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职课程深度融合应用研究_第1页
信息技术与高职课程深度融合应用研究_第2页
信息技术与高职课程深度融合应用研究_第3页
信息技术与高职课程深度融合应用研究_第4页
信息技术与高职课程深度融合应用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信息技术与高职课程深度融合应用研究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前受技术限制无法实现的先进教学理论、观念得以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和意义已经被肯定。该文重点研究信息技术与高职课程深度融合的应用举措和保障措施,旨在促进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关键词: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教学模式;学习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9-0132-02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从国家层面系统、全面描绘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规划,其颁布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课程作为教育教

2、学的载体,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必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必将为课程教学带来重大变革。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1 信息技术与高职课程融合的现状和主要问题1.1 网络平台利用率低,师生互动方式单一目前,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而网络教学平台院校差距较大,利用率较低。其主要原因是数字资源建设与实际教学相脱离,很多课程脱离职业教育教学的实际应用需求,单纯考虑完成资源建设任务,为资源建设而建,势必带来资源有而无用的局面。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率低也必然带来师生互动方式的单一化,调查显示,现场互动方式仍然是目前高职课程教学的主流互动方

3、式,其他为利用通讯工具进行互动,而利用平台进行互动的比例很低。1.2 学科课程差异大,不宜照搬照套不同学科、不同课程所需要的信息技术是不同的,这是由学科和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在信息技术大力推广的过程中,要防止“一刀切”和照搬照套,充分考虑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和各个要素之间的依存和制约关系,辩证地看待不同学科、不同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引领信息化教学健康发展。1.3 教学设计难度大,教师疲于应付从传统教学到信息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一般包括专业职业能力、教学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以及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4个方面,其核心是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目前,随着信息技术软硬件环

4、境的普及,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有所提升。但是,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和信息化资源制作能力仍有待提高,它不是朝夕就能实现的,需要经过一段长时间摸索学习的过程。一门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对于普通教师来说,不论是从制作技术层面还是从教学设计层面,独立完成难度很大。2 信息技术与高职课程深度融合应用研究2.1 信息技术与人才培养模式深度融合姜大源教授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的教育。而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诞生更是有效地支撑了这种跨界和对接,它使职业教育的重构得以实现。信息技术不只是支撑教学的一种工具,更是“互联网+”这个时代对每一个普通人的技术要求。美国“21世纪技能合作研究委员会”提出了21世纪技能结构,除了学习

5、和创新技能、职业和生活技能以外,还提到了数字化信息素养,这三大技能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特别是职业技能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更加体现职业教育特色。人才培养目标是在泛在的学习环境下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实现的,信息技术创造了全新的学习环境,人才培养模式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也将发生重大变革。2.2 信息技术与教学设计及实施深度融合2.2.1 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带来的变革归根结底是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融入到信息化教学过程,学习者不必要直面教师,更多的是面对由教师开发出来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平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视

6、频和动画甚至是教学闯关游戏。真正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以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的转变,以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的转变。没有最好的教学模式,只有最适合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学科、不同课程,挑选适合的教学模式,才能实现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否则就会南辕北辙。在信息技?g环境下,美国斯隆联盟对教学模式进行了界定,教学模式扩充为四类,传统教学(没有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教学(信息技术所占比例在1%到29%的教学)、混合教学(信息技术所占比例在30%到79%的教学)和在线(网络)教学(信息技术所占比例达到或高于80%的教学)。翻转课堂、微课就是典型的混合教学模式,慕课就是在线教学模式的代

7、表。同时,信息技术和新媒体为多样的学习提供了技术支持,促进了3D打印技术、游戏及游戏化设计、沉浸式、半沉浸式学习环境、视频混合技术、可穿戴技术、虚拟仿真技术、远程控制实验、移动式学习、机器学习、虚拟助力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的诞生和发展。只有选择适合课程和学习者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原理变得更简单易懂、操作变得更直观易学,交流变得更轻松多样,才能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动机,为课程教学注入新的活力。2.2.2 增强课程互动性、参与性和定制性信息化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课程实施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强调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目前,部分技术技能课程还停留在只有图片、PPT等简单的数字资源

8、上,教学资源的匮乏制约者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进程。我们不仅要开发,而且要开发优质的课程资源。利用云技术、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依托专业技术企业,着重开发和使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虚拟现实在线教育平台等师生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的优质教学资源,在现场教学无法实现的情况下,使“教学做”一体化成为现实,让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实现个性化私人定制。2.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质量评估深度融合在这些信息化的教学平台中,学习者的学习结果已经不能简单地用分数来衡量,需要嵌入智能化的学习跟踪系统和质量评估体系,学习者学习的学习记录、课堂互动、在线作业、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全过程都将被记录、分析、统

9、计,最终形成电子学档。同时,也会加入发展性评估、多元化评估、个性化评估和职业能力评估,保障评估的公平性、及时性和综合性。评估的最终目的是反过来作用于课程改革,使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更加满足学习者的需要,提升学习动机、效率和质量。3信息技术与高职课程深度融合的保障措施3.1 落实校方保障措施3.1.1 保障信息化教学环境信息化教学环境是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基本条件,它是支持信息化教学顺利进行的全部软、硬件环境的集合。职业院校通常使用的信息化教学硬件环境主要包括互联网、多媒体网络教室、虚拟实验室、视频会议室等;软件环境主要包括网络课程资源平台、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学软件、虚拟仿真

10、教学软件等。这些场所、设备和软件的使用都需要院方进行整体规划并由专人进行管理和维护,才能保障信息化课程的实施,有效提升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率。3.1.2 制度保障和经费保障调查问卷结果表明,信息化教学成果目前还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信息化教学所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建设、教师的信息化技术培训、信息化平台更新和维护、校企深度合作都离不开资金和专业人员的投入,校方投人人力、物力、财力的多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进程。需要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统筹安排,科学的顶层设计,加大信息化教学的专项资金投入,并由院校建立专项小组,出台组织保障措施和制度保障措施,严格过程管理、程序管理、资金管理、财务管理、

11、进度控制、年度报告等制度。3.2 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规划提出队伍建设是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基本保障,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增加信息化应用服务能力;要求建立和完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并强调“以中小学和职业院校教师为重点,实施培训、考核和认证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将教育技术能力评价结果纳入教师资格认证体系”。自2010年,为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职教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教育部开始举办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6年期间,全国各所职业院校踊跃参赛,纷纷成立了信息化课程开发团队,信息化教学设计水平不断攀升,高水平

12、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层出不穷,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逐渐普及,对教师信息化能力的拉动明显显现。3.3 规范精品教学资源共享,避免低水平重复-通过举办信息化教学大赛,高职院校中优秀的信息化教学成果得到了展示,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用的经验得到交流,成功的案例和一些优质教学资源得到共享,使学习者从中受益,对于进一步促进“十三五”期间职业教育改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网络教学资源碎片化程度极其严重,不规范、质量差、水平低的资源比比皆是,影响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真正的精品教学资源很欠缺,问题亟待解决。在当前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信息化教学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的重要问题。唯有利用现代的信息化技术,通过顶层设计,实现云平台、大数据的归纳整理,成立专业技术团队,整合现有的精品教学资源,提升精品资源利用率,控制低水平教学资源流出,避免资源重复开发,降低教学资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