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苏轼水调歌头_第1页
【北宋】苏轼水调歌头_第2页
【北宋】苏轼水调歌头_第3页
【北宋】苏轼水调歌头_第4页
【北宋】苏轼水调歌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杨雨品历代名冢词连载 来自喜马拉雅69.【北宋】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心情词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言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必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利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弱.本期词签由冰黛雨独家提供【本期关键词】 离别 思念 亲情 手足之情【诗词原文】水调歌头北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 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2、,月有阴 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精华赏析】关于苏轼这首词的主题,主要有两方面, 第一,抒发中秋感慨,表达中秋祝愿, 这首词也成为了中秋诗词经典中的经典。 第二,就是表达兄弟之间的手足亲情。这首水调歌头中秋词作于熙宁九年(1076)八月十五日,这一年,苏轼正在 密州知州任上。中秋佳节的晚上,苏轼挥笔写下了吟咏中秋的千古名作。 在这首 词前面还加了一行小序: 为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子由,就是弟弟苏辙的字。苏轼在这首词的序言中说作此篇,兼怀子由”,明确表达了对弟弟的思念和关切之情。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词一开篇就颇具苏东坡式的豪迈。中秋是一年中明

3、月最美好的时光,岂可轻易辜负!苏轼劈头一问,其实已蕴含着对自然天道的质 疑: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照耀着宇宙天地的呢?没有人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苏轼不善饮酒,可是面对着宇宙的玄妙,他也忍不住对酒当歌,把酒问月:他仰 望着自古以来就高悬夜空的明月,穿越时空隧道与古人思接千载。世间人事在发 生着沧桑巨变,可是永恒不变的明月却依然充满睿智地凝望着人间的陵谷变迁。既然是 把酒问青天”,接下来笔锋自然一转来到了天上: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 何年。”人间已经沧海桑田,那么天上现在是何年何月何日了呢?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是整首词当中最有 仙气”的几句。随着苏轼的情绪抒发,我们仿佛能够

4、看到高台上翩翩玉立的苏轼, 宽袍长袖随着 秋风轻轻扬起,好像是一位随时都能御风而行的神仙真人。苏轼在词中所写到 天上宫阙”其实象征着另外一种生活方式,那就是远离人间 俗世,归隐田园山林的悠然。在他的词中,天上”和 人间”实际是代表着出世和 入世的矛盾纠结。入世固然艰难,可是想要出世却更难吧?无法毅然决然地抽身而退,和万丈红尘潇洒地说再见。那么,还是安心回到人间来吧。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问。”如果说,词的上片是借中秋夜月引发天上人间的联想与出世入世的矛盾,那么下片则转入了对弟弟的绵绵思念: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亮从高空渐渐西 移,转过朱红色的高阁,又低低地斜挂在雕花的窗根上, 静静地照耀着

5、那个一夜 无眠的人一一苏轼。写这首水调歌头的时候,苏轼和苏辙分开已经长达六年。有离别就会有离恨,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为什么每次月圆之时我们都不能团聚,都只能分 隔两地,遥寄相思呢?词人先是怀疑月亮无情: 人间还充满着离别的苦痛,它却 自顾自地团圆完满。可是再一转念,他又否定了这一份质疑: 人有悲欢离合,月 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亮其实也是有情有义的,对人间每天上演的悲欢离 合也是怀着深切同情的,月亮的阴晴圆缺不正象征着人间的悲欢离合吗?既然连月亮都不能常常圆满,那么亲人之间的离别也就不要太过伤感了吧?此事古难全咕一次体现出苏东坡式的豁达心胸。 从现实的困境中超脱出来,在历 史的

6、时空流转中洞察人生哲理,历史有兴衰轮回,月亮有阴晴圆缺,人生当然也 不可能事事如意。不沉溺于暂时的困境,而用乐观的心态来化解悲恸才是真正的 超脱。既然自古以来就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那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要他 和苏辙兄弟能够永远健健康康,平平安安,能够永远生活在一轮明月之下, 永远 彼此给对方以最大的安慰和最大的精神支持,这就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一首饱含苏轼对弟弟思念、牵挂之情的水调歌头,就在这个特别的中秋月夜 横空出世。【知识点速读】1、宋代人过中秋节,最重要的一道程序就是饮美酒。富贵之家自然不必说,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是中秋之夜必不可少的节目,即便是贫寒之家,也 要解衣

7、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梦粱录)每年中秋节前几天,都城汴京的各大酒店就开始重新装饰门面,张灯结彩,花团锦簇;到中秋当天, 酒店里赏月的最佳座位早就被抢订一空, 市人争饮,至午未问,家家无酒”,(东 京梦华录)一直要喝到各大酒楼的酒坛子都底朝天为止。2、在古人的心目中,中秋就是一个道教氛围特别浓厚的节日。传说月亮中有嫦 娥仙子,她居住的宫殿就叫 广寒宫”。有一个关于唐玄宗游月宫的传说特别流行:唐代有一个很有名的道士叶静能邀请唐玄宗一起遨游月宫,临行之前,还特意请唐玄宗穿上保暖的裘衣,但即便穿得厚厚的,到了月亮上以后因为寒凛特异”,唐玄宗还是冷得直哆嗦,嚷嚷着受不了了。道士便拿出一粒火龙

8、丹请唐玄宗服下, 唐玄宗这才勉强支撑着到了广寒宫。3、在苏轼写下这阕水调歌头之后不久,苏辙罢齐州任进京述职,苏轼改知 徐州。熙宁十年(1077)二月,苏轼一家人来到山东邺城一带,苏辙专程从汴京 赶来迎接他。分别七年之后,兄弟俩终于再度聚首。苏辙陪着哥哥,一直将他送 到徐州任上,又在徐州逗留了一百多天。这次重逢,苏辙特意在徐州陪着哥哥度 过了一个中秋节,分别七年能够在月圆之时携手赏月,这对聚少离多的兄弟俩来 说真是一种难得的奢侈。第二天,苏辙再次挥泪告别,登舟而去。而这一回离别,兄弟俩还将经历更加险 恶的风波。因为就在两年后,也就是元丰二年(1079),苏轼突然被诬陷为写诗 讥刺新法、诽谤朝廷,

9、七月被捕入京,这就是差点让苏轼送命的文字狱鸟台诗案”,弟弟苏辙当然也被无辜牵连遭遇贬谪。近二十年后,绍圣四年(1097),苏轼被贬海南僧州,苏辙被贬广东雷州,五月 十一日,苏轼紧赶慢赶,终于在藤州(今属广西)赶上了贬途中的弟弟,陪同弟 弟到达雷州,短暂逗留几天后,再渡海赴僧州。这一年,苏轼已是六十二岁,苏 辙也已年近六十,这一次短暂的相聚竟然成了兄弟俩这一生中最后的诀别。【拓展推荐】1、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港港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大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

10、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2、把酒问月 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唐 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3、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4、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北宋苏辙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 河古汴,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