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高二历史导学案授课时间:2011年9月 日 设计人:高二历史组【课 题 】宋明理学【课标要求】1.了解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2.知道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措施 3.知道汉初黄老之学的基本史实【重点难点】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前知回顾】汉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代表人物及主张;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新课导学】: 知识梳理 问题探究西汉 背景 :西汉初年,经济_,百废待兴。为适应_的 政策的需要,黄老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 黄 主张:黄老之学强调_,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老 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_”“_”之 是一种_的哲学观学 作用:黄老政治的实施_ 衰落
2、原因:1)从主观方面,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_的需要 2)从客观方面,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整合出了一套为_服务的新的_ 董 背景:汉武帝即位后_他接受_仲 _,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舒 舒 主张:1)天人感应: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_学说,他 强化皇权,宣扬_。同时,人君必须遵天道, 道,实行_.儒 2)三纲五常:董仲舒强调君主要以_,以刑为辅。提出_、_、_、_、_“五常”和_、_、_王道之纲为“三纲” 意义:汉武帝后,儒学在政治上居于_,有利于_和_,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靠擦汗标准,从而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_地位。 知识
3、梳理 问题探究高考典题例一 (2004·上海·4)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引自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的对策 A指出了汉武帝的弱点 B违背了汉武帝初衷 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 D迎合了汉武帝意愿 例二 (2004·全国·17)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 A彻底抛弃法家思想 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向西域传播儒家思想 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主体例三 (2002·天津·14)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民贵君轻”的
4、思想 C“性善论” D“大一统”的思想例四 (2000·全国·2)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化思想控制的加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 B C D例五 (2001·江西·34)试述从春秋战国到西汉时期儒家学派的地位和思想内容所经历的变化,并说明原因。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 西汉初年,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的思想是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2、 黄老之学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他们是A“无为而无不为” B“王”与“霸”C“仁”与“礼” D“治身”“治国”3、黄老之学除了糅合儒、墨、法、道各家思想外,
5、还有哪些思想阴阳家兵家名家佛家A B C D 4、黄老之学强调“无为而无不为”,这种哲学观属于下列哪种思想A积极无为 B消极无为C客观唯物主义 D 主观唯物主义5、儒家学说到了汉代被赋予新的含义,即 A人定胜天 B独尊儒术 C天人感应 D实行仁政6、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较大的改造,其本质意图是 A向汉武帝谋求高官厚禄 B发扬光大儒家学说C提醒当权者要实行仁政D使儒学适应政治统一的需要7、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实际吸收了 A孟子的思想 B荀子的思想 C韩非的思想 D孔子的思想8、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封建政治开始与儒学密切结合 B从思想上巩固了
6、西汉王朝的统一 C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 D促进了民主的自由发展9、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 A阴阳家B黄老之学 C法家思想 D“天人感应”学说10、董仲舒的新儒学包括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思想儒学A B C D一、 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臣闻天下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 上下不和,则阴阳缪戾而妖孽生矣。此灾害所由起也。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
7、,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回答:(1) 材料一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观点?(2) 材料二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观点?(3) 材料一与材料二反映的观点的目的是什么?12、分析西汉由黄老之治到“独尊儒术”的原因。知识拓展对董仲舒新儒学的理解1)“春秋大一统”思想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实质上是思想文化专制。2)既宣扬“君权神授”,又集成和发挥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3)外儒内法,
8、兼采各家思想,儒学披上神学外衣。4)新儒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专制王权,因此受到了统治阶级的重视,成为正统思想。重点难点解析1、新儒学 (1)主要来源: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和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2)主要内容: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认为“人君受命于天”,所以应当“曲民而伸君,曲君而伸天”。如果人君无道,天就会降下灾异来谴责和威慑;如果人君面对灾异而不思悔改,就会出现“伤败”,因此人君必须仿效天道,实行仁政。(3)作用:对巩固国家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这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主张的根本原因;“天人感应”学说,对限制君主权力的过度膨胀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例
9、题 汉代儒学和先秦儒学的关系是A完全继承 B因循守旧 C继承和发展 D外在形式的变化 答案 C 规律方法总结 汉代儒学继承了先秦儒学的仁政和正名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大一统和天人感应的新思想。2、分析汉初至武帝时社会经济的变化与汉初统治思想的变化有什么关系?汉初至武帝时,社会经济出现了由残破不堪到一定程度上国富民丰的变化。与此相对应的是统治思想的变化,即汉初盛行黄老之学,汉武帝时期儒学却取得了独尊地位。经济的变化为统治思想的变化提供了物质基础,而统治思想的变化正是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例题 下列有关黄老之学的介绍,不正确的是A黄老之学适应了西汉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B黄老之学,对西汉
10、迅速恢复元气起了积极作用C黄老之学的内容包括“养身”和“治国”两个方面D黄老之学不仅包括道家理论,还融入了儒、道、法等各家内容 答案 A 规律方法总结 黄老之学适用于汉初经济残破的局面。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西汉急需加强中央集权,黄老之学不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知识梳理 问题探究考答案1C 2D 3D 4A 5C 6D 7C 8D 9D 10D11、参考答案(1)“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2)大一统(3)用“天人感应”的学说和“大一统”的观点为政治上的大一统服务。12、(1)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为了适应休养生息的需要,黄老之学占据了社会支配地位。(2)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黄老之
11、学不能适应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董仲舒重新解释了儒家经典,使之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答案例一 (2004·上海·4)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引自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的对策 A指出了汉武帝的弱点 B违背了汉武帝初衷 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 D迎合了汉武帝意愿 答案 D 解析 董仲舒的回答实质上是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而此时的儒学经过董仲舒的改造,提出了“大一统”和“天人感应”的思想,恰好迎合了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理论根据的需要。例二 (2004·全国·17)汉武帝实
12、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 A彻底抛弃法家思想 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向西域传播儒家思想 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主体 答案 B 解析 这里的目的实质上就是根本目的。只有B项才能说明问题的本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根本目的是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的统一。例三 (2002·天津·14)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民贵君轻”的思想 C“性善论” D“大一统”的思想 答案 D 解析 本题的关键是要领会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目的,即加强中央集权,董仲舒对儒家的改造正好符合了汉武帝的需要。例四 (2000·全国·2)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化思想控制的加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 B C D 答案 D 解析 本题是一道考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考点的组合选择题,体现出一定因果关系,难度较大。要对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原因、影响等做出正确分析,同时还要正确理解所处的时代背 景,西汉时期虽然“罢黜百家”,但并不是消灭各家 ,由此排除。例五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变革,百家争鸣,儒家主张仁政,反对苛政,为当时诸家学派之一。秦灭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数据挖掘在商业决策中的应用
- 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2025届八上数学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2025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设备间协同诊疗技术-洞察及研究
- 加密算法性能优化-第2篇-洞察及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硬件产品推广合作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高品质保温板批量采购专项合同范本
- 2025版进口冰箱分销代理权授权合同
- 二零二五年环保科技企业独立董事聘任与技术创新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重点产业园区拆迁房屋买卖合同
- 脑卒中的饮食护理课件
- 2025年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航空球轴承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年湖北省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 2025至2030中国牙科氧化锆块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 MZ调制器完整版本
- 2024版肺结核治疗指南
- 空压机改造合同协议
- 2025公安局招聘辅警考试笔试题及答案
- 中医诊疗规范-中药硬膏热贴敷疗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