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三章 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章末综合检测 ( 三 ) ( 时间: 60 分钟,满分: 100 分 ) 一、选择题 ( 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60 分 ) 1. 下列有关金属的工业制法中,正确的是 ( ) A. 制钠:用海水为原料制得精盐,再电解纯净的 NaCI 溶液 B. 制铁:以铁矿石为原料, CO 还原得铁 C. 制镁:用海水为原料,经一系列过程制得氧化镁固体, Ha 还原得镁 D. 制铝:从铝土矿中获得氧化铝再得到氯化铝固体,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得到铝 电解 解析:选 B。工业制钠是电解熔融 NaCI: 2NaCI(熔融)=2Na+ CI2T,而电解 NaCI 溶 液:
2、 电解 2NaCI+ 2H2O=2NaOHF H2 f + CI2 f得不到钠,故 A 错误;工业制铁是用 CO 还原铁矿 石: 电解 3C3 Fe2Q=Fe+ 3CO,故 B 正确;工业制镁是电解熔融 MgC2: MgC2(熔融)=Mg + Cl2f,故 C 错误;工业制铝是电解熔融的 AI2Q: 2Al2Q(熔融)冰=晶=石=4Al + 3Qf, AlCl 3 是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故 D 错误。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NazQ能与 CO 反应,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B. AI 203熔点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仪器 C. 明矶能水解生成 AI(OH) 3胶体,
3、可用作净水剂 D. SiO 2有导电性,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解析:选 D。NQQ能与 CO 反应生成氧气,常用作供氧剂,故 A 正确;AI2O3熔点高,硬 度大,可用于制作耐高温仪器,故 B 正确;明矶含有 AI3+,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 吸附性,可用作净水剂,故 C 正确;SiO2不具有导电性,故 D 错误。 3. 金属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中不 全部是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 ) A. Na T NaOH NatCA NaCI B. Fe T Fe(NQ) 3T Fe(OH)3 Fe2Q C. Mgt MgCI2t Mg(OH)2tMgS
4、O4 D. AI tAI2O3tAI(OH) 3tAICI3 解析:选Db AI 203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得到 AI(OH) 3, D 错误。 4. 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钠是一种强还原剂,可以把钛、锆、铌等从其熔融盐中置换出来 B. 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常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烟火 C. 铜能与氯化铁溶液反应,该反应可以用于印刷电路板的制作 2 D. 铁能与硫酸发生反应,不能用铁制容器贮存浓硫酸 解析:选 0 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故可用铁制容器贮存浓硫酸。 5. (2018 佛山模拟)“类推”这种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有时会产生错误结论, 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
5、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其是否正确。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错误的是 ( ) 钠与水反应生成 NaOH 和 H2;所有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碱和 H 铁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生锈;性质更活泼的铝不能稳定存在于空气中 Al(OH) 3、CU(OH)2受热易分解;Fe(OH)3受热也易分解 不能用电解熔融的 AICI 3来制取金属铝;也不能用电解熔融的 MgCb 来制取金属镁 A. B. C. D. 解析:选 C。活泼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 NaOH 和 H2,金属与水反应不一定生成碱,如 Fe 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 FesQ和 H2,错误;铁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生锈,是 因为发生了电化学腐蚀,金属铝在空
6、气中和 Q 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 Q 与内部铝反应,所以铝能稳定存在于空气中,错误;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所以 Fe(OH)3 受热也易分解,正确;AICI 3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导电,故不能用电解熔融的 AICI 3来制取金属铝;MgC2是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下导电,能用电解熔融的 MgCb 来制取 金属镁,错误。 6. 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中,甲、乙、丙中均含有某种相同的元素,它们之间具 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已略去 )。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 选项 假设 结论 A 甲为 AI(OH) 3 丁可能是盐酸 B 甲为 NaCO 溶液 戊
7、可能是 CQ C 甲为 Fe 丁可能是盐酸 D 甲为 N2 戊可能是 Q 解析:选CO AI(OH) 3为两性氢氧化物,可与酸、碱反应生成 Al3+、AIO】,AIO】和 AI 3+可 发生水解相互促进的反应生成 AI(OH) 3, A 正确;甲为 Na2CO 溶液,可与 CO 反应生成 NaHCO 与 Ca(OH)2反应生成 NaOH NaHCO 可与 NaOH 反应生成 NstCO, B 正确;甲为 Fe, 丁 为盐酸,则乙为 FeCb,丙可能为氯化铁或氧化铁等,但氯化铁或氧化铁与 FeCl2均不反应, C 错误;甲为 N2,戊是 Q,则丙为 NO 乙可为 NH, NO 和 NH 反应可生
8、成 2, D 正确。 7. (2018 北京海淀区模拟)元素及其化合物丰富了物质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 A. 铜在冷的浓硫酸中会钝化,所以把铜放入冷的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 B. NaOH 溶液和 AICI 3溶液相互滴加的现象不同 C. 金属比非金属易失电子,所以金属可以置换非金属,而非金属不能置换金属 D. AI与热水反应困难,故活泼性不及 AI的金属在任何条件下均不能与 H2O 发生反应 解析:选 B。A铜与冷的浓硫酸不反应,不是因为铜与浓硫酸发生钝化,错误; B.氢 氧化钠溶液滴入氯化铝溶液中开始有沉淀后逐渐消失,而把氯化铝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开 始无沉淀后逐渐产生沉淀,但不会消
9、失,正确; C.金属比非金属易失电子,但非金属可以置 换金属,如 C 与 CuO 的反应,错误;D.AI与热水反应困难,但活泼性不如 AI的 Fe 与水蒸气 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错误。 8.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 现象 A 加热放在坩埚内的小块钠 钠先熔化成光亮的小球, 燃烧时,火焰为 黄色,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 B 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 铝箔熔化,失去光泽,熔化的铝并不滴落, 好像有一层膜兜着 C 在 FeCL 溶液中滴入 NaOH 溶液 先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很快变为灰绿色, 最后变为红褐色 D 在空气中久置的铝条放入 NaOH 溶液中 立刻产生大
10、量无色气泡,铝条逐渐变细并 逐渐发热 解析:选 D。在空气中久置的铝条放入 NaOH 溶液中,其表面的 AI2O3先与 NaOH 溶液反 应,不会立刻产生大量无色气泡, D 错。 9. 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的图像不相符的是 ( ) 溶液,发生反应为 AI 3+ 3AIO; + 6H2O=4AI(OH)3 J, A 项正确;NaAIQ 溶液中加入盐酸立即 解析:选 Co NaOH 溶液和 AICI 3溶液按 4:1混合后完全转化为 NaAIO2,继续加入 AICI 3 v nfAIClnin A.向 NaOH 中滴加) A1C1.陪確至过 fit nfHCiymol 向 M.AIO2
11、中耐 1 盐綾至过址 G向N旳(16诸液中 逐筒加入稀盐醵 4 NaAIO2+ HCI + H2O=AI(OH)3 J + NaCI, AI(0H)3+ 3HCI=AICl3+ 3H2O, B 项正确;NatCG 溶液中加入盐酸先转化为 NaHCO 和 NaCI, NatCO 完全转化为 NaHCO 后,再加入盐酸才产生气体, C 项错误;向含 Mg*和 AI34的溶液中 加入 NaOH 溶液得到 Mg(OH)和 AI(OH) 3两种沉淀,继续加入 NaOH 溶液,AI(OH) 3沉淀溶解,D 项正确。 10. 现有 CuO 和 FetQ 的混合物a g,向其中加入 1.0 moI L一1的硝
12、酸溶液 200 mL,恰好 完全反应。若将 2a g 混合物用足量 CO 还原,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 ) A.(2 a- 1.6) g B.2( a- 1.6) g C.( a- 1.6) g D.3.2 g 解析:选 B。加入硝酸时 发生的反应为 CuO+ 2HNO=Cu(NO) 2 + HO 和 FezQ + 6HNO=2Fe(NO)3+ 3fO,由此结合反应的 HNO 的物质的量为 0.2 mol,可求出混合物中 O 原 子的物质的量为 0.1 mol,则a g 混合物中 Cu和 Fe 原子的质量为(a- 1.6) g,则 2a g 混合 物用足量 CO 还原,充分反应后可得到
13、 2( a 1.6) g 的固体。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40 分) 11. (8 分)中学常见单质 A、B 和甲、乙、丙三种化合物有如图所示的转换关系 (部分产物 未列出)。单质 A 常作为食品包装材料,甲是两性氧化物。 Fg 一 筑质 A NHOH溶港 电解 NaOHlSffi r 单质 R 乙 丙 根据图示转化关系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单质 A ,乙 (2) 写出单质 A 与 Fe2Q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利用该反应的 原理,可用于 _。 (3) 用单质 A 做成的容器可以储存和运输浓硫酸的原因是 _ 。 (4)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 (5)
14、工业上冶炼下列物质通常不采用电解法的是 _ 。 a.Na b.Mg c.Fe d.Ag (6) 用铝粉和 FezQ 做铝热反应实验,需要的试剂还有 _。 a.KCI b.KCIO3 c.MnQ d.Mg 解析:(1)根据图示可以得到 A 为金属 AI,乙是金属 AI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的化合 物,故为 NaAIQ。有沉淀生成,继续加入盐酸,沉淀溶解,其反应为 写出 HCI0 的结构式: 。 5 (2) 单质 A 与 Fe2Q 发生的是铝热反应, 故反应方程式为 反应的应用为焊接钢轨等。 (3) 常温下金属铝遇到浓硫酸会发生钝化现象,故可用金属铝制容器储存和运输浓硫 酸。 (5) 冶炼活泼金属
15、 K、Ca Na、Mg Al,一般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 (Al 是电解熔融的 Al 203) 制得;热还原法用于冶炼较不活泼的金属 Zn、Fe、Sn、Pb、Cu,常用还原剂有 C、CO Hz 等;热分解法冶炼不活泼的金属 Hg、Ag,用加热分解氧化物的方法制得。 (6) 铝热反应需要引发剂引发高温反应,用少量氯酸钾和镁条引发,点燃镁条燃烧放热 使氯酸钾分解生成氧气助燃产生反应,引发铝热反应所需要的温度。 答案:(1)AI NaAIQ (2) 2Al + Fe2Q高=Al2O3+ 2Fe 焊接钢轨 (3) 常温下 Al 单质遇浓硫酸发生钝化 (4) 2Al + 20H + 2H2O=2AIQ +
16、3HH (5) cd (6)bd 12. (8 分)在下列物质转化关系中,反应的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 若甲、乙是两种常见金属,且反应川是工业制盐酸的反应。 反应I中甲在通常条件下和水剧烈反应,除丙外,还生成一种焰色反应为黄色的物 质,则工业上生产甲的一般方法是 _ 。 A.热分解法 B.热还原法 C.电解法 反应n中乙与 H20 在高温下反应,除丙外,还生成一种有磁性的物质,则乙在周期表 中的位置为 _ ; 反应n的化学方程式是 _ 。 (2) 若甲、乙是离子化合物,且反应川是工业上制漂白粉的反应。 反应出的化学方程式是 _ 。 若反应I是实验室制备某气体的反应,该气
17、体分子为 14 电子结构。则反应I的化学 方程式是 _ 。 在饱和氯水中加块状石灰石,能制得较浓 HCIO 溶液,同时放出一种气体,其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是 _ _ ? 解析: 若甲、乙是两种常见金属,和水反应生成丙,且反应川是工业制盐酸的反 应,则丙是氢气。 甲和水反应生成的产物中除丙 (氢气)外,还生成一种焰色反应为黄色的物质,则是氢 高温 2A1 + FezQ 高温=Al2Q + 2Fe,铝热 +甲 反应 I 十乙 + Cl, 反应I 6 氧化钠,判断甲为钠,在工业生产中利用电解氯化钠的方法得到金属钠。 反应n中乙与 H2O 在高温下反应时,除丙外,还生成一种有磁性的物质,则乙为铁, 铁和
18、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 + 4H2O(g)=S=Fe3Q + 4H2。 (2)若甲、乙是离子化合物,且反应川是工业制漂白粉的反应,则丙是氢氧化钙,氢 氧化钙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 气体分子为 14 电子结构的物质是乙炔,故反应I应为碳化钙和水的反应。 氯水中含有 HCI和 HCIO C12+ H2O HCl + HCIO,在饱和氯水中加块状石灰石,碳酸 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促进上述平衡右移,从而能制得较浓 HCIO 溶 液。 答案:C 第四周期忸族 3Fe+ 4H2O(g)=Fe3C4+ (2) 2CI2+ 2Ca(OH)2=
19、Ca(CIO)2 + CaCb + 2fO CaC+ 2HzO Ca(OH)2+ CH f 2 丰 一 2CI2+ H2O+ CaCO=Ca + 2CI + 2HCIO+ CO H- O CI 13. (12 分)(2018 潍坊模拟)铜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铜在化合物中的 常见化合价有+ 1、+ 2。已知 CsO 与稀硫酸反应,溶液呈蓝色。 (1) 工业上可用 Cu?S+ Q=2=2CU+ SQ 反应制取粗铜,该反应中 _ 元素被还原。 (2) 将少量铜丝放入适量的稀硫酸中,温度控制在 50 C,加入 H2Q 溶液,一段时间后, 升温到 60 C,再反应一段时间后可制得硫酸铜,该
20、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 。温 度控制在 5060 C的原因除了加快反应速率外,还有 _ 。 在 CuSO 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NSO 和 NaCI 溶液加热,生成 CuCI 沉淀,写出生成 CuCI 的离 子方程式: _ (3) 现向 Cu CitO 和 CuO 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 2 L 0.6 m olL 一1 HNO 溶液恰好使混合 物溶解,同时收集到 4 480 mL NO 气体(标准状况)。CuO 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若将上述混合物用足量的 H2加热还原,所得到固体的质量为 _g。若混合物中含 0.2 moI Cu,将该混合物与稀硫酸充分反应,消耗 H2SQ 的物质的量为
21、_ moI。 解析:(1)在该反应中铜、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 (3)Cu 2O 与稀硝酸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Cu2O+ 2N(一 + 14H+ =6CLJ+ + 2NOT+ 7HO。硝酸发生反应后氮元素的7 较大量存在的含 金属兀素的离子 检验方法 一 1 一 1 存在形式是 CU(NO)2 和 NQ 由 2 L X 0.6 mol L = 2n Cu(NOs) 2 + 4.480 L - 22.4 L mol 得nCu(NQ3)2 = 0.5 mol , n(Cu2+) = 0.5 mol,所以若将上述混合物用足量的 Hb 加热还原, 所得到固体的质量为 0.5 mol
22、 X 64 g mol 一1 = 32 g。若混合物中含 0.2 mol Cu,则根据铜原 子守恒可得:2n (CU2O) + n(CuO) = 0.3 mol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 2n(Cu) + 2n (CO)= 3X (4.480 L - 22.4 L mol 一1),解得 n(CuO) = 0.1 mol , n(Cu2O)= 0.1 mol ,消耗 fSQ 的物 质的量为 0.1 mol + 0.1 mol = 0.2 mol 。 答案:(1)铜、氧 (2) CU + HO+ 2H+ =CIJ+ + 2HO 防止 H2O 分解 2Cif+ + 2CI 一 + SO一 + HO=
23、2=2CuCI J + SO 一+ 2H+ (3) 3CU 2O+ 2NQ + 14H+ =6Cii+ + 2NOT+ 7H3 32 0.2 2 亠 3 _L 14. (12 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探究在含 Mg、Al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时,生 成氢氧化物沉淀的过程。 一 1 一 1 一 1 在 0.1 mol L MgSQ、0.05 mol L Al 2(SO4)3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0.5 mol L NaOH 溶液,借助氢离子传感器和相应分析软件,测得溶液的 pH 随 NaOH 溶液加入的变化情况如图 所示。 (1) 为精确控制加入 NaOH 溶液的体积,可将 NaOl 溶液置于 _ (填仪器名称)中滴加。 (2) 图中有三个 pH 增加缓慢的阶段,第一阶段 (a 点前)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_ (3) 对第二阶段(b、c 之间)溶液 pH 变化缓慢的本质,小组同学做出如下推测,请补充推 测 2 和 3: 推测 1:生成 Mg(OH)a 沉淀,消耗 OH; 推测 2: _ ; 推测3: _ 。 若推测 1 符合实际情况,则 a 点之前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 请据此描述 Mg(OH)2和 Al(OH) 3两种物质在水溶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靶点发现与验证技术在创新药物研发中的生物信息学伦理问题报告
- 门店出售协议合同书模板
- 高效的对赌协议合同模板
- 机械加工厂劳务合同范本
- 签订合同后主体变更协议
- 精装修房子购买合同范本
- 甲方如何写合同协议模板
- 村委与贫困户养殖协议书
- 签了认购协议被动签合同
- 电源安装工程合同协议书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每日一练带答案(共20天)
- 江苏连云港某公司“12.9”爆炸事故报告
- 人教版三年级上下数学试卷合集-综合素质训练
- 沥青混凝土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JGJ 107-2016
- 《亚马逊运营知识》课件
- 农业机械的智能控制
- 克莱德贝尔格曼吹灰器说明书(Jetblower)
- 2024国际技术转让合同(中英文对照)
-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
- GB/T 3487-2024乘用车轮辋规格系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