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医方剂学解表剂课件_第1页
中医中医方剂学解表剂课件_第2页
中医中医方剂学解表剂课件_第3页
中医中医方剂学解表剂课件_第4页
中医中医方剂学解表剂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中医方剂学解表剂课件名老中医龚志贤对青年中医的要求|三得:记得,解得,用得|四戒:戒自高自大戒弄虚作假戒好体面,不接受病人意见戒懒惰散漫 江而逊:“救治疑难重症先从自己身上取得经验最好,可惜我不能广患诸疾” (余国俊我的中医之路)概述1.定义定义 以解表药为主,具有发汗、解肌、以解表药为主,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的作用,治疗表证的方剂。透疹等的作用,治疗表证的方剂。概述2.2.适应病证适应病证|表证表证|麻疹、水肿、疮疡、麻疹、水肿、疮疡、痢疾痢疾初起有恶寒发热表证初起有恶寒发热表证概述3 3、分类、分类|辛温解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扶正解表概述4 4、使用注意、使用注意(

2、1 1)不宜久煎。)不宜久煎。(2 2)温服,避风寒。)温服,避风寒。(3 3)勿发汗太过,以微汗为佳。)勿发汗太过,以微汗为佳。(4 4)忌生冷油腻之品,以免影响药物吸收。)忌生冷油腻之品,以免影响药物吸收。(5 5)疮疡已破、虚性水肿、吐泻失水等勿用汗法。)疮疡已破、虚性水肿、吐泻失水等勿用汗法。清代程钟龄把清代程钟龄把“汗法汗法”列入列入“八法八法”之首之首|病邪在表,及时治疗,治之愈早,病邪在表,及时治疗,治之愈早,疗效愈佳疗效愈佳|邪不外解,深入于里,病情加重,邪不外解,深入于里,病情加重,或转为他患。或转为他患。类学习意义|典型的组方结构|外感风寒表实的基础方主治:风寒表实证主治:

3、风寒表实证腠理致密卫阳被遏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营阴郁滞身痛肺失宣降咳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病机:风寒束表,肺失宣降治法:发汗解表,宣肺平喘风寒方解方解|君:麻黄:散风寒、平喘|臣:桂枝:解肌发表、温通经脉|佐:杏仁:降肺气;通腑|使:甘草:|麻、桂相须|麻、杏宣降(气的运行正常,不仅要通畅,还要维持升降出入的平衡)辨证要点:辨证要点: 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近代名医恽铁樵近代名医恽铁樵(使用麻黄汤的标准)(使用麻黄汤的标准)“除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更须注除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更须注意两点:第一是无汗,第二是口中和。意两点:第一是无汗,第二是口中和。只要是真确无汗,口中和(只要是真确无

4、汗,口中和(舌润,舌质舌润,舌质不绛,口不渴不绛,口不渴),此方是唯一无二的妙),此方是唯一无二的妙法,方可药到病除。法,方可药到病除。”使用注意:使用注意: 1、表虚、血虚、阳虚者、淋家、疮家禁用。 2、中病即止,不可过服。 3、麻黄的剂量 4、体质弱或咳喘甚,用蜜炙麻黄 5、高血压患者慎用 6、红汗 红汗可发生在服药前或服药后红汗可发生在服药前或服药后|1、服药前47条: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为什么是鼻衄?|2、服麻黄汤后,未得汗出,发烦目眩,乃因阳气内扰,不得泄越所致。剧者则发生鼻衄,邪可从衄而解。新用|风水(急性肾小球肾炎)本方加五皮(生姜皮、陈皮、大腹皮、茯苓皮、桑白

5、皮)|病案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1996(1) 某男,50岁,冬季出差,当晚发烧,T39,恶寒重,盖两床棉被仍冷得发抖,周身疼痛,咳嗽不止,苔薄白,脉浮紧。服用麻黄汤原方,1剂后,温覆衣被,遍身汗出而愈。思考:为什么能用麻黄汤收效? 麻黄汤在外感高热中的应用要点|无汗或汗出不彻|恶寒重|口不渴或轻微口渴,饮水不多病案|伤寒阳郁吐血 陶尚文治一人,伤寒四五日,吐血不止,医以犀角地黄汤等反剧。陶切其脉反浮而紧,若不汗出,邪何由解,遂用麻黄汤,一服汗出而愈。(戴佛延,1979,古方医案选编)表实证仍在;无里热;津液未伤,无口干舌燥等表现麻杏苡甘汤麻杏苡甘汤麻黄加术汤麻黄加术汤病因风寒夹湿,寒轻风寒夹湿,

6、寒轻风寒夹湿,寒重风寒夹湿,寒重主治肢体筋脉挛急,屈肢体筋脉挛急,屈伸不利伸不利肢体痛不可侧肢体痛不可侧药物苡仁苡仁苍术苍术|附 方大青龙汤大青龙汤功用:发汗解表,兼清里热。功用:发汗解表,兼清里热。主治:外感风寒,里有郁热证。主治:外感风寒,里有郁热证。组成:麻黄汤倍麻黄,加石膏、生姜、大枣。组成:麻黄汤倍麻黄,加石膏、生姜、大枣。三拗汤三拗汤功用:宣肺解表功用:宣肺解表主治:外感风寒,肺气不宣主治:外感风寒,肺气不宣组成:麻黄汤去桂枝组成:麻黄汤去桂枝华盖散华盖散组成:组成:麻黄汤去桂枝,加茯苓、陈皮、苏子、桑白皮。麻黄汤去桂枝,加茯苓、陈皮、苏子、桑白皮。功用:宣肺解表,祛痰止咳。功用:

7、宣肺解表,祛痰止咳。主治:素体痰多,外感风寒证。主治:素体痰多,外感风寒证。桂 枝 汤 类 伤寒论辛温解表学习意义|风寒表虚证的代表方|调和营卫、调和阴阳的基础方 桂枝汤发热有汗脉浮缓或浮弱鼻鸣,干呕腠理疏松恶风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病机 外感风寒 营卫不和风寒|难点:卫强营弱难点:卫强营弱阴(营)阳(卫)的关系阴(营)阳(卫)的关系内经内经 (生理)(生理)“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病理)(病理)“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阳强(浮越于外)阳强(浮越于外)方解君:桂枝 助卫阳,祛风邪臣:芍药 益阴,敛营幻灯片 23佐:生姜 散

8、邪,止呕 大枣 益气补中,滋脾生津幻灯片 23使:甘草(是麻黄汤中甘草剂量的两倍)配伍结构辛甘化阳酸甘化阴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营卫同治,邪正兼顾相辅相成,汗而有源,滋而能化相制相成,散中有收,汗中寓补幻灯片 22补脾和胃、调和营卫桂枝汤配伍特点散中有收邪正兼顾阴阳并调桂枝汤思考:本证已有汗出,为何发汗?|徐灵胎:“自汗与发汗迥别,自汗(病汗)乃营卫相离,发汗(药汗)使营卫相合,自汗伤正,发汗驱邪”|曹颖甫:病汗也,营卫不和卫阳不能固护营阴也;药汗,调和营卫而解。|比较病汗与药汗病汗药汗部位局部全身温度凉热意病人感受粘滞不爽神清气爽比较:麻黄汤|相同点:风寒表证相同点:风寒表证|不同点不同点1

9、 1、病因、病因2 2、主治证、主治证3 3、治法、治法4 4、用药及其特点、用药及其特点对对“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的理解的理解1、本方通过配伍,可调理脏腑气血阴阳、本方通过配伍,可调理脏腑气血阴阳如:小建中汤、炙甘草汤、当归四逆汤如:小建中汤、炙甘草汤、当归四逆汤2、无表证的自汗、无表证的自汗伤寒论伤寒论54条条|病人脏无他病(排除脏腑其他疾患),时发热,自汗出不愈,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病自解,宜桂枝汤主之。|机理:卫阳郁于肌表,郁热迫津外泄,热随汗而解,须臾热积而热又作。北京郝万山医案|某男,56岁,每日下午3时开始出现烘热,随后全身大汗,以致湿透两层衣服,

10、病程三个月,前医用滋阴降火、清热降火、益气固表、收涩敛汗等方法,效果不显,特别是用收涩敛汗之后,汗虽不出,但烦热特甚,难以忍耐。|治疗:桂枝汤,嘱其下午一点半左右服药,每日只服一次,连服六剂而愈。三个月后,复发,再用六剂痊愈。应用1、桂枝、芍药的剂量比例2、服用方法|服药后,饮热粥,以助药力|温覆,遍身微汗。|密切观察服药后的变化: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 |忌口:高热量或难消化食物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1、表实无汗禁用。、表实无汗禁用。2、忌食生冷、粘腻等物。、忌食生冷、粘腻等物。3、密切观察,适度而止。、密切观察,适度而止。正确看待参考书中医家的观点|医林改错:“发热有汗之症,从

11、未见桂枝汤治愈一人。”|王孟英: “改错所云者,乃温热症也。若风寒伤卫,岂可不遵仲景之法而不用桂枝汤。”透疹(湖南名老中医透疹(湖南名老中医 刘炳凡刘炳凡名老中医之路名老中医之路第一辑)第一辑)|一次出诊天心阁,一对姐妹,同时患麻一次出诊天心阁,一对姐妹,同时患麻疹。其姐发热面红,日赤畏光,苔黄纹疹。其姐发热面红,日赤畏光,苔黄纹紫,疹点已现而色红;其妹面白身冷,紫,疹点已现而色红;其妹面白身冷,微微汗出,偎在母亲怀中,苔白纹青,微微汗出,偎在母亲怀中,苔白纹青,疹点隐隐可见而色淡红。疹点隐隐可见而色淡红。|柳老师处方:姐姐用宣毒发表汤,妹妹柳老师处方:姐姐用宣毒发表汤,妹妹用桂枝汤,并且再三

12、叮嘱病家,用桂枝汤,并且再三叮嘱病家,只能煎只能煎服一次桂枝汤服一次桂枝汤(恐续服伤阴助热)。(恐续服伤阴助热)。次日姐次日姐妹俩均出齐疹子妹俩均出齐疹子桂枝汤的应用概括|1、调和营卫风寒感冒,荨麻疹(遇风加重),过敏性鼻炎等|2、调和气血风寒阻络,经络不通所致风湿痹痛等|3、调和阴阳加龙骨、牡蛎用于阴阳俱虚,阳不固阴所致遗精、带下多、自汗、盗汗等附方|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厚朴汤|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芍药汤九味羌活汤 类张元素方,录自元王好古此事难知辛温解表|学习意义1、以羌、防剂治疗外感风寒湿邪之代表方。2、分经论治理论之代表方。病机分析九味羌活汤外风寒湿里蕴热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痛口苦,

13、微渴苔薄白或微黄|功用功用 发汗袪湿,兼清里热发汗袪湿,兼清里热|方解君:羌活臣:防风 苍术佐:1. 细辛 白芷 川芎 2. 生地、黄芩使:甘草配伍特点1、温散药和清热药的结合运用2、分经论治 “视其经络前后左右之不同,从其多少大小轻重之不一,增损用之。”九味羌活汤|太阳经:羌活|阳明经:白芷|少阳经:黄芩|太阴经:苍术|少阴经:细辛|厥阴经:川芎 防风为风中之润药,走十二经。1、要点 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2、剂型3、用法 寒邪较重,热服,服后饮热粥寒邪较重,热服,服后饮热粥 寒邪较轻,温服,服后不必饮热粥。寒邪较轻,温服,服

14、后不必饮热粥。九味羌活汤运用随证加减:|兼湿较轻,肢酸不甚,去苍术、细辛;|痹痛甚剧,加独活、威灵仙;|湿重胸满,去生地,加枳壳、厚朴;|内热不著,生地、黄芩减量;|里热甚者,加石膏、知母。|外感发热误用九味羌活汤1例分析(中国中医急症2006年第9期)2002年3月4日,家父友人之子16岁患疾,发热头痛、鼻塞、舌淡红苔薄白、脉浮,因家父适逢外出,邀余往诊,辨风寒证,予九昧羌活汤。一夜后反身热更甚,咽痛甚,体温40。再邀家父往视,事毕返家陈述其情,言其有咽红肿痛之症,已予辛凉解表之银翘散加昧。服液后,两日热退三日病愈。|总结:咽红而痛之风热外感,误用本方,导致助长热邪,身热更甚,教训尤深。|提

15、示用九昧羌活汤必细察有无咽红而痛者|头痛病案(张德超治验) 李某,男,36岁,患阵发性头痛2年余,每于感寒或遇阴雨天加重,西医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西药疗效欠佳,中药迭用祛风清热、平肝潜阳、活血化瘀等方法,效果不显,询其始病之由,乃冒雨当风受寒之后,头痛反复发作,伴头昏重,有紧束感,舌苔白稍腻,脉弦缓,予以九味羌活汤加藁本而愈。使用注意|生地、黄芩用量不宜过大|根据病情轻重而选择急汗、缓汗|风寒表热及阴虚内热勿用|注意与大青龙汤比较比较:大青龙汤和九味羌活汤比较:大青龙汤和九味羌活汤|相同:表寒内热相同:表寒内热|不同不同大青龙汤大青龙汤九味羌胡汤九味羌胡汤症状症状恶寒发热,无恶寒发热,无汗,

16、烦躁汗,烦躁恶寒无汗,肢体酸痛,恶寒无汗,肢体酸痛,口苦口苦治疗治疗发汗力强发汗力强清透郁热清透郁热发汗祛湿发汗祛湿清热生津清热生津小青龙汤 类 伤 寒 论 辛温解表|释名吴昆(明):吴昆(明): “青龙者,东方青龙者,东方木神,二方以发散为义,故名之木神,二方以发散为义,故名之” 张秉成(清):张秉成(清): “名小青龙名小青龙者,以龙为水族,大则可以兴云者,以龙为水族,大则可以兴云致雨,飞腾于宇宙之间,小则亦致雨,飞腾于宇宙之间,小则亦能治水驱邪,浴隐于波涛之耳能治水驱邪,浴隐于波涛之耳”。主治|外寒|内饮(肺脾虚弱)恶寒发热,无汗,脉浮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痰多而稀,舌苔白滑痰多而稀,舌苔

17、白滑具有内饮的望诊特点|水色:面部或下眼睑青黯|水斑:面部对称性的色素沉重|水气:面部虚浮,眼睑轻肿|治法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方解|君:麻黄 桂枝|臣:干姜(生姜?) 细辛|佐:五味子 白芍 半夏|使:甘草配伍特点 散中有收 小青龙汤1、使用要点喘甚,加杏仁平喘,旋复花祛痰降逆2、水肿加五皮饮3、鼻炎(小辛香)小青龙汤运用使用注意1、白芍、五味子用量不宜过大2、干姜、细辛、五味子是化饮平喘的重要结构,3、阴虚干咳无痰或痰热证不宜使用|小青龙汤去麻黄半夏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8(2) 实验结果:小青龙汤去麻黄半夏的平喘作用与全方的平喘作用相比,没有明显差异幻灯片 66比较:

18、小青龙汤和射干麻黄汤比较:小青龙汤和射干麻黄汤|相同:痰饮停肺相同:痰饮停肺|不同不同小青龙汤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汤症状恶寒无汗,痰多稀白喉中痰鸣不得平卧治疗解表散寒,宣肺化饮下气化痰,宣肺化饮|病案姜佐景医案,治张明。暑天多水浴,因而致咳,诸药无效,遇寒则增剧,此为心下有水气小青龙汤主之伤寒名案选新注| 治病因时而异,然治病因时而异,然有病则病受,有病则病受,不能无条件为时令所拘,脱离辨证不能无条件为时令所拘,脱离辨证王文鼎治验 陈某,女,40岁,咳嗽7月,哮喘发作3月,近半月加重,病由反复咳嗽不已导致喘息不得卧,用抗生素、激素喘息未平,曾服小青龙、定喘等不应,请王文鼎老师会诊,曰:患

19、者恶寒咳喘,汗出夜间为甚,多泡沫痰,痰稀,苔薄滑,边有齿印,此为寒饮,小青龙汤,2剂而愈 麻黄根 30g 桂枝9g 白芍18g 半夏12g干姜、细辛、 五味子各6g 甘草6g|已用小青龙无效,为何王老用之收效? 王老答曰:“初病表实用麻黄,后期喘而汗出用麻黄根,剂量可用30克;初期桂枝、白芍宜等量,病久渐虚,须白芍倍桂枝,意在收敛” 止嗽散 医学心悟I类|病机:病机:风邪犯肺,肺气不宣风邪犯肺,肺气不宣表邪未尽微恶风发热咳嗽咽痒舌苔薄白,脉浮缓方义分析|君:君:百部、紫菀百部、紫菀 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温而不燥,润而不腻|臣:臣:桔梗、白前桔梗、白前 一宣一降一宣一降|佐:佐:荆芥荆芥 疏散余邪

20、疏散余邪 陈皮陈皮 理气化痰理气化痰|佐使:佐使:甘草甘草 合桔梗利咽止咳合桔梗利咽止咳 调和诸药调和诸药|配伍特点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散寒不助热,解表不伤正。散寒不助热,解表不伤正。|理解医学心悟卷3:“治诸般咳嗽”1、宣降肺气,止咳化痰为主2、若有兼证,必须化裁 |辨证要点: 咳嗽咽痒,微恶风发热,苔咳嗽咽痒,微恶风发热,苔薄白薄白使用注意使用注意|1 1、注意有无肺虚、肾虚兼证、注意有无肺虚、肾虚兼证|2 2、注意活血药配伍、注意活血药配伍(当归、桃仁、地龙)(当归、桃仁、地龙)|3 3、干咳甚,加知母、贝母、干咳甚,加知母、贝母|4 4、用于咳嗽变异性哮喘幻灯片、用

21、于咳嗽变异性哮喘幻灯片 7878,酌加乌梅、徐长卿等抗过敏,酌加乌梅、徐长卿等抗过敏|5、阴虚或肺热咳嗽不宜使用、阴虚或肺热咳嗽不宜使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要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要点| 1、以阵发性痉挛性干咳,无或伴有喘息、以阵发性痉挛性干咳,无或伴有喘息及呼吸困难,常在夜间或晨起发作为特点;及呼吸困难,常在夜间或晨起发作为特点;|2、多为过敏体质、多为过敏体质|3、西药消炎止咳无效,而应用氨茶碱和、西药消炎止咳无效,而应用氨茶碱和激素有效。幻灯片激素有效。幻灯片 77|病案 王某,男,王某,男,1212岁,学生,岁,学生,19851985年年5 5月月1010日初诊,日初诊,2 2月前因外

22、感起病,至今月前因外感起病,至今咳嗽不止,面色无华,脉细,咳嗽不止,面色无华,脉细,苔薄白苔薄白,用止嗽散用止嗽散5 5剂后,复诊,咳嗽已减大半,剂后,复诊,咳嗽已减大半,但精神不振,但精神不振,舌红少苔舌红少苔,脉细,加北沙,脉细,加北沙参、麦冬、六味地黄丸,参、麦冬、六味地黄丸,5 5剂后痊愈。剂后痊愈。(连建伟,(连建伟,19871987,历代名方精编),历代名方精编)|复习复习寒为主寒为主夹湿,兼内热夹湿,兼内热兼里饮兼里饮解表不彻解表不彻风为主风为主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 恶寒发热,无汗,恶寒发热,无汗,肢体酸痛,口苦肢体酸痛,口苦恶寒发热,无汗喘咳,恶

23、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薄白脉浮痰多而稀,舌苔薄白脉浮 咳嗽咽痒咳嗽咽痒麻黄汤麻黄汤桂枝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止嗽散止嗽散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 解表剂|区别辛温解表法辛凉解表法病因风寒风热受邪途径皮毛(膀胱经)口鼻(肺经)病机寒束肌表,卫阳被遏,化热入里风热相合,化燥伤阴,传变迅速表现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苔白,脉浮发热恶寒,口渴,无汗或有汗,苔薄白或黄,舌边尖红,脉浮数风热表证的特点|传变快|搏结气血,蕴结成毒|耗伤津液|易夹秽浊之气银 翘 散 类温病条辨辛凉解表此方的成药剂型|银翘解毒丸|银翘解毒片|银翘解毒颗粒|银翘解毒胶囊主

24、治:温病初起,邪在肺卫|传变快 恶寒发热,无汗或有汗,不渴或口渴,苔白或黄,脉浮数|热蕴成毒: 口渴,咽痛|肺失宣降 咳嗽功用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银翘散方解|君:银花 连翘|臣:荆芥 淡豆豉幻灯片 91 薄荷|佐:桔梗 牛蒡子:宣肺利咽 竹叶:除烦利尿 鲜芦根:清热生津|使:甘草配伍特点1、辛凉中配伍少量辛温之品2、疏散风邪与清热解毒之品相配银翘散|任应秋教授指出:银翘散的立法有三个着眼点,第一是既要不发散,又要能解表;第二是既不用苦寒药,又要能够清热;第三是温热邪气损伤阴精,既要不滋腻,又要保护津液。辛温复辛凉 去性存用:在方剂配伍中,一味药物的药性被其他的药物所制约,但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5、 阴阳对立制约,一分为二,合二为一 蒲辅周常在银翘散中加入葱白以透邪外出,见效更捷:“初起总以达邪外出为要,切勿过早使用寒凉,冰伏其邪,热不得外越而内陷。延长病程,甚则恶化”幻灯片 89辩证要点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脉浮数银翘散使用注意|不宜久煎|银花、连翘重用;|荆芥、淡豆豉轻用|外感风寒及湿温病初起禁用|风寒与风热兼具,或不易分辨的症状发热重恶寒轻,舌质红,但口不渴,无汗并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舌质淡润,但口渴荆防银翘汤(时振声经验方)荆防银翘汤(时振声经验方)荆芥荆芥9g 防风防风9g 苏叶苏叶9g 银花银花15g 连翘连翘9g 淡竹叶淡竹叶9g 陈皮陈皮6g 茯苓茯苓12g桑 菊

26、 饮类温病条辨辛凉解表主治:风热犯肺 热势轻浅:微热,微渴 肺失宣降:咳嗽功用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方解|君:桑叶 菊花|臣:薄荷(小剂量) 杏仁 桔梗|佐:连翘(小剂量) 芦根|使:甘草|配伍特点 疏散风热(辛凉)与宣降肺气(苦辛)结合应用辩证要点 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比较:银翘散和桑菊饮|相同:身热,口渴,咳嗽,脉浮数|不同银翘散桑菊饮病机邪(风热)在肺卫风热犯肺主治发热,微恶寒,口渴,咽痛,脉浮数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功效“辛”加“清”“辛”加“宣”用药|辛凉平剂银翘散 任应秋教授认为所谓“平剂”就是不发表的发表,不泻热的泻热,不补阴的养精。|辛凉轻剂桑菊饮|辛凉重剂

27、白虎汤|密码:qnz123456病案 某 女 ,43岁,工人。以头痛,干 咳少痰半月 余为主诉。半个月前,患者偶 受风寒,症见头痛,鼻塞流清涕,恶寒怕风 ,自服 多种感 冒药及抗 生素(用药不详),鼻塞、流 清涕消失。就诊 时,症 见头痛 ,干咳无痰,舌边尖红,苔略白,脉浮。证为寒邪郁久,化 热伤肺。当清热疏风,宣肺止咳。方予桑菊饮 3剂后痊愈。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04年 2月第 16卷第 1期|提示寒邪已郁而化热 勿被初期风寒表现误导|思考: 患者,男,3岁。发热,咳嗽,气促3天,住院治疗。现发热,体温39, 汗出,咳嗽,气喘,鼻煽,小便短赤,唇红,舌红,苔薄黄,脉浮数。麻黄杏仁甘草石

28、膏汤 类伤寒论辛凉解表|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风寒化热风寒化热入里入里风热犯肺风热犯肺邪热壅肺邪热壅肺 发热,咳喘发热,咳喘苔黄,脉苔黄,脉(浮)(浮)数数|治法:辛凉透表,清肺平喘方解|君:麻黄、 石膏|臣:杏仁|使:甘草比例比例1:2宣肺清肺兼顾宣肺清肺兼顾宣肺不助热宣肺不助热 清肺不凉遏清肺不凉遏相助相助相制相制配伍结构|1、麻黄 石膏(1:2)|2、麻黄 杏仁|讨论: 本方为解表剂还是清热剂?|比较:麻黄汤、麻杏石甘汤辩证要点 发热,咳喘,苔薄黄,脉数麻杏甘石汤 张琪病案 孙某,男,孙某,男,7岁,岁,1993年年 11月月 5日初诊。日初诊。 患病患病 7日初起发热恶寒日初起发热恶

29、寒 后壮热无汗体后壮热无汗体 温温 39 .7 ,西医,西医诊断诊断 为大叶性为大叶性 肺炎用青肺炎用青 链霉素、红霉素等,未见好链霉素、红霉素等,未见好 转体温转体温 40 。张老会诊。张老会诊 :痰粘:痰粘 稠不易咯出舌尖稠不易咯出舌尖红红 发热无汗,脉浮数,以麻杏甘石汤加发热无汗,脉浮数,以麻杏甘石汤加川贝母、白芥川贝母、白芥子、鱼子、鱼 腥草、桔梗腥草、桔梗 水煎服水煎服 服药服药 3剂后汗出热退,痰易剂后汗出热退,痰易咯咯 出出 咳喘大减,体温降至咳喘大减,体温降至 38.5,大便秘,上方加大便秘,上方加 瓜瓜蒌、大黄、半夏,蒌、大黄、半夏,以利肺泄痰浊,服以利肺泄痰浊,服 3剂,大

30、便通剂,大便通 诸症诸症悉退。悉退。继用滋阴润肺继用滋阴润肺之剂以善其后。之剂以善其后。 扶正解表扶正解表适应证:表证而兼正气虚弱者表证而兼正气虚弱者注意注意:配伍补益药的目的:配伍补益药的目的扶助正气以祛邪外出扶助正气以祛邪外出驱邪不伤正驱邪不伤正 败 毒 散 类扶正解表|释名毒的含义|“败毒散”又名“人参败毒散”主治|气虚(体质):脉浮重取无力|外感风寒湿:憎寒发热,肢体酸痛|风寒犯肺:咳嗽,胸满功用 散寒袪湿,益气解表败毒散方解|君:羌活 独活幻灯片 123|臣:川芎 柴胡|佐:桔梗 枳壳 茯苓 前胡 人参助正驱邪 防邪复入 散中有补|使:生姜 薄荷|清清张秉成:张秉成:“羌活走表,以羌

31、活走表,以散游邪,独活行里,以宣伏邪散游邪,独活行里,以宣伏邪”幻灯片幻灯片 122难点:逆流挽舟 病邪从表陷入于肠而成痢疾者,治疗时当从里出表,如从逆水中挽船上行败毒散行气则后重自除行气则后重自除活血则便脓自愈活血则便脓自愈|患者赵小红,女,68岁,平素消化一直不佳。1998年8月6日,因感冒自服“银翘片”等,发热未退,见腹痛腹泻如水,日行四、五次,自服“泻痢停”、“霍香正气水”后,腹泻次数增多,且泻下不爽,里急后重,呈粘冻样挟有少量脓血。家人邀余诊治,查体温38. 9C。病人神疲倦怠喜卧,院腹胀满、形寒肢冷、里急后重、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无力,余初诊为暑湿感冒合并寒湿痢疾,给予肌注“安痛定”

32、、“黄连素”后,毫无改善,考虑用药有误,终以败毒散合葛根芩连汤化裁而愈。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4败毒散败毒散去人参,去人参,加荆芥、防风加荆芥、防风荆防败毒散荆防败毒散去人参,去人参,加荆芥、防风加荆芥、防风银花、连翘银花、连翘连翘败毒散连翘败毒散气虚不显气虚不显风寒湿较重风寒湿较重疮疡初起疮疡初起 麻黄附子细辛汤 伤寒论|主治证候病机分析外感风寒外感风寒素体阳虚素体阳虚发热,恶寒甚,厚衣被发热,恶寒甚,厚衣被脉沉微脉沉微神疲欲寐幻灯片神疲欲寐幻灯片 130暴哑暴哑|朱丹溪:朱丹溪:“相火相火为天火,为天火,君火君火为为人火,神志之火人火,神志之火” |相火(相火(热热) 君火(君火(

33、明明)|相火亏虚,君火失温,神衰欲寐相火亏虚,君火失温,神衰欲寐幻灯片幻灯片 129方解|君:麻黄?|臣:附子|佐:细辛|辨证要点: 恶寒重,发热轻,神疲欲寐,脉沉。恶寒重,发热轻,神疲欲寐,脉沉。|病案1曾辅明医案 王某,女,王某,女,57岁。岁。2007年年11月月8日初诊。昨日初诊。昨日感寒后,今声音嘶哑,咽干且痛,口鼻热,日感寒后,今声音嘶哑,咽干且痛,口鼻热,手心阵阵发热,手心阵阵发热,背部冷背部冷,入夜更甚,入夜更甚,舌质淡舌质淡,边有齿痕,脉沉细边有齿痕,脉沉细。证属寒邪客于少阴,兼虚。证属寒邪客于少阴,兼虚阳外越。处方阳外越。处方:麻黄麻黄15g附子附子(先煎先煎2h)70g 北细辛北细辛15g苡仁苡仁30g炮姜炮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