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教育学院跨学科四门主干课程试题_第1页
福建教育学院跨学科四门主干课程试题_第2页
福建教育学院跨学科四门主干课程试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福建教育学院跨学科四门主干课程作业 学科:地理科学(中学) 题目:1、新课标对“地球与地球仪”做了哪些具体要求?2、结合课程学习内容,简述工业与农业的区别。3、简述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使用挂图的注意事项。4、简述板图板画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5、阐述“中国文化”教学策略。6、概述“中国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在学科中的地位与知识结构。7、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 热力环流”为内容,写出讲授该知识点的内在逻辑思维过程。8、谈谈什么是探究学习?9、阅读下列教学片段,回答问题。材料一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要求“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 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 。材料二 以下为课改前后两位老师“地形图的判读”的教学片段。【课改前】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在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而我们平时 用的地图都是平面的,大家想一想,怎么样用平面的地图表示高低起伏 的地面呢 ?( 学生思考 ) 师:告诉大家,常用的方法是用等高线来表示。那么什么是等高线 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把等高线的概念画下来。( 教师在黑板上绘出等高线地形图, 并讲解不同地形部位的等高线特 点)( 教师展示练习,学生完成练习,教师评讲 )课改后 师:同学们爬过山吗?认识实际中的山体各个部位吗?下面请同学 们跟随着老师一起先判断一下图中分别是山体的哪个部位 ?( 教师运用课件显示山体景观,

3、并点击山体的某一部位, 由学生判断, 同时屏幕上显示相应的山体部位示意图 )师:不同的山体部位表现在平面图上是怎样的呢 ?(教师运用课件播放等高线绘制的动画,引导学生理解等高线的含 义)师:等高线就是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运 用橡皮泥,根据学案中的等高线图及制作步赚,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学生分组制作模型,教师巡视指导 )(运用等高线图及模型,引导学生总结不同地形部位等高线的特征)(1) 从教学理念、方法、媒体选择方面,比较课改前后两个案例的差 异。(2) 结合案例分析课改后教学理念、方法等转变的意义。10、阅读“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义务教育地

4、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要求: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材料二地球是人类的家园。这个家园是什么样子的呢?地球是个球体,这个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迷。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 往往凭借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 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 并且把天空看作是倒扣着的一口巨大的锅。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球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于是就有了“地球”的概念。1519 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环绕

5、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20 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现在利用人造卫星不仅确证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了地球的大小。 这是一组关于地球大小的数据: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 4万千米,表面积约5. 1亿平方千米。节选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 章第一 -节地球和地球仪|(1) 写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三维教学目标。(2) 运用角色扮演教学法,简要写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的教学程序,并说明设计意图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王老师展示出198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画一一 “地球出汗了”,让 学生讨

6、论这幅漫画有哪些寓意。有的学生说出了一个环境问题: 地球上的人口太多了;有的学生说出 了两个环境问题:全球变暖和人口增长太快。讨论发言时,有的学生神 情漠然;有的学生语气凝重、焦急担忧;有的学生认为保护环境应该从 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有的学生认为保护环境是国家和政府的事, 与公民个人无关。(1) 王老师采用了 法评价学生的 。(2)指出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3)提出改进学习的针对性建议。12、阅读方框内的教学片段,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的内容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材料二两位教师“水循环”的教学片段。教学片段一张老师

7、:自然界的水体,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之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 动,就形成了水循环。那么水循环是怎样实现的呢(学生思考)而且利用量越来越大,河水却没有因此枯竭,(教师在黑板上边板图边讲解水循环的过程(教师出示练习,学生完成练习,教师讲评教学片段二王老师:我国的很多城市从江河之中取水,这是为什么?(学生思考)(教师通过实验模拟探究水循环的原因)(学生讨论水循环产生的内因和外因)?水循环发生的环节有哪些 ?水循环的类 水资源得以再生?哪一种水循环参 赤道海域的对流雨等分别属于哪一(教师播放水循环 Flash动画)( 学生分组讨论:水循环发生的空间领域有哪些 型有哪些?哪一种水循环可以使陆地

8、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 与的水量最多?内陆湖泊水蒸发、洪水入海、台风登陆、 种类的水循环?)(教师总结,并设计课堂练习,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1) 从教学方法、教学媒体两方面,比较上述两个教学片段的差异。(2) 指出王老师的教学体现了哪些教学理念。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为了落实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 011年版)关于“举例分析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家乡社会、经济等方面影响”的内容要求,某学校初二(1)班地理教师要求学生进行一次乡土地理调查活动。 该教师提供了探究活动的主题,并把家乡河流景观图、 河流水质状况数据及部分人类活动资料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通过收集资料、走访调查等方式开展探究活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活动:首先,按调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