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课题研究计划_第1页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课题研究计划_第2页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课题研究计划_第3页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课题研究计划_第4页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课题研究计划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文档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研究的课题研究计划1、 课题的界定与表述所谓语文教学?生活化 ? ,是指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 时代的活水? ,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感悟生活并磨砺人生。我们主张语文讲读?生活化 ? ,是指课堂语文讲读要面向学生生活实际,寻找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课文走进学生的生活,同时又让学生进入作者的心灵。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便是老师和学生的终极目标。 在这个目标的影响下, 学生很少涉猎课本以外的东西, 尽管经过许多年语文课堂上的学习,但依然积累浅薄,阅读面狭窄;写文章时言

2、之无物,没有生活;学得很苦却收获很少,对语文课感兴趣的同学越来越少,厌学情绪较浓。我们不难发现在教学中常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有思维,但无智慧;有行动,但无热情。因为老师没有把生活中鲜活的事实引入课堂。 表面上看, 生活事实不是没有出现在教材、 课堂或作业中,遗憾的是,这种生活事实仅仅是以例证的角色出现的。当教师为了说明某个观点、证明某种结论、 巩固某一记忆时,事实才临时被拉进了课堂, 而此时此刻的生活事实, 已经不是那种能给人热情、 冲动、 直觉、 遐想的事实, 它是被人制作、 化妆过的一个道具或角色。老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却丝毫没有感触,因为这不是他有体会、有想法、有感受的事实,他是被动小学各年

3、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的、勉强的理解事实,而要让他再写出这种生活来就更是难上加难了。这种僵死的课本, 僵死的课堂教学,最终僵死了他们的思想。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 要使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 ,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突破 “应试语文”的束缚而成为 “生活化语文” 、 “语文生活化” 。正如于漪老师所言: “变语文自我封闭性为开放 性,开发语文教育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学生。 ”语文这一门学科是最富内蕴和思想的

4、, 是最富有灵气与诗性的, 这些特点决定了真正的语文教育决不能只局限于教 材,只局限于课堂,而应该使语文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达到“语文生活化”和“生活语文化”的理想境界。我们的课题 “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 就是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为了教而教, 远离生活远离学生兴趣的现状提出来的。我们认为:从社会的要求、学科的要求、学校的要求、师生的要求几方面来看, 我校确定的研究课题是体现社会需求的、 符合教学规律的, 也是非常有 现实意义的、可行的课题,它的研究必将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利益。 可以说,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2、 研究的目的(一)教师方面让教师努力研究改进传统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陈旧的课堂教

5、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率; 并要在 解放教师教学思想, 改变教学理念,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上, 积极引导学生把语文学习 和生活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广泛的生活实践与阅读精品中吸取生活素材, 增加生 活积累,提高语文的实践能力、审美情趣和创造思维。(二)学生方面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施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让语文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效。(三)构建以语文活动和语文环境为双翼的新的语文教学体系。三、研究内容(一)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全面实

6、施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研究研究改进课堂教学, 压缩语文课文的教学时数, 提高教学效率; 在短时、 高效的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突出自学能力的培养; 突出阅读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突出写作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突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突出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突出情感的熏陶与感染。(二) 构建以语文活动和语文环境为双翼的新的语文教学体系, 实施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应该强化语文课外阅读和其他课外活动,沟通语文教学同其他各科教学, 语文教育和学校其他各项教育活动的联系, 创设良好的语文环境, 构建一个开放性的语文教学新体系。1、学生生活积累研究。研究如何

7、指导学生加大课外阅读量和写作量,提高学生语文整体素质。学会在广泛的阅读中吸取他人对生活的体验,并将生活的“活水”引入语文教学。同时要让学生走出狭窄的课堂天地, 融入广阔的社会大课堂中去吸收养料, 培养学生自己吸收文化并能灵活运用的能力。2 、学生生活实践研究。研究如何通过建立课外活动基地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使他们懂得“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的道理。最终走出狭窄的课堂,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在深入生活、吸收生活的基础上,学会创造生活。这个创造性一方面要在学生的写作方面反映出来, 所有的习作是内心体验的反映, 言之有物, 言为心声,有思想,有想象,有创新;另一方

8、面也要在学生创造性的开展语文活动中体现,自办刊物、报纸,自办电视台、广播站,成立剧社等。七、研究的基础:近年来, 本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常州市级课题 优化心理化教学环境,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研究工作,并成功结题;承担了区级课题新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相关性研究 的研究工作,目前已通过中期评估;有五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有三十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区获奖。这些课题研究及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八、研究计划: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序号 研究阶段(起止时间) 预期达到的目标 阶段成果名称及其形式承担人1 起始阶段2006 年 1 月 -2006 年2月 筹建课题组,制定课

9、题实施方案,明确各研究内容的负责人及职责, 建立课题组规章制度。 课题实施方案, 研究人员职责及分工一览表, 规章制度。 蒋辉2 启动阶段2006 年2月 -2006 年4月 请有关专家修改完善方案,对研究对象进行前测,了解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学习相关理论。 小学生语文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相关课题情况,学习书目及笔记。 沈丽亚符丽华李春花3 实施阶段2006 年4月 -2008 年3月 聘请专家进行专业引领,围绕课题深入学习,深入课堂开展课例研讨、学术研究,撰写教学案例和论文。 专家讲座资料,学习笔记及研究体会,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研讨记录,教学案例及论文。 课题组所有成员全员参与。4 总结阶

10、段2008 年3月 -2008 年5月 总结研究执行情况,做好结题工作;撰写科研报告,全面展示研究成果;研究论文、案例、体会汇编成册;请专家进行评估验收。 结题报告,学生成果汇编,课题组成员研究论文、案例、体会汇编,教学设计集等。课题组所有成员全员参与。本课题完成时间: 2008 年 5 月九、课题组分工:课题组长:蒋辉副组长:邹益成员:沈丽亚 负责资料的收集张建娣负责理论学习及研讨活动记录符丽华课堂教学研究秦 洁 课堂教学研究路亚芬课堂教学研究李春花课堂教学研究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便是老师和学生的终极目标。 在这个目标的影响下, 学生很少涉猎

11、课本以外的东西, 尽管经过许多年语文课堂上的学习,但依然积累浅薄,阅读面狭窄;写文章时言之无物,没有生活;学得很苦却收获很少,对语文课感兴趣的同学越来越少,厌学情绪较浓。我们不难发现在教学中常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有思维,但无智慧;有行动,但无热情。因为老师没有把生活中鲜活的事实引入课堂。 表面上看, 生活事实不是没有出现在教材、 课堂或作业中, 遗憾的是, 这种生活事实仅仅是以例证的角色出现的。 当教师为了说明某个观点、证明某种结论、巩固某一记忆时,事实才临时被拉进了课堂,而此时此刻的生活事实,已经不是那种能给人热情、冲动、直觉、遐想的事实,它是被人制作、化妆过的一个道具或角色。老师讲得很辛苦,

12、学生却丝毫没有感触,因为这不是他有体会、有想法、有感受的事实, 他是被动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的、 勉强的理解事实, 而要让他再写出这种生活来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这种僵死的课本, 僵死的课堂教学,最终僵死了他们的思想。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 要使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 ,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突破 “应试语文”的束缚而成为 “生活化语文” 、 “语文生活化” 。正如于漪老师所言: “变语文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学生。 ”语文这一门学科是最富内蕴和思想的, 是最富有灵气与诗性的, 这些特点决定了真正的语文教育决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只局限于课堂,而应该使语文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达到“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