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训练题:高考热点练第6练大国崛起_第1页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训练题:高考热点练第6练大国崛起_第2页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训练题:高考热点练第6练大国崛起_第3页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训练题:高考热点练第6练大国崛起_第4页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训练题:高考热点练第6练大国崛起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文科第6练大国崛起限时:40分钟 总分:77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美洲的殖民地为欧洲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初级产品,从而扩大了英国的土地基础。在18世纪后期,美洲的土地还成为欧洲过剩人口的接收地。其意为 ()A.欧洲完成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换B.英国于北美的殖民地急剧扩大C.对美洲的殖民开拓了新市场促进了新分工D.北美取代西欧占据世界市场中心地位答案 C材料无法体现“欧洲完成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换”,故A项错误;“美洲 的殖民地为欧洲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初级产品,从而扩大了英国的土地基础”不等于 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扩大,故B项错误;材料“大量的初级产品” “欧洲过剩人口的接 收

2、地”表明欧洲在美洲地区的殖民活动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分工与形成,故C项正确;18世纪后期的世界市场中心在欧洲,故D项错误。2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16431715年)任用柯尔柏作为财政总监,先后两次大提关税, 几乎排斥了英、荷等国毛纺织品的进口 ,并极力招彳来外国的能工巧匠来法国定居开 业。其做法()A.与工业化的潮流背道而驰B.直接引发了法国与英国之间的战争C.符合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D.使法国成为西欧最发达的工业国家答案 C路易十四的做法有利于法国的工业化,故A项错误;英法战争的起因并非 路易十四的做法,故B项错误;“先后两次大提关税,几乎排斥了英、荷等国毛纺织品 的进口,并极力招彳来外

3、国的能工巧匠来法国定居开业”的做法促进了法国资本的原 始积累,故C项正确;法国并未成为西欧最发达的工业国家,故D项错误。3 .当时(1580年前),一艘开往东方的葡萄牙商船的运货单显示:船上装载了热那亚的 平绒,佛罗伦萨的绯布,伦敦的棉布,还有荷兰的亚麻布。材料不能反映出当时() A.葡萄牙海外贸易发达B.意英荷等国手工业较为发达C.商业革命蓬勃开展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答案 D题干涉及白时间是1580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 形成是在工业革命后,故D项符合题意。4 .从16世纪葡萄牙人在澳门建立贸易据点开始到鸦片战争前,在将近三百年的时 间里,西方势力席卷了南亚和东南

4、亚,却始终未能越过中国的南大门一步。产生这一 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B.中国海禁政策成效显著C.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D.手工工场时代的资本主义尚不具备征服全世界的能力答案 D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对当时抵抗西方侵略的作用不大,故A项错误; 中国的海禁政策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外国的侵略 ,起不到决定性作用,故B项错 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是加强统治者的对内统治,对抵御西方侵略的作用不大,故C项错误;此时工业革命尚未开始,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范围受到自身实力的制约,故D项正确。5.据估计,400年间,从非洲运往美洲的黑人不下1500万人,死于猎奴战争

5、和贩运途中的黑人,约为此数的5倍,在整个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的人口中,60%是因运往美洲而损失和牺牲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A.工业革命导致欧洲劳动力短缺B.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野蛮特征C.非洲人具有体力劳动的先天优势D.黑奴贸易使洲际人口失去了平衡答案 B “运往美洲”与“欧洲”畋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先天优势”,故C项错误;材料并没有强调“洲际人口失去了平衡”,故D项错误。6.“不应该得出结论说新帝国主义(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对于世界,甚至对于诸从属殖民地民族,是十足的灾难。新帝国主义的历史作用在于将工业革命推进到其逻辑上必然的结局一一使工业国家即工业资本主义能以世界性的规模起作用

6、。这导致了对世界物力人力资源的远为广泛、协调和有效的利用。”对材料中关于殖民扩张的观点认识正确的是()A.殖民扩张没有给殖民地带来灾难B.殖民扩张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C.殖民扩张是工业革命的巨大动力D.殖民扩张具有建设性和破坏性答案 B材料“不应该得出结论,说新帝国主义(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对于世界是十足的灾难”说明,殖民的灾难性不是十足的,但也没有否定殖民扩张带来的灾难,故A项错误;材料“这导致了对世界物力人力资源的远为广泛、协调和有效的利用”说明,殖民扩张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殖 民扩张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故C项错误;材料偏重于强调殖民扩张的“建设性”,

7、 故D项错误。7.17世纪,英国与荷兰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这些争端促成1652年至1674年 接连三次的英荷战争。当时,英国与荷兰进行三次英荷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夺取海外贸易优势和抢占殖民地B.将北美洲和大洋洲纳入世界市场C.推动英国机器制造业的快速发展D.保护跨越大西洋的黑人奴隶贸易答案 A 17世纪,荷兰是世界头号贸易强国,随着英国实力逐渐增强,两国开始夺 取贸易优势和抢占殖民地,故A项正确;北美洲和大洋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的时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推动英国机器制造业快速发展,故C 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并未因黑奴贸易与荷兰发生冲突,故D项错误。8.19

8、世纪初,曼彻斯特地区机器的轰鸣声取代了纺车的嘤嘤作响。随之而来的是工厂排放的烟尘和污水,以及对原料和市场的依赖增加。这些变化导致英国 ()A.工业革命的开始 B.殖民霸主地位确立C.重工业成为主导D.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答案 D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生产方式发生改变,未涉 及殖民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说明重工业成为主导,故C项错误;据材料“曼 彻斯特地区机器的轰鸣声取代了纺车的嘤嘤作响。随之而来的是工厂排放的烟尘 和污水,以及对原料和市场的依赖增加”可知,经济增长方式发生转变,故D项正确。9.19291933年西方资本主义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但这时的苏联却完成了 “一

9、五” 计划,并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之后,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苏联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 ()A.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推行了新经济政策C.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实行了农业集体化答案 C 1918年开始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材料中1929 1933年”不符故A项错误;1921年新经济政策开始实施,与材料中19291933年”不符故B项错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 的工业化模式,国家可以按照计划统一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的时间里 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与材料中1929-1933年” “

10、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相儆C项正确;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苏联政府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与材料中“变成了工业国” 不符,故D项错误。10 .下表为1913 1937年苏俄(联)工业产值及主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地位变化情况。1913 年1928 年1932 年1937 年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工业生产总值532211机器制造业442121拖拉机无42121联合收割机无无2111电力15107432石油232121生铁565432钢565432据此可知,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A.被排斥在世界市场之外B.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弊端暴露C.迅速成为世界工业强国D.农业机械化已

11、基本实现答案 C材料不能说明苏联被排斥在世界之外,故A项错误;表格中体现不出苏联 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弊端,故B项错误;表格显示苏俄(联)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工业生 产总值升至世界第一,说明苏俄(联)迅速成为世界工业强国,故C项正确;表格中体 现不出农业实现机械化,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37分)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初多尔衮率清军入关,满族人口大量涌入北京附近,为安置满族诸 王、勋臣,解决八旗官兵生计,顺治元年(1644年)下令,在京畿地区大量圈占土地,史 称圈地令”。此后 圈地令”又下了两次,范围扩大到河间、滦州、遵化、永平等 42 府州县,共圈占土地约16万余顷,圈

12、田所到,田主登时逐出,室中所有,皆其有也八 旗园地称旗地,不准私自买卖,违者按律治罪。圈地后,很多农民田地被占,流离失所, 部分地主或农民投充到八旗庄园为奴仆,或流亡他乡,清政府颁布逃人法, 严厉处罚逃亡者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材料二 1516世纪,毛织业成为英国的 民族工业”,英国对羊毛的需求成倍增加,羊毛价格不断上涨,10英亩牧场的收益超过20英亩的耕地。地主把农场改为 牧场,还通过圈地围田,大规模地圈占农民土地,把小地产集中连成大片。根据1630 年和1631年的调查报告,莱斯特郡在两年内圈地10万英亩。大批自耕农因失去土 地而破产,他们扶老携幼,或远走他乡,或到处流浪,生活艰辛。英国

13、政府颁布一系列 血腥法令,严禁失去土地的农民四处流浪,迫使他们进入工厂。摘编自蒋孟引英国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两国圈地的主要相似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国圈地的历史背景及其历史影响。(15分)(3)分别指出两场圈地运动的实质。(4分)答案(1)相似:强力驱逐农民,强占其耕地;涉及土地面积广、人口多;颁布相关法令, 强化圈地。(2)背景:中国:精兵入关彳青初社会矛盾的尖锐。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欧洲人追求货币成为风尚;英国政府的重商主义政 策。影响:中国:激化了国内矛盾,引发社会动荡,破坏了中国社会生产力。英国:准备了工业化所需要的劳动力、原料,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

14、农业的发展, 大大加快了英国社会进步。(3)实质:中国:民族、阶级压迫英国:资本原始积累。解析(1)据材料一 “圈田所到,田主登时逐出,室中所有,皆其有也” “圈地后艮多农民 田地被占,流离失所”和材料二“地主把农场改为牧场,还通过圈地围田,大规模地圈 占农民土地,把小地产集中连成大片”,可知相似点是强力驱逐农民,强占其耕地;据 材料一 “共圈占土地约16万余顷”和材料二“根据630年和1631年的调查报告,莱 斯特郡在两年内圈地10万英亩”,可知相似点是涉及土地面积广、人口多;据材料一“清政府颁布逃人法,严厉处罚逃亡者”和材料二“英国政府颁布一系列血腥法令, 严禁失去土地的农民四处流浪,迫使

15、他们进入工厂”,可知相似点是颁布相关法令,强 化圈地。(2)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一 “清初多尔衮率清军入关,满族人口大量涌入北京附 近,为安置满族诸王、勋臣,解决八旗官兵生计”,可知圈地的背景是清兵入关,清初社 会矛盾尖锐;据材料二15 16世纪,毛织业成为英国的民族工业',英国对羊毛的需 求成倍增加,羊毛价格不断上涨,10英亩牧场的收益超过20英亩的耕地”,可知英国 圈地的背景是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欧洲人追求货币成为风尚,英国政府的重商主 义政策;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一 “圈地后,很多农民田地被占,流离失所,部分地主或 农民投充到八旗庄园为奴仆,或流亡他乡”,可知影响是激化了国内矛盾

16、,引发社会动 荡,破坏了中国社会生产力,据材料二“对羊毛的需求成倍增加” “地主把农场改为牧 场” “英国政府颁布一系列血腥法令严禁失去土地的农民四处流浪,迫使他们进入工 厂”,可知影响是准备了工业化必要的劳动力、原料,推动英国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 大大加快了英国社会进步。(3)从材料一中圈地的史实可知其实质是民族、阶级压迫 ;从英国圈地运动的原 因和影响可知其实质是资本原始积累。1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计量研究方法可以拓宽史学研究的途径和视野。下图是英、美、德、中四个 国家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曲线示意图。提取其中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比重走势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答案参考答案一:信息:A线即中国,在18世纪中期到晚期,中国制造业占世界制造业产值的比重 在四个国家中位居第一,并持续上升;从18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急剧下降,最后落 后于西方国家。说明:18世纪中期到晚期,清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出现了中国封建王朝中的 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18世纪晚期,清王朝由盛转衰;19世纪中期,西方国家相继 完成工业革命,中国开始遭到列强侵略,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 义世界市场;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完成两次工业革命后,中国制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