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IE的XXX企业生产线改善研究来源:宝马会.bustg.第一章引言第一节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制造业是所有与制 造有关的企业生产机构的总称。或者说,它是对原材料加工或 再加工以与对零部件装配工业的总称。尽管我国已成为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我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有阶段性的差 距,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不到世界的5%仅相当于美国的1/5,日本1/4。2二战后,市场需求模式发 生重大变化,制造模式、制造技术必然随之发生变化。随着市 场竞争的日益加剧,顾客个性化追求,大批大量生产方式开始 逐步向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方式发生转变。精益生产、JIT、合并工程、敏捷制造、大量定制、成组
2、技术等思想倍受企业家 们的关注。这些思想的宗旨都是如何有效地充分利用企业现有 资源,即在不投入或少投入的基础上,使企业产生达到最大, 并赢得更多的顾客满意。 生产线平衡方法能很好地响应上述思 想,并同时能解决现时制造业存在的制造系统、制造模式、制 造技术问题。生产线平衡问题是伴随着流水生产线的产生而产 生的,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但这一问题的正式提由是在1954年美国人B.Bryton在他的硕士论工连续生产线平衡 中第一次 提由生产线平衡的问题并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在此之后,许多 科研人员都研究了这个方面的问题,并发表了各种各样的求解 方法。目前国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着重于理论上,其基本思路是将一个实
3、际的流水生产线按一定的方式进行简化,然后建立 适当的数学模型或图表,之后采取适当的算法进行求解,这些 方法可分为两大类,数学分析方法和启发式方法。然而在管理 现场的人并不是理论的研究者,而是要求操作性强且易掌握的 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工业工程管理方法。在国外,工业工程管 理方法被广泛用于生产管理当中,国比较少,现在国企还没有1 / 22IE师这个职位,但国的外资企业,尤其是台资和日资企业比较 重视IE。XXX体育用品是XX集团特于2006年在沙田镇建设的。 部下有鞋业事业部、服装事业部、高尔夫球事业部。鞋业事业 部的生产方式仍然是按传统大量库存式生产,库存量很高,常 常因鞋子部件不配套、品质不过
4、关而停线,严重影响了公司的 达成率。同时为了完成订单员工不得不经常加班,员工意见大。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引进了一批IE师,重视5S、看板管理、生产线平衡等。因此本文就该集团鞋 业生产线的不均衡问题,进行了有关生产线平衡的研究与改善。 通过对XXX鞋业生产线进行生产线平衡,大大改善了其生产现 状,其主要意义如下:1)生产线平衡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 效率。一个工厂的主要任务是 QCDE大项任务。Q指产量,C 指成本,D指交货期。也就是说如何用最低的成本与时为顾客 提供满意的产品。通过生产线平衡,制定合理的生产作业标准, 就可以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即提高单位 产
5、量。2)实现生产线平衡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因 为生产线的不平衡会造成不同工位的劳动强度不同,瓶颈工位 上的员工为了减少堆积品,会忽略质量。3)实现生产线平衡是企业实现“一个流”的生产前提。4)提高生产线平衡率有利于减少在制品库存,降低企业物流成本。通过对生产线上的 各工位进行工序同期化的调整,能很好地减少在制品数量。5)提高生产线平衡率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一来是因为“流”的顺畅(减少员工停工待料),二来是因为员工感受到 “公平”对待。6)实现生产线平衡有利于提高企业产能,使企 业利润增大。第二节课题的基本思路本文在介绍课题的研究 背景以与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部分生产线平衡方法,
6、并着重 分析了工业工程管理方法,然后针对该企业的生产实际,选其 两条线:一条为针车线、另一条为成型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 对其程序分析、作业测时、机器效能评价来合理地安排各工位 作业的容,使生产线上工序同期化,合理安排人机负荷,使人 机效率达到最佳。对鞋业车间进行全新布局,为持续线平衡改2 / 22善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论文的基本结构如下:第一章, 介绍了下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以与课题的基本思路。第二章,是对生产线平衡问题的罗列。先是介绍下生产线平衡的相关理论,包括生产线、流水线、单件流的相关概念,特征以与 实现这些所要具备的条件、因素,生产线平衡的一些参数和相 关指标;然后阐述了生产线平衡
7、方法的相关理论:有限约束关 系、理论最小作业要素、工位作业时间;最后着重介绍下解决 生产线平衡的三大方法: 数学分析法、启发式法和工业工程法。第三章, 掌握了这些解决生产线平衡问题的方法后,以XX体育用品的鞋业事业部作为研究对象,选择了其中的L1-2针车线和L1成型线,着重从工业工程管理方法去研究这两条线的平衡 情况。最后为响应日后的工作,在相似原理、“ 6ST管理、看 板管理、精益生产等思想的指导下,对鞋业生产车间进行了重 新布置。第四章,对于本论文的一些总结与展望。第二章 生产线平衡问题的概述 第一节 生产线平衡的相关理论 一、生产 线、流水线与单件流生产线是一种按照对象专业化原则组织起
8、来的生产组织形式。是制造系统的基层系统。流水线是生产线 的一种优化形式,生产线工位的排序不一定按照产品的生产工 艺顺序排列下去,但流水线一定按加工工艺顺序排列工位,使 产品按照一定的速度,连续和有节奏地经过各个工位依次加工, 直到生产由成品。它是生产过程中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合理组 织形式,减少库存与物流,降低企业成本。流水线是生产线平 衡问题解决的基础框架。一般流水线具有以下几点特征:1)劳动对象按照既定的工艺程序依次通过各个工作地,并按照统 一的生产速度(节奏), 连续地、重复地完成各道工序的作业。2)流水线上生产相邻两件制品的时间间隔,有着明显的节奏性和统一规定。3)工作场所使用具有高度专
9、业功能的专用设备。4)各道工序工时定额与其工作地数量比例都等于或小于流水线节拍,以保证生产过程的比例性和平衡性。5)工艺过程是封闭的,劳动对象在工序间单向移动。并不是所有的生产线都1)产能组织成流水线生产,组织流水线生产要具备以下条件:3 / 22品设计和工艺要相对稳定,但要体现现代科技的先进的成果, 要有良好的工艺性以符合工艺同步化的要求,零部件要有良好 的互换性,以保证加工或装配时间的稳定。2)工艺过程要能划分为一些简单的工序,又能根据工序同步化的要求将其适当 地加以合并或分解,使各道工序的生产节拍大致相等。3)要采用先进而又合理的工艺方法,以充分发挥高效率的专用设备 效能。4)制品产量要
10、大,以保证各工作地设备的正常负荷, 充分发挥生产上的规模效应。单件流是指以最小的单位流经各生产流程的生产方式。即加工一个,检查一个,传递一个。其 目的在于促使流程达到最顺状态,减少在制品库存,使流程中 不可隐藏任何问题点,达到与时地发现问题并与时改善的效果。 其基本步骤如下:1)设定节拍时间:根据当日的目标产能和 计划工时算由,即节拍时间=2)测试操作时间,用秒表直接测量每位作业员实际加工一个工序所需的时间,再视情况给予 5%10%J宽放率;3)公布节拍与操作时间, 规作业人员操作; 4)进行流程的全面分析; 包括人机平面布置图、 工艺流程分析 图等,并进行流程平衡分析;5)流程调整,运用“
11、ECRS四大原则对流程整体考虑,分析并优化;6)要有后备资源,以应变特变情况,如机器故障要花较大时间维修,要是备多一台 机器就不会影响这一台机器故障所引起的停线。在实施单件流时,还必需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1)人的因素:要区分标准作业和非标准作业、培养多能工、动作标准化等;2)设备因素:要做好TPM降低故障损失;3)质量因素:要执行好质 量的“三不”(不制造不良品、不接受不良品、不流生不良品) 政策,保证质量;4)物量供应因素:要进行 QCQ实现快速 转换;5)管理因素:要随时进行协调指挥,公平、公正、必 要时还有公开。二、生产线平衡参数1、生产节拍、工序同期化、工序节拍 生产节拍即(Cycle
12、 Time/CT )是指连续完成一 样的两个产品(或两次服务,或两批产品)之间的间隔时间。 换句话说,即指完成一个产品所需的平均时间。节拍通常只是 用于定义一个流程中更一具体工序或环节的单位产生时间。如4 / 22果产品必须是成批制作的,则节拍指两批产品之间的间隔时间, 它表明了流水线生产效率的高低,是衡量流水线工作水平的重 要参数。 生产线节拍,一般用一定的时间,生产线产生的产品 数量来计算节拍,即CT= o Tw计划期有效的工作时间, Q: 计划期产品生产量。 工序同期化是指工序间的时间一致性。生产线节拍是对整条生产线来说的。为了达到工序同期化,必须 考虑生产线的组成单元一一工序。生产线上
13、的各道工序完成的 各自作业任务所需时间是不尽一样的。也就是说,在一样的生 产时间,各工序的实际产生能力是不相等的,实际上一条生产 线的产量等于产生能力最低(工序时间最长)的工序的生产产 量。为了说明生产线工序同期化的程序,引进一概念一一工序节拍:流水线各工序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ct =其中-tw :工序有效的工作时间;q:在有效时间工序产品生产 量。在tw 一定的情况下,工序节拍取决于工序产品生产。而 工序产品生产量有以下几个影响因素:工序作业容、操作者技 术水平、工序设备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物流情况等。从以 上生产线节拍与工序节拍的介绍可知,为了使生产线平衡,需 满足:生产线节拍 &
14、gt;=工序节拍,生产线节拍一工序节拍的时间 之和最小。2、瓶颈工位、空闲时间 瓶颈工位是指工序生产时 间最长的工序也就是工序节拍最长的工序。流程中存在的瓶颈 不仅限制了一个流程的产生速度,而且影响了其它环节生产能 力的发挥。造成瓶颈的因素也是制约产生的因素,包括人员利 用率、原材料是否与时供应、奥环节设备发生故障、信息流阻 滞等。瓶颈工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可能会“漂移”,这取 决于在特定时间人员配置和设备使用情况、物流因素等。 与节拍和瓶颈相关联的另一个概念是流程中的“空闲时间” ( idle time ) o空闲时间是指工作时间没有执行有效工作任务的那段 时间,可以指设备或人的时间。当一
15、个流程中各个工序的节拍 不一致时,瓶颈工序以外的其它工序就会产生空闲时间。3、生产线平衡指标评价生产线平衡指标有工作总站数、生产线平 衡率、平衡损失率、平滑指数和成本等。1)工作总站数N是5 / 22指生产线上工位的总数目。2)生产线平衡率P=o3)平衡损失率d = 1-P ,或d=o 4)平滑指数:SI =。5)成本包括人力成本和设备成本。其中:Ti :第i个工位的时间;CT:生产节拍;T:工位的有效 时间。第二节 生产线平衡方法的相关理论介绍一、理论最小作业要素、工位作业时间 理论最小作业要素,是指生产作业中 不可以细分的实际作业任务。如插销钉、钻孔等。进行这种划 分的目的是为了把生产线的
16、整个作业过程合理地分配到各个生 产工位上去,以便于生产作业分析、生产过程规划和生产线的平 衡。进行划分时可以用Ti表示第i个(i=1,2,3, ? ? ? n)理论最小作业要素的作业时间。在生产线规划过程中,Ti 一经确定就认为是不变的常数,是生产线平衡的基础数据。工位作业时间,若生产线为流水型排列的n个工位,需要在第i(i=1,2,3,? ? ? n)个工位上完成的作业要素分别有:T1,T2? ? ? , Tei, ? ? ? Tki (ei=1,2,? ? ? ki), 则该工位的作业时间 Ti : Ti= ei=1,2,? ? ? , kik1+k2+? ? ? +ki+ ? ? ? +
17、kF n二、优先约束关系 如果工序 a完成后,紧接着可以开始工序b(或只有当工序a完成后才能开始工序b),那么a是b的紧前工序,b是a的紧后工序。在生 产线中,产品总有一定的工艺性要求,就必然存在着紧前工序 和紧后工序,这些关系可统称为优先约束。优先约束关系一般用优先图或优先矩阵来描述:如图 1图2-1优先图 优先矩阵是 为了方便计算,由优先图转换而成的:0 0 1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18、1 0 0 0 0 0 0 00 0 10 0 0 0 0 0 0 0 0 Mij=1,表示作业要素i是j的紧前作业。在作业要素分配时必须将作业要素i分配在j所在工位之前的工位上。优先图、优先矩阵等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数学分析法和启发式法当中o第三节 生产线平衡法的介绍 自1954年,生产线平衡问题被正式提由并着手解决后,6 / 22许多科研人员对这方面的问题作了大量研究,概括起来可分成 三大类:数学分析法、启发式法和工业工程法。一、 数学分析方法数学分析方法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经过大量的数学计 算来寻找问题最优解的方法。数学模型在运筹学课本都有 所介绍,主要包括线性规划模型、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动
19、态规 划模型、网络模型等。在生产实践当中常常遇到两类优化问题: 如何运用现有的资源(如人力、机器、原材料)安排生产,使 产值最大或利润提高;对于给定的任务如何统筹安排以便消耗 最少的资源;线性规划就是解决这类问题。在建立线性规划模 型时主要经过以下三个步骤:假设变量,确定合适的决策变 量是能否成功地建立数学模型的关键;根据假设变量给由的 约束条件,约束条件是用来描述决策变量受到各种限制的等式 或不等式;建立目标函数,目标函数是根据假设的变量而实 现目标的函数表达式。整数规划是线性规划的一种特殊情况,其要求最优解必须是整数,求解整数规划问题一般采用分支定 界法。分支定界法的基本思想是,设有最大化
20、的整数规划的问题A,与它相应的线性规划问题 B,从解问题B开始,若其最优 解不符合A的整数条件,那么 B的最优目标函必是 A的最优目 标函数Z*的上界,记为;而A的任意可行解的目标函数值将 是Z*的一个下界,记为 ,分枝定界法就是要将 B的可行域分 成子区域,称为分枝。逐步减少和增大 称为定界,最终求得Z*。其关键在于分枝和定界。动态规划是一种解决多阶段决策问题的方法,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种重要决策方法,可用于 解决最优路径问题、 资源分配问题、生产调试问题、库存问题、 排序问题与设备更新问题等等。许多问题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 常比线性规划或非线性规划更有效,特别是对于那些变量为离 散型的问题。
21、它针对多阶段决策问题的特点,提生了解决这类 问题的最优化原理,把比较复杂的问题划分若干阶段,并且逐 阶段解决而最终达到全局最优。在应用于生产线平衡上,一般 是通过定义一个合理的任务集来实现,该集合中如果一个任务 优于这个集合中的另一个任务,则这个任务应在这个集合中。7 / 22对于生产线平衡的一般数学提法是:给定一个无回路的有向图 G=(E,P),节点E表示作业要素集合,弧P表示生产作业元素之 间的先后关系集合。一个节点i 6E有一个值Ti(i=1 ,2,? ? ?, n)表示作业时间。生产线平衡问题就是求节点集E的一个划分:E=,使一定的目标得到优化,满足一定约束条件。二、启发式方法 启发式
22、方法比数学分析方法要简单且易懂,求解速度 快,因而备受研究人员的关注,其求解的基本思路为首先将可 分配作业与不可分配作业分开,然后在可分配作业中,从第一 个工位开始寻找工序的组合,并使这个工位的闲置时间最短。 再进入下一个工位,并把已选的工序删去。重复进行,直到作 业分配完毕。主要的方法有分级位置加权法和最大设定准则法。 在用启发式法求解平衡问题时,一般都利用优先图、优先矩阵 等工具进行求解。现用图2-1的例子来说明分级位置加权法与最 大设定准则法的求解过程。1、分级位置加权法(1)把装配作业任务分解为若干个最小的装配作业任务单元。称为最小作 业单元。如图中的工位1,2,3, ? ? ? 8,
23、9 o并测由最小作业时间标于工位上方。(2)计算:权重: Wi= , Wi :最小作业单元加权值;ti :第i个最小作业任务单元的装配时间;Pi :第i个最小作业单元装配之前各最小作业单元集合;tj :集合Pi中的第j个最小作业单元的装配作业时间。如W3=t1+t3=5+2=7其余见表2-1 :表2-1 加权值表 装配单元1 2 3 4 5 6 7 8 9装配单元作业时间 5 4 2 1 6 3 2 5 2 装配单元加权值5 4 7 5 17 10 22 27 30(3)作装配顺序图,见图2-2:图2-2 装配顺序图 (4)确定装配线节拍,计算每个 最小作业单元的加权值。(5)将最小作业单元按
24、加权值由大到小排列,如表2-2,并令代表工作站编号的变量k=0o表2-2加权值表 装配单元9 8 7 5 6 3 4 1 2装配单元作业时间 2 52 6 3 2 1 5 4装配单元力口权值 30 27 22 17 10 7 5 5 4(6)令K= k+1, Tk =TO设节拍时间T= 10。(7)从顺序表中,按加权值从大到小选曲满足ti <=Tk的第一个最小作业单元,其单元号为i ,若找不到跑到步骤(9)。(8)将最小作业单元8 / 22i分配给工作站k,并从顺序表中删除单元i并将Tk的值减去ti,若顺序表空,则表明完成线平衡,否则转向步骤(7)。 (9) 若Tk =T,则表明所设定的
25、节拍时间太短,无解,否则转向步 骤(6)。 最后结果如图2-3:图2-3 工位重组图 评价效果的好坏用平衡率 LE进行评价。LE = LE =75% 2、最大设定准则法 仍用图2-1作例子,其求解过程如 下:(1)按各最小作业单元在装配线上的先后顺序画由装配 顺序图(优先图),并将相应装配的时间标在上方,(2)确定装配线节拍T,令K=0, S为包含所有最小作业单元的集合。(3)令K=k+1, Tk=T;(4)对于S中每个作业单元计算加权值,战由满足ti <= Tk的权值最大的单元,若找不由转向(6), 否则进入下一步;(5)将单元i和其他按顺序在i单元之前装配的各装配单元分配工作站k,并
26、从S中删去,将Tk -wi ,若此时S已空,表明装配线已经平衡,否则转向步骤(4)。(6) 若Tk =T,则表明设定时间节拍太短,无解,平衡到此结束; 若Tk <T,则转向步骤(3)。其求解过程与结果如图2-4:图2-4 求解过程图 图2-4 求解过程图 三、工业工程管理方法 数学分析法与启发式方法主要是解决如何合理划分工序集合, 使各个工位的节拍时间一致,而工业工程法着重于如何改善作 业方式,使作业标准化,消除不必要的动作,减少浪费,降低 企业成本,并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积极性。1、工业工程概述 美 国工业工程师协会(AIIE ) 1955年提由后经修改把工业工程定 义为“工业工程是研究
27、由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组成的 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工程技术,它综合运用数学、 物理学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 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 价。” 1其知识体系见图2-5:图2-5 IE基础体系图2、 方法研究 (1)程序分析程序分析是工作研究的基础,因为如 果未作程序分析,预先发现某工序在整个流程中根本不必要, 就先作微观的作业分析或动作分析,就可能造成较大的浪费。 程序分析是依照工作流程,从第一个工作地到最后一个工作地,9 / 22全面地分析有无多余、重复、不合理的作业,程序是否合理、 搬运是否过多,延迟等待是否太长等问题,通过
28、整个工作过程 的逐步分析,改进现行的作业方法与空间布置,提高生产效率。程序分析一般针对工作中的加工、检查、搬运、等待和储存五种基本活动进行方法研究。 其代表符号与意义: 如表2-3表2-3 程序分析符号符号名称表示意义例子O加工指原材料、 零件或半成品按照生产目的承受物理、化学、形态、颜色等变 化 水印、磨皮、电绣、打粗、拉帮等 口检查 将莫目的物与 标准物进行对比,并判断是否合格的过程 鞋面检查、标签检查、 成型检查等 -搬运 表示工人、物料或设备从一处向另一处在 物理位置上的移动过程 成型配料、领料、半成品在工序间的移 动D等待或暂存 指在生产过程中由现的不必要的时间耽误 等待被加工、被运
29、输、被检验都属于等待储存 为了控制目的而保存货物的活动 物料在莫种授权下入仓库或从仓库中取 由都属于储存活动 注:储存与暂存不一样,储存是有目的的, 从储存处取由物品一般需要申请单或其他的票据。暂存是没有 目的的,从暂存处取生物品一般不需要任何票据。其分析步骤如图2-6 :图2-6 程序分析过程图 在实际分析过程中,一般 可先用“5W1H技术发现问题点,然后用“ ECRS四大原则进 行分析,再用分析表进行改善,最后得由改善方案。(2)操作分析 操作分析即动作分析是通过对以人为主的工序的详细 研究,使作业者、作者对象、作业工具三者科学合理地布置和 安排,达到工序结构合理,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作业工
30、时消耗、 缩短整个作业的时间,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为目的而作分 析。其基本要求如下:1 )通过删减、合并、简化,使操作总 数减至最低、工序排列最佳,并使每一操作简单易行。2)合 理利用肌肉群,防止莫些肌肉群由于动作过于频繁而产生劳损。 发挥双手作用,平衡双手负荷,避免用手长时间握持物体,尽 量使用工具。3 )要求机器完成更多的工作。4 )减少作业循环和频率,减少物料的运输和转移次数,缩短运输和移动距 离,使运输和移动方便易行。5)改进设备、工装与工位器具、10 / 22物料规格或工艺,采用经济的切削用量。 6)工作地点应有足 够的空闲,使操作者有充足的回旋余地。7)消除不合理的空闲时间,尽量
31、实现人机同步工作,使某些准备工作、布置工作 地点的工作、辅助性工作放在机动时间进行。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作业分析可分为人-机作业分析、联合作业分析和双手 作业分析。 人机作业分析是应用于机械作业的一种分析技术, 通过对某一项目作业现场观察,记录操作者和机器设备在同一 时间的工作情况,并加以分析,寻求合理的操作方法,使人和 机器的配合更加协调,以充分发挥人和机器的效率。其主要过 程如下:1 )观察和记录操作者与机器设备在一个作业周期(周程)各自的操作步骤和操作容。2)用作业测定法确定这些操 作活动的时间,按照操作者和机器设备操作活动的时间配合关 系,在作业分析图表中清晰地表示由来。3)运用工作简
32、化和合并交叉的原则,研究改进操作的各种可能性,提由切实可行 的改进方案。4 )绘由新的操作分析图表。 新的操作方法经过 验证以后,即可用于生产,并对改进的效果进行评价。联合作业分析是指当几个作业人员共同作业于一项工作时,对作业人 员时间上的关系的分析,以与排除作业人员作业过程中存在的 不经济、不均衡、不合理和浪费等现象。在进行联合作业分析 时,首先以作业人员的各自作业流程为基础(进行详尽的观察 和记录),然后使各作业人员的作业时间坐标一致,最后合并 绘制联合作业分析图。 双手作业分析是以作业者的双手作为研 究对象,进行双手作业分析可研究双手是否合理、平衡地分配 工作,发现伸手、寻找以与笨拙而无
33、效的动作,发现工具物料、设备等不合适的放置位置, 使动作规化、编写作业标准说明书。(3)动作分析 动作分析是指观察操作者的实际操作并用特定 的记号记录以手、眼为中心的人体各部位的动作容,并将记录 图表化,以此为基础,判断动作的好坏,我由改善点。动作分 析可分为动素分析、慢速摄影分析和 VTR分析。动素分析适合 于进行详细的动作分析和进一步的作业改善。如探讨高效易行 的作业方法、探讨最适当的动作顺序、讨论最适当的工夹具与11 / 22 作业环境布置安排、制定正确易行的标准作业方法、培养动作 意识等。慢速摄影分析一般用于分析难分析的问题,它能弥补 人的分析能力的局限性,并真实地记录现场,具有很强的
34、说明 能力。要追求动作经济,必须具备动作意识,经常分析一个一 个的操作动作,彻底排除动作中不合理成分和浪费,达到:明 白合理动作与不合理动作的区别、明确动作错误的原因,判断 合理动作、全身心投入动作研究,思考合理动作方法、作业配 置与工夹具。3、作业测定 制定计划、组织生产、成本计算、 经济核算、平衡生产能力、考核工人劳动成果等等活动都离不 开标准时间。因此,实行工作研究,除进行程序分析、操作分析、 动作分析等方法研究活动外还必须进行时间测定。这是科学管 理的基础过程:通过方法研究获得最佳程序和方法,然后再利用作业测定将所有作业制定由标准时间。在生产现场当中,日常消耗的总时间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35、基本作业时间、由于工作进行不合理而造成多余时间和完全浪费的无效时间,如图2-7所示:图2-7 制造时间构成图 作业测定的方法很多,作业测 定技术不只限于用来制定时间定额,还用于企业诊断、分析企 业工时利用状况,调整生产、劳动组织等许多方面,主要方法 有:时间研究(秒表时间研究)、工作抽样、预定时间标准法、 标准资料法。时间研究是利用秒表或电子定时器,在一段时间,对作业的执行情况作直接的连续观测,把工作时间以与与标准 概念(如正常速度)相比较,对执行情况的评价资料一起记录 下来,给予一个评比值,并加上遵照组织机构所制定的政策允 许的非工作时间作为宽放值, 最后确定由该项工作的时间标准。 工作抽样
36、是在较长时间,以随机方式、分散地观测研究对象, 利用随机抽样来研究工时利用率,具有省时、可靠、经济的优 点,为调查工作效率、合理制定工时的通用技术。预定时间标准法,这种方法是国际公认的制定时间标准的先进技术。它利 用预先为各种动作制定的时间标准来确定进行各种操作所需要 的时间,而不是通过直接观测或测定。由于能精确地说明动作 并加上预定工时值,因而有可能较之用其他方法提供更大的一12 / 22 致性,而且不需对操作熟练、努力程度进行评价,就能对其结 果在客观上确定准备时间,故在国际上称为预定时间标准法(Predetermined Time System ),简称 PTS法,主要有 MTM(Met
37、hods Time Measure)法(方法时间衡量)、WT Work Factor System)法(工作因素法)、MOD( Modolar Arrangement of 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 )法。工作抽样、预定时间标准 法所得的测定值,根据不同的作业容,分析整理为莫作业的时 间标准,以将该数据应用于同类工作的作业条件上,使其获得 标准时间的方法。 第三章XXX企业鞋业事业部生产线平衡研 究 第一节 鞋业与公司简介 一、鞋业简述 制鞋行业是典型的 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个行业的产能总是向着劳动力成本低廉的 国家和地区迁移。从历史上来看,世界制鞋业的重心从意大利
38、、 西班牙转移到日本、国,再转移到中国大陆,2007年则形成向东南亚地区转移的趋势。但目前,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制鞋 中心,鞋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 60%Z上,是世界最大的造鞋生产 商。从消费数量和市场容量上看,近几年我国每年消费鞋类近 20亿双,亦居世界首位,且还将进一步扩大,并有档次不断提 高的趋势。从产业分布上看,中国鞋业仍然保持集群式发展状 态。主要四大产业集群:一是以、惠东等地为代表的鞋业基 地,主要生产中高档鞋;二是以、等地为代表的鞋业基地,主 要是生产中低档鞋;三是以、为代表的西部鞋业基地,主要生 产女鞋;四是以、等地为代表的鞋业生产基地,主要生产运动 鞋。 我国鞋业产业也由现了不少
39、新的问题,2006年10月7日欧盟对中国皮鞋征收16.5%的反倾销税,对以由口为主的我国制鞋 企业打击颇大,其他各国也在反倾销上遏制我国的鞋类产品的 由口,同时欧盟的 PFOS1令亦大限在即,制鞋业将面临挑战; 国方面,2007年7月1日起退税调整取消了包括皮革、染料等产 品在的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由口退税, 在 这次由口退税调整中,对制鞋企业的影响无疑是最为巨大的。制鞋业在2007年还要面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行业同质化竞争 等等问题。在如此形势下,我国制鞋行业要加快产业调整步伐,13 / 22实施名牌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制鞋业的综合竞争力。二、公司简述 现公司生产鞋业的厂区
40、有四家,主要分配在和,所生产的牌子属于中高档次的运动鞋,但由于公司只是贴牌生产,所赚 取的利润仅仅是加工过程。XXX企业鞋业事业部是这两年发展 起来的。现在主要从事生产莫品牌的运动鞋。由于该品牌客户 要求类型变化多样,故公司生产模式是多型号小批量生产。但 公司的运作模式还是传统的库存式生产,而公司现在面临着订 单多,达成率低、员工满意度低的困境,通过生产线平衡,提 高公司产能,减轻员工工作疲劳的任务迫在眉睫。XXX 鞋业事业部的生产基地主要分配在两栋生产厂房,其布置图如图3-1所示:图3-1 厂房布置图 三、 鞋子生产流程简述 鞋子 主要是由三个部件组成的:鞋面、中面和大底,它们是由不完 全一
41、样的生产单位加工而成,最后到成型线组合。主要经过的 生产单位如下:鞋面:裁管-高频加工 -针车 中面:裁管-高频加工成型大底:鞋材加工-底粗加工 -底加工 现以A栋厂房第一层鞋业生产车间来 说明企业鞋业生产的具体流程。A栋厂房第一层鞋业生产车间包括的生产单位有 L1裁管、L2裁管、L1针车组、L2针车组、L1 成型、L2成型、底加工、底粗加工车间等等。其中每一个针车 组有四条线,每条线完成一种类型的鞋面,底加工有四条线, 每条线完成一种类型的大底加工。具布置与流程图3-2如下:图3-2 生产过程物料流程图 其作业单位代号说明如表 3-1表 3-1 作业单位说明 代号1 2 3 4 5 6 7
42、名称 高频加工 鞋材 大仓库 底粗加工 底暂存区 底加工线 裁断区 代号8 9 10 11 12 13 14名称 准备组 针车线 成品暂存 成型线 原料暂存 成 品仓 注:裁断区与准备组为一个单位简称裁管,由于加工的 特殊性,故在此把它们分成两个作业单元。准备组工作主要是 削皮、磨皮、水印、墨印等。第二节 针车线平衡问题研究 现以针车一组二线 (L1-2)为研究对象。生产型体为卡帕的 314图样与主要构成部件如图 3-3所示:图3-3 314样版图所涉与的工序与配置设备,如表3-2:表3-2 314工序表 序 工14 / 22序名称 操作设备 序 工序名称 操作设备01鞋头与鞋舌车合 高双针车
43、20车鞋眼上饰线高单针车02固定舌穿带上端 高 单针车21鞋身里刷胶手工03鞋舌里与鞋头里车合高双针 车22贴鞋身里手工04鞋舌与鞋舌里刷胶贴合手工23领口泡棉刷胶与贴领口泡棉手工05车鞋舌饰线 高双针车24压领口边线 高单针车06修鞋舌里边 手工25修领口边线 手 工07固定舌穿带下端高单针车26车鞋眼与鞋身饰线高单 针车08身侧前与身侧反车高单针车27领口鞋眼滚边 包边车09反车处刷胶捶平手工28泡康特与贴康特手工10 口 领与身侧反车高单针车29贴康特处刷胶手工11反车处刷 胶捶平手工30定型定型机12 口领外万能万能车31冲孔 手工13后套与后上片反车高单针车32打扣1打扣机1 14反
44、车处刷胶捶平 手工33打扣2打扣机2 15后套 后上片与口领 车合高单针车34鞋面帮角补强打万能万能车16身侧里与口里反车高单针车35鞋面压边线高单车17反车处刷胶捶 平手工36剪线手工18身侧与鞋头车合 万能车37洗鞋面 手工19车鞋眼 高双针车38 注:打扣1与打扣2所打由来的 扣子不一样,使用的机器也不一样。一、 针车线现状 鞋业事业部现有针车组四组,除了新开的针四组外,每一个针车组都 有四条线。每条线的目标产量在300450围。针一组位于A栋厂 房的第一层。其所在位置与周边的生产单位如图3-4所示:图3-4 L1-2所在车间布局图为了更好地了解现场,对314型号所涉与的工序进行了秒表测
45、时,并按现时国际标准给予6%勺宽放率。其测时的平均数据与标准时间、配置人数情况如表3-3示:表3-3 314针车秒表测时表 工序 工序名称 实测时间(s) 标准时间(s)配置人数01鞋头与鞋舌车合 35.71 37.85 1 02 固定舌穿带上端 23.29 24.69 1 03鞋舌里与鞋头里车合 35.71 37.85 1 04 鞋舌与鞋舌里刷胶贴合 42.92 45.50 1 05 车鞋舌 饰线57.14 60.57 1 06修鞋舌里边 51.51 54.60 1 07 固定舌穿带下端23.29 24.69 1 08身侧前与身侧反车 54.34 57.60 1 09反车处刷胶捶平 60.0
46、9 63.70 1 10 口领与身侧反车 93.1615 / 2249.38 2 11 反车处刷胶捶平 60.09 63.70 1 12口领外万能23.29 24.69 1 13 后套与后上片反车 57.29 60.73 1 14 反车 处刷胶捶平71.42 75.71 1 15后套 后上片与口领车合 32.23 34.16 1 16 身侧里与口里反车 46.58 49.37 1 17反车处刷胶捶平42.92 45.50 1 18身侧与鞋头车合 38.81 41.14 1 19车 鞋眼114.28 60.57 2 20车鞋眼上饰线 38.81 41.14 1 21鞋身里刷胶 51.51 54.
47、60 1 22 贴鞋身里 51.51 54.60 1 23领口泡棉刷胶与贴领口泡棉38.92 41.25 1 24压领口边线77.6882.34 1 25 修领口边线 25.75 27.30 1 26车鞋眼与鞋身饰线54.34 57.60 1 27 领口 鞋眼滚边 107.14 56.79 2 28 泡康特 与贴康特 62.23 65.96 1 29 贴康特处刷胶 25.75 27.29 1 30 定型 32.05 33.97 1 31 冲孔 60.09 63.70 1 32 打扣 1 21.46 22.75 1 33打扣2 51.51 54.60 1 34鞋面帮角补强打万能 58.22 61
48、.71 1 35 鞋面压边线 38.63 40.95 1 36 剪线 38.56 40.87 1 37洗鞋面47.21 50.04 1 其中工序号为10口领与身侧反车、 19车鞋眼与27领口、鞋眼滚边分配两名员工;其余工序各分配 一名员工。 故其周期时间 CT = 82.34S 平衡率P= = 58.8% 平衡损失率 d=1 P=41.2%日产量q= =349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现有的生产线存在以下问题: 1)现场工位的布置没有按产品加工工艺顺序布置,导致了物料搬运、人员走动等不增值活动频繁。2)生产方式是传统的库存式生产,每个工位都有520件半成品堆积品。3)干部成了物料搬运员,无暇顾与本职
49、工作,从而导致不良品、翻工现象 多。4)现时生产需要加班才能接近目标产量,天天加班导致 员工意见大、厌倦工作,工作积极性不高。5)员工的不满意度高导致辞工率高,人员不稳定,导致产量不稳定。顾客达成 率低。二、针车线改善方案 针对现状,由公司的目标产量来 确定生产节拍:314型号的目标产量为400,故生产节拍:T = =72S因而要对大于72S的工序进行分析使其工序时间低于 72S。对于远小于72S的工序进行合并。1、工艺程序分析为 了便于从整体上去发现存在的问题以与关键环节,现对314型号16 / 22作工艺程序图,如图3-5所示:图3-5 314针车工艺流程图 从 工艺图我们可以看到鞋舌的加
50、工比其他部件要复杂,为此我们 可以专门成立一个鞋舌组生产鞋舌。这样做不仅缩短了针车线,减少针车线考虑因素还可以提高鞋舌员工的熟练程度从而提高 产量、保证鞋舌质量。2、流程重组 依据其工艺流程图可画具 加工优先图,如图3-6 图3-6 314针车优先图 (1)瓶颈分析 图3-7 314工序时间图 从图中可以看由,工位14、24的加工时 间大于依目标产量而定的生产节拍(72S)。故要对其进行方法研究,采用“ 5W1H的提问技术与“ ECRS四大原则来改善: 是否能简化操作、缩短加工时间或分解重组。1 )工位14刷胶捶平分析 工位14刷胶捶平其现状是用手工展开,用锤子捶平。 现场配有捶平机,但只限于
51、一个工位使用,机器利用率低。再 对工位14刷胶捶平用5W1卷问技术分析,其分析过程与结果如 表3-4: 表3-4 5W1HE次提问技术 考察点 第一次提问 第二 次提问 第三次提问 回答 目的 做什么what是否必要 有无其 更合适对象有必要做原因为何做why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否 不需要这样做 穿着舒适 时间 何时做when为何需要此时做 有无其他更合适的时间确保生产流流畅地点何处做where为何需要此处做有无其他更合适的地点有更合适的地点人员何人做who为何需要此人做有无其他更适合的人一般员 工可操作方法如何做how为何需要这样做有无其他更适合 的方法与工具 改用钢尺、捶平机 由以上分析以与采
52、取“ECRS四大原则,可把刷胶捶平的操作改为用机器捶平,同 时在捶平前用钢尺展开。这样可以大减少操作时间。经秒表测 时采用钢尺展开、捶边机捶平,工位14的时间可缩短到12秒。工位9的时间可缩短到10秒,工位11的时间可缩短到10秒,工位 17的时间可缩短到8秒。把4个工位合并后时间为40S<72S,故可 把四个工位合并,这样就可以减少三名员工,当然这样做会引 发另一个问题就是机器的布置以与物料的搬运。故尽量把机器 按排在需要刷胶捶平的工位中心。同时为了充分利用捶平机, 应把两条生产线的刷胶捶平放到一台捶平机上操作,分配两名17 / 22员工,其中一名刷胶与搬运物料,另一名展开与捶平。2)
53、工位24压领口边线分析 先考虑其能否与其他工位进行“ ECRS 四大原则处理。其操作步骤如下:取货理顺领口边启动机器移动领口剪线放下半成品。显然,不能与其他工位进行“ ECRS 四大原则处理。由于现状平衡率只 58.8%,生产处于不成熟阶段, 故不宜作动作分析,在这种情况 下,可采取多分配一名员工。 在前面分析工位14时,把4个捶平 的工位合并减少了三名员工,故在工位24增多一名员工并没使企业增加人力成本。(2)工位重组 根据以上工位的改进, 再采用启发式法中的最大准则法思想进行工位重组,生产节拍为 72S,其求解结果如图3-8所示:图3-8 314针车工位重组图 由 于针车加工所使用的机器设
54、备并不是单一的,在工位重组过程 中除了考虑工位的优先关系与加工时间外还要考虑所使用的机 器设备。 工位重组后,瓶颈工位为28泡康特与贴康特,其时间 T=65.96S o工位28是由两个工作要素所组成的,一是泡康特, 所花时间为17.53秒;另一个是贴康特,时间为 48.43秒。28工 位前的一个工位是29贴康特处刷胶,所花时间为25.75秒。故把 泡康特工作要素合并给贴康特处刷胶能把瓶颈时间再次缩短。此时,工位28泡康特与贴康特处刷胶的时间为 43.28 ,而工位29 贴康特时间为48.43秒。工位再次重组后,瓶颈工位为31冲孔, 其时间T=63.7SO由于这个工位不能与共他工位进行“ ECR
55、S 处理,故重组后的生产周期CT=63.7So工作站数由原来的37个变成33个(工位9、11、14、17合并成一个,工位 25、32合并成 一个)。(3)改善效果 平衡率P= = = 73.27%比现状58.8% 提高了 14.47%。一天产量 Q= 452>400工位重组后,一天的实际生产量大于公司以往所制订的目标产量。而且 以上的变动并没有增加机器设备与人力等,在成本没有增加的 情况下,大提高了产量,为公司赢得更多的利润。为了让基层干部有时间履行职责,为了更容易地发现问题,与时解决问题、降低不良品数量和翻工率以与为了减少物料倒流现象、降低库 存成本,现对针车的工位作一定的调整,使工位
56、的安排尽量与18 / 22产品的加工工艺顺序一致。由于此型号的鞋舌加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工序多,故把鞋舌加工另设一条鞋舌组生产。则鞋舌 就成了所研究针车组的“外购件”。由上图与工艺流程图,可作改善布置图,如图3-9:图3-9针车线改善布局图其中涉与鞋舌加工的工位1、2、3、4、5、6、7专设一条鞋舌组生 产。工位30定型采用定型机。四条针车线共用一台定型机,故 不在此线安排。第三节 成型线平衡问题研究一、成型线现状1、布局图 现有成型线布局图如图3-10所示:图3-10 成型线布局图 成型线的总长为65.5米,宽为1.5米。成 型线的产量决定产品的最终产量,因此,成型线的产量是公司 最关注的。
57、目前成型线由现的主要问题如下:1)断码现象经常发生(所谓断码现象就是鞋面与横头不配套,导致个别 码数横头周转不来而被迫停线的现象)。2 )开胶、胶线外露不良品多。3)翻箱率高。2、314型号成型工序314型号 成型所涉与的工序、操作时间、配置人员、以与给予6%勺宽放率后所得由的标准时间如表 3-5 :表3-5 成型秒表测时表 工 序 工序名称 实测时间(S)标准时间(S)配置人数1穿鞋 带90 95.4 4 2推放植头与刷白糊 20 21.2 1 3鞋面刷白糊 38 40.28 1 4 中底板刷白糊 21 22.26 1 5放鞋舌垫 20 21.2 1 6攀前帮65 68.9 1 7 拉腰帮60 63.6 2 8 打后帮27 28.62 1 9绑鞋带38 40.28 1 10 修鞋13 13.78 1 11 LOGO 标盖保护 胶纸20 21.2 1 12贴标上加硫箱13 13.78 1 13下加硫箱14 14.84 1 14 配大底 20 21.2 1 15 鞋面线 51 54.06 3 16 鞋 面打粗 13 13.78 1 17 刻磨 83 87.98 4 18 清灰 13 13.78 1 19搬过道配双13 13.78 1 20大底刷药水28 29.68 2 21 鞋面刷药水30 31.8 2 22第一次鞋面胶 77 81.6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体育与学科融合的创新策略与实践路径
- miR160及其靶基因CsARF18调控西红花苷生物合成分子机制研究
-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前路术后吞咽困难与邻近节段退变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基于沿海高桩码头的智慧工地应用研究及效果评价
- 2025至2030年中国立柱型管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移开式开关柜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001
- 2025至2030年中国碳结构钢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001
- 2025至2030年中国瞬间接着剂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白色篮球板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24年山东黄河三角洲人才发展集团工作人员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招投标法对签订合同的规定(2024版)
- 2024字画装裱合同范本
- 宋词概况完整版本
- JT-T 1485.2-2023 自动化集装箱起重机远程操控安全作业规程 第2部分:集装箱门式起重机
- 小学英语语法名词练习(含答案)
- 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先进控制技术分析报告
- JJG 927-2013轮胎压力表检定规程
- 《客舱安全与应急处置》-课件:15秒开舱门
- GB/T 22076-2024气动圆柱形快换接头
- 研究生科研第一课:快速进行文献检索与阅读
- 高功率固体激光器热管理新技术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