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学数据数据分类与编码_第1页
地震科学数据数据分类与编码_第2页
地震科学数据数据分类与编码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工程技术标准EDS/Tx 2006地震科学数据数据分类与编码Earthquake-related scie ntific data-Categories and codes(征求意见稿)(本稿完成日期:2006年11月20 日)XXXX - XX - XX 发布XXXX -XX - XX 实施中国地震局 发布目次前 言. II1 范围 . 32 术语和定义 . 33 分类原则和方法 . 34 大类代码表 . 55 中类代码表 . 56 小类代码表 . 8本标准是地震科学数据系列标准的第6项标准,该系列标准的预计结构为:地震科学数据元数据编写指南地震科学数据数据模式编写指南地震科

2、学数据数据库建库指南地震科学数据数据元目录地震科学数据数据交换格式地震科学数据数据分类与编码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仲和周克昌黄志斌杨辉吴敏纪寿文赵宇彤顾左文李学良冯义钧代 光辉田丰地震科学数据数据分类与编码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地震科学数据的分类与编码方法以及地震科学数据的具体分类与代码。本标准适用于地震科学数据共享项目中的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分中心的数据汇集、管理、处理、交换和应用。2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2.1地震数据 earthquake-related dataGB/T与地震的孕育、发生、地震波传播及地震动造成的后果

3、以及减轻地震灾害相关联的数据。2.2地震数据分类 categori of earthquake data根据地震数据的属性和特征对地震数据进行的分类。2.3地震数据代码 code for earthquake data按照地震数据的分类,对不同类别的地震数据赋予的编码GB/T 18207.2-2005 5. 3.13。2.4地震科学数据 earthquake-related scie ntific data本标准中的定义同关于地震数据的定义(2.1 )。2.5基础数据basic data关于开展地震观测、探测、调查(考察)、实验与试验等活动所需的基本条件的基本信息的数据。 例:地震观测环境、观

4、测场地、观测设施、观测仪器、观测网络等方面的数据。2.6辅助数据auxilary data在地震观测中进行的辅助性观测(如温度、湿度、气压、降水量)所获得的数据。2.7原始数据raw data在观测、探测、调查(考察)、实验与试验等活动中直接产出的数据。2.8力口工数据 processed data对原始数据作必要的转换、规范化处理和质量检查订正后产出的数据以及经二次加工生成的高层次 数据。3分类原则和方法3.1分类方法根据地震科学数据的特点,采用线分类法,把地震科学数据分成若干大类,在大类下划分中类,中类下划分小类。3.1.1 大类划分大类的划分是根据获取原始数据的基本方式,分为观测数据、探

5、测数据、调查(考察)数据、实验与试验数据、专题数据、防震减灾综合数据以及其它地震数据。3.1.2 中类划分中类的划分以数据的学科属性为基础,并在具体分类时考虑各大类的不同特点。3.1.3 小类划分首先按数据产出层次及其相关因素,将数据归为基础数据、原始数据、加工数据三个层面。在每个层面上,再对数据按类别或对象进行划分。3.2编码方法地震数据编码采用字母数字混合代码,代码长度为6位,其中第一位固定为字母 D,表示地震数据,第二位表示大类,第三位表示中类,第四、五位表示小类,第六位表示属性。在本部分的表述中,大类 的6位代码中,第三至六位设定为0,中类的6位代码中,第四至六位设定为 0。从第二位到

6、第六位每一位 从数字1起顺序编码至9,在9个数字不够用时,继续以大写英文字母按字母顺序编码,Z代表“其它”类。具体编码结构如下:XXX XX X表示属性表示小类表示中类 , 遵循 DB/T 11.1-2006 中的规定 表示大类 , 遵循 DB/T 11.1-2006 中 的规定采用固定字母D,表示地震数据3.2.1 小类第一位编码小类编码的左边第一位以 1表示基础数据,2表示辅助数据,3表示原始数据,4至9表示不同层次的 加工数据,Z表示其它数据。小类第二位编码3.2.2.1 观测数据对于测震和强震动数据,小类编码的左起第二位一般表示数据涉及的区域范围,1表示台站,2表示地方性地震台网,3表

7、示省级区域地震台网,4表示国家地震台网,5表示中国全球地震台网,8表示来自 国外的地震数据中心的测震数据, 9表示不直接涉及区域的数据。对于地磁、地电、地下流体、地壳形变、重力等观测数据,小类编码的左起第二位主要用以表示同 一观测类别中的不同观测对象。属性位编码对于测震和强震动数据,属性位表示相应小类中所含数据的特征。对于地磁、地电、地下流体、地壳形变、重力等观测数据,属性位表示测项。属性位编码为“ 0”时,表示无属性要求。3.2.2.2 其他数据根据数据类型的具体特点赋予小类和属性代码。4大类代码表根据GB/T11.1 -2006地震数据分类与代码第1部分:基本类别,地震科学数据分成7个大类

8、,其名称、代码及说明见表 1。代码名称说明D10000观测数据由各类地震台网以及利用航天或航空器得到的与地震有关的原始数据、次生数据、基础数 据和辅助数据D20000探测数据对地球内部结构、构造和变化的原始探测数据、处理后的次生数据和结果数据以及相关基 础数据和辅助数据D30000调查(考察)数 据地震宏观现象、地震地质、地震灾害等通过调查(考察)获得的原始数据、次生数据、基 础数据和辅助数据D40000实验与试验数 据在实验室或实验场开展的各种实验或试验的原始测量数据及相关数据;与地震观测技术有 关的检定和测试数据D50000专题数据有数据汇集和共享要求的国家重大地震科学工程或地震科学研究项

9、目在实施过程中收集、 整理和产岀的数据集合;专题数据具有综合性和时效性,在条件具备时,专题数据中的部 分数据将纳入D10000-D40000的相应类别D60000防震减灾综合数据基于对地震观测数据、探测数据、调查(考察)数据、实验与试验数据、专题数据以及相 关的各种其它数据,通过综合、整理、分析、处理其他各类数据形成的为防震减灾服务的 综合性数据。DZ0000其它地震数据以上各类以外的与地震有关的数据5中类代码表5.1观测数据(D10000)观测数据大类分成10个中类,其名称、代码及说明见表2。代码名称说明D11000测震数据由测震台网(站)或台阵产岀的原始记录、次生数据以及相关基础数据和辅助

10、数据; 月震数据也归于此类D12000强震动观测数据由强震动观测台网(站)产岀的原始记录、处理后的次生数据以及相关基础数据和 辅助数据D13000地磁观测数据由地磁观测台网(站)及航空与航天器地磁测量产岀的原始记录、次生数据以及相关基础数据和辅助数据(具体数据内容见DB/T xxxx地震台网设计技术要求地磁观测网)D14000地电观测数据由地电观测台网(站)产岀的原始记录、处理后的次生数据以及相关基础数据和辅 助数据(具体数据内容见 DB/T xxxx地震台网设计技术要求 地电观测网)D15000地下流体观测数据由地下流体观测台网(站)产岀的原始记录、处理后的次生数据以及相关基础数据和辅助数据

11、(具体数据内容见 DB/T xxxx «地震台网设计技术要求 地下流体观测网)D16000大地形变测量数据由大地形变观测台网及航空与航天器对地测量产岀的原始记录、次生数据以及相关基础数据和辅助数据(具体数据内容见DB/T xxxx地震台网设计技术要求地形变观测网)D17000定点地壳形变观测数据由定点地壳形变观测网(站)产岀的原始记录、处理后的次生数据以及相关基础数 据和辅助数据(具体数据内容见DB/T xxxx地震台网设计技术要求地形变观测网)D18000重力测量数据由重力观测网(站)及航空与航天器重力测量产岀的原始记录、次生数据以及相关基础数据和辅助数据(具体数据内容见DB/T

12、xxxx地震台网设计技术要求重力观测网)D19000地震遥感数据通过航天遥感、航空遥感或地面遥感技术观测得到的原始记录、次生数据以及相关 基础数据和辅助数据D1Z000其它观测数据除以上中类外的地震观测数据5.2探测数据(D20000)探测数据大类分成7个中类,其名称、代码及说明见表3。表3代码名称说明D21000地震测深数据利用人工震源,通过地震计测线或阵列探测地球内部结构和构造等所获得的原始数 据、结果数据、基础和辅助数据D22000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利用大地电磁测深方法探测地下结构和构造等所获得的原始数据、结果数据、基础 和辅助数据D23000其它测深数据利用其它方法探测地球内部结构和构造

13、等所获得的原始数据、结果数据、基础和辅 助数据D24000海上探测数据利用海洋探测船和海底探测仪器探测海底地震构造环境及地震活动所获得的原始数 据、结果数据、基础和辅助数据D25000活断层探测数据以探明地震活断层为主要目的进行的探测活动获得的原始数据、结果数据、基础数 据和辅助数据D26000大地热流探测数据以探明地面热流和地壳上地幔热状态为主要目的所获取的地下温度梯度和岩石热导 率参数等原始数据和相关数据D2Z000其它探测数据除以上中类外的地震探测数据5.3调查(考察)数据(D30000)调查(考察)数据大类分成5个中类,其名称、代码及说明见表4。表4代码名称说明D31000地震地质数据

14、通过现场调查(考察)获取的关于地震的地质背景状况的原始资料及经过加工和解释 的资料和结果。通过探槽开挖和探槽地貌考察获得的古地震断层活动数据归于此类。D32000地震现场调查数据根据GB/T 18208.3-2000地震现场工作第三部分:调查规范在地震现场进行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及其综合分析结果D33000地震灾害数据根据GB/T 18208.4-2005地震现场工作 第4部分:灾害直接损失评估在地震现 场对地震灾害的调查和直接损失评估结果数据;以及地震灾害汇编数据D34000历史地震数据历史上记载的关于地震的文字资料以及后人整理、汇编而成的关于历史地震的资料汇编等。地震考古数据归于此类D3Z00

15、0其它地震调查(考察)数据除以上中类外的地震调查(考察)数据5.4实验与试验数据(D40000)实验与试验数据大类分成10个中类,其名称、代码及说明见表5。表5代码名称说明D41000震源物理实验数据在专业实验室,通过实验的方法观测岩石或其他材料样品的形变、破裂与摩擦等物理过程和伴随的物理现象,研究震源的孕育、破裂的物理机制及伴随的各种物理现 象得到的原始数据、分析结果及其相关数据D42000构造物理实验数据在专业实验室,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条件下构造变形物理过程的实验)得到的原始数据、分析结果及其相关数据。主要包括构造变形与物理场、高温高压 岩石力学和高温高压岩石物理三部分D43000新构

16、造年代测定数 据在专业实验室对岩土样本进行构造年代测定获得的数据及其相关数据D44000岩石力学实验数据在专业实验室中用各种传感器测量在不同温度、压力环境下岩石样品的流变性质和物理性质所得到的数据及其相关数据,例如岩石声发射实验、岩石辐射遥感实验、 岩石断裂力学实验、微裂纹演化实验、声波探测实验等D45000地震与电磁关系实验数据诸如零磁空间实验、岩石磁性实验、地震电磁关系模拟实验、压磁效应实验等关于 地震与电磁关系的实验得到的原始数据、分析结果及其相关数据D46000地震与地下流体关系实验数据诸如水动力模型实验、岩土内含流体物理化学变化与岩土变形关系实验、 岩土震动 与释放气体关系实验等关于

17、地震与地下流体关系的实验得到的原始数据、 分析结果 及其相关数据D47000结构抗震试验数据通过各种加载设备模拟实际动态作用,施加于实际结构或其模型上,以测定结构动态特性和地震反应的试验得到的数据及其相关数据D48000地震计量数据对各类地震观测仪器,包括它们的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信号传输设备、数据接收与处理设备等进行计量检定和校准所获得的数据D49000计算机模拟仿真实 验数据在实验室中利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方法和技术进行的与地震有关的各种模拟仿真实 验得到的原始数据及其相关数据D4Z000其它实验与试验数 据除以上中类外的实验与试验数据5.5专题数据(D50000)专题数据大类分成3个中类,

18、其名称、代码及说明见表6。表6代码名称说明D51000地震科学工程专题数据在实施国家重大地震科学工程过程中获取的原始数据和结果数据构成的数据集D52000地震科学研究项目专题数据在实施国家重大地震科学研究项目过程中收集、果数据构成的数据集整理、加工产生的数据以及研究结D5Z000其它专题数据除以上中类外的专题数据5.6防震减灾综合数据(D60000)防震减灾综合数据大类分成7个中类,其名称、代码及说明见表7。表7代码名称说明D61000地震预测与预报数据判定和描述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数据和地震重点危险区的数据,地震预测与结果评估数据、地震预报与结果评估数据、震后趋势判定、平息地震谣传等数据D6

19、2000地震灾害预测与预防 数据根据GB/T19428-2003地震灾害预测及其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收集和管理的各类基础数据、分析结果数据和震灾预测数据;为预防地震灾害提岀的抗震设防 要求和抗震设计;根据GB 17741-2005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开展的四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获得的数据D63000地震应急与救援数据与地震救援队出动、救援行动、救助技术以及地震救援相关数据,如救援物资、 救援人员的配置以及救援行动过程、效果等数据D64000震后救灾与重建数据根据GB/T 18208.2-2001地震现场工作 第二部分:建筑物安全鉴定地震现场建筑物安全鉴定意见表及其相关数据,以及救灾与

20、灾区重建规划等数据D65000防震减灾管理数据对防震减灾工作进行管理所制定的法规、预案、措施及所设立的机构、组织等有 关数据D66000地震科技档案在地震科技活动中形成的档案资料,包括已经数字化和尚未数字化的档案资料D67000地震科技统计数据对国家地震科学技术活动的状况、规模、结构和科学技术的传播、应用及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程度的统计数据和分析结果D68000社会地震学数据在社会地震学研究过程中收集、整理、加工产生的数据以及研究结果数据D6Z000其它防震减灾综合数 据除以上中类外的防震减灾综合数据6小类代码表6.1观测数据(D10000)在观测数据大类中,各中类的小类划分遵循地震行业标准D

21、B/T11.2-2006地震数据分类与代码第2部分:观测数据。6.1.1 测震数据(D11000)6.1.1.1 基础数据测震基础数据分类、代码以及对数据的说明见表&表8测震基础数据代码名称说明D11110地震台基础数据地震台站名称、代码与归属;GB/T 19531.1-2004 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 第1部分:测震中的各项观测环境技术指标;地震台站建 设规范测震台站中要求的资料归档内容;所用仪器类型及参数等;地 震走时表;地壳或地球速度模型数据;以及对产岀数据的格式描述等。境外地震台站基础数据也归于此类。属性位代码:1-基础数据,2-走时表,3-速度模型D11120地方性地震台网

22、基础数据地方性地震台网所含各台站及记录中心的基础数据的总和。 属性位代码同 D11110。D11130省级区域地震台网基础数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部门所管辖区域地震台网所含各台站和台网 中心的基础数据的总和。属性位代码同 D11110。D11140国家地震台网基础数据国家地震台网所含各台站及国家地震台网中心的基础数据的总和。 属性位代码同 D11110。D11150中国全球地震台网基础数据中国全球地震台网所含各台站及台网中心的基础数据的总和。 属性位代码同 D11110。D11160流动地震台网基础数据流动地震台网所含各台站及记录中心的基础数据的总和。 属性位代码同 D11110。D111

23、80国外地震台网基础数据国外地震台网所含各台站及台网中心的基础数据的总和。 属性位代码同 D11110。D11190震级量规函数计算不同类型震级的量规函数6.1.1.2 原始记录数据测震原始记录数据分类、代码以及对数据的说明见表9。表9测震原始记录数据代码名称说明D11210地震台辅助数据地震台站运行情况记录及测震仪器校准数据。 属性位代码:1-观测日志,2-仪器校准数据。D11310地震台原始记录由地震台上的测震仪器获得的原始记录。对于模拟记录台站,指模拟记 录图纸、磁带、胶片等;对于数字记录台站,指记录在计算机可读介质 上的数字记录波形数据,及经过数 /模转换后生成的模拟记录。属性位代码:

24、1-纸模拟记录,2-磁模拟记录,3-数字记录(12位),4- 数字记录(16位),5-数字记录(24位)。6.1.1.3 加工数据地震事件记录数据地震事件记录数据分类、代码以及对数据的说明见表10。表10地震事件记录数据代码名称说明D11410地震台事件记录数据由地震台上的测震仪器获得的地震事件记录波形数据。对于模拟记录台 站,指模拟记录图纸、磁带、胶片等;对于数字记录台站,指记录在计 算机可读介质上的数字记录波形数据,及经过数/模转换后生成的模拟记录。属性位代码同D11310。D11420地方性地震台网事件记录数 据由地方性地震台网各地震台上的测震仪器获得的地震事件记录波形数 据。对于模拟记

25、录台站,指模拟记录图纸、磁带、胶片等;对于数字记 录台站,指记录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数字记录波形数据,及经过数/模转换后生成的模拟记录。属性位代码同D11310。D11430省级区域地震台网事件记录数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部门所管辖区域地震台网所含各台站的测震 仪器获得的地震事件记录波形数据的总和。对于模拟记录台站,指模拟 记录图纸、磁带、胶片等;对于数字记录台站,指记录在计算机可读介 质上的数字记录波形数据,及经过数/模转换后生成的模拟记录。属性位代码同D11310。D11440国家地震台网事件记录数据由国家地震台网所含各台站的测震仪器获得的地震事件记录波形数据的 总和。对于模拟记录台站

26、,指模拟记录图纸、磁带、胶片等;对于数字 记录台站,指记录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数字记录波形数据,及经过数/模转换后生成的模拟记录。属性位代码同D11310。D11450中国全球地震台网事件记录 数据由中国全球地震台网所含各台站的测震仪器获得的地震事件记录波形数 据的总和。对于模拟记录台站,指模拟记录图纸、磁带、胶片等;对于 数字记录台站,指记录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数字记录波形数据,及经 过数/模转换后生成的模拟记录。属性位代码同D11310。D11460流动地震台网事件记录数据由流动地震台网所含各台站的测震仪器获得的地震事件记录波形数据的 总和。对于模拟记录台站,指模拟记录图纸、磁带、胶片等;

27、对于数字 记录台站,指记录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数字记录波形数据,及经过数/模转换后生成的模拟记录。属性位代码同D11310。D11480来自国外的事件记录数据从国外的地震数据中心获得的地震事件记录波形数据的总和。对于模拟 记录台站,指模拟记录图纸、磁带、胶片等;对于数字记录台站,指记录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数字记录波形数据,及经过数/模转换后生成的模拟记录。属性位代码同D11310。6.1.1.3.2 地震震相数据地震震相数据分类、代码以及对数据的说明见表11。表11地震震相数据代码名称说明D11510地震台地震震相数据从地震台上的测震仪器获得的原始记录数据或地震事件记录数据中识别 岀的地震波的

28、震相数据。属性位代码:1-到时,2-极性,3-振幅,4-周期。代码名称说明D11520地方性地震台网地震震相数 据从地方性地震台网各地震台上的测震仪器获得的原始记录数据或地震事 件记录数据中识别岀的地震波的震相数据。属性位代码同D11510。D11530省级区域地震台网地震震相 数据从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部门所管辖区域地震台网所含各台站的测震 仪器获得的原始记录数据或地震事件记录数据中识别岀的地震波的震相 数据。属性位代码同D11510。D11540国家地震台网地震震相数据从国家地震台网所含各台站上的测震仪器获得的原始记录数据或地震事 件记录数据中识别岀的地震波的震相数据。属性位代码同D11

29、510。D11550中国全球地震台网震相数据从中国全球地震台网所含各台站上的测震仪器获得的原始记录数据或地 震事件记录数据中识别岀的地震波的震相数据。属性位代码同 D11510。D11560流动地震台网震相数据从流动地震台网所含各台站上的测震仪器获得的原始记录数据或地震事 件记录数据中识别岀的地震波的震相数据。属性位代码同 D11510。D11580来自国外的震相数据从国外的地震数据中心获得的震相数据。属性位代码同 D11510。6.1.1.3.3 地震基本参数地震基本参数分类、代码以及对数据的说明见表12。表12地震基本参数代码名称说明D11610单台地震基本参数地震台在地震发生后做岀的地震

30、初定参数。属性位代码:1-自动速报,2-人机结合速报,3-人机结合修定。D11620地方性地震台网地震基本参 数地方性地震台网测定的地震基本参数。 属性位代码同 D11610。D11630省级区域地震台网地震基本 参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部门所管辖区域地震台网测定的地震基本参 数。属性位代码同D11610。D11640国家地震台网地震基本参数国家地震台网中心或分中心测定的地震基本参数。 属性位代码同 D11610。D11650中国全球地震台网地震基本中国全球地震台网中心测定的地震基本参数。参数数据属性位代码同 D11610。D11660流动地震台网地震基本参数 数据流动地震台网中心测定的地

31、震基本参数。属性位代码同 D11610。D11680来自国外的地震基本参数数 据从国外的地震数据中心获得的地震基本参数数据。 属性位代码同 D11610。6.1.1.3.4 地震震源力学参数地震震源力学参数分类、代码以及对数据的说明见表13。表13地震震源力学参数代码名称说明D11720地方性地震台网震源力学参 数地方性地震台网测定的地震震源力学参数。属性位代码:1-矩张量,2-震源机制,3-标量矩,4-震源尺度,5-应力 降。D11730省级区域地震台网震源力学 参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部门所管辖区域地震台网测定的地震震源力 学参数。属性位代码同D11720。D11740国家地震台网地震

32、震源力学 参数国家地震台网中心或分中心测定的地震震源力学参数。 属性位代码同D11720。D11750中国全球地震台网地震震源力学参数数据中国全球地震台网中心测定的地震震源力学参数。 属性位代码同D11720。D11760流动地震台网地震震源力学 参数数据流动地震台网中心测定的地震震源力学参数。属性位代码同D11720。D11780来自国外的地震震源力学参数数据从国外的地震数据中心获得的地震震源力学参数数据。属性位代码同D11720。6.1.1.3.5 地震目录地震目录数据分类、代码以及对数据的说明见表14。表14 地震目录代码名称说明D11820地方性地震台网地震目录地方性地震台网编辑的地震

33、目录。属性位代码:1-地震基本参数目录,2-地震基本参数和震源力学参数目录。D11830省级区域地震台网地震目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部门所管辖区域地震台网编辑的地震目录。 属性位代码同D11820。D11840国家地震台网地震目录国家地震台网中心编辑的地震目录。属性位代码同D11820。D11850中国全球地震台网地震目录中国全球地震台网中心编辑的地震目录。 属性位代码同D11820。D11860流动地震台网地震目录流动地震台网中心编辑的地震目录。 属性位代码同D11820。D11880来自国外的地震目录从国外的地震数据中心获得的地震目录。属性位代码同D11820。6.1.1.3.6 地震

34、观测报告地震观测报告分类、代码以及对数据的说明见表15。表15地震观测报告代码名称说明D11910单台地震观测报告地震台对地震记录进行分析处理后编辑的地震观测报告。D11920地方性地震台网观测报告地方性地震台网对地震记录进行分析处理后编辑的地震观测报告。D11930省级区域地震台网观测报告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部门所管辖区域地震台网编辑的地震观测报 告。D11940国家地震台网观测报告国家地震台网中心按一定时间间隔编辑的地震观测报告。D11950中国全球地震台网观测报告中国全球地震台网中心编辑的地震观测报告。D11960流动地震台网观测报告流动地震台网中心编辑的地震观测报告。D11980来

35、自国外的地震观测报告从国外的地震数据中心获得的地震观测报告。强震动观测数据(D12000)6.121基础数据强震动观测基础数据分类、代码以及对数据的说明见表16。表16强震动观测基础数据代码名称说明D12110强震动台站基础数据强震动台站名称、代码与归属;各项观测环境技术指标;地震台站建设规范 强震动台站中要求的资料归档内容;所用仪器类型及参数等;地 震走时表;地壳或地球速度模型数据;以及对产岀数据的格式描述等。D12120专用强震动台网基础数据专用强震动台网各台站及记录中心的基础数据的总和。D12130省级区域强震动台网基础数 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部门所管辖区域强震动台网所含各台站和台

36、 网中心的基础数据的总和。D12140国家强震动台网基础数据国家强震动台网所含各台站及国家强震动台网中心或分中心的基础数据 的总和。6.1.2.2 原始数据强震动观测原始数据分类、代码以及对数据的说明见表17。表17强震动观测原始数据代码名称说明D12210强震动台辅助数据强震动台站运行情况记录及测震仪器校准数据。 属性位代码:1-观测日志,2-仪器校准数据。D12310强震动台原始记录由强震动台上的强震动仪器获得的原始记录。对于模拟记录台站,指模 拟记录图纸、磁带、胶片等;对于数字记录台站,指记录在计算机可读 介质上的数字记录波形数据,及经过数/模转换后生成的模拟记录。属性位代码:1-纸模拟

37、记录,2-磁模拟记录,3-数字记录(12位),4- 数字记录(16位),5-数字记录(24位)。6.1.2.3 加工数据6.1.2.3.1 强震动事件记录数据强震动事件记录数据分类、代码以及对数据的说明见表18。表18强震动事件记录数据代码名称说明D12410强震动台事件记录数据由强震动台上的强震动仪器获得的地震事件记录波形数据。对于模拟记 录台站,指模拟记录图纸、磁带、胶片等;对于数字记录台站,指记录 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数字记录波形数据,及经过数/模转换后生成的模拟记录。属性位代码同D12310。D12420专用强震动台网事件记录数由专用强震动台网各子台上的强震动仪器获得的地震事件记录波形

38、数据据。对于模拟记录台站,指模拟记录图纸、磁带、胶片等;对于数字记录台站,指记录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数字记录波形数据,及经过数/模转换后生成的模拟记录。属性位代码同D12310。D12430省级区域强震动台网事件记录数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部门所管辖区域强震动台网所含各台站和专 用强震动台网各子台的强震动仪器获得的地震事件记录波形数据。对于 模拟记录台站,指模拟记录图纸、磁带、胶片等;对于数字记录台站, 指记录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数字记录波形数据,及经过数/模转换后生成的模拟记录。属性位代码同D12310。D12440国家强震动台网事件记录数 据由国家强震动台网所含各台站的强震动仪器获得的

39、地震事件记录波形数 据。对于模拟记录台站,指模拟记录图纸、磁带、胶片等;对于数字记 录台站,指记录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数字记录波形数据,及经过数/模转换后生成的模拟记录。属性位代码同D12310。D12480来自国外的强震动事件记录 数据从国外的地震数据中心获得的地震事件记录波形数据。对于模拟记录台 站,指模拟记录图纸、磁带、胶片等;对于数字记录台站,指记录在计 算机可读介质上的数字记录波形数据,及经过数/模转换后生成的模拟记录。属性位代码同D12310。6.123.2 强震动事件校正记录数据强震动事件校正记录数据分类、代码以及对数据的说明见表19。表19强震动事件校正记录数据代码名称说明D1

40、2510强震动台事件校正记录数据由强震动台的地震事件记录波形数据经过仪器校正和基线校正后获得的 事件波形数据。D12520专用强震动台网事件校正记录数据由专用强震动台网各子台上的强震动地震事件记录波形数据经过仪器校 正和基线校正后获得的事件波形数据。D12530省级区域强震动台网事件校 正记录数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部门所管辖区域强震动台网所含各台站和专 用强震动台网各子台的强震动地震事件记录波形数据经过仪器校正和基 线校正后获得的事件波形数据的总和。D12540国家强震动台网事件记录校 正数据由国家强震动台网所含各台站的强震动地震事件记录波形数据经过仪器 校正和基线校正后获得的事件波形数

41、据的总和。D12580来自国外的强震动事件记录 校正数据从国外的地震数据中心获得的强震动地震事件记录波形数据经过仪器校 正和基线校正后获得的事件波形数据的总和。6.1.2.3.3 强震动三要素数据强震动三要素数据分类、代码以及对数据的说明见表20。表20强震动三要素数据代码名称说明D12610强震动台记录的强震动三要素数据从强震动台上的强震动仪器获得的原始记录数据或地震事件记录数据中 得岀的强震动三要素数据。属性位代码:1-峰值,2-持续时间,3-谱特性。D12620专用强震动台网记录的强震从专用强震动台网各子台上的强震动仪器获得的地震事件记录数据中得动三要素数据岀的强震动三要素数据。 属性位

42、代码同 D12610。D12680来自国外的强震动三要素数 据从国外的地震数据中心获得的强震动三要素数据。 属性位代码同 D12610。6.123.4 强震动观测报告强震动观测报告分类、代码以及对数据的说明见表21。表21强震动观测报告代码名称说明D12910单台强震动观测报告强震动台站对强震动记录进行分析处理后编辑的强震动观测报告。D12920专用强震动台网观测报告专用强震动台网对强震动记录进行分析处理后编辑的强震动观测报告。D12930省级区域强震动台网观测报告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部门所管辖区域强震动台网编辑的强震动观 测报告。D12940国家强震动台网观测报告国家强震动台网中心编辑的

43、强震动观测报告。D12980来自国外的强震动台网观测 报告从国外的地震数据中心获得的强震动观测报告。地磁观测数据(D13000)6.1.3.1 基础数据地磁观测基础数据分类、代码以及对数据的说明见表22。表22地磁观测基础数据代码名称说明D13110地磁观测基础数据对地磁观测台站,指地磁台站名称、 代码与归属;GB/T 19531.2-2004地 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 第2部分:电磁观测中的各项观测环境技术 指标;DB/T 9-2004地震台站建设规范 地磁台站中要求的资料归档内 容;所用仪器类型及参数等;以及对产岀数据的格式描述等。对于地磁野外测量,指野外地磁测量的测网布设、测网环境、相关

44、地震、 地磁、地质构造、地球物理方面的基本数据;野外比测地磁测量日志; 以及对产岀数据的格式描述等。属性位代码:1-绝对观测,2-相对观测,3-野外测量。D13120航空地磁观测基础数据有关航空地磁测量的航空器、地磁仪参数、气象背景、飞行参数、以及 对产岀数据的格式描述等基础数据。D13130卫星地磁观测基础数据有关人造卫星地磁测量的卫星、地磁仪参数、空间环境背景、飞行参数、 以及对产岀数据的格式描述等基础数据。6.1.3.2 原始数据地磁观测原始数据分类、代码以及对数据的说明见表23。表23地磁观测原始数据代码名称说明D13210地磁观测辅助数据为分析地磁观测数据所需要的辅助数据。属性位代码

45、:1-观测日志,2-仪器校准数据,3-气温,4-室温,5-湿度,6-气压,7-降雨量。D13310地磁观测原始数据由地磁台上的地磁绝对观测或相对观测仪器获得的原始记录,或应用磁 力仪在野外对多个测点进行重复测量所获得的地磁观测数据。属性位代码同D13110。D13220航空地磁观测辅助数据对航空地磁测量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所需要的辅助观测数据。D13320航空地磁观测原始数据在航空器上用地磁仪观测得到的原始数据。D13230卫星地磁观测辅助数据对人造卫星地磁测量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所需要的辅助观测数据。D13330卫星地磁观测原始数据在人造卫星上用地磁仪观测得到的原始数据。6.1.3.3 加工

46、数据地磁观测加工数据分类、代码以及对数据的说明见表 24。 表24地磁观测加工数据代码名称说明D13410地磁观测预处理数据对地磁台观测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得到的数据。 属性位代码:2-相对观测。D13910地磁观测报告对地磁台记录资料进行量算处理后编辑而成的地磁台观测报告,或对地 磁野外测量原始观测数据或预处理数据进行通化处理得到的结果数据。属性位代码:1-地磁台观测报告,2-地磁野外测量处理结果,3-K指数报 告,4-磁暴事件报告,5-年报。D13420航空地磁观测预处理数据对航空地磁观测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得到的数据。D13920航空地磁观测报告对航空地磁观测原始数据或预处理数据进行处理

47、后得到的结果数据。D13430卫星地磁观测预处理数据对人造卫星地磁观测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得到的数据。D13920卫星地磁观测报告对人造卫星地磁观测原始数据或预处理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的结果数 据。6.1.4 地电观测数据(D14000)6.1.4.1 基础数据地电观测基础数据分类、代码以及对数据的说明见表25。表25地电观测基础数据代码名称说明D14110地电阻率观测基础数据地电阻率台站名称、代码与归属;GB/T 19531.2-2004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 第2部分:电磁观测中的各项观测环境技术指标;地震台站建设规范 地电台站 第1部分:地电阻率台站中要求的资料归档 内容;所用仪器类型及

48、参数等;以及对产岀数据的格式描述等。属性位代码:1-直流单极距地电阻率观测,2-直流多极距地电阻率观测。D14120自然电位差 观测基础数据地电阻率台站名称、代码与归属;GB/T 19531.2-2004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 第2部分:电磁观测中的各项观测环境技术指标;地震台站建设规范 地电台站 第1部分:地电阻率台站中要求的资料归档 内容;所用仪器类型及参数等;以及对产岀数据的格式描述等。属性位代码:1-长周期自然电位差观测。D14130地电场观测基础数据地电场台站名称、代码与归属;GB/T 19531.2-2004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 第2部分:电磁观测中的各项观测环境技术指标;地

49、震台站建设规范 地电台站 第2部分:地电场台站中要求的资料归档内容; 所用仪器类型及参数等;以及对产岀数据的格式描述等。属性位代码:1-长极距地电场观测,2-短极距地电场观测,3-第三极距 地电场观测。D14140电磁扰动观测基础数据电磁扰动台站名称、代码与归属;GB/T 19531.2-2004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 第2部分:电磁观测中的各项观测环境技术指标;建台报 告中的各项内容;所用仪器类型及参数等;以及对产岀数据的格式描述 等。属性位代码:1-低频,2-高频。6.142 原始数据地电观测原始数据分类、代码以及对数据的说明见表 26。 表26地电观测原始数据代码名称说明D14210地

50、电阻率观测辅助数据为地电阻率观测资料分析处理所需的有关观测室环境条件(温度)及测 区的浅层地下水位动态观测数据等。属性位代码:1-观测日志,2-仪器校准数据,3-气温,4-室温,5-湿度, 6-气压,7-降雨量。D14310地电阻率观测原始数据由地电台上地电阻率观测仪器获得的地电阻率随时间变化的原始数据。 属性位代码同 D14110。D14220自然电位差观测辅助数据为自然电位差观测资料分析处理所需的有关观测室环境条件(温度)及 测区的浅层地下水位动态观测数据等。属性位代码同 D14210。D14320自然电位差观测原始数据由地电台上自然电位差观测仪器获得的自然电位差随时间变化的原始数 据。属

51、性位代码同 D14120。D14230地电场观测辅助数据为地电场观测资料分析处理所需的有关观测室环境条件(温度)及测区 的浅层地下水位动态观测数据等。属性位代码:1-观测日志,2-仪器校准数据,3-气温,4-室温,5-湿度, 6-气压,7-降雨量,8-辅助水位,9-辅助流量。D14330地电场观测原始数据由地电台上地电场观测仪器获得的地电场随时间变化的原始数据。 属性位代码同 D14130。D14240电磁扰动观测辅助数据为电磁扰动观测资料分析处理所需的有关观测室环境条件(温度)及测 区的浅层地下水位动态观测数据等。属性位代码同 D14210。D14340电磁扰动观测原始数据由电磁扰动观测仪器

52、获得的关于地球介质电性参数和地电场随时间变化 的原始数据。属性位代码同 D14140。6.143 加工数据地电观测加工数据分类、代码以及对数据的说明见表27。表27地电观测加工数据代码名称说明D14410地电阻率观测预处理数据对地电阻率观测原始记录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得到的数据。 属性位代码同 D14110。D14910地电阻率观测报告由地电阻率观测原始数据或预处理数据进行必要处理后的结果数据以及 由此产生的日均值、五日均值、旬均值等次生数据。属性位代码同 D14110。D14420自然电位差观测预处理数据对自然电位差观测原始记录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得到的数据。 属性位代码同 D14120。D1492

53、0自然电位差观测报告由自然电位差观测原始数据或预处理数据进行必要处理后的结果数据以 及由此产生的日均值、五日均值、旬均值等次生数据。属性位代码同 D14120。D14430地电场观测预处理数据对地电场观测原始记录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得到的数据。 属性位代码同 D14130。D14930地电场观测报告由地电场观测原始数据或预处理数据进行必要处理后的结果数据以及由 此产生的日均值、五日均值、旬均值等次生数据。属性位代码同 D14130。D14440电磁扰动观测预处理数据对电磁扰动观测原始记录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得到的数据。 属性位代码同 D14140。D14940电磁扰动观测报告由电磁扰动观测原始数据或预处理数据进行必要处理后的结果数据以及 由此产生的日均值、五日均值、旬均值等次生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