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质量隐患类别和常见形式820_第1页
安全质量隐患类别和常见形式820_第2页
安全质量隐患类别和常见形式820_第3页
安全质量隐患类别和常见形式820_第4页
安全质量隐患类别和常见形式82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施工现场安全质量隐患类别和常见形式一、安全质量隐患类别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治理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北京城市轨 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质量隐患排查表的相关内容即:施工材料、施 工机械机具、文明施工、临时用电、起重设备吊装作、“三宝”“四 口”、脚手架、模板、明(盖)挖法施工、人工挖孔桩及钻孔桩、矿 山法施工、盾构法施工、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消防安全和防汛及冬 季施工,共计 16 类。对工程建设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治理进行分级管理, 根据隐患产生 后果的严重程度及社会影响程度,将隐患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 级共四个等级,其中一级到四级隐患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逐级降低。二、安全质量隐患常见形式分析 通过开展对

2、地铁六号线一期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治 理工作试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如下:1、巡视线路:六号线一期工程(共 44 个工点,已全部开工)2、巡视时间: 2011年6月27日 2012年 6月30日3、巡视工点累计:近 420 个,约 5-7个/周4、发现隐患总数: 1120 个5、隐患告知方式:施工单位人员陪同,当场口头提出隐患,与 被检查单位交换意见并提出整改要求。 (详见安全质量隐患排查统计 表)施工现场安全质量隐患排查统计表(总报表)编码安全质量检查类型各级隐患数目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合计1施工材料0076132施工机械、机具05847381433文明施工00566714临时用电02

3、35941315起重设备吊装作业025713726三宝、四口011157582267脚手架041935588模板000009明(盖)挖法施工11926257110人工挖孔桩、钻孔桩03431011矿山法施工02478213112盾构法施工0007713安全管理007111814质量管理001394015消防08711312816防汛及冬施00000合计11084215901120(起止时间:20116272012.6.30)依据上述表格统计分析如下:按照隐患等级分析:隐患总数1120个,其中包含:一级隐患1个;二级隐患108个;三级隐患421个;四级隐患590个。分别占总数0.089%、9.6

4、%、37.7%、52.7%。按照按类别分析:在十六大类型隐患中较为突出或该隐患出现频次较多的有消防安全类128个次、矿山法施工类131个次、临时用电类131个次、施工机械机具类143个次、三宝四口 226个次;其次为文明施工类、明挖法施工类 和起重设备吊装作业类,出现的频次分别为71、71、72个次。较为突出或出现频次较多的消防安全类隐患占总数1120个次的11.4%;矿山法施工类占11.6%;临时用电类占11.6%;施工机械机具类占12.7%;三宝四 口类占20.17%;文明施工类、明挖法施工类和起重设备吊装作业类分别占总数 的 6.33%。施工现场出现较多的安全质量隐患常见形式隐患 类别序

5、号出现安全质量隐患的主要形式隐患 类别序号出现安全质量隐患的主要形式1消防器材配备数量不足;1氧气瓶倒卧且与乙炔瓶间距消防2施工现场有吸烟现象;不足五米;3乙炔瓶无回火装置,且距氧气瓶仅施工2乙炔瓶与氧气瓶与明火距离安全有两米;机械不足10 米;4消防工具移做他用,随意扔弃;机具3电锯无防护罩及分料器; 现场无人指挥车辆,致使混凝5防水卷材存放处未见火火器;46明火作业处未放置灭火器无看火人5土罐车侧翻;空气压缩机皮带轮防护不到 位;矿山 法施 工123456未及时封闭掌子面导致局部坍塌 导洞核心土留置不符合要求 导洞内没有安装通风设备空气较浑 浊超前小导管间距过大相邻导洞开挖面错开距离不符合

6、安 全要求初支开挖不放坡出现挖“神仙土” 现象三宝四口123456高空作业人员没有挂安全带 基坑、电梯井口临边防护不到 位现场作业人员未戴安全帽 站台与轨行区临边未设防护 栏杆绑钢筋平台安全防护不到位 交叉作业安全防护不到位1配电箱处未做重复接地;1起重吊装信号工未持证上岗2电工未持证上岗;起重2电动葫芦吊钩保险装置缺失临时3洞内使用高压线照明设备3龙门吊轨道无缓冲止挡装置4配电箱、开关箱未加锁吊装4汽车吊吊钩无超高限位器用电5开关箱箱存在一闸多机冋题作业5汽车吊用散物容器载运人6暂停作业的的用电设备机未断电源6吊装作业被吊物捆绑不牢7电焊机双线不到位且用钢筋代替二次线的地线;8轨道鱼尾板连接

7、处未做电气连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质量隐患大多发生在土方开挖、起重吊装、垂直运输、机械操作、临时用电等施工作业过程中,以及洞口、 临边和高处作业部位,由于工种集中、交叉作业多、技术能力要求高, 如果组织管理不当容易发生施工现场的“五大伤害”即坠落、坍塌、 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事故。此外,施工中还易发生起重伤害、 中毒、车辆伤害、火灾、爆炸等伤害事故。三、安全质量隐患突出、频次高的主要原因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坚持预防为主,切实抓好隐患排查治理。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预防理念, 全面推进隐患排 查治理体系建设。分析安全质量隐患突出的主要原因,研究排查治理 对策十分重要。安全质量隐患

8、类别有所不同,隐患发生的部位和时间 以及表现形式也各有区别,但隐患排查与治理是有规律的。 主要有以 下几种原因:(一)施工企业没有真正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生产方 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没有认真落实;安全措施不得力,责 任不明确。没有很好地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进度、安全与效益的 关系。对分包和专业队伍没存在以包代管、责任区分不清、督办不力 等问题,对施工作业中的安全生产存在侥幸、麻痹、松懈思想。(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未得到有效落实,安全生产责 任制度不明确。施工作业不按国家标准、规范执行,强制性标准落实 不到位。安全防护、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安全措施执行不利,对事 故隐患

9、未能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和死角。(三)施工现场未按要求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措施不具体、不全面、不能具体指导施工。施工组织设 计和施工方案在编制过程中未进行科学地设计计算。分部、分项安全技术交底不认真、不全面而且未得到认真落实。(四)安全教育制度不落实,工人安全防护知识不足,自我保护 意识差,安全操作规程不熟悉。存在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 纪律现象。四、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治理对策研究(一)现场巡视发现消防安全隐患案例消防工具移做他用随意扔弃消防器材数量配备不足治理措施: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和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

10、范(GB50140-2005相关规定,在建工程及临时用房的下列场 所应配置灭火器:1易燃易爆危险品存放及使用场所;2动火作业场所;3可燃材料存放、加工及使用场所;4厨房操作间、锅炉房、发电机房、变配电房、设备用房、办公用房、宿舍等 临时用房;5其他具有火灾危险的场所。施工现场灭火器配置应符合:一个计算单元配置的灭火器数量不得少于 2具; 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宜多于 5具;当住宅楼每层公共部位建筑面积超过 100平方米时,应配备置1具1A的手提式灭火器,每增加100平方米时,增配1 具1A的手提式灭火器。管理措施: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施工单位负责。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应由总承包单位 负责。分包

11、单位向总承包单位负责,并应服从总承包单位的管理,同时应承担国 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消防责任和义务。在施工现场建立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 义务消防组织,并应确定消防安全负责人及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制订消防安全管 理制度,同时应落实消防安全管责任。施工人员进场时,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 理人员应向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消防安全 负责人应定期组织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进行检查。氧气瓶、乙炔瓶安全距离小于5米乙炔瓶无回火装置(十里铺站、五路居站和甜水园站等 10余个工点存在此类问题)治理技术措施: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和建设

12、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环境保护及保卫消防标准规定氧气瓶、乙炔 瓶工作间距不小于5米,两瓶与明火作业间距不小于10米。储装气体罐瓶及其 附件应合格、完好和有效;严禁使用减压器及其他附件缺损的氧气瓶,严禁使 用乙炔专用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及其他附件缺损的乙炔瓶。易燃材料存放处未见灭火器电板条木块等易燃品未及时清理(车公庄西站、褡裢坡站等16个工点出现类似问题19个次)治理措施:可燃材料及易燃易爆危险品应按计划限量进场。进场后,可燃材料宜存放于 库房内,露天存施时,应分类成垛堆放,垛高不应超过 2米,单垛体积不应超过 50m3垛与垛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应小于 2米,且应采用为燃或难燃材料覆盖;易

13、 燃易爆危险品应分类专库储存,库房内应通风良好,并应设置严禁明火标志。施 工产生的可燃、易燃建筑垃圾应及时处理。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规定易燃易 爆危险品存放及使用场所、动火作业场所、可燃材料存放、加工及使用场所等应 配置灭火器。明火作业处未放置灭火器无看火人施工现场内存在吸烟现象(花-白区间、车公庄西站、白石桥南站等16个工点发现类似问题21个次)电焊工、气焊工从事电气设备安装和电、 气焊切割作业,要有操作证和用火 证。用火前要对易燃、可燃物清除,采取隔离等措施,配备看火人员和灭火器具, 作业后必须确认无火源隐患后方可离去。施工现场严禁吸烟。(二)现

14、场巡视发现矿山法施工隐患案例导洞掌子面未施工也未封闭未及时封闭掌子面导致局部坍塌(车公庄西站等暗挖施工点不同程度的存在类似问题)暗挖施工必须严格执行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早成环、强支护 、勤量 测“十八字方针”,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规定开挖至设计标高后, 必须立即支立钢格栅拱架并喷射混凝土。导洞核心土留置不符合要求下台阶开挖不放坡挖“神仙土”(东-朝区间、北海北站等9各工点存在类似问题11 (个)次)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环形留核心土法施工时,应先开挖上台阶的环形 拱部,并及时施工初期支护结构后在开挖核心土。 核心土应留坡度,并不得出现 反坡。中存在一次开挖两榀步距问题超前小导管间距

15、过大(北海北站、车-平区间等8个工点存在类似问题)暗挖施工必须严格执行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早成环、强支护 、勤量测“十八字方针”,隧道开挖循环进尺,在土层和不稳定岩体中为0.5-1.2米;在一般土层设计参数为:小导管沿拱的环向布置间距300500伽导洞未安装通风设备空气较浑浊作业面照明不足(东-朝区间、朝-东区间等8个工点曾出现类似问题13 (个)次。) 隧道内通风应满足各作业面需要的最大风量, 风量应按每人每分钟供应新鲜 空气3立方米,风速为0.120.25m/s;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规定: 隧道施工范围内必须有足够的照明。相邻导洞开挖面错开距离不符合安全要求隧道开挖中必须按照施工

16、方案确定的工艺工法施工。中隔壁法、双侧壁及梁柱导洞法施工时,左右洞、相邻洞前后错开距离不应小于15米。(三)现场巡视发现临时用电类隐患案例配电箱未作重复接地采用钢筋做接地体或地下接地线。(十里铺站等8个工点出现11个次)TN系统中的保护接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做重复接地外,还必 须在配电系统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规定:不得采用铝导体做接地体或地下接地线。电缆直接敷设在轨道上电缆用铁线绑在钢龙骨上(褡裢坡站、东四站发现过类似问题)电缆线路应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敷,随地拖拉,并应避免机械损 伤和介质腐蚀开关箱存在一闸多机问题分配电箱直接连接用电设

17、备(类似问题曾在起-五区间、白石桥南站等16个工点出现25个次)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配电系统应设置配电柜或总配电 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电。: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 箱,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 2台及2台以上用电设备。配电箱箱门与箱体未做电气连接轨道鱼尾板连接处未做电气连接(甜水园站和五路居铺轨基地发生过类似问题。)配电装置的金属箱体、框架及靠近带电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应做保护接零 轨道的接头处作电气连接,两条轨道端部做环形电气连。电焊机双线不到位、且二次侧无防护板;用钢筋代替二次线的地线(类此问题在北-南区间、起-五区间和花园桥站出现过。)电焊机械的二次线应

18、采用防水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电缆长度不应大于30M,不得采用金属构件或结构钢筋代替二次线的地线洞内用高压线照明未单独设置照明开关箱(类似问题在白-车区间等9个工点出现12个次。)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动力开关箱与照明开关箱必须分设。隧道、人防工程、高温、有导电灰尘、比较潮湿或等距离地面高度低于2.5m等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 36 V;(四)现场巡视发现机械、机具类隐患案例机械齿轮防护罩破损电锯无防护罩及分料器(电锯无防护罩及分料器问题曾在东四站、白石桥南站等18个工点出现24(个)次。)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环境保护及保卫消防标准规定: 圆锯的锯盘及传动部位安

19、装防护罩, 并设置保险档、分料器;机械设备的传动部 分必须安装防护罩,导向滑轮不得使用开口拉板式滑轮。乙炔瓶与氧气瓶与明火距离不足10米氧气瓶、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小于 5米,两瓶与明火作业间距不小于10米的 规定。无人指挥车辆,混凝土罐车倒车时后轮进入下料口侧翻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环境保护及保卫消防标准规定进入施工现场的车辆要有专人指挥(五)现场巡视发现安全防护类隐患案例下料口防护不到位基坑临边未设防护栏杆开挖深度超过2米的沟、槽、坑等,必须在外沿处设立两道防护栏杆,用密 目网封闭。1.5米X1.5米以下的孔洞,用坚实的盖板盖住,有防止挪动、位移的 措施。高处作业人员未挂安全带交叉作业安全防护不到位(有13个工点发现此类问题20 (个)次)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环境保护及保卫消防标准中安 全防护标准第七章第一条规定:特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