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T2142017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最新内审检查表_第1页
RBT2142017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最新内审检查表_第2页
RBT2142017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最新内审检查表_第3页
RBT2142017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最新内审检查表_第4页
RBT2142017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最新内审检查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审员:被审核部门负责人:审核日期:X x x x年XX月XX日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X X X X年第X X次)XXXXXXXXXX公司条款号评审内容检查对象责任部门检查结果备注符合不符合不适用4.1.14.1.11 1、 检验检测机构应是依法成立并能够承担相应 法律责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企业法人或其他组织是否工商注册,工商营业执 照、机构代码证(范围应有检验检测或技术服务内 容)。当机构法人不是最高管理者时,应对最高管理者 授权并有授权文件,同时机构法人承诺承担法律责任。2 2、 检验检测机构或者其所在的组织应有明确的 法律地位,对其岀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负 责,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体系

2、文件中应规定“对其岀具的检验检测数据、 结果负责,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3 3、 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检验检测机构应经所 在法人单位授权。独立法人单位是否有法人授权文件,并愿为机构 承担起相应的法律责任。4.1.24.1.2检验检测机构应明确其组织结构及管理、技术 运作和支持服务之间的关系。检验检测机构应 配备检验检测活动所需的人员、设施、设备、 系统及支持服务。机构应明确其内部组织构成, 并通过组织结构图 来表述。明确管理、技术运作、支持服务的职责及组织部 门。4.1.34.1.3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从事检验检测活动,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遵循客观独立、 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恪守

3、职业道德,承 担社会责任。有公正性声明或承诺及相关的程序或制度,无违规现象(含信用等级等行业规定)。4.1.44.1.41 1、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维护其公正和诚 信的程序。建立保证检验检测公正和诚信的程序,以识别影 响公正和诚信的因素,并消除或最大化减少该因素对 公正和诚信的影响。2 2、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应不受来自内外部 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 影响,确保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真实、客观、 准确和可追溯。有公正性和诚信的承诺(不受行政和商业的、相 关利益的干预)。3 3、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识别岀现公正性风险的 长效机制。如识别岀公正性风险,检验检测机 构应能证明消

4、除或减少该风险。建立识别岀现公正性风险的程序。当识别岀公正 性风险时,能消除或减少该风险。条款号评审内容检查对象责任部门检查结果备注符合不符合不适用4 4、 若检验检测机构所在的组织还从事检验检测 以外的活动,应识别并采取措施避免潜在的利 益冲突。如有从事检验检测以外的活动,是否进行识别, 是否有制度、有措施保证不受影响。实施情况是否满 足要求。5 5、 检验检测机构不得使用同时在两个及以上检 验检测机构从业的人员。机构应以文件规定或者合同约定等方式确保不录 用同时在两个及以上检验检测机构从业的检验检测人 员。4.1.54.1.51 1、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保护客户秘密和 所有权的程序,

5、该程序应包括保护电子存储和 传输结果信息的要求。是否建立保护客户秘密和所有权的程序,该程序 是否包括保护电子存储和传输结果信息的要求。2 2、 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应对其在检验检测活 动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 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 负有保密义务,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保密措施。是否制定并实施保密规定或措施,并进行保密教 育,有记录可查。4214211 1、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人员管理程序,对人员资格确认、任用、授权和能力保持等进 行规范管理。机构应制定人员管理程序,该管理程序应对机构 人员的资格确认、任用、授权和能力保持等进行规范 管理。2 2、检验检测机构应与其人员建立劳动、聘用或录用关系。机构

6、是否与其人员签订合同,是否证实与其建立 了录用关系、劳动关系、聘用关系。(查:社保、医保)。3 3、明确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任职要求和工作关系,使其满足岗位要求并具有所 需的权力和资源,履行建立、实施、保持和持 续改进管理体系的职责。检验检测机构中所有 可能影响检验检测活动的人员,无论是内部还 是外部人员,均应行为公正,受到监督,胜任 工作,并按管理体系要求履行职责。是否明确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任职 要求和工作关系,并有相应权力和资源确保管理体系 运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结构和数量、受教育程度、 理论基础、技术背景和经历、实际操作能力、职业素 养等是否满足工作类型、工作范

7、围和工作量的需要。4.2.24.2.2检验检测机构应确定全权负责的管理层,管理 层应履行其对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和承诺:对 公正性做岀承诺;负责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 运行;确保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确保制定质管理层是否对公正性做岀承诺;是否负责管理体 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是否确保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是否确保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否确保管理体 系要求融入检验检测的全过程;是否组织管理体系的条款号评审内容检查对象责任部门检查结果备注符合不符合不适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保管理体系要求融入检 验检测的全过程;组织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 确保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 满足相关法律 法规要求和客户要求;提

8、升客户满意度;运用 过程方法建立管理体系和分析风险、机遇。管理评审;是否确保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是否 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客户要求;是否提升客户满 意度;是否建立管理体系和分析风险、机遇。4234231 1、 检验检测机构的技术负责人应具有中级及以 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同等能力,全面负责技术运 作;机构是否配置与技术领域相适应的一名或多名技 术负责人组成技术管理层,全面负责技术运作。技术负责人任职条件是否在管理体系文件中予以 规定,并有证据材料证明满足规定要求。2 2、质量负责人应确保管理体系得到实施和保持;机构是否配备质量负责人,其职责和权利、任职 条件是否在管理体系文件中予以规定,并有证

9、据材料 证明满足规定要求。质量负责人是否能与机构决定政策和资源的最高 管理者直接接触和沟通。3 3、应指定关键管理人员的代理人。机构是否指定关键管理人员(包括最高管理者、 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等)的代理人,以确保机构 的各项工作持续正常地进行。424424检验检测机构的授权签字人应具有中级及以上 专业技术职称或同等能力;并经资质认定部门 批准,非授权签字人不得签发检验检测报告或 证书。查人员技术档案,授权签字人是否经机构提名, 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同等能力,并现场考核授权 签字人是否符合要求。抽查报告,是否存在非授权签字人签发检验检测 报告或证书的情况。4254251 1、检验检测机构应对

10、抽样、操作设备、检验检 测、签发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以及提岀意见和 解释的人员,依据相应的教育、培训、技能和 经验进行能力确认。体系文件是否规定人员或岗位职责、任职资格和 使用条件等。所有从事抽样、操作设备、检验检测、签发检验 检测报告或证书以及提岀意见和解释的人员是否有考 核、评价合格证据,是否持上岗证上岗。条款号评审内容检查对象责任部门检查结果备注符合不符合不适用2 2、应由熟悉检验检测目的、程序、方法和结果 评价的人员,对检验检测人员包括实习员工进 行监督。是否建立了监督工作程序。是否制定了监督计划, 监督的重点尤其是在培人员、新上岗人员、结果不满 意的人员或操作关键项目的人员是否进行了监

11、督。监督员的数量和专业领域能否覆盖能力范围,是 否有任命文件,监督员是否符合条件要求。人员监督计划和监督活动实施与评价记录是否真 实、完整。4264261 1、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人员培训程序,确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目标,明确培训需求和实施 人员培训。是否制定人员培训和管理程序,是否分析培训需 求和有效实施培训。2 2、 培训计划应与检验检测机构当前和预期的任 务相适应。制定的人员培训计划是否合理,是否与机构当前 和预期的任务相适应;是否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427427检验检测机构应保留人员的相关资格、能力确 认、授权、教育、培训和监督的记录,记录包 含能力要求的确认、人员选择、人员培训、人 员

12、监督、人员授权和人员能力监控。机构是否建立健全人员技术档案,档案资料是否 齐全。4.3.14.3.1检验检测机构应有固定的、临时的、可移动的 或多个地点的场所,上述场所应满足相关法律 法规、标准或技术规范的要求。检验检测机构 应将其从事检验检测活动所必需的场所、环境 要求制定成文件。管理体系文件是否全覆盖各类场所。管理体系的运行是否覆盖到相关场所。4.3.24.3.21 1、 检验检测机构应确保其工作环境满足检验检 测的要求。现有的设施和环境条件是否均有利于检验检测活 动的正确实施;是否满足标准规范的要求。2 2、 检验检测机构在固定场所以外进行检验检测 或抽样时,应提岀相应的控制要求,以确保

13、环 境条件满足检验检测标准或者技术规范的要 求。在机构固定场所以外进行抽样、检验检测时,对 环境条件和设施的控制是否作岀合理安排,是否有相 关记录。4.3.34.3.31 1、 检验检测标准或者技术规范对环境条件有要 求时或环境条件影响检验检测结果时,应监测、对影响检验检测结果的设施和环境的技术要求是 否有文件规定。条款号评审内容检查对象责任部门检查结果备注符合不符合不适用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对结果质量有影响的场所是否有监测、控制等保 证设施,是否进行了记录。2 2、当环境条件不利于检验检测的开展时,应停止检验检测活动。当环境条件已经危及到检验检测结果时,是否立 即停止检验检测;对已检验检测的

14、数据是否按无效处 理,并执行不符合检验检测工作程序。4.3.44.3.41 1、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检验检测场所的 内务管理程序,该程序应考虑安全和环境的因 素。是否有建立内务管理程序文件,是否包括有关健 康、安全和环保要求的相关规定和必要措施,实施是 否有效。2 2、 检验检测机构应将不相容活动的相邻区域进 行有效隔离,应采取措施以防止干扰或者交叉 污染。对不相容活动的相邻区域是否进行了有效的隔 离;是否能有效地防止相互(交叉)污染的发生。3 3、 检验检测机构应对使用和进入影响检验检测 质量的区域加以控制,并根据特定情况确定控 制的范围。受控区域是否明确,进入受控区域是否有文件规 定

15、并按规定执行。4414411 1、检验检测机构应配备满足检验检测(包括抽 样、物品制备、数据处理与分析)要求的设备 和设施。用于检验检测的设施, 应有利于检验 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是否配备了正确进行检验、检测的全部设备,其 量程、准确度等是否满足要求。检验检测的设施是否能保证检验检测工作的正常 开展。2 2、检验检测机构使用非本机构的设施和设备 时,应确保满足本标准要求。检验检测机构租用仪器设备开展检验检测时,应确保:a a) 租用仪器设备的管理应纳入本检验 检测机构的管理体系;b b)本检验检测机构可全 权支配使用,即:租用的仪器设备由本检验检 测机构的人员操作、维护、检定或校准,并对 使用

16、环境和贮存条件进行控制; c c)在租赁合同中明确规定租用设备的使用权;d d)同一台设备不允许在同一时期被不同检验检测机构共用租 赁和资质认定。租用设备是否纳入机构的管理体系;是否由机构 全权支配使用;是否由机构人员操作、维护、检定或 校准;租赁合同中是否明确租用设备的使用权;是否 存在同一台设备在同一时期被不同检验检测机构共用 租赁和共同使用的情况。条款号评审内容检查对象责任部门检查结果备注符合不符合不适用442442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检验检测设备和设 施管理程序,以确保设备和设施的配置、使用 和维护满足检验检测工作要求。是否制定并实施检验检测设备的管理程序,是否 覆盖所有安全处置、

17、运输、存放、使用、有计划维护 测量设备的操作,是否能保证设备设施的正常使用。4434431 1、检验检测机构应对检验检测结果、抽样结果 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影响或计量溯源性有要求 的设备,包括用于测量环境条件等辅助测量设 备有计划地实施检定或校准。是否制定了检定或校准计划,并按计划实施。2 2、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采用核查、检定或校 准等方式,以确认其是否满足检验检测的要求。 所有需要检定、校准或有有效期的设备应使用 标签、编码或以其他方式标识,以便使用人员 易于识别检定、校准的状态或有效期。设备在投入服务前是否进行校准或核查并确定满 足使用要求;现场仪器设备是否有状态标识,标识内容是否满 足要

18、求。3 3、检验检测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应得到保护,以避免岀现致使检验检测结果失效的调整。是否对设备的硬件和软件进行必要的保护防止发 生使检验检测结果失效的调整。4 4、检验检测机构的参考标准应满足溯源要求。无法溯源到国家或国际测量标准时,检验检测 机构应保留检验检测结果相关性或准确性的证 据。对当无法溯源到国家或国际测量标准的情况是否 能提供有证标准物质、协议标准、机构间比或参加能 力验证对结果的满意证据,是否有相关记录。5 5、当需要利用期间核查以保持设备的可信度 时,应建立和保持相关的程序。当需要时,是否建立设备期间核査程序,是否编 制了期间核查的作业指导书,是否制定了设备期间核 查的计

19、划及有效实施并保留了相关记录。6 6、 针对校准结果产生的修正信息或标准物质包 含的参考值,检验检测机构应确保在其检测数 据及相关记录中加以利用并备份和更新。相关的检验检测记录,修正因子 (或修正值)是否 得到应用。 程序或文件是否有应用规定并通知到相关 使用人员。4.4.44.4.41 1、 检验检测机构应保存对检验检测具有影响的 设备及其软件的记录。是否有相关记录。2 2、用于检验检测并对结果有影响的设备及其软 件,如可能,应加以唯一性标识。仪器设备(含标准物质)的唯一性标识是否有规 定,仪器设备(含标准物质)是否有标识。条款号评审内容检查对象责任部门检查结果备注符合不符合不适用3 3、

20、检验检测设备应由经过授权的人员操作并对 其进行正常维护。对检验检测结果准确性有效性有影响的设备是否 均由授权人员操作,是否有授权文件。4 4、若设备脱离了检验检测机构的直接控制,应确保该设备返回后,在使用前对其功能和检定、 校准状态进行核查,并得到满意结果。脱离机构直接控制的设备,返回后、恢复使用前, 是否对其功能和校准状态进行核查并显示满意结果,是否有记录。445445设备岀现故障或者异常时,检验检测机构应采 取相应措施,如停止使用、隔离或加贴停用标 签、标记,直至修复并通过检定、校准或核查 表明设备能正常工作为止。应核查这些缺陷或 偏离对以前检验检测结果的影响。仪器设备岀现缺陷时,是否立即

21、停用,是否有记 录。仪器设备岀现缺陷时,是否采取了措施能确保不 被误用。 进行修复后的设备是否通过校准或核查表明 能正常工作。是否检查这种缺陷对过去的检验 / /检测的影响。446446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标准物质管理程 序。标准物质应尽可能溯源到国际单位制(SISI)单位或有证标准物质。检验检测机构应根据程 序对标准物质进行期间核查。标准物质的溯源是否有文件规定。是否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是否按照规定要求进行 了核查。没有有证标准物质时,可否确保量值准确。 是否制定并实施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査程序。4.5.14.5.11 1、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与其活动 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应将其政

22、策、制度、 计划、程序和指导书制订成文件, 管理体系文 件应传达至有关人员,并被其获取、理解、执 行。是否建立、实施和保持与其活动范围相适应的管 理体系,是否建立了管理体系文件。管理体系文件是否发放到组织机构部门、是否进 行宣贯,重要岗位人员是否了解其岗位的职责和工作 要求,是否有相关记录。2 2、检验检测机构管理体系至少应包括:管理体系文件、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记录控制、应 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改进、纠正措施、内部 审核和管理评审。体系文件是否齐全。4.5.24.5.2检验检测机构应阐明质量方针, 制定质量目标, 并在管理评审时予以评审。质量方针是否在质量手册中阐明或单独发布。质量目标是否在

23、管理评审时予以评审。4.5.34.5.3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控制其管理体系的 内部和外部文件的程序,明确文件的标识、批 准、发布、变更和废止,防止使用无效、作废文件控制是否有程序,内容是否齐全,规定是否 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受控编号方式是否清晰。文件受控清单与发放回收记录,所有的内部文件、条款号评审内容检查对象责任部门检查结果备注符合不符合不适用的文件。外来文件,是否得到有效控制。现场是否使用失效或废止的文件;是否存在一个 文件岀现不同版本。受控文件是否定期审核,必要时进行修订,更改 的文件是否经过再批准,并加以注明。4.5.44.5.41 1、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评审客户要求、 标书

24、、合同的程序。是否制定评审客户要求、标书和合同的相关程序 文件,不同情况下的评审规定或要求是否明确。委托 书、标书或合同签署前,是否按照不同的规定实施了 评审。是否有相关记录。2 2、对要求、标书、合同的偏离、变更应征得客 户同意并通知相关人员。合同签署后如有变更,是否形成书面文件,并通 知各相关方。是否有相关记录。4.5.54.5.51 1、检验检测机构需分包检验检测项目时,应分包给已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并有能力完 成分包项目的检验检测机构,具体分包的检验 检测项目和承担分包项目的检验检测机构应事 先取得委托人的同意。岀具检验检测报告或证 书时,应将分包项目予以区分。是否对分包方进行评审

25、,是否有评审记录和合格 分包方的名单;实际分包方是否满足要求。检验检测报告中分包结果是否清晰标注。分包是否事先通知客户并经客户同意,在委托书 中是否有客户同意的确认签字。2 2、检验检测机构机构实施分包前,应建立和保 持分包的管理程序,并在检验检测业务洽谈、 合同评审和合同签署过程中予以实施。是否建立并实施分包的管理程序。3 3、检验检测机构不得将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 文件禁止分包的项目实施分包。机构是否将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文件禁止分包 的项目实施分包。4.5.64.5.6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选择和购买对检验 检测质量有影响的服务和供应品的程序,明确 服务、供应品、试剂、消耗材料等的购买

26、、验 收、存储的要求,并保存对供应商的评价记录。是否建立了选择和购买对检验检测质量有影响的 服务和供应品的程序。是否对服务方和供应商进行了评价,是否建立了 合格服务方/ /供应商名单。是否收集了合格服务方 / /供 应方资料。机构已发生的采购是否受控,是否正确选 择具备资格的供应商。是否对采购品进行了验收。条款号评审内容检查对象责任部门检查结果备注符合不符合不适用4.5.74.5.7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服务客户的程序, 包括:保持与客户沟通,对客户进行服务满意 度调查、跟踪客户的需求,以及允许客户或其 代表合理进入为其检验检测的相关区域观察。是否建立和保持服务客户的程序。是否保持与客 户沟

27、通,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对客户进行检验检测 服务的满意度调查。客户进入相关区域是否有相关申 请、批准的记录。4.5.84.5.81 1、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处理投诉的程 序。是否建立和保持处理投诉和申诉的程序,内容是 否齐全,职责是否明确。2 2、明确对投诉的接收、确认、调查和处理职责,跟踪和记录投诉,确保采取事宜的措施,并注 重人员的回避。相关投诉和申诉的登记、处置记录,是否有效处 理客户的投诉和申诉,相关人员是否采取回避措施。 客户对投诉和申诉处理结果的反馈,是否有记录。4.5.94.5.9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岀现不符合工作的 处理程序,当检验检测机构活动或结果不符合 其自身程序或

28、与客户达成一致的要求时,检验 检测机构应实施该程序。该程序应确保:明确 对不符合工作进行管理的责任和权力;针对风 险等级采取措施;对不符合工作的严重性进行 评价,包括对以前结果的影响分析;对不符合 工作的可接受性做岀决定;必要时,通知客户 并取消工作;规定批准恢复工作的职责;记录 所描述的不符合工作和措施。是否建立和保持岀现不符合工作的处理程序。是否明确对不符合工作的评价、决定不符合工作 是否可接受。纠正不符合工作、批准恢复被停止的不 符合工作的责任和权力是否明确。是否依据程序对不 符合妥善处理。是否有相关记录。4.5.104.5.10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在识别岀不符合 时,采取纠正措施的

29、程序。 检验检测机构应通 过实施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应用审核结果、 数据分析、纠正措施、管理评审、人员建议、 风险评估、能力验证和客户反馈等信息来持续 改进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是否编制了纠正措施控制程序。是否保留持续改进的证据,能证实机构持续改进 管理体系。查相关记录。4.5.114.5.11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记录管理程序,确 保每一项检验检测活动技术记录的信息充分, 确保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留和 处置符合要求。是否建立了程序,内容是否包括质量记录和技术 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留和处置。条款号评审内容检查对象责任部门检查结果备注符合不符合不适用4.5.

30、124.5.121 1、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管理体系内部审 核的程序,以便验证其运作是否符合管理体系 和本标准的要求,管理体系是否得到有效的实 施和保持。是否制定了内部审核控制程序,对内部审核工作 的计划、筹备、实施、结果报告、不符合工作的纠正、 纠正措施及验证等环节进行合理规范。2 2、内部审核通常每年一次,由质量负责人策划 内审并制定审核方案。是否按照程序规定开展了内部审核,检查内审计 戈叽3 3、内审员须经过培训,具备相应资格。若资源 允许,内审员应独立于被审核的活动。内审人员是否进行了资格确认,是否经过恰当的 培训和授权;内审人员是否做到了独立于被审核的工 作。4 4、检验检测机

31、构应:依据有关过程的重要性、对检验检测机构产生影响的变化和以往的审核 结果,策划、制定、实施和保持审核方案,审 核方案包括频次、方法、职责、策划要求和报 告;规定每次审核的审核准则和范围;选择审 核员并实施审核;确保将审核结果报告给相关 管理者; 及时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保 留形成文件的信息,作为实施审核方案以及审 核结果的证据。审阅内审资料是否完整,内审是否涉及全部要素 及全部场所与活动,首次会议与末次会议记录,审核 过程记录,不符合项报告是否事实清楚、定性准确、 针对不符合工作制定的纠正措施是否合理。4.5.134.5.131 1、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管理评审的程 序。是否编制了

32、管理评审控制程序。2 2、管理评审通常 1212 个月一次,由管理层负责。管理评审工作是否按照规定和计划组织实施,管 理评审是否由管理层主持。3 3、管理层应确保管理评审后, 得岀的相应变更 或改进措施予以实施,确保管理体系的适宜性、 充分性和有效性。管理评审中的发现和制定的措施,管理层是否确 保这些措施在适当和约定的时限内得到实施。4 4、应保留管理评审的记录。管理评审输入应包 括以下信息:a a)检验检测机构相关的内外部因 素的变化;b b)目标的可行性;c c)政策和程序的 适用性;d d)以往管理评审所采取措施的情况;e e)每次评审输入信息是否明确、充分,结果是否恰 当。条款号评审内

33、容近期内部审核的结果;f f)纠正措施;g g)由外 部机构进行的评审;h h)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 化或检验检测机构活动范围的变化;i i )客户和 员工的反馈;j j)投诉;k k)实施改进的有效性;I I)资源配备的合理性;m m风险识别的可控性; n n)结果质量的保障性;o o)其他相关因素,如监 督活动和培训。检查对象责任部门检查结果备注符合不符合不适用5 5、管理评审输岀应包括以下内容:a a)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有效性;b b)符合本标准要求的改进; c c)提供所需的资源;d d)变更的需求。管理评审输岀是否明确,管理评审报告提岀的有 关措施是否纳入改进,其结果是否得到验证。4

34、.5.144.5.141 1、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检验检测方法控 制程序。检验检测方法包括标准方法、非标准 方法(含自制方法)。应优先使用标准方法, 并确保使用标准的有效版本。在使用标准方法 前,应进行验证。在使用非标准方法(含自制 方法)前,应进行确认。检验检测机构应跟踪 方法的变化,并重新进行验证或确认。是否建立和保持使用适合的检验检测方法和方法 确认的程序;是否对检验检测方法受控管理;方法使 用前和变更后是否进行验证,保留方法验证记录,以 证实机构能有效使用这些方法。自己制定的方法使用前是否经确认和验证,方法 变更后是否重新进行确认,保留确认和验证记录。2 2、必要时,检验检测机构应

35、制定作业指导书。是否制定必要的作业指导书, 查作业指导书目录, 审核其内容是否满足要求。3 3、如必需方法偏离,应有文件规定,经技术判 断和批准,并征得客户同意。当客户建议的方 法不适合或已过期时,应通知客户。方法偏离是否同时满足:有方法偏离文件规定和 经技术判定不影响结果、经批准和客户同意四个条件, 实施方法偏离时,是否保留记录。4 4、非标准方法(含自制方法)的使用,应事先征得客户同意, 并告知客户相关方法可能存在 的风险。非标准方法的使用,是否与客户达成协议。协议 中是否包括能否满足客户要求的说明。5 5、需要时,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开发自 制方法控制程序,自制方法应经确认。检验检

36、测机构应记录作为确认证据的信息:使用的确 认程序、规定的要求、方法性能特征的确定、是否进行方法的可靠性确认和验证、规定方法的 评价和使用等。是否实施受控管理并保存记录。条款号评审内容检查对象责任部门检查结果备注符合不符合不适用获得的结果和描述该方法满足预期用途的有效 性声明。4.5.154.5.15检验检测机构应根据需要建立和保持应用评定 测量不确定度的程序。是否制定并实施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程序,是否 有覆盖能力领域的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案例。4.5.164.5.161 1、 检验检测机构应获得检验检测活动所需的数 据和信息,并对其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管理。是否制定数据保护程序,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37、和安 全性,是否有数据控制和保护记录。2 2、 检验检测机构应对计算和数据转移进行系统 和适当地检查。是否对计算和数据转移进行了系统和适当地检 查,并保留相关记录。3 3、 当利用计算机或自动化设备对检验检测数据 进行采集、处理、记录、报告、存储或检索时, 检验检测机构应:将自行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形 成文件,使用前确认其适用性,并进行定期确 认、改变或升级后再次确认,应保留确认记录; 建立和保持数据完整性、正确性和保密性的保 护程序; 定期维护计算机和自动设备,保持其 功能正常。自行开发的计算机软件是否形成文件,适用于预 定的目的;在使用前是否进行适用性确认,并进行定 期确认、改变或升级后再次确

38、认,保留相关记录。4.5.174.5.171 1、检验检测机构为后续的检验检测,需要对物 质、材料或产品进行抽样时,应建立和保持抽样 控制程序。是否制定抽样程序,是否有抽样计划。2 2、抽样计划应根据适当的统计方法制定,抽样 应确保检验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抽样计划的制定是否有依据, 是否满足标准、 规 范要求。抽样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因素是否有规定, 是 否得到有效控制。是否保留相关记录。3 3、当客户对抽样程序有偏离的要求时,应予以 详细记录,同时告知相关人员。如果客户要求的 偏离影响到检验检测结果,应在报告、证书中做 出声明。抽样发生偏离时, 证据材料是否齐全, 包括客户 的要求、通知相关人员的

39、证据。4.5.184.5.181 1、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样品管理程序,以保护样品的完整性并为客户保密。是否制定和实施样品管理程序, 规范样品的运输、接收、制备、处置、存储过程。条款号评审内容检查对象责任部门检查结果备注符合不符合不适用2 2、检验检测机构应有样品的标识系统,并在检 验检测整个期间保留该标识。文件对样品的标识系统是否有规定,是否合理, 是否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样品标识管理(流转状态标 识是否明晰,流转记录是否完整)。3 3、在接收样品时,应记录样品的异常情况或记 录对检验检测方法的偏离。在接收样品时,是否对样品进行检查并记录样品 的状态。4 4、样品在运输、接收、处置、保护、

40、存储、保 留、清理或返回过程中应予以控制和记录。机构应有程序和适当的设施避免样品在运输、接 收、处置、保护、存储、保留、清理或返回过程中发生 退化、污染、丢失或损坏。是否有相关记录。5 5、当样品需要存放或养护时,应维护、监控和 记录环境条件。样品的保存养护条件是否可以得到满足并有记 录。4.5.194.5.191 1、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监控结果有效性 的程序。是否制定并实施质量控制程序,其内容是否覆盖 所有检验检测能力领域和所有资源条件。2 2、检验检测机构可采用定期使用标准物质、定期使用经过检定或校准的具有溯源性的替代仪 器、对设备的功能进行检查、运用工作标准与 控制图、使用相同或不

41、同方法进行重复检验检 测、保存样品的再次检验检测、分析样品不同 结果的相关性、对报告数据进行审核、参加能 力验证或机构之间比对、机构内部比对、盲样 检验检测等进行监控。检验检测机构所有数据 的记录方式应便于发现其发展趋势,若发现偏 离预先判据,应采取有效的措施纠正岀现的问 题,防止岀现错误的结果。质量控制应有适当 的方法和计划并加以评价。是否制定质量控制计划;质量控制计划是否对质 控项目、时间、频次、人员、所用方法、评价手段、 结果评价、利用和处置做出明确规定。是否有质量控制的实施、结果评价、处置和利用 记录。4.5.204.5.201 1、检验检测机构应准确、清晰、明确、客观地 岀具检验检测

42、结果,符合检验检测方法的规定, 并确保检验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是否制定和实施报告管理程序,报告是否准确、 清晰、明确、客观,是否明确报告或证书的格式、生 成、审核、批准、盖章、发放的规则。2 2、结果通常应以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的形式发 岀。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应至少包括下列信息:报告或证书是否有足够的信息量,信息量是否满 足要求。条款号评审内容检查对象责任部门检查结果备注符合不符合不适用a a)标题;b b)标注资质认定标志,加盖检验检测 专用章(适用时);c c)检验检测机构的名称和 地址,检验检测的地点(如果与检验检测机构 的地址不同);d d)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的唯一 性标识(如系列号)和每

43、一页上的标识,以确 保能够识别该页是属于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的 一部分,以及表明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结束的 清晰标识;e e)客户的名称和联系信息;f f)所用 检验检测方法的识别;g g)检验检测样品的描述、状态和标识;h h)检验检测的日期。对检验检测 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重大影响时,注明样品 的接收日期或抽样日期; i i) 对检验检测结果的 有效性或应用有影响时,提供检验检测机构或 其他机构所用的抽样计划和程序的说明;j j)检验检测检报告或证书签发人的姓名、签字或等 效的标识和签发日期; k k) 检验检测结果的测量 单位 (适用时) ;1 1)检验检测机构不负责抽样(如样品是由客户提供)时,应在报告或证书 中声明结果仅适用于客户提供的样品;m m)检验检测结果来自于外部外部提供者的清晰标注;n n)检验检测机构应做岀未经本机构批准,不得 复制(全文复制除外)报告或证书的声明。报告或证书是否进行受控管理,报告的发放是否 有台账、有编号、有签名。4.5.214.5.21当需对检验检测结果进行说明时,检验检测报 告或证书中还应包括下列内容:a a)对检验检测方法的偏离、增添或删减,以及特定检验检测 条件的信息,如环境条件;b b)适用时,给岀符合(或不符合)要求或规范的声明;c c)当不确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