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耕地等别年度监测评价技术手册(试行稿,V20150907)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二0一五年九月前言1第一部分分等参数调查监测21.1 目标任务21.2 工作原则21.3 工作依据21.4 术语及相关说明31.4.1 全国标准耕作制度二级区 31.4.2 分等因素指标区31.5 调查监测内容.31.5.1 全国标准耕作制度一级区和二级区补充调查 31.5.2 全国标准耕作制度二级区基础参数补充调查 51.5.3 县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补充调查 51.5.4 分等因素指标区分等因素、分级赋分和权重调查 61.6 调查监测成果6第二部分等别渐变耕地抽样监测.82.1 目标任务82.2 工作依据8
2、2.3 术语和定义82.4 基本原则92.5 程序与方法 102.5.1 建立省域耕地等别渐变类型集 102.5.2 确定耕地等别渐变主导因素 102.5.3 确定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分布范围 112.5.4 选取耕地等别渐变监测单元 112.5.5 调查与评价监测单元质量变化信息 122.5.6 生成年度耕地等别渐变图层 132.5.7 编制县级耕地等别年度监测评价报告 132.5.8 省(区、市)监测评价成果汇总142.6 成果内容与要求152.6.1 成果体系 152.6.2 矢量图层成果162.6.3 图件成果162.6.4 表格成果172.6.5 报告成果172.6.6 影像成果172.
3、6.7 存放管理17附件2.1文字报告格式及内容要求 19附件2.2成果存放管理示例 21ii刖百为规范全国耕地等别年度监测评价的技术方法,根据耕地等别 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方案(国土资厅发201260号)有关要求, 特制定本技术手册。年度监测评价内容包括:一是开展分等参数调查监测,服务于规 程修订和下一轮全面更新评价工作;二是通过抽样监测渐变耕地等别 变化,评价区域渐变耕地等别和产能变化趋势、变化强度及分布规律 等。本技术手册中的等别和等别指数均特指国家利用等和国家利用等指数。10第一部分分等参数调查监测1.1 目标任务(1)在两轮分等工作中,认为规程中标准耕作制度、作物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
4、数与地方实际有出入的,以及规程没有提供的, 对相关基础数据进行调查监测,为规程修订做好数据支撑。(2)对现有分等参数体系(分等因素指标区及其分等因素、因 素分级赋分和权重)进行梳理,认为不符合地方实际需要调整的,提 出调整建议及相关证据,服务下一轮耕地等别全面更新评价工作。(3)根据全国分等成果信息化、规范化建设的需要,部分省份 要逐步调整解决标准耕作制度二级区过分细化、分等因素指标区划分过多的问题,为规程修订和全面更新评价服务。1.2 工作原则规程中分等参数调整和修订的总体要求为: 依据科学、论据充分、 程序完备,即要有区域内农林水气象等方面长期稳定的三年以上的实 验或观测数据支持,要经过县
5、、省专家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充分论证。在规程修订后方可使用。1.3 工作依据分等参数调查监测依据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和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耕地等别调查评定与 监测工作方案 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60号)相关要求开展。1.4 术语及相关说明1.4.1 全国标准耕作制度二级区全国标准耕作制度二级区是各省分区确定产量比系数、指定作物 最大单产、指定作物最大产量成本指数的基础。 各省的全国标准耕作 制度二级区与规程不一致的,提出调整建议及相关证据;认为规程中 全国标准耕作制度二级区需要细化或在省内已经细化为省三级区的, 提出细化建议及相关证据。全国标准耕作制度二级
6、区调整建议和细化 建议经论证合理的会在规程修订中予以采纳。 在下一轮全面更新评价 中,不再允许使用省三级区概念。1.4.2 分等因素指标区分等因素指标区是指在全国标准耕作制度二级区内,因素分级、 赋分和因素权重完全一致的区域。分等因素指标区由各省技术组统一 组织,在全国标准耕作制度二级区内细化, 县统一采用分等因素指标 区划分结果。在下一轮分等更新评价中不再允许各县单独划分分等因 素指标区。1.5 调查监测内容1.5.1 全国标准耕作制度一级区和二级区补充调查对照规程核查各县标准耕作制度。若有变化,以县为单位填写标 准耕作制度调查表(表1.1,每县一表),汇总形成省级标准耕作制度 变更表(表1
7、.2)和全国标准耕作制度一级区和二级区划分表 (表1.3), 并提供变更原因及依据。表1.1 *县标准耕作制度变更调查表1.耕作制度调查年一熟、一年两熟、二年一熟和一年一熟 4种类型统计 主要耕作制度;多熟种植可用符号表示,“一”表示年内复种,如小麦-玉米;“/”表示套作,“小麦/玉米”表示小麦、玉一年 两熟,但在生长期后重登;一 表小两年二熟的隔年,如工米一小麦/玉米。主要耕作制度在本地所占比例()2.种植作物调查耕作制度中包含的主要作物,如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 等,按近三年实际情况统计作物名称播种面积(公顷)播种/收获日期(日/月)平均产量(斤/亩)灌溉比例()3.灾害与受灾如旱、涝、
8、霜冻、病虫害等,按近3年实际发生情况统计主要受灾类型受灾类型1:受灾类型2:3个主要受灾作物该作物受灾面积(公顷)灾损量(公斤/公顷)表1.2 *省标准耕作制度变更表县名规程中标准耕作制度建议标准耕作制度更改原因表1.3 *省一级区和二级区划分表一级区名称二级区名称包括市、县更改原因1.5.2 全国标准耕作制度二级区基础参数补充调查产量比系数、指定作物最大产量(用于计算土地利用系数)、指定作物最大产量成本指数(用于计算经济系数)需要调整的,以省为 单位开展全国标准耕作制度二级区基础参数体系的补充调查,包括基准作物和指定作物的平均单产、指定作物最大产量、指定作物最大产 量成本指数。以上参数由省级
9、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分区确定(表 1.4),并提供更改原因及相关的证据性数据资料。表1.4 省(区、市)全国标准耕作制度二级区基准作物和指定作物基础参数调查表全国标准耕作制度 二级区名称基准作物/ 指定作物名称平均单产取人1 M最大产量成本指数更改原因1.5.3县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补充调查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需要更新的,省农用地分等技术组要组织本省专家对调查获得各县主要作物播种日期和收获日期、主要作物实际最高产量等资料(表1.5)进行分析、论证,然后上报国家技 术组用于潜力测算。表1.5 省(自治区、直辖市)作物播种/收获日期资料调查表县(区)名地形区耕地平 均海拔大宗粮食 作物种类
10、播种 日期收获 日期最局单产 公斤/亩说明:1)地形区:对于地形条件复杂的县,在不同地形区同一种作物的播种日期、收获日期有明显的差异(下10天),甚至大宗粮食作物种类也不同,则请分区提供资料;2)耕地平均海拔:指各地形区内大多数耕地所处海拔位置;3)作物种类:根据当地大宗粮食作物,各地形区内的作物种类可能不止一种,请按 春小麦、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早稻、晚稻、一季稻、谷子、马铃薯、甘薯、 花生、大豆、油菜、棉花、甘蔗、青棵等种类分别提供资料;4)作物日期资料上报前请注意根据作物的生长期进行校验。1.5.4 分等因素指标区分等因素、分级赋分和权重调查各省结合全国农用地分等工作开展以来的工作实
11、际,全面梳理各全国标准耕作制度二级区内分等因素指标区的划分,分等因素,因素 分级、赋分和权重情况,结合参数体系的实际使用情况和拟采取的调 整情况,形成下一轮全面更新评价时拟采用的分等因素指标区分级赋 分和权重规则表(表1.6)。表1.6 省(区、市)二级区内各分等因素指标区的因素分级赋分和权重表二级区名称指标区名称分等因素名称分等因素权重分等因素分级和赋分标准1.6调查监测成果以省为单位形成分等参数调查监测报告(含表格1.1-1.6),在报告中重点说明全国标准耕作制度二级区和分等因素指标区的调整情况和调整依据。要在2016-2018年应用拟调整的全国标准耕作制度二级区和分等因素指标区在全省范围
12、内选择部分分等单元进行试算,提供调整前后耕地等别升降的最高等和平均等状况,确保分等成果在全面更新评价前后有机衔接第二部分等别渐变耕地抽样监测2.1 目标任务工作目标:通过抽样监测渐变耕地,全面掌握年度内耕地等别渐 变类型分布范围内耕地等别变化情况,分析耕地等别和产能变化趋势 及变化原因。工作任务:在县域内划定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分布范围,在耕地等 别渐变类型分布范围内的每个等别的耕地上选择监测单元,基于监测单元对耕地等别与产能进行监测评价,估算县域内耕地质量渐变耕地 的质量等别与产能变化。2.2 工作依据渐变耕地等别年度监测评价工作依据下列标准和文件开展: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
13、2012)农用地质量分等数据库标准(报批稿)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耕地等别调查评定与监测工作方 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60号)2.3 术语和定义2.3.1 等别渐变耕地指县域内耕地主要受自然环境因素和宏观经济政策因素影响,质量等别及产能渐变的耕地。2.3.2 耕地等别渐变类型由于气候条件和社会经济等条件变化导致耕地等别存在一定变化趋势,每种特定的变化趋势称作耕地等别渐变类型。2.3.3 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分布范围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在空间上的分布区域, 具体是指一定数量的分 等单元。2.3.4 耕地等别渐变主导因素决定耕地等别渐变趋势或渐变程度的,起主要作用的分等因素。2.3.5 监测单元
14、在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分布范围内选定的各耕地等别在空间上具 有代表性的耕地分等单元。2.4 基本原则2.4.1 分级监测原则省(区、市)负责建立全省质量渐变耕地等别监测框架,确定耕 地等别渐变类型集,提出县(市、区)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分布范围划 定方法、监测单元选择要求等工作,指导县(市、区)日常监测及成 果汇总等工作,并负责建立耕地等别渐变监测网络体系;县(市、区)负责在省(区、市)耕地等别渐变监测框架下开展工作,完成对监测 单元的观测与评价等工作;国家负责全国耕地等别渐变监测评价成果 的汇总、论证。2.4.2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原则耕地等别年度监测以定量计算为主,对难以定量监测的自然因 素
15、、社会经济因素采用必要的定性分析。2.4.3 年度渐变监测与年度更新互补原则年度监测主要是解决质量渐变型耕地的监测评价;年度更新主要 是解决工程导致的质量突变型耕地的监测评价,二者都是耕地等别调 查与评价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在组织实施中要相互衔接。2.5 程序与方法2.5.1 建立省域耕地等别渐变类型集省(区、市)技术指导组,在充分考虑气候、地形地貌、土壤类 型、水资源空间分布等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粮食 生产的实际情况,初步提出并建立省域耕地等别渐变类型集, 并结合 县级质量渐变耕地等别监测工作的具体实践逐步更新完善。在全国范围内,耕地等别渐变类型集可初步归纳为:逐步干旱型、逐
16、步渍涝型、 黑土层变薄型、肥力提升型、肥力衰退型、沙化型、酸化型、盐化碱 化型、脱盐脱碱型、水土流失型,各省(区、市)根据情况可以增加 类型,并反馈到部土地整治中心技术指导组。2.5.2 确定耕地等别渐变主导因素省(区、市)技术指导组,依据各期耕地等别数据,全面分析区 域内耕地资源本底分布情况,揭示区域耕地质量分布及变化特征, 结 合农业气象资料、土地利用规划资料、土壤普查资料和农业调查等资 料,结合省(区、市)内初步建立的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初步确定区域内耕地等别渐变主导因素,供县(市、区)开展工作时参考。各耕地等别渐变类型的主导因素建议如下:表2.1耕地质量渐变类型与主导因素对照表渐变类型渐
17、变类型代码主导因素主导因素代码逐步干旱型ZBGHX灌溉保证率GGBZL逐步渍涝型ZBZLX排水条件PSTJ黑土层变薄型HTCBBX有效土层厚度YXTCHD水土流失型STLSX肥力提升型FLTSX土壤后机质含量TRYJZHL肥力衰退型FLSTX沙化型SHX表层土壤质地BCTRZD酸化型SHX土壤pH值TRPHZ盐化碱化型YHJHX盐渍化程度YZHCD脱盐脱碱型TYTJX2.5.3 确定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分布范围结合县级农用地分等更新工作和耕地等别渐变主导因素,确定耕 地等别渐变类型分布范围。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分布范围可以包含主导 因素一致耕地等别不同的农用地分等单元。2.5.4 选取耕地等别渐变监测
18、单元(1)数量要求。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分布范围内的各等别上都至 少有一个监测单元,优先选择农用地分等中布设的标准样地。11(2)代表性要求。监测单元要分布在该类型分布范围该等别的 典型部位上,要远离城市、道路。2.5.5 调查与评价监测单元质量变化信息对各监测单元耕地等别渐变的主导因素进行长期监测,并对其引 起的耕地等别渐变做出定量评价。整理县域耕地质量渐变类型分布范 围和监测单元数据,按照渐变类型分布范围和监测单元图层属性格式 要求,生成年度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分布范围图层(属性结构参考表2.2)和监测单元图层(属性结构参考表 2.3)。表2.2县级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分布范围属性结构描述表序 号字段
19、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 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约束条 件备注1标识码BSMInt10>0M2渐变类型分布范 围编号FBFWBHChar10非空M见本表注13渐变类型分布范围名称FBFWMCChar60非空M根据具体情况选填4渐变类型JBLXChar10非空M见本表注25渐变主导因素ZDYS1Char10非空M见本表注3注1:以大写字母"FB'开头的10位定长编码,其中3-8位为县级行政代码,9-10位为流水编号;注2:填写渐变类型的代码;注3:填写与渐变类型相对应的主导因素的代码。表2.3县级耕地等别渐变监测单元属性结构描述表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
20、约束条件备注1标识码BSMInt10>0M2监测单元编号JCDYBHChar10M见本表注13单元编号DYBHChar19非空M见本表注24年初等别NCDBInt3>0M渐变类型JBLXChar16非空M见本表注3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 位数值域约束条件备注4代表面积DBMJFloat162>0M见本表注46主导因素ZDYS1Char10非空M根据具体情况选填7景观照片编号JGZPChar70非空M见本表注5注1:以大写字母 DY”开头的10位定长编码,其中3-8位为县级行政代码,9-10位为从01开始的序号;注2:与县级耕地等别数据库中的分等单元图层保持一
21、致;注3:填写渐变类型代码;注4:监测单元所代表的监测面积,为耕地的净面积,单位:公顷;注5:监测单元编号十"JG"十序列号(1位),每个监测单元最多允许5张景观照片,景观照片编号之间用空格分隔。2.5.6 生成年度耕地等别渐变图层提取耕地等别渐变区的分等单元,完善其属性信息,形成年度耕地等别渐变图层(属性结构参考表 2.4)表2.4县级年度耕地等别渐变图层属性结构描述表序 号字段名称字段 代码字段 类型字段 长度小数 位数值域约束 条件备注1标识码BSMInt10>0M2单元编号DYBHChar19非空M见本表注13渐变类型分布范围编号FBFWBHChar10非空见
22、本表注24国家利用等指数变化GJLYDZSBHInt6>0M5国家利用等别变化GJLYDBHInt2>0M注1 :参见农用地质量分等数据库标准;注2:该分等单元所处的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分布范围编号。2.5.7 编制县级耕地等别年度监测评价报告依据规程和监测单元所在地的分等指标体系,评价监测主导因素变化对耕地等别的影响。结合区域内各耕地等别类型等别的升降 和面积的消长,对区域耕地质量平均等别和耕地产能变化做出评价(表 2.5、表 2.6)。表2.5 县耕地等别渐变监测单元数据表监测单元编号年初等别渐变类型代表面积监测等别等别变化表2.6县耕地等别渐变监测结果表等别渐变类型基期年初年末变
23、化值等别面积平均等面积平均等面积平均等面积“7等酸化”注1:表中统计县域内各渐变类型耕地的等别和面积;注2:面积单位为公顷,保留2位小数,等别值保留1位小数;注3:基期数据为耕地等别完善成果数据,年初值表示上一年度的监测值,年末值表示本年度的监测值,变化值表示年末与年初的差值;注4:平均等数值保留1位小数,等别质量降低的用负值表示。2.5.8 省(区、市)监测评价成果汇总省(区、市)对各县级成果进行汇总、分析,形成省级耕地等别年度监测评价报告表2.7省耕地等别渐变监测单元数据表监测单元编号年初等别渐变类型代表面积监测等别等别变化表2.8 省耕地等别渐变监测结果表等别渐变类型基期年初年末变化值等
24、别面积平均等面积平均等面积平均等面积“7等酸化”注1:表中统计县域内各渐变© 注2:面积单位为公顷,保留 注3:基期数据为耕地等别完电 化值表示年末与年初的差值; 注4:平均等数值保留1位小与型耕地的等别和面积;2位小数,等别值保留1位小数;阜成果数据,年初值表示上一年度的监测值,年末值表示本年度的监测值,变数,等别质量降低的用负值表示。2.6成果内容与要求2.6.1 成果体系耕地等别年度监测评价成果包括:矢量图层成果、图件成果、表格成果、报告成果和影像成果 5个部分,成果体系如表2.9所示。表2.9耕地等别年度监测评价成果体系成果分级 成果 分类县级成果省级成果矢量图层成果渐变类型
25、分布范围图层(表2.2)监测单元图层(表2.3)耕地等别渐变图层(表2.4)图件成果耕地质量渐变类型分布范围及监测单元分布图耕地等别渐变图表格成果县耕地等别渐变监测单元数据表(表2.5)省耕地等别渐变监测单元数据表(表2.7)县耕地等别渐变监测结果表(表 2.6)省耕地质量渐变监测结果表(表2.8)报口成果耕地等别年度监测评价报告(要求见附件2.1)省耕地等别年度监测评价报告(要求见附件2.1)影像成果监测单元景观照片2.6.2矢量图层成果耕地等别年度监测评价的空间数据格式为 shapefile格式,空间投 影和坐标系与农用地年度分等更新评价成果相一致。数据库中非空间数据表统一采用 ArcGI
26、S兼容的dbf格式。耕地质量渐变类型分布范围数据图层命名为: FBFW+县级行政 区划代码(6位)+年度(4位)。如FBFW2312832014,表示黑龙江 海伦市2014年度渐变类型分布范围图层数据。监测单元数据图层命名为:县级行政区划代码(6位)+年度(4 位)+JCDY。如2312832014JCDY,表示黑龙江海伦市 2014年度监 测单元图层数据。耕地等别渐变图层命名为:县级行政区划代码(6位)+年度(4 位)+DBJB。如2312832014DBJB,表示黑龙江海伦市 2014年度渐 变耕地图层数据。2.6.3 图件成果图件成果包括耕地质量渐变类型分布范围及监测单元分布图、耕地等别
27、渐变图。要求提供 MXD格式和JPG格式。图件命名规则为:县行政代码(6位)+县(市、区)名+20XX年度+图名。2.6.4 表格成果县级表格成果包括:县耕地等别渐变监测单元数据表(表2.5)、 县耕地等别渐变监测结果表。省级表格成果包括:_省耕地等别渐变 监测单元数据表、省耕地等别渐变监测结果表。数据表格的格式为Excel 2003。县级数据表的命名规则为:县行 政代码(6位)+县(市、区)名+20XX年度+表名;省级数据表的命 名规则为:省行政代码(2位)+省(区,市)名+20XX年度+表名。2.6.5 报告成果报告成果包括:县耕地等别年度监测评价报告、省耕地等别 年度监测评价报告。报告成
28、果为 Word格式,报告命名规则为:XX省(区、市)+ 县(市、区)名+20XX年度+耕地等别年度监测评价报告;XX省(区、 市)+20XX年度+耕地等别年度监测评价报告。文字报告格式及内容 参照附件2.1。2.6.6 影像成果影像成果主要为监测单元的景观照片,JPG格式。各省(区、市) 可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形成其他影像成果。监测单元景观照片命名规则为:监测单元编号+20XX年度+JGZP。2.6.7 存放管理为便于成果使用,将耕地等别年度监测评价成果存放在 1个文件下,命名为“2位省代码+省(区、市)名称+耕地等别年度监测评价成果(20XX年)附件:2.12.2”。具体存放位置及命名规则参照附
29、件2.2文字报告格式及内容要求成果存放管理示例21附件2.1文字报告格式及内容要求一、封面格式耕地等别年度监测评价项目(左上方,左对齐,仿宋,小3号)XX省(区、市)或 XX县(市、区)XX年度耕地等别年度监测评价报告(主标题,居中、黑体,一号,加粗,2倍行距)XX省(区、市)或县(市、区)国土资源厅或局(宋体,小 2号,居中,2倍行距)XXXX年XX月(宋体,小2号,居中,2倍行距)以县(市、区)级年度监测评价报告为例,封面大致布局如图4-1所示。耕地等别年度监测评价项目XX县XX年度耕地等别年度监测评价报告XX县(市、区)国土资源局XXX)# XX 月图4-1耕地等别年度监测评价报告封面图二、正文格式(一)标题要求一级标题:一、XX黑体、小三号字,标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房产居间协议模板
- 2024工商局股权转让化协议
- 2024年度建筑施工作业框架性协议
- 2024年道路照明系统维修与保养协议
- 齐鲁工业大学《Python程序设计》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齐鲁工业大学《JavaWeb应用开发》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齐鲁工业大学《操作系统安全》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健康管理服务合同的公告
- 2023年江苏省南通市成考专升本数学(理)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带解析)
- 创业空间的社交电子商务考核试卷
- 多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十一讲 中华一家与中华民族格局底定(清前中期)根据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制作
- 生涯发展报告 (修改版)
- 求职能力展示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考题(附答案)
- 金属风管支架重量计算表
- Excel支票打印模板2021
- 《危险游戏莫玩耍》PPT课件.ppt
- 自-铣削用量进给量进给速度(精编版)
- 技术标书综合说明
- 中国行政区划空白图
- 关于少先队仪式教育的实践研究初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