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民事抗诉基础的转换与补充性抗诉机制的建立 摘要:现行民事抗诉机制的基础表现在政治、认识论和司法方面,但传统社会中支持该抗诉机制的基础,在当今社会面临诸多挑战,出现了许多困惑。新时期民事抗诉的机制建立,最根本的应是抗诉基础的重新设计或历史性转变。这种转变应是从对审判权的制约到对当事人的诉权保障,从与当事人申请再审并列设计的民事抗诉转化为补充当事人再审申请权的抗诉机制。该机制体现在申请再审的前置、抗诉的期间、抗诉在整个再审中的地位、抗诉机关的权利等问题的处理中。 关键词:民事抗诉;基础;补充性;申诉;申请再审 中图分类号:DF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10023933(2010)04015305 2007年新民事诉讼法对抗诉制度的修改,使民事抗诉制度的许多模糊内容得以进一步的明确,检、法两家的许多争议已尘埃落定地得到解决。不过仍然有一些检、法两家纠缠不清、学者众说纷纭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如检察机关的抗诉要否以当事人申诉为前提、抗诉之提起有无时间限制、抗诉再审时检察机关的地位和诉讼权利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启动再审程序之三大途径之间的协调,影响检、法两家之间的合作,更为重要的是现实地制约抗诉功能的发挥。当然仍然存在如此多的问题,根本原因是2007年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仅仅是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局部调整,不仅民事诉讼法的整体框架没有改变,而且许多
3、制度的设计理念也未实现彻底的变更。因此解决民事检察抗诉的问题最根本的应当是抗诉基础的置换,在民事抗诉与当事人申请再审关系之理性模式确立之前,无法从根本上理顺检、法两家之间的关系,也无法很好地理解和执行新法修改后的民事抗诉制度。 一、传统抗诉制度的理论基础反思 现行民事抗诉制度以1982年试行民事诉讼法提出的检察监督为基础,为1991年的民事诉讼法所确立。2007年民事诉讼法的修改虽涉及检察监督的部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检、法两家的协调,但并没有突破民事抗诉制度的基本框架,1991年民事诉讼法中支撑现行民事抗诉制度的基础依然存在,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政治学基础。民事抗诉制度的政治学基
4、础主要体现在检察机关功能定位方面,对此目前主要有法律监督说、公益维护说、国家干预说等几种理论。笔者认为中国的民事抗诉不同于原苏联的国家干预,中国民事诉讼中同时存在着体现国家权力介入的抗诉制度和尊重当事人私权的处分原则。作为原苏联国家干预之重要方法的检察机关提起和参加民事诉讼仍未进人中国的立法。和提起与参加公益诉讼不同,检察院对一般民事案件的抗诉并不涉及公益维护问题,将抗诉的范围限制在公益案件中,仅仅是民事抗诉制度改革的一种设想。检察抗诉虽以检察机关对有关材料的审查为前提,但检察机关并不享有对案件的最终判断权,包括案件改判等在内的最终判断权仍由司法机关享有。中国民事抗诉制度以所有权力都有行使到其
5、边缘的秉性为理论预设,以监督司法权的行使为目的。这首先体现在宪法关于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的定位上,其次体现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检察监督原则中。可以说民事抗诉以检察监督为基础,并是检察监督的具体表现形式。新法为切实解决申诉难问题,实现了抗诉理由和再审理由的统一,但说抗诉制度的政治学基础已经变革还为时过早,不仅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没有修改,而且抗诉制度的其他方面的内容也变化不大。 必须注意对司法权的监督是一种包括检察监督在内的多元监督体系,这种多元监督体系体现于再审程序中就是目前法律所设定的三种并列的再审启动机制。这种体制的运行已经和正在带来许多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1)责任分散导致的监督效
6、果的弱化。对某些重大疑难的案件,虽然法律规定了多种再审启动途径,而且当事人的申诉不受机关、时间等限制,但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相互推诿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申诉难存在的根本原因既不是再审理由方面的问题,也不是申诉受理机制方面的问题,而是这种多元化的再审启动机制。大陆法系国家再审制度的成功实践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这一问题,在这些国家再审启动的唯一方式是再审之诉,但却不存在任何申诉难问题。(2)各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检法两家之间的冲突,体现于法院对检察院抗诉的各种限制和规避中。最高法院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单方面限制了检察监督的范围,各级法院在实践中也创制出 摘要:现行民事抗诉机制的基础表现在政治、
7、认识论和司法方面,但传统社会中支持该抗诉机制的基础,在当今社会面临诸多挑战,出现了许多困惑。新时期民事抗诉的机制建立,最根本的应是抗诉基础的重新设计或历史性转变。这种转变应是从对审判权的制约到对当事人的诉权保障,从与当事人申请再审并列设计的民事抗诉转化为补充当事人再审申请权的抗诉机制。该机制体现在申请再审的前置、抗诉的期间、抗诉在整个再审中的地位、抗诉机关的权利等问题的处理中。 关键词:民事抗诉;基础;补充性;申诉;申请再审 中图分类号:DF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933(2010)04015305 2007年新民事诉讼法对抗诉制度的修改,使民事抗诉制度的许多模糊内容得以进一步的
8、明确,检、法两家的许多争议已尘埃落定地得到解决。不过仍然有一些检、法两家纠缠不清、学者众说纷纭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如检察机关的抗诉要否以当事人申诉为前提、抗诉之提起有无时间限制、抗诉再审时检察机关的地位和诉讼权利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启动再审程序之三大途径之间的协调,影响检、法两家之间的合作,更为重要的是现实地制约抗诉功能的发挥。当然仍然存在如此多的问题,根本原因是2007年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仅仅是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局部调整,不仅民事诉讼法的整体框架没有改变,而且许多制度的设计理念也未实现彻底的变更。因此解决民事检察抗诉的问题最根本的应当是抗诉基础的置换,在民事抗诉与当事人申请再审关系之理性模
9、式确立之前,无法从根本上理顺检、法两家之间的关系,也无法很好地理解和执行新法修改后的民事抗诉制度。 一、传统抗诉制度的理论基础反思 现行民事抗诉制度以1982年试行民事诉讼法提出的检察监督为基础,为1991年的民事诉讼法所确立。2007年民事诉讼法的修改虽涉及检察监督的部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检、法两家的协调,但并没有突破民事抗诉制度的基本框架,1991年民事诉讼法中支撑现行民事抗诉制度的基础依然存在,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政治学基础。民事抗诉制度的政治学基础主要体现在检察机关功能定位方面,对此目前主要有法律监督说、公益维护说、国家干预说等几种理论。笔者认为中国的民事抗诉不同于原苏联
10、的国家干预,中国民事诉讼中同时存在着体现国家权力介入的抗诉制度和尊重当事人私权的处分原则。作为原苏联国家干预之重要方法的检察机关提起和参加民事诉讼仍未进人中国的立法。和提起与参加公益诉讼不同,检察院对一般民事案件的抗诉并不涉及公益维护问题,将抗诉的范围限制在公益案件中,仅仅是民事抗诉制度改革的一种设想。检察抗诉虽以检察机关对有关材料的审查为前提,但检察机关并不享有对案件的最终判断权,包括案件改判等在内的最终判断权仍由司法机关享有。中国民事抗诉制度以所有权力都有行使到其边缘的秉性为理论预设,以监督司法权的行使为目的。这首先体现在宪法关于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的定位上,其次体现于民事诉讼法规
11、定的检察监督原则中。可以说民事抗诉以检察监督为基础,并是检察监督的具体表现形式。新法为切实解决申诉难问题,实现了抗诉理由和再审理由的统一,但说抗诉制度的政治学基础已经变革还为时过早,不仅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没有修改,而且抗诉制度的其他方面的内容也变化不大。 必须注意对司法权的监督是一种包括检察监督在内的多元监督体系,这种多元监督体系体现于再审程序中就是目前法律所设定的三种并列的再审启动机制。这种体制的运行已经和正在带来许多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1)责任分散导致的监督效果的弱化。对某些重大疑难的案件,虽然法律规定了多种再审启动途径,而且当事人的申诉不受机关、时间等限制,但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相
12、互推诿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申诉难存在的根本原因既不是再审理由方面的问题,也不是申诉受理机制方面的问题,而是这种多元化的再审启动机制。大陆法系国家再审制度的成功实践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这一问题,在这些国家再审启动的唯一方式是再审之诉,但却不存在任何申诉难问题。(2)各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检法两家之间的冲突,体现于法院对检察院抗诉的各种限制和规避中。最高法院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单方面限制了检察监督的范围,各级法院在实践中也创制出 多种规避检察监督的方法。对已经抗诉的案件决定再审、对抗诉的案件维持原判、对检察院的调卷权消极配合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具体方法。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冲突表现为当事人申请再审
13、权利的申诉化。一方面当事人申请再审并不具有必然导致再审程序发动的效果,另一方面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当事人申请再审和申诉都成为法院决定再审的信息来源,并统一由告诉申诉庭受理。当然随着告诉申诉庭的取消和新法中当事人再审申请审查的法定化建构,这方面的冲突已经或者将要有较大的改变。(3)重复审查和纠纷解决资源的浪费。为增加推翻原来生效法律文书的保险系数,实践中相当数量的当事人往往选择同时使用多种救济机制,既申请再审,也向上级法院申诉,还向检察院抗诉;这种情况不仅加剧了各级、各个部门之间的审查结论的矛盾和冲突,而且客观上造成了多个机构对同一纠纷的重复审查、同时审查,已经和正在为纠纷解决资源的合理配置产
14、生消极的影响。 其二,认识论基础。法律监督模式假定的认识论前提是一个案件只有一个唯一正确的裁判结论,而且这样的裁判结论可以为审判法官之外的任何一个第三人审查,即裁判者的司法认识与案外第三人对案件的认识有通约性。这当然是一个美丽的海市蜃楼,诉讼过程中的案件事实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作为抽象规范的法律文本在与具体案件事实等置时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出现法律规范的缺位和空白。另外司法活动与其他的认识活动不同,更多地表现为场景性和在场性,以直接原则和言词原则为基础进行的民事诉讼制度改革或者改造更加突出了这样的特点,并因之使司法认识具有不能为第三人审查的特征,这也是英美国家上诉程序采用严格
15、的事后审查制的重要原因。 其三,司法基础。现行民事抗诉制度的司法基础首先表现在中国民事司法的追求目标上,在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之原则的指导下,发现案件真实、实现实体正义被认为是民事司法的直接目标。为此与程序公正相关的法律真实、证明责任、证明标准等概念,均无法进入中国的民事诉讼制度中来,取而代之的则是客观真实和以实现客观真实为目的的法院广泛的证据调查权。循着法院依职权干预民事诉讼的思路出发,检察机关介入民事再审程序,并作为启动再审程序的主体之一,也是可以理解的了。有学者甚至认为应建立检察院抗诉启动再审的一元化再审启动机制。其次,民事抗诉的司法基础体现在再审程序的定位上。初看起来,再审是中国
16、民事诉讼中的一个特殊的诉讼程序,但实际上再审和再审的启动在整体上被看作排解当 事人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个环节。与再审有关的申诉、申请再审,在实践中被称为涉诉信访,并被作为信访的一个重要内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问题。反过来说,以诉权化为指导思想的再审之诉在中国建立的道路举步维艰,其根本的原因也许就在这样的整体设计中。而公、检、法机关都有维护社会稳定、排解当事人的纠纷的义务,这样的角色和功能混同,使检察机关接受当事人的涉诉信访,并通过抗诉启动再审程序,就顺理成章了。问题在于经过若干年的法治建设,程序公正的理念已经被广泛接受,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法律的规定。2007年新民事诉讼法对再审制度修改的
17、指导思想之一就是程序正义,这一指导思想也被认为预示了未来民事诉讼法改革的基本走向。纯化各机关的功能、明确其之间的分工,也在近期被中国政府作为实现司法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举措。更为重要的是检察机关的职权介入,已经严重地破坏了诉讼的等腰三角形结构,造成了当事人之间的不平等,有些情况下案件甚至直接演化为另一方当事人与检察机关的冲突。另外一个重要的后果是在审判权之外,另行设置一个第四权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司法独立。 二、补充性抗诉及其体现的抗诉机制的新基础 为此,学者提出了多种改革民事抗诉制度的意见,这些意见包括取消民事抗诉制度的取消论,将抗诉限制在公益案件中的限制论,检察机关应当自我克制的慎用论以及对
18、民事抗诉予以诉权化改造的诉权改造论等等。笔者认为民事抗诉制度还有其存在的现实必要性,一方面法官职业化建设的历史较短,无论是法官的职业素养还是道德素养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另一方面审判系统内部的监督还不够完整,较广泛地存在的暗箱操作弱化了当事人诉权监督,法院上下级之间的密切联系又一定程度地影响审 级监督;慎用论将民事抗诉制度的完善建于检察机关的自我克制上,这本身就不是法律制度建构的方法;限制论虽然有较大的吸引力,并能够为检察机关参与公益案件提供基本的依据,但检察机关在公益案件中的抗诉实质上已经是检察机关的诉权行使方式之一了,因此其与取消论有共同的实质内容;诉权改造论以民事纠纷中实体权利与诉权有可
19、能出现分离为基本依据,但必须注意就多数抗诉案件来讲,并不存在诉权和实体权利分离的情形,其中案件的当事人既是民事实体权利享有者,也是诉权行使者。我们认为民事抗诉改革的基本趋向是正确地处理检察院的抗诉权与当事人申请再审权之间的关系,建立补充和救济当事人的抗诉权与当事人诉权平衡协调的民事抗诉机制,笔者称这样的抗诉机制为救济性、补充性的抗诉机制。 首先,补充性、救济性抗诉因应保障当事人诉权的需要,体现保障当事人诉权的功能。2007年民事诉讼法修改的动因是申诉难和执行难,新法的目标也是解决执行难和申诉难问题。为此新法就再审制度作了大幅度的调整,这种调整首先是再审理由的具体化、程序化,其次即是再审审查的法
20、定化、程序化,在此种审查程序中,不仅审查的期限进一步明确,当事人拥有了参与审查程序的机会,而且再审审查的结果也必须使用法定的形式。可以看出新法解决申诉难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当事人申请再审权的诉权化努力,但断言中国已经建立起了和大陆法系国家一样的再审之诉,却为时过早。一方面对再审审查程序的参与形式单一,当事人仅拥有提交书面意见的权利,审查过程中当事人诉权对法院审判权的制约较弱;另一方面,当事人对法院作出的驳回再审申请的裁定以及再审裁定,没有法定的救济机会,当事人既不能提出上诉,也不能申请由检察院抗诉,从而缺乏审查过程终结后当事人诉权对法院审判权的制约。而在大陆法系国家的再审之诉中,当事人对法院就再审
21、之诉作出的决定再审与否的结论不服,可以提出即时抗告。日本民事诉讼法第347条规定:对于法院作出的驳回裁定和再审裁定,可以提出即时抗告。德国民事诉讼法第591条规定:对于再审之诉的裁判的上诉,与对于作出裁判的法院的裁判提起上诉的方式,同样办理。提高受理再审申请法院的审级,也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监督自己的逻辑悖论,不能促进当事人诉权的保障,而且客观上会加重上级法院的负担,影响上级法院保障法律统一适用功能的发挥。 而只要当事人的申请再审权还不具有诉权的功能,再审中当事人对法院的制约就无法实现,法院再审审查中的任意性就无法通过再审程序本身得到克服。“由于仅仅是申请,不能像诉那样使用类似起诉与受理的程
22、序,故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权利就不能像起诉权那样得到充分的保障,申请再审难的状况普遍存在并得不到解决也就不难理解了。”为此,必须在审判系统之外建立正式、系统的诉权保障机制,而检察院抗诉权,无论从制度安排到实践应用,都是为了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为了维护司法的公平与正义。从制度安排上来看,检察院抗诉权体现了对审判权的制约,维护了司法公正和当事人合法权益,最终保障了当事人的诉权。从实践上来看,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法颁布以后的实施过程中,依照现行规定开展民事检察监督,取得了实际的效果,发挥了诉讼法律监督的作用。从2003年到2007年,全国法院共审结各级检察机关对各类判决提出抗诉的案件67853件,
23、经过再审改判、发回重审3511件、以调解等方式结案的占63.09。 其次,补充性、救济性抗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对检察权的制约。“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存在于审判机关中的需要监督审判权的现实原因,同样存在于检察机关中,而且在民事纠纷的解决过程中检察机关也存在着和法院一样的自益性。这种自益性表现在检察机关力求在民商事纠纷解决中发挥更大的功能,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防止民商事纠纷解决中的边缘化和寻求社会稳定追求中更多的国家资源、社会资源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事实上检察机关参与民商事纠纷、以民商方法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非常多,除抗诉外还有检察意见、检察建议、支持起诉等。
24、但抗诉以外的其他手段都缺乏应有的实效性,即缺乏对审判机关的硬约束,提出公益诉讼虽有实践方面的探索和理论上的支持,但其仍是一种未被法律肯认的机制,最高法院也明确认为不能搞民事检察公诉。当前检察机关介入民事纠 纷解决的最为有效的手段就是民事抗诉,为此,各地、各级检察机关高度重视,针对新法中提高再审申请审级内容,并为有效地与法院争夺再审案源,检察机关探索出了许多方法,如拓宽检察官与律师的联系渠道、变上访为下访、建立各种涉诉与非涉诉的咨询热线等等,努力追求抗诉案件的数量和改判率的双提高。甚至有个别的检察人员在作这样的探索的同时,认为新民事诉讼法是法院为检察院设定的美丽的陷阱。 对监督者进行监督不仅是理
25、论上的需要,更是现实中的需要,为此学者们设计出了许多具有吸引力的检察监督的约束机制。这其中,系统监督理论强调检察系统内的监督和系统外的监督相结合,其虽然指明了检察权约束机制建立的宏观方向。但缺乏可操作性以及抗诉案件中的针 对性;侧重于系统内监督的学者提出了诸多约束民事抗诉的原则,并认为抗诉约束机制的建立应当从抗诉时间、次数的限制,抗诉理由的法定化、抗诉听证制度的建立等方面作为切入口。在笔者看来,该种约束机制过分地依赖检察机关的自觉性,缺乏法律制度应有的强制性,具体的程序设计方面虽然有一定的建设性,但这些设计必须依赖民事诉讼法的进一步修改,这在目前明显地缺乏现实性。而补充性、救济性抗诉机制的设计
26、,将对抗诉的约束委诸当事人,体现了现代市民社会中私权对公权力的制约关系。另外,从补充性、救济性的角度理解抗诉,仅仅是对抗诉理解和执行的思路改变,无需对新民事诉讼法作进一步的调整,因此具有较大的现实可行性。同时理解思路的改变也使许多新民事诉讼法中相对模糊的规定鲜活起来,如抗诉的时间、抗诉的次数等。 再次,补充性、救济性抗诉能够较好地实现纠纷解决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检、法两家之间的冲突。实践中相当数量当事人为增加成功启动再审的可能性,往往既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也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诉。对同一再审理由检、法两家均予以审查,这将造成纠纷解决资源的极大浪费。一方面在检察院决定抗诉和法院决定再审的情况下,检察
27、院对申诉的审查没有正向收益;另一方面检察院决定抗诉,法院驳回当事人再审申请的情况下,由于抗诉具有必然导致再审程序发生的效力,法院对当事人再审申请的审查就是没有任何收益的。同时还应当看到,案件无论大小、轻重检察院均可以抗诉的情况,使检察机关疲于奔命,无法将检察力量专致于公益案件和对审判权的监督。检察机关的公益保护、法律监督职能无法彰显,相对于前两种情况来说,这应当是最大的纠纷解决资源的浪费。而补充性、救济性抗诉却可以有效地克服以上困难,实现纠纷解决资源的合理配置。一方面大量的案件可以由当事人通过向法院申请再审,既避免了检察机关的不必要的重复审查,也可以使检察机关集中力量办理真正具有重大意义的案件
28、,提高检察资源的纠纷解决效率;另一方面,检、法两家均认为缺乏再审理由的情况下,不同机关对同一纠纷作出的相同的处理结论,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增加当事人对法院裁判的信服度,提高纠纷解决的效率和权威。同时由于检察机关不是纠纷解决结论的机关,因此其与当事人不具有直接的对抗性。这种情况有利于检察机关对再审申请被驳回的当事人作调解和息讼工作,并最终促使所有的纠纷尽可能地在检、法系统内得到解决。 补充性、救济性抗诉从救济当事人的角度理解抗诉的有关内容,抗诉的时间、抗诉的次数、抗诉的案件来源等实践中检、法两家争议的问题,也能够得到较为彻底的解决。 三、补充性抗诉机制的具体建构 补充性、救济性抗诉制度的设计以当事人
29、具有再审理由而不能成功地启动再审程序时为当事人提供救济,并以启动再审程序为目的。根据这一设想笔者认为补充性、救济性抗诉机制大体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提起抗诉的条件。补充性、救济性抗诉应当以当事人申诉作为抗诉案件的唯一来源,检察机关不能在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诉的情况下依职权主动抗诉。实践中90以上的抗诉案件来源于当事人申诉的事实,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样的改革具有较大的现实可行性。同时当事人向检察机关申诉必须以向法院申请再审为前景程序,申诉时应在说明再审理由的同时提交法院驳回再审的裁定书。检察院在提出抗诉时必须制作抗诉书,说明抗诉理由,另外检察机关还必须附法院作出的驳回再审申请裁定书。实践中
30、检察机关经常面临大量的上级机关或者其他党政机关 办的案件,这些案件一般均是当事人向有关机关申诉的案件。对之能否作为抗诉案件的来源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案件已经向法院提出过再审申请,并被法院驳回,则可以作为抗诉的案件来源;如果案件未经过申请再审程序,检察机关可以向当事人作耐心的说服工作,告知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再审,在申请再审不能的情况下,再向检察院申诉。 体现抗诉的补充性、救济性,笔者认为检察机关抗诉必须受当事人申诉理由的约束,即检察院不能仅仅依靠申诉理由之外的其他事由提出抗诉。不过为克服再审中的旧诉讼标的理论的缺陷,防止当事人在申诉事由被驳回以后,利用其他的再审事由申请再审和申请检察院抗诉,实现司法
31、资源的合理配置,检察机关在发现其他再审事由存在时,应当向当事人做必要的释明,由当事人决定是否以之作为再审事由。这种做法以承认再审理由的相对性为前提,体现了新诉讼标的理论就禁止重复起诉所作的努力,同时也克服了新诉讼标的理论过分严格的缺陷。按照这种思路,办案机关不是消极地等待当事人发现再审事由,而是积极向当事人做必要的释明,并在当事人提出新的事由的情况下,以新事由提出抗诉。 第二,提起抗诉的时间。补充性、救济性抗诉运行中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当事人向检察院申诉的时间以及检察院抗诉的时间问题,对之民事诉讼法未作规定,学者在理解上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新近出现的两种观点之一主张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时间也应当
32、是两年,并从裁判生效之日起开始计算。这样的理解能够体现当事人申请再审和向检察机关申诉之间的平等,并以有效地约束当事人滥讼、缠讼为目的。不过其存在的问题也非常明显,一方面无法体现抗诉的补充性,特别是针对期限即将届满的申请再审;另一方面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抗诉的期间和当事人向检察院申诉的期间之间的关系不确定。另一种观点则主张抗诉应当在驳回再审申请之后的一定时间内提出,不过必须将之限制在以实体事由提出的抗诉中。该观点一定程度地体现了抗诉的补充性,但不够彻底。不仅因为这样的补充性不能适用于程序事由,而且当事人申请再审时间和申诉时间缺乏应有的衔接。超过再审申请期间的驳回再审和因其他原因驳回的再审申请具有
33、相同的效果。另外前一建议中的缺乏可操作性的弱点,在此同样存在。笔者认为抗诉提出必须在再审申请的时效期间内提出,即按照法律规定检察机关如果不能在裁判生效以后的两年提出抗诉。则永久性地丧失了提出抗诉的机会。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抗诉补充性的特点,实现了申请再审和抗诉时限有机衔接。另外,该设计可以促使当事人及时提出再审申请和申诉,因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纠纷的迅速解决,促进民商事法律关系的流转。具体运作上,申请再审的期间因当事人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而中止计算,自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裁定作出之日起继续计算。当事人必须在剩余的期间内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诉,期间同样也因为当事人的申诉而中止计算,并自检察机关作出抗诉决定
34、之日继续计算。当然,为促进检察机关及时提出抗诉,防止其拖延审查,立法者可以法律或者司法解释的形式规定抗诉审查的时间限制。 第三,抗诉程序与再审程序的适当分离。抗诉程序与再审程序分离意味着将检察机关的功能限制在申诉审查和提出抗诉阶段,把再审程序交给当事人和审判机关。抗诉程序与再审程序的分离首先体现了民事抗诉的补充性、救济性。按照补充性、救济性理解抗诉,意味着抗诉主要不是 一种监督审判权的方式,而是在当事人具有再审理由而不能启动再审的情况下,为当事人提供救济,并以成功地启动再审为已足。检察机关无需也不能参与再审案件的审理,更不能协助一方当事人收集证据和进行法庭辩论。 抗诉程序与再审程序的分离也体现了再审程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无人机OEM研发与市场推广合同3篇
- 年度制冷空调机械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 二零二五版淀粉行业绿色生产与循环利用合同3篇
- 年度记忆绵枕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谷壳供应链金融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新型建筑装修工程施工企业信用担保合同范本3篇
- 铁矿粉购销合同模板2025年度2篇
- 二零二五年智能硬件研发项目技术合同登记管理细则3篇
- 2025年度钻井工程地质勘察合同3篇
- 2025年度盆景植物租赁与艺术展览合作合同范本
- 2025年生产主管年度工作计划
- 2025年急诊科护理工作计划
- 高中家长会 高二寒假线上家长会课件
- 违规行为与处罚管理制度
- 个人教师述职报告锦集10篇
- 四川省等八省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适应性演练历史试题(含答案)
- 《内部培训师培训》课件
- 《雷达原理》课件-3.3.3教学课件:相控阵雷达
- 西方史学史课件3教学
- 2024年中国医药研发蓝皮书
- 红色中国风蛇年年会邀请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