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泥沙异重流基本控制参数的数值试验_第1页
黄河口泥沙异重流基本控制参数的数值试验_第2页
黄河口泥沙异重流基本控制参数的数值试验_第3页
黄河口泥沙异重流基本控制参数的数值试验_第4页
黄河口泥沙异重流基本控制参数的数值试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黄河口泥沙异重流基本控制参数的数值试验    摘要:为了定量地评价泥沙异重流基本控制参数对泥沙异重流流动的影响,本文设计了一系列数值试验来展示各种参数与泥沙异重流流动特征之间的定量关系。采用ADI法求解三维方程经垂向积分后的平面二维泥沙异重流方程。所选取的基本控制参数包括水下斜坡坡角,总阻力系数,水力挟带系数,泥沙饱和浓度和泥沙沉速。通过数值试验得出水下斜坡坡角、泥沙饱和浓度Es越大,总阻力系数cd、泥沙沉速越小,相应地泥沙异重流流速、流动厚度以及悬沙浓度越大。其中斜坡坡角对泥沙异重流影响最大。当泥沙异重流流动处于超临界流状态,水力挟带系数Ew大于零,这

2、时由于有一定水量的卷入,所以流动厚度沿程增加。 关键词:黄河口 泥沙异重流 控制参数 数值试验 ADI法  泥沙异重流及形成的地质体在沉积学和石油地质中有重要意义。在黄河口,泥沙异重流是泥沙搬运的重要方式,是河口区沉积动力的重要过程,是认识河口三角洲发育演化的重要途径。为使研究深入一步,我们进行了泥沙异重流的数值模拟。近年来,国内对异重流数模研究较少,仅见方春明等(1997)关于泥沙异重流潜入时的立面二维数值模拟以及邱晨霞(1995)对盐水异重流的二维两层数值计算。1 平面二维泥沙异重流控制方程及数值模拟目前,包含三个基本控制方程(流体质量、动量守恒方程和泥沙质量守恒方程)的泥沙异重

3、流数值模拟被广泛应用,本文把一维方程推广到平面二维的情形,成为四方程模型,如下所示1    (1)(2)(3)(4)其中u,v分别为x,y方向速度,x,y分别为x,y方向坡度,Ewx与Ewy分别为x、y方向的水力挟带系数,x、y为x方向与y方向的剪切摩擦力,kx、ky分别为x方向与y方向的悬沙扩散系数,t为时间,h为异重流厚度,s为深度平均的悬沙含量,s,w,f分别为泥沙颗粒、水体和泥沙异重流的密度,Es为泥沙饱和浓度,为泥沙颗粒的沉降速度,为泥沙运动饱和系数,g为重力加速度,f为柯氏力参量。在方程(1)中,水力挟带系数Ewx与Ewy是流动Richard

4、son数(Rix、Riy)的函数,可用若干经验式表达5。以x方向为例,它们是Ashida et al.(1975): Ewx=0.0015/Rix;Parker et al.(1987): Ewx=0.075/(1+718Rix2.4)2.5;Fukushim et al.(1985):Ewx=0.0015/(0.0204+Rix);以及俞维升(1991):Ewx=0.0034/Rix2.9等。在方程(2)、(3)中,剪切摩擦力x、y是作用在异重流上下界面摩擦力的总和,它们由下式所示。    其中 cd=cf(1+),被称为总阻力系数,范家骅等(1980

5、)的cd值约0.003,Parker et al.(1987)的cd值在0.0010.058之间,俞维升(1991)的cd值在0.0030.004之间,可见cd值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方程(4)中,泥沙饱和浓度Es是描述泥沙异重流流动特征参数的函数,对黄河口可用下式表示中国水科院(1997)公式2,3s15kg/m3,Es=123(V2/gh)0.36(V/)-0.33(1-h/h)0.2s>15kg/m3,Es=9.7(V2/gh)0.01(V/)0.16(1-h/h)0.22V为合流速,h为水深,为泥沙沉速,h为潮差。张青玉经验式 Es=9.83(V2/h)0.23定解条件:边界条件:

6、陆地边界:Vn0(n为岸线的法线方向), s=0(表示陆地)水边界:h*(t)=h(t),s*=s(*表示水边界);河口边界:u=1.5(m/s) s=50(kg/m3)初始条件:u=0 v=0 s=0 h=0.5(m)采用有限差分法中的ADI法求解方程组(1)、(2)、(3)、(4)。事实上,我们应当同时求解描述泥沙异重流流动的方程,因为它们是一组相互耦合的方程组。然而同时求解相当复杂,我们便采取一种叫冻结系数法4的近似耦合法来求解。计算黄河口泥沙异重流时,泥沙异重流起点在黄河入海处。数值计算区域如图1所示,x、y方向空间步长均取1/3千米,时间步长取24秒;计算区海底地形如图2所示;柯氏参

7、数f2sin,取7.2722×10-5s-1,取36.7°;泥沙密度s取2.65g/cm3,水体密度w取1.015g/cm3,泥沙异重流密度f取1.040g/cm3。    图1 泥沙异重流数值计算区域Area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sediment density current图2 计算区海底地形图Map of area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2 平面二维泥沙异重流的参数试验为了定量地评价基本控制参数对泥沙异重流流动的影响,本文设

8、计了一系列数值试验(或称敏感性试验)来展示各种参数与泥沙异重流流动特征之间的定量关系。所选取的基本控制参数包括水下斜坡坡角x、y,总阻力系数cd,水力挟带系数Ew,泥沙饱和浓度Es和泥沙沉速,进行数值试验时它们各自的输入值见表1。以试验13为标准进行对比,试验13计算结果如图3。表1 数值试验中基本控制参数的输入值Input values of different basic controlling parameters    试验序号斜坡坡角xy(°)总阻力系数cd水力挟带系数Ew饱和浓度Es(kg/m3)泥沙沉速(cm/s)10.10.00

9、.010.0*0.03620.50.00.010.0*0.03631.00.00.010.0*0.0364真实地形0.0010.0*0.0365真实地形0.0050.0*0.0366真实地形0.010.0015/Ri*0.0367真实地形0.050.0*0.0368真实地形0.010.00034/Ri2.9*0.0369真实地形0.010.0公式(1)0.03610真实地形0.010.0*0.45711真实地形0.010.0*0.08612真实地形0.010.0*0.02013真实地形0.010.0*0.036* 指张青玉经验式,公式(1)指水科院经验式   &#

10、160; 图3 数值试验13的计算结果图(本图的坐标与图1的坐标一致)Calculating results of numerical test No. 132.1 水下斜坡坡角的影响2.2 总阻力系数cd的影响总阻力系数cd的大小主要与边界条件有关,对于不同边界不同性质的泥沙异重流,其总阻力系数cd的值很不相同。cd值大小对泥沙异重流影响很大,cd越大,泥沙异重流在运动过程中动量损失越大,越易发生沿程沉降而导致快速消亡。本文设计了数值试验4、5、13、7来定量分析cd对泥沙异重流流动的影响。cdd值的增大,流速逐渐减小,在河口以东2km处,试验4的流速为1.36m/s,试验5,13

11、的流速分别为1.05m/s,0.80m/s;试验7的cd值高达0.05,几乎是所量测到的cd值中的最大值,在如此大的阻力下,流速快速衰减,在2km处流速已降至0.32m/s。流动厚度变化图5表明,流动厚度的衰减速度随c3。2.3 水力挟带系数Ew的影响当泥沙异重流流动处于超临界流状态,水力挟带系数Ew大于零,这时有一定水量的卷入;当泥沙异重流处于亚临界流状态,水力挟带系数Ew等于零,甚至小于零出现负挟带。黄河口的泥沙异重流一般情况下,其流速小于1.5m/s,悬沙浓度小于60g/l,属低浓度泥沙异重流,通常处于亚临界状态,因此在本文的数值试验中,水力挟带系数Ew大部分取零值,只有试验6和试验8中

12、的Ew分别取0.0015Ri和0.00034Ri2.9。三个试验的流速和悬沙含量基本类似,说明有无水力挟带项以及水力挟带系数的大小对流速和悬沙含量的分布影响不大;然而三个试验的流动厚度大相径庭(图7),试验13的流动厚度沿程减小,而试验6,试验8的流动厚度沿程增大,Ew值越大,卷入的水量便越多,试验8的Ew略大于试验6的Ew,因此,试验8流动厚度的增加略快于试验6。    图4 泥沙异重流流速(m/s)变化图(河口以东2km处的流速)Variation of velocity of sediment density current图5 泥沙异重流流动厚度

13、变化图(0.8m等厚度线所括范围与整个计算区域之比)Variation of flow depth of sediment density current图6 泥沙异重流悬沙浓度(g/l)变化图(河口以东2km处的浓度)Variation of sediment concentration of sediment density current图7 Ew值大小对泥沙异重流流动厚度(m)的影响注:图中阿拉伯数字代表数值试验序号Variation of density current depth influenced by Ew2.4 泥沙饱和浓度Es的影响泥沙饱和浓度Es是影响泥沙异重流数值模拟

14、的关键因素,Es越大,泥沙异重流越易保持而不消亡。本文设计了试验9与试验13来定量分析Es不同对泥沙异重流所造成的影响。试验9的Es用水科院关于黄河口输沙力的公式来表达,试验13的Es用张青玉公式表达,除Es不同外,两个试验的其余参数均相同。流速变化图4清楚地显示,当Es值增大时,流速增大,口门以东2km处的流速从0.56m/s增到0.80m/s。在流动厚度变化图5中,试验9的0.8m等值线范围仅占整个区域的1/10,而试验13为1/4左右,即流动厚度增加了2.5倍左右;如悬沙含量图6所示,试验9的悬沙含量在河口以东不到2km处已降至15kg/m3,而试验13的悬沙含量在河口以东2km处仍为1

15、8.5kg/m3,说明泥沙饱和浓度越小,泥沙异重流越易发生沿程沉降而导致其快速消亡。2.5 泥沙沉速的影响本文进行了数值试验10、11、13和12来定量分析泥沙沉速的影响,四次试验的沉速取值分别是0.475cm/s、0.086cm/s、0.036cm/s和0.020 cm/s。泥沙颗粒沉速的大小对泥沙异重流流速分布几乎无影响,图4显示三个试验11,12,13的流速相差不多,只是试验10的流速与其它3个相比偏小,是由于试验10的沉速值是其它3个的1020倍相差很大造成的。而流动厚度和悬沙浓度对沉速值大小却相当敏感,沉速越大,流动厚度越小,相应空间点的悬沙浓度亦越小。尤其对于试验10,由于沉速过大(只是一假设值),悬沙含量在河口以东2km处已降至零,说明不到2km悬浮泥沙已全部沉降。3 结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