨迹渐近线的条数、倾角和截距C 、改变根轨迹的分支数D 、根轨迹曲线将向左移动,有利于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ABC问题解析:闭环特征根在根平面上所走过的67. (判断题 ) 根轨迹是指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中某一参数变化时, 轨迹。 ( )答题: 对 . 错 . (已提交)参考答案:错问题解析:68. (判断题 ) s 平面上满足相角条件的点,必定同时满足幅值条件。 答题: 对 . 错. (已提交)参考答案:对问题解析:69. (判断题 ) 增加开环

24、零点对系统的动态性能是不利的。 ( ) 答题: 对 . 错. (已提交)参考答案:错问题解析:70. (判断题 ) 开环偶极子很大程度上影响系统的稳态误差系数。 答题: 对 . 错. (已提交)参考答案:对问题解析:71.(判断题)答题: 对 . 错 . (已提交) 参考答案:对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6.(单选题 ) 有关频率特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可以反映系统的动态过程的性能,仅可以反映系统的静态性能B.包含振幅频率特性和相角频率特性C.描述的是线性定常系统的特性D.可通过将传递函数中的复变量s 用 jw 代替得到频率特性答题: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A问

25、题解析:7.(单选题)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72.(单选题)问题解析73.(单选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74.(单选题 )B. C. DB. C. D答题: A答题: A参考答案: B答题: A. B. C. D. (已提交)题)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 A问题解析:75.(单选题)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 B问题解析:76.(单选题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 C问题解析: 77.(单选题)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 B 问题解析:)78.(多选题 ) 频率特性常用的几

26、种图示法有(A. 奈奎斯特曲线 B. 伯德图C. 对数幅相特性曲线 D. 根轨迹图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 ABC问题解析:79.(多选题)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AC80. (判断题 ) 线性定常系统 (或元件) 的频率特性是稳态输出正弦信号与输入正弦信号的复数比。 ( )答题: 对 . 错. (已提交)参考答案:错问题解析:81. (判断题 ) 系统伯德图的低频段反映系统精度,中频段反映系统动态性能,而高频段反映系统 抗干扰性能。答题: 对 . 错 . (已提交)参考答案:对问题解析:82. (判断题 ) 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等于零分

27、贝的频率值称为截止频率。 ( )答题: 对 . 错. (已提交)参考答案:对问题解析:83.(判断题)答题: 对 . 错. (已提交)参考答案:对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装置综合84.(单选题 ) 在串联校正中,校正装置通常( A 串联在前向通道的高能量段)B 串联在前向通道的低能量段B 串联在反馈通道的高能量段D串联在反馈通道的低能量段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 B问题解析:)。85.(单选题 ) 以下不属于校正装置设计方法的是(A.滞后校正 B. 根轨迹法 C. 频率法 D. 计算机辅助设计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 A问题解析:86

28、.(单选题)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 B问题解析: 87.(单选题)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 B问题解析: 88.(单选题 ) 从相位考虑, PD 控制器和 PID 控制器分别是相位( )的校正装置A滞后,超前B 超前,超前-滞后C 滞后,超前- D 超前,滞后-超前答题: A.B. C.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89.(单选题 ) 以下关于超前校正的描述正确的是( )A.提供一个负值相角,导致截止频率向左移动,降低系统快速性。B. 提供一个负值相角,导致截止频率向左移动,提高系统快速性。C. 提供一个正值相角,导致截止

29、频率向右移动,降低系统快速性。D. 提供一个正值相角,导致截止频率向右移动,提高系统快速性。答题: A.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90.(单选题) 滞后 - 超前校正装置的相角是,随着频率的增大()A.先超前再滞后B.先滞后再超前C.不超前也不滞后D.同时超前滞后答题: A.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91.(多选题) 根据校正装置在控制系统中位置不同,可分为哪几类基本形式?()A.串联校正 B.并联校正 C. 串联- 并联校正 D.复合控制校正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AB问题解析:92. (多选题 ) 校正装置的设

30、计方法有几种?( )A.频率法 B.波特图法C.根轨迹法 D. 计算机辅助设计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ACD问题解析:93. (多选题 ) 常用的校正装置包括( )A.超前校正 B.滞后校正 C.超前 -滞后校正 D. 滞后 -超前校正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 ABD94. (判断题 ) 超前校正又称为积分校正,可由无源超前网络或有源超前网络组成。( ) 答题: 对 . 错. (已提交)参考答案:错问题解析:95. (判断题 ) 在系统中引入串联超前校正有利于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 ) 答题: 对 . 错 . (已提交)参考答案:对 问题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