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总控操作问答_第1页
尿素总控操作问答_第2页
尿素总控操作问答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局部:中压分解回收1. 分解温度提不起来的因素有那些?答: 甲胺加热分解是在一个列管式的换热器中进行,分解所需要的热量由饱和蒸汽经列管管壁传递该尿液,热量传递由式Q=Ft来计算:Q表示饱和蒸汽传递给物料的热量,即甲胺分解所需要的热量。如果热量传递效果 不好,不能满足甲胺分解所需要的热量,那么分解温度提不 起来,影响热量传递的 因素有:(1) 饱和蒸汽的压力低,分解温度提不上来,因为蒸汽压力低,温度亦 会低,t 小。(2) 如果二氧化碳气体中从压缩机中带有油, 使列管内壁有油污或蒸汽 里油惰 性气体太多,都会造成分解温度提不上来。因为在传递过程中 油污或惰性气体的 存在产生了热阻,传递公式中

2、的 K 值下降,阻碍了 热量的传递。(3) 加热器的疏水阀失效,也会影响分解温度提不上来, 因为饱和蒸汽 冷凝液 排放不出去,使有效换热面积 F 减小了。(4) 如果二氧化碳转化率太低,合成液中甲胺多,需要热量大,而供给 的热量 Q 缺乏,会造成分解温度提不上来。另答:蒸汽压力偏低;二氧化碳转化率低,分解负荷大;液位槽积液;?加热列管内壁有油污或蒸汽里惰性气体太多; ?加热列管堵或断裂; ?加热器换 热面积小,系统负荷大时提不起来; TV-301伐调节不灵敏。2. 为何尿素生产过程中的加热器都使用饱和蒸汽而不使用过热蒸 汽?答:饱和蒸汽压力升高时,其温度也会随之升高,而且一定的压力对 应有一个

3、蒸 汽温度,如果水蒸汽的压力相同,其温度大于饱和蒸汽的 温度,这种水蒸气称为 过热蒸汽。由于饱和蒸汽的给热系统大,使传 热公式中的K值大,而过热蒸汽的 给热系数小K值小,如果传递的热 量一定,那么使用饱和蒸汽所需传热面积小, 换热器就小,所以尿素生 产过程中的加热器都使用饱和蒸汽而不使用过热蒸汽。3. 开停车前后和生产过程中,中压分解操作应注意那些问题 ?答:(1)开车前 中压分解操作应注意: 检查加热的蒸汽进口和液位调节阀是否好用,切断阀是否翻开,副线阀是否 关闭。 检查分解系统设备上的平安阀是否好用,切断阀是否翻开。 合成塔出料前,用手摸分解系统气液相进出口管道是否发热, 了解管道是否堵

4、塞。4 合成塔出料钱应将加热器蒸汽进口调节阀稍开一点,设备进行预热。5 合成塔出料中亚分解提温时,应注意中压吸收塔鼓泡段温度,防止 提温过快 鼓泡段超温。特别是短期停车后的开车和中压吸收塔采用浮 阀板时应特别注意这 一点。(2) 停车后: 及时关闭分解加热机蒸汽尽快发的前后截止阀,防止加热器超温。 将分解加热器尿液进口“ U'型管处的排放阀翻开,使加热器和管道 内的尿 液排放干净,或者进蒸汽冷凝液清洗和置换加热器的列管和通 道,防止加热器及 管道堵塞。( 3) 在生成过程中:1 注意调节分解温度,调节的原那么是:既要保证分解效率,又要使分 解温度不 至于很高,防止造成尿液中缩二尿的增长

5、和设备的腐蚀, 所以应使分解温度保持 一个最正确操作温度。2 要注意分解温度的变化和进出口蒸汽调节阀的开度情况,了解分解 效率和合 成塔二氧化碳转化率的变化情况。3 要注意别离器的液位情况是否正常,应尽量防止波动,液位太高气 液别离效 果不好,易造成气相出口带液,液位太低易造成液相窜气引 起低压分解回收系统 超压。4 预精馏流程要调整好空气参加量。4. 合成塔出料时怎样调节中压分解温度? 答:一般正常生产时在操作压力1.77MPa下,中压分解温度控制在 155-160 C,甲胺分解率约89%总氨蒸出率约 8999%但是合成塔开车刚出料时,塔内二氧化碳转化率很低,合成液中甲胺和 游离氨量较大,造

6、成中压低压分解负荷很大,温度也很难以提高到工艺指标。这时应迅速开大蒸汽调节阀,加大蒸汽量。当温度到达130C以上时应适当加以控制。因为在130-135 C时,甲胺的分解率约为50%±到150 C时约 为 80%增加很快,甲胺开始大量分解,这样必然会影响中 压吸收塔的操作,所以 中压分解温度的调节应密切注意中压吸收塔温 度的变化,待调节逐步正常时,中压分解温度调节至155-160 C不要超过160C。因为160C以上甲胺的分解率提高不多,可是中压分解 设备腐蚀加剧同时尿液中缩二尿增值加快,使产品质量降低。5. 中压分解断蒸汽时应如何处理?答:断蒸汽的原因,一种可能是全系统断蒸汽,这要立

7、即停车。一种 可能是中压 分解加热器蒸汽调节系统出问题, 此时可用整齐调节阀的 副线阀来调节, 如果分 解温度还提不起来可暂作如下处理:系统减负荷;因中压分解气体减少后,一段吸收塔温度会下降,应立即减少回流氨的量;因中压温度提不起来,将造成低压分解负荷突然增大,注意低压吸收应增加吸收用水量; 低压吸收温度和液位都会上升, 应加大冷凝吸收器的用水量, 排放一局部溶液维持液位;由于低压分解负荷增加, 分解后尿液中甲胺含量增加, 由于尿液中氨的汽化和 甲胺的分解, 闪蒸槽温度会下降很大,此时应注意降低闪蒸槽真空度, 防止结晶。由于中压分解温度提不起来,低压分解负荷加重, 造成一段蒸发外表 冷凝器中的

8、 冷凝液氨含量增加, 使碳铵液曹中的氨浓度增加, 为了防 止解析塔中的闪蒸现象, 需向碳铵液曹中补入新鲜水。6. 中压分解别离器液位不当会出现那些现象? 答:如果别离器液位指示不当 (即 控制调节系统出故障)会出现如下 问题:别离器现场液位满;中压分解的尿 液从气相管进入中压吸 收塔,使吸收塔溶液中尿素含量猛增, 底部吸收溶液沸点 上升,对应 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猛增,吸收塔操作温度上升,吸收出现不正常。(3) 一甲液中尿素含量上升,一甲泵转速加快,合成塔底部温度上升,出 口减 压阀明显开大。 (4 中压分解至低压分解的尿液量减少,进低压分 解加热器蒸汽 量减少。(2) 别离器无液位出现: (

9、1 中压分解气体窜入低压分解系统,造成中 压分级回 收系统压力下降,低压分解回收系统超压。 ( 2 别离器看不见 液位(3 中压吸收 塔鼓泡段温度出现下降。不管别离器满夜还是无液位时,都应及时检查仪表指示和调节系统, 根据现场视 镜,用手动调节,防止事故恶化。7. 怎样调节中压吸收塔中的H2O/ CO来提高合成塔二氧化碳转化率?答:中压 吸收塔溶液中的H2O/ CO影响了合成塔进料中的 fO/ CO,因此吸收溶液中的水 碳比降低,对提高合成塔二氧化碳转化率有利, 当吸收溶液中H2C/ CO增高时 有两种方法调节 , 视当时实际操作情况 决定。 当合成塔原料中氨和CQ量不变时,如果吸收液中的 H

10、2O/ CO增大,贝燧合 成塔物料中的HO/ CO增大,使CO转化率下降,未反响物的 回收量增多。 如果 还要保持原来的吸收溶液浓度就需要增加吸收剂的 水量,那么系统的循环水量增加 返回合成塔的甲胺量也增加 , 使物料 在合成塔内停留时间缩短 , 使转化率更下降。 当转化率下降到某一数值后系统开始形成恶性循环 , 此时只有减少反 应物的回收 量, 将多余的中压吸收液排放至系统外 , 以到达新的平衡。 由于吸收中的H2O/ CO增大,引起合成塔 CO转化率下降,未反响物增加 , 如果不增加吸收剂水量在可能的情况下 , 提高中压吸收液浓 度,降低甲胺 液的H2O/ CO,也可以使合成塔转化率又重新

11、上升,使 系统到达新的平衡后,改 变中压吸收溶液的 H2O/ CO,此时要考虑合 成塔进料中的HO/ CQ比,甲胺溶液 中HO/ CO下降,甲胺液熔点升 高,不饱和度降低,溶液中易析出甲胺结晶,同 时气相中CQ含量升高, 吸收情况不好。所以中压回收溶液要考虑合成塔的 CC转化率。中型尿素厂尿素生产 中,中压吸 收液中 H2O/ CO=1.8 2.0 分子比。8. 中压吸收精细段操作温度与吸收剂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 答:中压分解的气体 经中压吸收塔鼓泡段吸收后 , 因气液平衡组成关 系, 出鼓泡段的气体 , 在一定条件 下总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 气及大量的氨过剩氨与回流氨 为了在精细 段吸

12、收气体中少量的二 氧化碳和冷凝气相中的水蒸气 , 就要选择适宜的操作温度 和吸收剂。 如果精洗段的二氧化碳洗涤负荷增大 , 温度上升后 , 不但要增加顶部 回 流氨, 同时也要增加顶部加水量 , 防止进入分层区析出结晶和气相 中的二氧化碳 含量增高。如果精洗段的二氧化碳洗涤量固定, 精细段的温度主要由进入的氨水 浓度决定。 浓度高温度低,浓度低温度高。9. 中压吸收塔的操作温度与压力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有何影响? 答:氨与二氧化 碳的吸收过程,不仅是一个气体溶解在液体中的物理 吸收过程,而且还有 2NH3+ CO2= NH4COO2NH+ Q 的化学反响。一个吸 收过程有化学反响产生,就称伴有化学

13、 反响的吸收。 氨和二氧化碳吸 收不但有化学反响而且吸收过程是体积减小的过程, 所以增加压力对 甲胺生成反响的平衡和吸收速度的加快都是有利的。 操作压力上 升, 气液平衡中二氧化碳含量降低, 因此吸收塔要采用较高的压力进行操 作。 考虑惰性气体的存在, 一般中压吸收塔操作压力大于一定条件下 的吸收塔溶液平 衡蒸汽压约 17Kg/cm2. 氨和二氧化碳在吸收 塔中溶解和产生甲胺反响都要放出热量, 所以操作温度低对吸收有利 高压低 温。因系统操作压力已稳定,溶液中 H20/ CO比受系统条件的限制而不能任 意改变, 所以溶液的温度就决定了中压吸收系统的状态, 而溶液中的温度又 决定了溶液的 NH/

14、 CO比,NH/ CO比高温度低,气相平衡时气相中二氧化 碳含量低,吸收情况 好。10 . 中压吸收塔为何要加回流氨和控制顶低回流氨分配比? 答:加回流氨的目 的: 维持中压吸收热平衡 使气相中的水蒸气得到冷凝,以提高进入氨冷器气体中氨的纯度 增加气相中氨的分压,使气相中二氧化碳含量将很小 顶低回流氨的分配比一般是:顶部占 8 0% ,底部占 2 0% ,实际可随负荷 的变 化而适当调整,在负荷低时,底回流氨可以不加。顶回流氨量应使中压吸收塔顶部进料中氨水浓度维持在 90-95% 左右, 顶部加 氨过少氨浓度过低,那么出气温度升高,出口气相中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含量升高, 加氨过多氨浓度过高溶解

15、二氧化碳能力下降, 易析出结晶, 因此 顶部加氨量不可 以随意改变。在维持顶部适宜氨量的根底上,其余的回流氨应从底部加进去, 底部加氨直 接进 鼓泡段,调节温度及时。11.中压吸收塔出口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 1 OOPPm有何影响?1 2 . 原始开车前中压分解吸收系统为何要充压? 答:中压充压目的: 系统充压后,中压分解压力能迅速上升到合成塔出料前的压力使按泵、甲 胺 泵净压头增加,不易汽化。近系统充压用氮气使系统中的空气得到置换, 防止氨 在空气中爆炸的可能性。 系统充压后能使氨系统的设备和管道死角 处的积水排 净。13. 中压充压步骤时什么?答:(1) 检查中压系统的排放阀与放空伐是否

16、关闭,以及 PV-301 调节阀的 前后 截止阀与副线是否关闭;(2) 联系脱碳仪表空气至 5-8Kg/cm2;(3) 从顶回流氨流量计后接一软管与仪表空气连接, 翻开截止阀向中压 充压 至 3-5 Kg/c 川即可;(4) 充压正常后排净中压系统内的积水,还应把软管一头解开,防止阀 门内 漏,中压系统漏入仪表空气。1 4. 中压分解回收系统充压时应注意那些问题?答:中压分解回收系统一般充压3-5kg/cm2夏天只要充到低限。 充压介质使氮气 如果不用惰性气体升压,可直接用氨升压,用氨升压时将中压吸收塔底部 加 热器蒸汽进口阀翻开,使塔内的回流氨汽化,以提高氨的冷凝温度,来达 到系统 升压的目

17、的。但是应当注意,系统压力会受氨冷器的冷却水温度的影响。 如果冷却水温度 低特 别使冬季压力不容易升上来,只有将冷凝器的冷却水关小或关起来, 使 压力逐渐 提高,如果液氨泵启动起来大循环后,液氨温度进一步提高,压力 会上升一些, 但是一定要注意,合成塔快出料时,一定要提前开大氨冷器水 伐,否那么出料后会 超压。用氨升压时,不能将系统内的空气置换出,氨和空气混合后有可能成为爆炸 气体,从平安角度来讲应该注意。 21. 中压卸压应注意什么? 答:中压卸压应在合成保压,循环系统冲洗稀释后进行(1) 卸压时应开用尾吸系统卸压前应保持氨冷ABC冷却水流动,防止卸压时冻裂列管(3) 卸压应缓慢操作(4)

18、卸压至 0.5Mpa 后,放可翻开高点放空伐。 如遇短冷水应翻开氨冷器倒 淋 排净积水。探 15. 中压吸收塔为何要充液位何时进行好?答: (1) 一吸塔在合成投料前必须充一定高度的液位,其目的: 投料时需用一甲泵送少量吸收塔的氨水至合成塔,以降低塔内甲胺的熔 点, 有利于甲胺脱水生成尿素。 合成投料前,在合成塔充满过程中为使合成塔压力缓慢上升 ,P4 伐保持了 一 定的开度,合成出来的气体有二氧化碳气,这些气体要通过吸收塔来吸收, 有一 定的氨水就保证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2) 一吸塔充液的方法: 第一种:系统引氨后, 启动氨水泵, 给一吸塔充液, 另外一吸塔要加一局部 回流氨形成氨水,液位

19、合格后即停氨水泵。第二种: 合成塔氨升压与中压吸收塔充液同时进行, 一吸塔充液时要防止溶 液倒 至中亚分解塔,假设出现此现象可将一分加热器调节阀适当挑开些, 加大 中压分解 塔与一吸塔之间的压差。 ( 注:当合成投料,一甲泵慢速送氨水至 合成塔时,一 次启动氨水泵向中压吸收塔补充液位 ) 。16. 合成塔出料前中压吸收塔温度控制多少为宜? 70-80C) 答:合成出料前中压吸收塔鼓泡段温度控制不能无视,否那么当合成出 料中压分解加热后一吸塔即陷入不正常状态, 中压循环不正常后中压 吸收塔底部温度时通过顶回流氨与加热蒸汽来控制,一般控制在70-80 C 左右,此时对应的氨水浓度约 50-60 %

20、溶液温度急剧上升,溶液中氨大量气化,鼓泡段液位突然下降,使精洗段负荷加大,中压吸 收塔的操作更难以控制。同时温度过低,溶液中氨浓度过高,沸点低易造成一甲泵气缚,不能 正常运转。假设温度控制过高对应鼓泡段溶液中氨浓度偏低,因中压吸 收是伴有2NH+CG=NHCO的化学反响的吸收过程,溶液中的氨含 量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有很大的影响,一旦二氧化碳气大量进入后,鼓泡度达不到预期的吸收效果,气相中的二氧化碳量增多进入氨冷器, 形成甲胺结晶,堵塞氨冷器与阀门管道造成中压超压。17. 正常时如何调节和控制中压吸收塔加水量?答:18. 影响中压分解吸收系统压力波动的因素有那些?会带来那些不良影响? 答:中压分解

21、吸收系统的压力主要时受氨的冷凝影响,其影响因素很多:19:影响一吸塔鼓泡段及出气温度的因素有那些?答:合成塔负荷的变化,影响一吸塔负荷的变化。同一负荷下,二氧化碳转换率的上下,影响吸收塔的负荷变化0 蒸发负荷及一段真空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吸收塔热能利用段的效果, 从而给 一吸 塔带来负荷变化 04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压分解温度分解气量的关系 05 一分塔发生液位满、倒液、或液位低、窜气都会造成一吸塔温度波动。06 一吸塔液位控制过高或过低,引起吸收温度变化。07 塔顶参加的氨水量波动及组分发生变化,会影响出气温度。08 顶低回流氨量调节不当09 一吸冷却器水温、水压变化,引起吸收温度变化。探

22、 20. 系统引氨时应该注意那些问题? 答:新鲜氨从氨库至系统的过程叫系统引氨, 引氨的多少和速度的快慢有系 统液 氨缓冲槽液位调节阀调节控制,一定注意:01 必须将氨系统的设备管道与氨泵体内的水排除干净,引氨后液氨和水混 合, 放出热量,氨汽化产生局部气阻, 使氨泵气缚大量不好, 新鲜氨也不易 进入系统, 中压系统回流氨加不进去,在水过多时产生水击振坏管道 02 引氨前一定要注意 开氨冷器、惰洗器、尾吸冷却器水阀,引氨时要缓慢操 作,保证系统压力缓慢上 升。03 引氨过程中要联系好,检查应关阀门,防止氨储罐气进入系统 04引氨时应缓 慢,防止氨库窜气,同时联系合成岗位,提高氨库压力。采 用低

23、压储罐流程厂 的引氨时应注意氨升压泵的操作,防止泵打不上压。22. 一吸塔回流氨下液不畅是何原因?如何处理?23. 中压吸收塔回流氨与浓氨水进口管为何要采用 U' 型管?探 24. 影响一吸塔操作的因素有那些? 答:一吸塔的操作受以下五个因素影响:1吸收温度:主要时控制一甲液温度和出气温度, 其影响因素也是多方 面的, 如合成负荷、二氧化碳转化率、软水压力、水量、一段分解效 率等2 吸收压力:压力高有利于吸收,这就要求既要保证中压分解完全,又能保 证吸收彻底,同时又要保证氨冷凝的效果。3 加水量的影响:只要是通过二甲液和氨水量来控制一吸塔的加水量,其水 炭比一般控制在 1.8-2.2.

24、4顶部氨水量:主要用于精洗上窜的二氧化碳气体,防止气相超温,要求氨水中二氧化碳的量不能超过 6%,否那么易形成结晶。5顶底回流氨的分配比:正常生产中可不用底回流氨,通过顶回流氨可调节一吸塔温度。生产中假设加大回流氨用量,会使溶液中氨碳比上升, 沸点降 低当降低至甲胺熔点就会产生结晶, 随入塔二氧化碳和氨的反 应放出热量, 溶液中氨蒸发,氨碳比下降,结晶又融化,这样鼓泡段 温度就会出现忽高 忽低的波动现象。实际生产中底回流氨量一般控制在总氨的 10%左右,当一吸冷却器投入正常 运行 后可以吧加底回流氨。25. 如何进行全系统热洗?26. 生成中氨冷凝器常发生的故障有那些?答:由于腐蚀使碳钢换热器

25、直管口管口焊缝发生泄露 ,川0<0.5%勺液氨腐 蚀轻, 形成甲胺水溶液,那么腐蚀加剧。 一吸塔气相二氧化碳超标,产生甲胺结晶堵塞氨冷器换热管和出液管 操作压力低或冷却水温高,使氨冷器冷凝效率降低,大量气氨随惰性气体 至 惰洗器与尾吸塔4由于机械故障引起停车探探 27. 精细段中部超温是何原因?如何处理?答:一吸塔液位假,液位过高或过低 二冷氨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偏高 大于 6% 氨泵不打量或氨水泵跳车或打量与系统负荷不协调; 满负荷时,软水压力低一甲液超温负荷上移导致超温: 中压压力波动大,短时压力不平衡,回流氨不能靠原有静压头流入一 吸塔,致使回流氨量小或无量,导致精洗段超温。处理:注意

26、现场液位,加强巡检;2 排二冷置换液位; 3 联系泵房,开氨水泵;4 减负荷生产,氨水泵该打冷凝液冲洗塔板;5 稳定中压 综上所述:不管何种原因应先减负荷再打冷凝液冲洗塔板直至正常探 28. 一吸冷气液混合物温度升高的原因有那些 答:一分加温度偏高;加减量过猛;蒸发负荷重或一段真空度达不到 指标; 二甲泵跳车或打量差,二甲液量少-TRC-30高(二甲泵转速低);软水压 力低循环水量少,一吸冷换热效果差-TRC-302高;吸冷忘 关或一吸冷进 水温太低(< 60C) - TRC-30高探 29.惰洗器防爆板破有何现象?是何原因?如何处理?对系统有何危害? 答: 现象:(1)氨冷器温度TV-

27、305偏高;惰洗器出液温度高;(3)吸塔超温; (4) 中压超压,气相带液。原因:中压长期大幅度波动,惰洗器出现短时压力不平衡,超压导致 破裂。 处理:开用惰洗器近路伐,气相由 A B惰洗器主线关闭。危害:(1)中压氨吸收冷凝能力下降,中压放空量大,氨耗偏高。( 2)尾气吸收系统负荷加重,碳铵液浓度增高。探 30. 吸冷却器的操作要点时什么?答:软水保证供给时,保持大流量、小温差;控制一吸冷却器进口软水温度不低于 60C防止水温过低造成一吸冷 结晶,影 响其换热效果; 一吸冷却器在操作中应根据负荷的大小、软水流量及压力的大小做相应的调节,做到勤调节。 (二氧化碳超标危害:引起一吸塔中部吸收不正

28、常,塔板结晶、 中部超温,甚至引起气相超温 )31. 如何进行氨升压? 答:(1)合成塔预热后,合成循环系统做好开车准备即可 进行氨升压;(2)检查并关闭尿塔预热蒸汽伐及排冷凝液伐,翻开 P4伐前后截止阀,打 开液 氨泵出口截止阀,翻开氨预热器蒸汽阀,使 TI-205达150C,并逐步开大合成塔 进氨截止阀,当合成塔压力与氨泵出口压力根本平衡后逐 步关小液氨泵旁路伐 加压或用 FV-202 调节入塔氨量,使合成压力逐 步升至 8-10Mpa.(3) 氨升压时应手控P4,防止顶温超温,并使合成压力缓慢上升。(4) 当开PV-204时,注意一段循环压力 PV-301变化,防止超压。( 5)引氨入塔

29、时,应注意液氨缓冲槽液位下降,不要太快必要时可 减慢入塔氨 量或开 LV-301 副线伐。(6) 尿塔压力达& 10Mpa时检查合成循环系统设备管线是否漏。32. 如何保护一分塔? 答:开车时应注意一下几点:33. 一分塔满液的原因?答:一分塔出料管堵;LV-302伐卡或调节阀失灵;加负荷时未及时调节LV-302約液位人为控制过高;一分塔下一分加管线堵;一分加除沫 装置坏; 一分加生成负荷与设计不合理;二次空气参加量过大;g仪表指示假。处理:可根据负荷调节LV-302开度;假设因出料管堵应先停车用冷凝液 热洗 或用蒸汽外吹;因调节阀问题,先用副线调节,联系仪表处理。 一分塔气相带 液原

30、因:一分塔出料管堵,引起一分塔满液带液;2LV-302伐卡或调节阀失灵,引 起 一分塔满液带液;2加负荷时未及时调节LV-302引起一分塔满液带液; 液位人 为控制高; 25 一分塔下一分加热管线堵塞; 26 一分塔除沫装置坏; 27 一分 塔生产负荷与设计不合理,都可以使一分塔带液。34. 如何判断回流氨管线堵塞?如何处理?答;判断:21 当开大回流氨调节阀时,而氨量部增,一吸气相温度上升。22 用手摸回流氨入塔管线是否发热。 23 液氨缓冲槽平衡液位上升,这就说明 回 流氨管线有堵塞。处理:回流氨管线堵塞部严重时,可开大调节阀或用蒸 汽外吹 的方法;假设回流氨气会形成气阻加不进去回流氨,可以从倒淋阀排一 排;如果有 原料氨接口可稍开原料氨冲一下即可, 假设长时间不通,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