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与《变形记》的比较研究_第1页
《促织》与《变形记》的比较研究_第2页
《促织》与《变形记》的比较研究_第3页
《促织》与《变形记》的比较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促织与变形记的比较研究摘要本文论述了促织与变形记所具有的共同点,即两者叙述了相同的故事、反映了人类在特定历史阶段的共同经验和体验,而这种共同点的产生是由于客观社会条件的相似性和主体创作态度的相似性而造成的。关键词促织变形记体验比较研究促织与变形记是中外文学史上各自有名的作品,前者为我国作家蒲松龄所写,后者为奥地利作家卡夫卡所写。这两篇作品都是短篇小说,但两者有着根本的区别。促织诞生于世纪,变形记诞生于世纪促织所反映的时代是封建时代,而变形记所反映的时代则是资本主义时代促织展现了一幅农村的生活图景,而变形记展现了一幅都市的生活图景更主要的是,两者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意识特点,促织认为冥冥之中老实忠厚

2、的人自有神灵护佑,即所谓“天将酬长厚者”,而变形记则在灰蒙蒙的色调中呼唤着人的自由。但对这两篇小说作进一步的考察、剖析和比较研究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这两篇小说还是有着共同点的,这就是它们都叙述了一个相同的故事。首先,人被物牢牢统治。在促织这篇小说中,主人公成名从一开始就被促织蟋蟀牢牢地统治着。成名是乡里的一个穷秀才,为人忠厚老实,但自从摊上了上交蟋蟀的苦差使之后,他的命运便与蟋蟀这样东西发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被县令责打之后,他还从床上挣扎起来,扶着拐杖,来到荒郊野外,捉起蟋蟀来“遂于篙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而心目耳边俱穷,绝无踪响。冥搜未已,一痛头蟆碎然跃去。成益愕,急逐趁之,蟆人草间。蹬

3、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避扑之,人石穴中。添以尖草,不出以简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而得之,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大喜,笼归。”如果是为了玩耍,我们完全可以据此断定,成名是一个神经病人,但成名是一个成年人,一个书生,他这样做,显然是因为促织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实在太重要了,而促织确实关系到了他的性命以及他全家的祸福。也正因为此,当他的儿子弄死了他好不容易捉到的蟋蟀时,他“如被冰雪”,“怒索儿”,“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后来,成名重又得到了一只蟋蟀,在村中少年的一再要求下,成名与他斗起蟋蟀来,“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屹

4、敌领。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成仓碎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掇置笼中。”成名一会儿“大喜”,一会儿“骇立愕呼”,一会儿“顿足失色”,一会儿“惊喜”,其情绪急剧变化着,原因何在呢原来是这只蟋蟀关系到他的命运啊就这样,在人和蟋蟀之间,人原是万物的灵,蟋蟀原是斗着玩的物,而现在的位置颠倒过来了,人倒成了一只无可奈何的可怜虫,而蟋蟀则成了命运的主宰,人被蟋蟀牢牢地统治着。在变形记中,人也被物牢牢地统治着。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是一个

5、格尽职守的旅行推销员,在未变成甲虫之前,他“长年累月到处奔波,比坐办公室辛苦多了。再加上还有经常出门的烦恼摘要本文论述了促织与变形记所具有的共同点,即两者叙述了相同的故事、反映了人类在特定历史阶段的共同经验和体验,而这种共同点的产生是由于客观社会条件的相似性和主体创作态度的相似性而造成的。关键词促织变形记体验比较研究促织与变形记是中外文学史上各自有名的作品,前者为我国作家蒲松龄所写,后者为奥地利作家卡夫卡所写。这两篇作品都是短篇小说,但两者有着根本的区别。促织诞生于世纪,变形记诞生于世纪促织所反映的时代是封建时代,而变形记所反映的时代则是资本主义时代促织展现了一幅农村的生活图景,而变形记展现了

6、一幅都市的生活图景更主要的是,两者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意识特点,促织认为冥冥之中老实忠厚的人自有神灵护佑,即所谓“天将酬长厚者”,而变形记则在灰蒙蒙的色调中呼唤着人的自由。但对这两篇小说作进一步的考察、剖析和比较研究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这两篇小说还是有着共同点的,这就是它们都叙述了一个相同的故事。首先,人被物牢牢统治。在促织这篇小说中,主人公成名从一开始就被促织蟋蟀牢牢地统治着。成名是乡里的一个穷秀才,为人忠厚老实,但自从摊上了上交蟋蟀的苦差使之后,他的命运便与蟋蟀这样东西发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被县令责打之后,他还从床上挣扎起来,扶着拐杖,来到荒郊野外,捉起蟋蟀来“遂于篙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

7、而心目耳边俱穷,绝无踪响。冥搜未已,一痛头蟆碎然跃去。成益愕,急逐趁之,蟆人草间。蹬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避扑之,人石穴中。添以尖草,不出以简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而得之,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大喜,笼归。”如果是为了玩耍,我们完全可以据此断定,成名是一个神经病人,但成名是一个成年人,一个书生,他这样做,显然是因为促织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实在太重要了,而促织确实关系到了他的性命以及他全家的祸福。也正因为此,当他的儿子弄死了他好不容易捉到的蟋蟀时,他“如被冰雪”,“怒索儿”,“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后来,成名重又得到了一只蟋蟀,在村中少年的一再要求下,

8、成名与他斗起蟋蟀来,“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屹敌领。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成仓碎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掇置笼中。”成名一会儿“大喜”,一会儿“骇立愕呼”,一会儿“顿足失色”,一会儿“惊喜”,其情绪急剧变化着,原因何在呢原来是这只蟋蟀关系到他的命运啊就这样,在人和蟋蟀之间,人原是万物的灵,蟋蟀原是斗着玩的物,而现在的位置颠倒过来了,人倒成了一只无可奈何的可怜虫,而蟋蟀则成了命运的主宰

9、,人被蟋蟀牢牢地统治着。在变形记中,人也被物牢牢地统治着。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是一个格尽职守的旅行推销员,在未变成甲虫之前,他“长年累月到处奔波,比坐办公室辛苦多了。再加上还有经常出门的烦恼,担心各次火车的倒换,不定时而且低劣的饮食,而萍水相逢的人也总是些泛泛之交,不可能有深厚的交情,永远不会变成知己朋友。”他的父母亲欠公司老板的债,为此,他处处忍气吞声,事事委曲求全,对自己的工作不敢有丝毫疏忽,否则“我早就辞职不干了,我早就会跑到老板面前,把肚子里的气出个痛快。那个家伙准会从写字桌后面直蹦起来”终于格里高尔萨姆沙“也觉得自己的精神不甚佳”,与成名被打得“两股间脓血流离”还得去捉蟋蟀一样,格里

10、高尔萨姆沙尽管感觉不舒服,还得去上班。就这样、那种无处不在的“物”金钱牢牢控制住了格里高尔萨姆沙,主宰着他及家人的命运。而他力图摆脱这种处境,“等我攒够了钱还清父母欠他的债到那时我就会时来运转了。”但这只是天真的想法,与成名“百计营谋不能脱”一样,格里高尔萨姆沙是摆脱不了金钱对他的控制的。其次,人彻底变成了物在促织中,人不仅被蟋蟀牢牢地控制着,更进一步,人彻底变成了蟋蟀。只不过并非是主人公变成了蟋蟀,而是主人公之子变成了蟋蟀,这当然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需要。仔细阅读这篇小说,我们可以看到小蟋蟀初“伏不动,蠢若木鸡”,正是主人公之子被人从井里打捞上来时的神态的真实描绘而“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

11、击”,也是主人公之子异常悲愤发泄的写照小蟋蟀斗胜村中少年的蟋蟀后“翘然矜鸣,似报主知”,则写出了主人公之子将功赎罪后的得意洋洋至于“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战胜大公鸡,则活灵活现地写出了主人公之子的淘气神态。而“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更说明了这只蟋蟀具有人的灵性,也符合主人公之子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最后,作者干脆点明,这只蟋蟀就是主人公之子变的。而主人公之子变成蟋蟀后,尽管还具有着人的思想,如“翘然矜鸣,似报主知”,但这时他已不具有了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他成了皇帝贵妃、达官贵人的玩物,他之所以还有存在的理由,并非由于他具有人的价值,而是由于他具有物的价值,也正因为他具有着物的价值,主人公及其

12、一家才得以转危为安,生存了下去。如此,小说促织彻底否定了人,包括其生命和尊严。在变形记中,人也一样不仅被物牢牢地控制着,更进一步,人变成了物,变成了甲虫。“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仰卧着,那坚硬得象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抬了抬头,便看见了那弯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他那许多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而格里高尔萨姆沙变成甲虫后,他仍然有着人的思想和理智“首先他要静悄悄地不受打扰地起床,穿好衣服,最要紧的是吃饱早饭,再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办,因为他非常明白,躺在床上瞎想一气是想不出什么名堂来的”,“他把声音

13、发得更清晰,说完一个字过一会儿才说另一个字,竭力使他的声音显得正常”,“七点一刻前我无论如何非得离开床不可。到那时一定会有人从公司里来找我,因为不到七点公司就开门了。,但格里高尔萨姆沙却被剥夺了做人的权利,他不能说人说的话,不能吃人吃的食品,更重要的是,他失去了人的价值和尊严不仅是老板赚钱的工具,也是全家糊口的工具,他变成了非人。他变成了非人后,又由于他不具有非人即物的价值,他的存在于是也就没有了理由,在饥饿和孤独中,格里高尔萨姆沙终于死去了。如此,小说变形记和促织一样彻底否定了人,担心各次火车的倒换,不定时而且低劣的饮食,而萍水相逢的人也总是些泛泛之交,不可能有深厚的交情,永远不会变成知己朋

14、友。”他的父母亲欠公司老板的债,为此,他处处忍气吞声,事事委曲求全,对自己的工作不敢有丝毫疏忽,否则“我早就辞职不干了,我早就会跑到老板面前,把肚子里的气出个痛快。那个家伙准会从写字桌后面直蹦起来”终于格里高尔萨姆沙“也觉得自己的精神不甚佳”,与成名被打得“两股间脓血流离”还得去捉蟋蟀一样,格里高尔萨姆沙尽管感觉不舒服,还得去上班。就这样、那种无处不在的“物”金钱牢牢控制住了格里高尔萨姆沙,主宰着他及家人的命运。而他力图摆脱这种处境,“等我攒够了钱还清父母欠他的债到那时我就会时来运转了。”但这只是天真的想法,与成名“百计营谋不能脱”一样,格里高尔萨姆沙是摆脱不了金钱对他的控制的。其次,人彻底变

15、成了物在促织中,人不仅被蟋蟀牢牢地控制着,更进一步,人彻底变成了蟋蟀。只不过并非是主人公变成了蟋蟀,而是主人公之子变成了蟋蟀,这当然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需要。仔细阅读这篇小说,我们可以看到小蟋蟀初“伏不动,蠢若木鸡”,正是主人公之子被人从井里打捞上来时的神态的真实描绘而“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也是主人公之子异常悲愤发泄的写照小蟋蟀斗胜村中少年的蟋蟀后“翘然矜鸣,似报主知”,则写出了主人公之子将功赎罪后的得意洋洋至于“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战胜大公鸡,则活灵活现地写出了主人公之子的淘气神态。而“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更说明了这只蟋蟀具有人的灵性,也符合主人公之子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最

16、后,作者干脆点明,这只蟋蟀就是主人公之子变的。而主人公之子变成蟋蟀后,尽管还具有着人的思想,如“翘然矜鸣,似报主知”,但这时他已不具有了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他成了皇帝贵妃、达官贵人的玩物,他之所以还有存在的理由,并非由于他具有人的价值,而是由于他具有物的价值,也正因为他具有着物的价值,主人公及其一家才得以转危为安,生存了下去。如此,小说促织彻底否定了人,包括其生命和尊严。在变形记中,人也一样不仅被物牢牢地控制着,更进一步,人变成了物,变成了甲虫。“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仰卧着,那坚硬得象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抬了抬头,便看见了那弯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他那许多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而格里高尔萨姆沙变成甲虫后,他仍然有着人的思想和理智“首先他要静悄悄地不受打扰地起床,穿好衣服,最要紧的是吃饱早饭,再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办,因为他非常明白,躺在床上瞎想一气是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