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BZ01-000-000SG2定置试验大纲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0/759fc37f-3dfe-43f0-a32e-86cd8a10c5d7/759fc37f-3dfe-43f0-a32e-86cd8a10c5d71.gif)
![SYBZ01-000-000SG2定置试验大纲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0/759fc37f-3dfe-43f0-a32e-86cd8a10c5d7/759fc37f-3dfe-43f0-a32e-86cd8a10c5d72.gif)
![SYBZ01-000-000SG2定置试验大纲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0/759fc37f-3dfe-43f0-a32e-86cd8a10c5d7/759fc37f-3dfe-43f0-a32e-86cd8a10c5d73.gif)
![SYBZ01-000-000SG2定置试验大纲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0/759fc37f-3dfe-43f0-a32e-86cd8a10c5d7/759fc37f-3dfe-43f0-a32e-86cd8a10c5d74.gif)
![SYBZ01-000-000SG2定置试验大纲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0/759fc37f-3dfe-43f0-a32e-86cd8a10c5d7/759fc37f-3dfe-43f0-a32e-86cd8a10c5d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SYD-160A型转向架 SYBZ-1型导轨电车走行部 导向机构定置试验大纲SYBZ01-000-000SG2 焊接构架和摇枕制造技术条件SYMZ02-000-000JT01 SYBZ-1型导轨电车走行部导向机构定置试验大纲编 制: 工 艺: 校 核: 标准化: 审 核: 主 管: 批 准: SYKZ-100型转向架焊接构架和摇枕制造技术条件 第1页 共8页SYBZ-1型导轨电车走行部导向机构定置试验大纲SYBZ-1型导轨电车走行部导向机构定置试验主要包括下列试验内容:1、无冲角直线行驶工况下最高速度的测定;2、不同冲角工况下直线行驶最高速度的测定;3、不同时速工况下直线行驶最大冲角测定;4
2、、无冲角不同时速工况下最大转向角的测定;5、某一冲角不同时速工况下最大转向角的测定;6、无冲角不同转向角工况下最高速度的测定;7、某一冲角不同转向角工况下最高速度的测定。1 无冲角直线行驶工况下最高速度的测定1.1 试验目的通过测量动力走行部导向轮与轨道轮之间的垂向位移、横向力和垂向力,研究动力走行部在无冲角直线运行工况下导向轨不平顺、走行部导向机构上的压紧弹簧的压紧力、不同运行速度,以及满载和空载情况下导向轮与导向轨之间的关系。1.2 试验设备及部件定置试验台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动力走行部(被测对象)已标定的动力走行部转向杆24V直流电源拉线式位移传感器(量程500mm,精度0.05%F.S)
3、一台一套一台两个一台一个注:动力走行部由驱动轮桥(SYBZ01M1-100-000)、导向机构(SYBZ01M1-200-000)、抗侧滚扭杆组成(SYBZ01M1-300-300)、牵引拉杆组成(SYBZ01M1-300-400)构成,见图1.1。图1.1 动力走行部1.3试验步骤1.3.1定置试验台准备调整两个加载液压缸的位置,使加载液压缸底部法兰盘的中心A1、B1与试验台轨道轮的中心C1在俯视图中的相对位置与走行部两侧的空气弹簧中心A0、B0和导向轮中心C0在俯视图中的相对位置重合,即:A0B0C0A1B1C1,如图1.2所示。图1.2 加载液压缸位置调整示意图1.3.2走行部的安装与固
4、定1)把被测试动力走行部转向机构的转向杆卸下,替换成已经贴片经过标定的转向杆。2)在动力走行部空气弹簧上安装连接模块,用于和加载液压缸的连接。将被测试动力走行部通过吊装设备安装在试验台上(安装完成的动力走行部的导向轮在试验台轨道轮的正上方),完成空簧连接模块与液压加载液压缸法兰盘的连接。1.3.3传感器的安装1)导向轮垂向位移传感器,采用拉线式位移传感器。Ø 导向轮位移传感器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其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安装在导向轮框架上。Ø 导向轮位移传感器供电接线与24V直流电源相接。Ø 导向轮位移传感器信号输出接入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2)导向轮垂向力传感器,可
5、借用垂向激振液压缸上的力传感器进行垂向力测量。该值可在液压控制器上引出,接入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3)走行部转向杆上导向力的测量通过标定好的应变片进行测量。导向杆上各有2个应变片,其信号同样接入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应变通道。(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如图1.3所示)1-试验台;2-动力走行部;3-应变片张贴位置;4-垂向力传感器安装位置;5-位移传感器安装位置图1.3 走行部、传感器安装示意图1.3.4试验过程1)调整。Ø 启动试验台、采集系统等电源。Ø 模拟加载,两个加载液压缸分别加载4.5t的力。Ø 垂向激振液压缸抬升到工作位置。Ø 控制轨道轮三相交流电动机转
6、动,使其转动速度对应导向轮移动速度为2.5km/h。Ø 检查采集系统各输入信号状态,各信号应有输出显示。Ø 将三相交流电动机速度逐渐减速到零。2)进行空载试验。Ø 模拟加载,两个加载液压缸分别加载4.5t的力。Ø 控制转向角的电动推杆输出5°转向角。Ø 液压控制系统输入轨道谱,垂向激振液压缸动作。Ø 给变频器输入控制信号,使导向轮的模拟车速为4km/h,稳定运行5分钟,同时采集各传感器输出信号,并填写记录报告,如表四所示。Ø 记录完成后,给电机变频器输入减速信号,让电动机停止转动。Ø 垂向激振液压缸停止激
7、振。Ø 控制转向角的电动推杆依次输出10°、15°、16°、17°、18°、19°转向角,分别重复上4步试验。(注:在速度增加的过程中,如果导向轮跳离轨道轮的垂向位移5mm,转向角不再增加。)3)进行满载试验。Ø 模拟加载,两个加载液压缸分别加载6t的力。Ø 控制转向角的电动推杆输出5°转向角。Ø 液压控制系统输入轨道谱,垂向激振液压缸动作。Ø 给变频器输入控制信号,使导向轮的模拟车速为4km/h,稳定运行5分钟,并填写记录报告,如表四所示。Ø 记录完成后,给变频器
8、输入减速信号,让电动机停止转动。Ø 垂向激振液压缸停止激振。Ø 控制转向角的电动推杆依次输出10°、15°、16°、17°、18°、19°转向角,分别重复上4步试验。(注:在速度增加的过程中,如果导向轮跳离轨道轮的垂向位移5mm,转向角不再增加。)4)给变频器输入控制信号,依次在6km/h、8km/h、10km/h、12km/h模拟车速下,重复2)、3)步试验。5)可更换动力走行部转向机构的压紧弹簧,重复1)、2)、3)、4)步试验。以测试不同压紧力作用下,轨道轮与导向轮之间的关系。2不同冲角工况下直线行驶最高速度
9、的测定2.1 试验目的 通过测量动力走行部导向轮与轨道轮之间的垂向位移、横向力和垂向力,研究动力走行部在不同冲角直线运行工况下导向轨不平顺、走行部导向机构上的压紧弹簧的压紧力、不同运行速度,以及满载和空载情况下导向轮与导向轨的关系。2.2 试验设备及部件定置试验台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动力走行部(被测对象)已标定的动力走行部转向杆24V直流电源拉线式位移传感器(量程500mm,精度0.05%F.S)一台一套一台两个一台一个注:动力走行部由驱动轮桥(SYBZ01M1-100-000)、导向机构(SYBZ01M1-200-000)、抗侧滚扭杆组成(SYBZ01M1-300-300)、牵引拉杆组成(SY
10、BZ01M1-300-400)构成,见图2.1。图2.1 动力走行部2.3 试验步骤2.3.1 试验台的准备调整两个加载液压缸的位置,使加载液压缸底部法兰盘的中心A1、B1与试验台轨道轮的中心C1在俯视图中的相对位置与走行部两侧的空气弹簧中心A0、B0和导向轮中心C0在俯视图中的相对位置重合,即:A0B0C0A1B1C1,如图2.2所示。图2.2 加载液压缸位置调整示意图2.3.2走行部的安装与固定1)把被测试动力走行部转向机构的转向杆卸下,替换成已经贴片经过标定的转向杆。2)在动力走行部空气弹簧上安装连接模块,用于和加载液压缸的连接。将被测试动力走行部通过吊装设备安装在试验台上(安装完成的动
11、力走行部的导向轮在试验台轨道轮的正上方),完成空簧连接模块与液压加载液压缸法兰盘的连接。2.3.3传感器的安装1)导向轮垂向位移传感器,采用拉线式位移传感器。Ø 导向轮位移传感器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其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安装在导向轮框架上。Ø 导向轮位移传感器供电接线与24V直流电源相接。Ø 导向轮位移传感器信号输出接入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2)导向轮垂向力传感器,可借用垂向激振液压缸上的力传感器进行垂向力测量。该值可在液压控制器上引出,接入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3)走行部转向杆上导向力的测量通过标定好的应变片进行测量。导向杆上各有2个应变片,其信号同样接入多通道数
12、据采集系统的应变通道。(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如图2.3所示)1-试验台;2-动力走行部;3-应变片张贴位置;4-垂向力传感器安装位置;5-位移传感器安装位置图2.3 走行部、传感器安装示意图2.3.4试验过程1) 调整。Ø 启动试验台、采集系统等电源。Ø 模拟加载,两个加载液压缸分别加载4.5t的力。Ø 垂向激振液压缸抬升到工作位置。Ø 控制轨道轮三相交流电动机转动,使其转动速度对应导向轮移动速度为2.5km/h。Ø 检查采集系统各输入信号状态,各信号应有输出显示。Ø 将三相交流电动机速度逐渐减速到零。2) 控制冲角的电动推杆输出0.5&
13、#176;冲角。3) 进行空载试验。Ø 液压控制系统输入轨道谱,垂向激振液压缸动作。Ø 给变频器输入控制信号,使模拟车速从0到100km/h变化,每到10、20、30、40、50、60、70、80、90、100km/h稳定运行5分钟,稳定运行5分钟,同时采集各传感器输出信号,并填写记录报告,如表二所示。(注:在速度增加的过程中,如果导向轮跳离轨道轮的垂向位移5mm,速度不再增加。)Ø 记录完成后,给电机变频器输入减速信号,让电动机停止转动。Ø 垂向激振液压缸推杆回归到支撑位置。4) 进行满载试验。Ø 模拟加载,两个加载液压缸分别加载6t的力。&
14、#216; 垂向激振液压缸抬升到工作位置。Ø 液压控制系统输入轨道谱,垂向激振液压缸动作。Ø 给变频器输入控制信号,使模拟车速从0到100km/h变化,每到10、20、30、40、50、60、70、80、90、100km/h稳定运行5分钟,并填写记录报告,如表二所示。(注:在速度增加的过程中,如果导向轮跳离轨道轮的垂向位移5mm,速度不再增加。)Ø 记录完成后,给变频器输入减速信号,让电动机停止转动。Ø 垂向激振液压缸停止激振。5) 控制冲角的电动推杆依次输出1°、1.5°、2.0°、2.5°、2.7°冲
15、角,分别重复3)、4)步试验。6) 可更换动力走行部转向机构的压紧弹簧,重复1)、2)、3)、4)、5)步试验。以测试不同压紧力作用下,轨道轮与导向轮之间的关系。3不同时速工况下直线行驶最大冲角测定3.1 试验目的 通过测量导向轮与轨道轮之间的垂向位移、横向力和垂向力,研究动力走行部在直线运行工况下导向轨不平顺、走行部导向机构上的压紧弹簧的压紧力、不同运行速度,以及满载和空载情况下对轮轨冲角大小的要求。3.2 试验设备及部件定置试验台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动力走行部(被测对象)已标定的动力走行部转向杆24V直流电源拉线式位移传感器(量程500mm,精度0.05%F.S)一台一套一台两个一台一个注:
16、动力走行部由驱动轮桥(SYBZ01M1-100-000)、导向机构(SYBZ01M1-200-000)、抗侧滚扭杆组成(SYBZ01M1-300-300)、牵引拉杆组成(SYBZ01M1-300-400)构成,见图3.1。图3.1 动力走行部3.3 试验步骤3.3.1 试验台的准备调整两个加载液压缸的位置,使加载液压缸底部法兰盘的中心A1、B1与试验台轨道轮的中心C1在俯视图中的相对位置与走行部两侧的空气弹簧中心A0、B0和导向轮中心C0在俯视图中的相对位置重合,即:A0B0C0A1B1C1,如图3.2所示。图3.2 加载液压缸位置调整示意图3.3.2走行部的安装与固定1) 把被测试动力走行部
17、转向机构的转向杆卸下,替换成已经贴片经过标定的转向杆。2) 在动力走行部空气弹簧上安装连接模块,用于和加载液压缸的连接。将被测试动力走行部通过吊装设备安装在试验台上(安装完成的动力走行部的导向轮在试验台轨道轮的正上方),完成空簧连接模块与液压加载液压缸法兰盘的连接。3.3.3传感器的安装1) 导向轮垂向位移传感器,采用拉线式位移传感器。Ø 导向轮位移传感器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其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安装在导向轮框架上。Ø 导向轮位移传感器供电接线与24V直流电源相接。Ø 导向轮位移传感器信号输出接入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2) 导向轮垂向力传感器,可借用垂向激振液压缸
18、上的力传感器进行垂向力测量。该值可在液压控制器上引出,接入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3)走行部转向杆上导向力的测量通过标定好的应变片进行测量。导向杆上各有2个应变片,其信号同样接入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应变通道。(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如图3.3所示)1-试验台;2-动力走行部;3-应变片张贴位置;4-垂向力传感器安装位置;5-位移传感器安装位置图3.3 走行部、传感器安装示意图3.3.4试验过程1) 调整。Ø 启动试验台、采集系统等电源。Ø 模拟加载,两个加载液压缸分别加载4.5t的力。Ø 垂向激振液压缸抬升到工作位置。Ø 控制轨道轮三相交流电动机转动,使其转动速度
19、对应导向轮移动速度为2.5km/h。Ø 检查采集系统各输入信号状态,各信号应有输出显示。Ø 将三相交流电动机速度逐渐减速到零。2) 进行空载试验。Ø 模拟加载,两个加载液压缸分别加载4.5t的力。Ø 液压控制系统输入轨道谱,垂向激振液压缸动作。Ø 控制冲角的电动推杆输出0.5°冲角。Ø 给变频器输入控制信号,使导向轮的模拟车速为20km/h,稳定运行5分钟,同时采集各传感器输出信号,并填写记录报告,如表三所示。Ø 记录完成后,给电机变频器输入减速信号,让电动机停止转动。Ø 垂向激振液压缸停止激振。
20、6; 控制冲角的电动推杆依次输出1°、1.5°2.0°、2.5°、2.7°冲角,分别重复上3步试验。(注:在速度增加的过程中,如果导向轮跳离轨道轮的垂向位移5mm,冲角不再增加。)3) 进行满载试验。Ø 模拟加载,两个加载液压缸分别加载6t的力。Ø 液压控制系统输入轨道谱,垂向激振液压缸动作。Ø 控制冲角的电动推杆输出0.5°冲角。Ø 给变频器输入控制信号,使导向轮的模拟车速为20km/h,稳定运行5分钟,并填写记录报告,如表三所示。Ø 记录完成后,给电机变频器输入减速信号,让电动机停
21、止转动。Ø 垂向激振液压缸停止激振。Ø 控制冲角的电动推杆依次输出1°、1.5°2.0°、2.5°、2.7°冲角,分别重复上3步试验。(注:在速度增加的过程中,如果导向轮跳离轨道轮的垂向位移5mm,冲角不再增加。)4) 给变频器输入控制信号,依次在40km/h、60km/h、70km/h、80km/h、90km/h、100km/h模拟车速下,重复2)、3)步试验。5) 可更换动力走行部转向机构的压紧弹簧,重复1)、2)、3)、4)步试验。以测试不同压紧力作用下,轨道轮与导向轮之间的关系。4无冲角不同时速工况下最大转向角的测定
22、4.1 试验目的 通过测量导向轮与轨道轮之间的垂向位移、横向力和垂向力,研究动力走行部在无冲角转向运行工况下导向轨不平顺、走行部导向机构上的压紧弹簧的压紧力,以及满载和空载情况下不同时速对转向角的要求。4.2 试验设备及设备定置试验台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动力走行部(被测对象)已标定的动力走行部转向杆24V直流电源拉线式位移传感器(量程500mm,精度0.05%F.S)一台一套一台两个一台一个注:动力走行部由驱动轮桥(SYBZ01M1-100-000)、导向机构(SYBZ01M1-200-000)、抗侧滚扭杆组成(SYBZ01M1-300-300)、牵引拉杆组成(SYBZ01M1-300-400)
23、构成,见图4.1。图4.1 动力走行部4.3 试验步骤4.3.1 试验台的准备调整两个加载液压缸的位置,使加载液压缸底部法兰盘的中心A1、B1与试验台轨道轮的中心C1在俯视图中的相对位置与走行部两侧的空气弹簧中心A0、B0和导向轮中心C0在俯视图中的相对位置重合,即:A0B0C0A1B1C1,如图4.2所示。图4.2 加载液压缸位置调整示意图4.3.2走行部的安装与固定1) 把被测试动力走行部转向机构的转向杆卸下,替换成已经贴片经过标定的转向杆。2) 在动力走行部空气弹簧上安装连接模块,用于和加载液压缸的连接。将被测试动力走行部通过吊装设备安装在试验台上(安装完成的动力走行部的导向轮在试验台轨
24、道轮的正上方),完成空簧连接模块与液压加载液压缸法兰盘的连接。4.3.3传感器的安装1) 导向轮垂向位移传感器,采用拉线式位移传感器。Ø 导向轮位移传感器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其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安装在导向轮框架上。Ø 导向轮位移传感器供电接线与24V直流电源相接。Ø 导向轮位移传感器信号输出接入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2) 导向轮垂向力传感器,可借用垂向激振液压缸上的力传感器进行垂向力测量。该值可在液压控制器上引出,接入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3)走行部转向杆上导向力的测量通过标定好的应变片进行测量。导向杆上各有2个应变片,其信号同样接入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应变通道。
25、(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如图4.3所示)1-试验台;2-动力走行部;3-应变片张贴位置;4-垂向力传感器安装位置;5-位移传感器安装位置图4.3 走行部、传感器安装示意图4.3.4试验过程1) 调整。Ø 启动试验台、采集系统等电源。Ø 模拟加载,两个加载液压缸分别加载4.5t的力。Ø 垂向激振液压缸抬升到工作位置。Ø 控制轨道轮三相交流电动机转动,使其转动速度对应导向轮移动速度为2.5km/h。Ø 检查采集系统各输入信号状态,各信号应有输出显示。Ø 将三相交流电动机速度逐渐减速到零。2) 进行空载试验。Ø 模拟加载,两个加载液压缸
26、分别加载4.5t的力。Ø 控制转向角的电动推杆输出5°转向角。Ø 液压控制系统输入轨道谱,垂向激振液压缸动作。Ø 给变频器输入控制信号,使导向轮的模拟车速为4km/h,稳定运行5分钟,同时采集各传感器输出信号,并填写记录报告,如表四所示。Ø 记录完成后,给电机变频器输入减速信号,让电动机停止转动。Ø 垂向激振液压缸停止激振。Ø 控制转向角的电动推杆依次输出10°、15°、16°、17°、18°、19°转向角,分别重复上4步试验。(注:在速度增加的过程中,如果导向轮跳
27、离轨道轮的垂向位移5mm,转向角不再增加。)3) 进行满载试验。Ø 模拟加载,两个加载液压缸分别加载6t的力。Ø 控制转向角的电动推杆输出5°转向角。Ø 液压控制系统输入轨道谱,垂向激振液压缸动作。Ø 给变频器输入控制信号,使导向轮的模拟车速为4km/h,稳定运行5分钟,并填写记录报告,如表四所示。Ø 记录完成后,给变频器输入减速信号,让电动机停止转动。Ø 垂向激振液压缸停止激振。Ø 控制转向角的电动推杆依次输出10°、15°、16°、17°、18°、19°
28、;转向角,分别重复上4步试验。(注:在速度增加的过程中,如果导向轮跳离轨道轮的垂向位移5mm,转向角不再增加。)4) 给变频器输入控制信号,依次在6km/h、8km/h、10km/h、12km/h模拟车速下,重复2)、3)步试验。5) 可更换动力走行部转向机构的压紧弹簧,重复1)、2)、3)、4)步试验。以测试不同压紧力作用下,轨道轮与导向轮之间的关系。5某一冲角不同时速工况下最大转向角的测定5.1试验目的 通过测量导向轮与轨道轮之间的垂向位移、横向力和垂向力,研究动力走行部在某一冲角转向运行工况下导向轨不平顺、走行部导向机构上的压紧弹簧的压紧力,以及满载和空载情况下不同时速对转向角的要求。5
29、.2试验设备及部件定置试验台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动力走行部(被测对象)已标定的动力走行部转向杆24V直流电源拉线式位移传感器(量程500mm,精度0.05%F.S)一台一套一台两个一台一个注:动力走行部由驱动轮桥(SYBZ01M1-100-000)、导向机构(SYBZ01M1-200-000)、抗侧滚扭杆组成(SYBZ01M1-300-300)、牵引拉杆组成(SYBZ01M1-300-400)构成,见图5.1。图5.1 动力走行部5.3试验步骤5.3.1试验台的准备调整两个加载液压缸的位置,使加载液压缸底部法兰盘的中心A1、B1与试验台轨道轮的中心C1在俯视图中的相对位置与走行部两侧的空气弹簧中
30、心A0、B0和导向轮中心C0在俯视图中的相对位置重合,即:A0B0C0A1B1C1,如图5.2所示。图5.2 加载液压缸位置调整示意图5.3.2走行部的安装与固定1) 把被测试动力走行部转向机构的转向杆卸下,替换成已经贴片经过标定的转向杆。2) 在动力走行部空气弹簧上安装连接模块,用于和加载液压缸的连接。将被测试动力走行部通过吊装设备安装在试验台上(安装完成的动力走行部的导向轮在试验台轨道轮的正上方),完成空簧连接模块与液压加载液压缸法兰盘的连接。5.3.3传感器的安装1) 导向轮垂向位移传感器,采用拉线式位移传感器。Ø 导向轮位移传感器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其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安
31、装在导向轮框架上。Ø 导向轮位移传感器供电接线与24V直流电源相接。Ø 导向轮位移传感器信号输出接入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2) 导向轮垂向力传感器,可借用垂向激振液压缸上的力传感器进行垂向力测量。该值可在液压控制器上引出,接入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3)走行部转向杆上导向力的测量通过标定好的应变片进行测量。导向杆上各有2个应变片,其信号同样接入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应变通道。(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如图5.3所示)1-试验台;2-动力走行部;3-应变片张贴位置;4-垂向力传感器安装位置;5-位移传感器安装位置图5.3 走行部、传感器安装示意图5.3.3试验过程1) 调整。Ø 启
32、动试验台、采集系统等电源。Ø 模拟加载,两个加载液压缸分别加载4.5t的力。Ø 垂向激振液压缸抬升到工作位置。Ø 控制轨道轮三相交流电动机转动,使其转动速度对应导向轮移动速度为2.5km/h。Ø 检查采集系统各输入信号状态,各信号应有输出显示。Ø 将三相交流电动机速度逐渐减速到零。2) 控制冲角的电动推杆输出0.5的冲角。3) 进行空载试验。Ø 模拟加载,两个加载液压缸分别加载4.5t的力。Ø 控制转向角的电动推杆输出5°转向角。Ø 液压控制系统输入轨道谱,垂向激振液压缸动作。Ø 给变频器输入控
33、制信号,使导向轮的模拟车速为4km/h,稳定运行5分钟,同时采集各传感器输出信号,并填写记录报告,如表五所示。Ø 给变频器输入控制信号,让电动机停止转动。Ø 垂向激振液压缸停止激振。Ø 控制转向角的电动推杆依次输出10°、15°、16°、17°、18°、19°转向角,分别重复上4步试验。(注:在速度增加的过程中,如果导向轮跳离轨道轮的垂向位移5mm,转向角不再增加。)4) 进行满载试验。Ø 模拟加载,两个加载液压缸分别加载6t的力。Ø 控制转向角的电动推杆输出5°转向角。
34、216; 液压控制系统输入轨道谱,垂向激振液压缸动作。Ø 给变频器输入控制信号,使导向轮的模拟车速为4km/h,稳定运行5分钟,并填写记录报告,如表五所示。Ø 给变频器输入控制信号,让电动机停止转动。Ø 垂向激振液压缸停止激振。Ø 控制转向角的电动推杆依次输出10°、15°、16°、17°、18°、19°转向角,分别重复上4步试验。(注:在速度增加的过程中,如果导向轮跳离轨道轮的垂向位移5mm,转向角不再增加。)5) 给变频器输入控制信号,依次在6km/h、8km/h、10km/h、12km/h
35、模拟车速下,重复3)、4)步试验。6) 控制冲角的电动推杆依次输出1°、1.5°、2°、2.5°、2.7°的冲角,重复3)、4)、5)步试验。7) 可更换动力走行部转向机构的压紧弹簧,重复1)、2)、3)、4)、5)、6)步试验。以测试不同压紧力作用下,轨道轮与导向轮之间的关系。6无冲角不同转向角工况下最高速度的测定6.1 试验目的 通过测量导向轮与轨道轮之间的垂向位移、横向力和垂向力,研究动力走行部在无冲角运行工况下导向轨不平顺、走行部导向机构上的压紧弹簧的压紧力、以及满载和空载情况下不同转向角对运行时速的影响。6.2 试验设备及部件定置试验
36、台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动力走行部(被测对象)已标定的动力走行部转向杆24V直流电源拉线式位移传感器(量程500mm,精度0.05%F.S)一台一套一台两个一台一个注:动力走行部由驱动轮桥(SYBZ01M1-100-000)、导向机构(SYBZ01M1-200-000)、抗侧滚扭杆组成(SYBZ01M1-300-300)、牵引拉杆组成(SYBZ01M1-300-400)构成,见图6.1。图6.1 动力走行部6.3 试验步骤6.3.1试验台的准备调整两个加载液压缸的位置,使加载液压缸底部法兰盘的中心A1、B1与试验台轨道轮的中心C1在俯视图中的相对位置与走行部两侧的空气弹簧中心A0、B0和导向轮中心
37、C0在俯视图中的相对位置重合,即:A0B0C0A1B1C1,如图6.2所示。图6.2 加载液压缸位置调整示意图6.3.2走行部的安装与固定1) 把被测试动力走行部转向机构的转向杆卸下,替换成已经贴片经过标定的转向杆。2) 在动力走行部空气弹簧上安装连接模块,用于和加载液压缸的连接。将被测试动力走行部通过吊装设备安装在试验台上(安装完成的动力走行部的导向轮在试验台轨道轮的正上方),完成空簧连接模块与液压加载液压缸法兰盘的连接。6.3.3传感器的安装1) 导向轮垂向位移传感器,采用拉线式位移传感器。Ø 导向轮位移传感器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其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安装在导向轮框架上。
38、16; 导向轮位移传感器供电接线与24V直流电源相接。Ø 导向轮位移传感器信号输出接入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2) 导向轮垂向力传感器,可借用垂向激振液压缸上的力传感器进行垂向力测量。该值可在液压控制器上引出,接入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3)走行部转向杆上导向力的测量通过标定好的应变片进行测量。导向杆上各有2个应变片,其信号同样接入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应变通道。(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如图6.3所示)1-试验台;2-动力走行部;3-应变片张贴位置;4-垂向力传感器安装位置;5-位移传感器安装位置图6.3 走行部、传感器安装示意图6.3.4试验过程1) 调整。Ø 启动试验台、采集系统等电源
39、。Ø 模拟加载,两个加载液压缸分别加载4.5t的力。Ø 垂向激振液压缸抬升到工作位置。Ø 控制轨道轮三相交流电动机转动,使其转动速度对应导向轮移动速度为2.5km/h。Ø 检查采集系统各输入信号状态,各信号应有输出显示。Ø 将三相交流电动机速度逐渐减速到零。2) 控制转向角的电动推杆输出5°转向角。3) 进行空载试验。Ø 液压控制系统输入轨道谱,垂向激振液压缸动作。Ø 给变频器输入控制信号,使导向轮的模拟车速从0到12km/h变化,每到4、6、8、9、10、11、12km/h稳定运行5分钟,同时采集各传感器输出信号
40、,并填写记录报告,如表六所示。(注:在速度增加的过程中,如果导向轮跳离轨道轮的垂向位移5mm,速度不再增加。)Ø 记录完成后,给电机变频器输入减速信号,让电动机停止转动。Ø 垂向激振液压缸停止激振。4) 进行满载试验。Ø 模拟加载,两个加载液压缸分别加载6t的力。Ø 液压控制系统输入轨道谱,垂向激振液压缸动作。Ø 给变频器输入控制信号,使导向轮的模拟车速从0到12km/h变化,每到4、6、8、9、10、11、12km/h稳定运行5分钟,并填写记录报告,如表六所示。(注:在速度增加的过程中,如果导向轮跳离轨道轮的垂向位移5mm,速度不再增加。)&
41、#216; 记录完成后,给变频器输入减速信号,让电动机停止转动。Ø 垂向激振液压缸停止激振。5) 控制转向角的电动推杆依次输出10°、15°、16°、17°、18°、19°转向角,分别重复3)、4)步试验。6)可更换动力走行部转向机构的压紧弹簧,重复1)、2)、3)、4)、5)步试验。以测试不同压紧力作用下,轨道轮与导向轮之间的关系。7某一冲角不同转向角工况下最高速度的测定7.1 试验目的通过测量导向轮与轨道轮之间的垂向位移、横向力和垂向力,研究动力走行部在某一冲角运行工况下导向轨不平顺、走行部导向机构上的压紧弹簧的压紧力、
42、以及满载和空载情况下不同转向角对运行时速的影响。7.2 试验设备及设备定置试验台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动力走行部(被测对象)已标定的动力走行部转向杆24V直流电源拉线式位移传感器(量程500mm,精度0.05%F.S)一台一套一台两个一台一个注:动力走行部由驱动轮桥(SYBZ01M1-100-000)、导向机构(SYBZ01M1-200-000)、抗侧滚扭杆组成(SYBZ01M1-300-300)、牵引拉杆组成(SYBZ01M1-300-400)构成,见图7.1。图7.1 动力走行部7.3试验步骤7.3.1 试验台的准备调整两个加载液压缸的位置,使加载液压缸底部法兰盘的中心A1、B1与试验台轨道轮
43、的中心C1在俯视图中的相对位置与走行部两侧的空气弹簧中心A0、B0和导向轮中心C0在俯视图中的相对位置重合,即:A0B0C0A1B1C1,如图7.2所示。图7.2 加载液压缸位置调整示意图7.3.2走行部的安装与固定1) 把被测试动力走行部转向机构的转向杆卸下,替换成已经贴片经过标定的转向杆。2) 在动力走行部空气弹簧上安装连接模块,用于和加载液压缸的连接。将被测试动力走行部通过吊装设备安装在试验台上(安装完成的动力走行部的导向轮在试验台轨道轮的正上方),完成空簧连接模块与液压加载液压缸法兰盘的连接。7.3.3传感器的安装1) 导向轮垂向位移传感器,采用拉线式位移传感器。Ø 导向轮位
44、移传感器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其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安装在导向轮框架上。Ø 导向轮位移传感器供电接线与24V直流电源相接。Ø 导向轮位移传感器信号输出接入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2) 导向轮垂向力传感器,可借用垂向激振液压缸上的力传感器进行垂向力测量。该值可在液压控制器上引出,接入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3)走行部转向杆上导向力的测量通过标定好的应变片进行测量。导向杆上各有2个应变片,其信号同样接入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应变通道。(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如图7.3所示)1-试验台;2-动力走行部;3-应变片张贴位置;4-垂向力传感器安装位置;5-位移传感器安装位置图7.3 走行部、传感器安
45、装示意图7.3.4试验过程1) 调整。Ø 启动试验台、采集系统等电源。Ø 模拟加载,两个加载液压缸分别加载4.5t的力。Ø 垂向激振液压缸抬升到工作位置。Ø 控制轨道轮三相交流电动机转动,使其转动速度对应导向轮移动速度为2.5km/h。Ø 检查采集系统各输入信号状态,各信号应有输出显示。Ø 将三相交流电动机速度逐渐减速到零。2) 控制冲角的电动推杆输出0.5°冲角。3) 控制转向角的电动推杆输出5°转向角。4) 进行空载试验。Ø 液压控制系统输入轨道谱,垂向激振液压缸动作。Ø 给变频器输入控制信号,使导向轮的模拟车速从0到12km/h变化,每到4、6、8、9、10、11、12km/h稳定运行5分钟,同时采集各传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珠海二手房买卖合同模板:针对拆迁补偿房产交易3篇
- 2025电力企业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
- 淘宝主要各行业销售额明细数据分析课件
- 《软件设计的任务》课件
- 《科研标书撰写》课件
- 《金融工程案例分析》课件
- 《高等数学格林公式》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常规生物正置显微镜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汽车基础知识》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丙烯酸内墙耐水腻子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小茴香炮制历史沿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2024年长沙市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 承德市承德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网络安全防护项目教程》课件项目2 windows操作系统安全防护
- 语文综合实践《走进传统节日探寻文化根脉》课件-【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
- 肯德基用户分析报告
-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53-2018)
- 临床叙事护理概述与应用
- 2024年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汇编
-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9.3-平行四边形(第1课时)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