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重难题型突破3.文言文阅读_第1页
福建重难题型突破3.文言文阅读_第2页
福建重难题型突破3.文言文阅读_第3页
福建重难题型突破3.文言文阅读_第4页
福建重难题型突破3.文言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与疫情相关)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建安二十二年 ,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 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夫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 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 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 曹植说疫气 ) 补充说明:汉末这次瘟疫造成至少 3000 万人(一说 5000 万)死亡。建安七子中有 五人死于此疫。以致于当时全国人口锐减,到西晋时锐减到注册人户只有 440 万! 【注】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 217 年。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或以为疫者()(2)若是者鲜焉

2、()(3)若是者鲜焉( )(4)而愚民悬符厌之()1. (1)有的人 (2)这 ( 3)少 (4)压制,镇压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夫罹此者 / 悉被褐茹藿之 /子荆室蓬户之人耳B. 夫罹此者 / 悉被褐茹藿之子 /荆室蓬户之人耳C. 夫罹此者 /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 / 蓬户之人耳D. 夫罹此者 / 悉被褐茹藿 /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2. B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染上这次瘟疫的人,全是穿粗布衣、吃粗劣饭食、住藤屋草房 的穷苦人而已。至于像那些住华堂高屋的权贵富豪,穿的好,吃的好的人家,得病的人很少。披褐:穿 粗布衣。茹:吃;藿:豆类植物的叶子或豆荚,指食物粗糙

3、。荆室蓬户:用荆条做房子 , 以蓬草编门。形容居所简陋 ,家境贫寒。重貂累蓐:重,厚;累,多次;蓐,吃饱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2)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3. (1)有的全家死去,有的整个家族不复保全。(2)这不过是天气阴阳失去调节,冷热错位,所以才产生瘟疫。4. 有人以为曹植说的此次瘟疫,穷人易得病而富人鲜得,并非史实。你怎么看?4. 示例一:这不是史实。细菌、病毒这些微生物本来没有“阶级”,如果说,穷人易得而富人不易得,这是典型的疫情血统论。 事实也证明,钟鸣鼎食之家,也并不能 幸免。像建安七子中的徐干、陈

4、琳、应瑒、刘桢、王粲,司马懿大哥司马朗等人,都不穷人。示例二:这是史实。物质生活条件的客观制约。穷人和富人由于生活条件不同,自身免疫力自然有差异。而穷人必须为生活而奔波,染病的几率就大得多。医疗条件不一样。疫情到来,富人有条件采用隔离等防护措施,并且能得到更多的医疗资源或医生救 助。卫生状况不同,也是造成瘟疫产生的一大原因。【参考译文】公元 217 年,瘟疫横行,家家户户都有去世的人和哀号的声音。有的全家死去,有 的整个家族不复保全。有的人就认为,瘟疫是鬼神作祟造成的。染上这次瘟疫的人,全 是穿粗布衣、吃粗劣饭食、住藤屋草房的穷苦人而已。至于像那些住华堂高屋的权贵富 豪,穿的好,吃的好的人家,

5、得病的人很少。这不过是天气阴阳失去调节,冷热错位, 所以才产生瘟疫,有些愚昧的人竟然通过迷信方法贴符咒来镇伏瘟疫,这也太可笑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宋清,长安西部药市 人也,居 善药。有自山泽来者,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 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 ,咸誊清。疾病庀疡 者亦毕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乐然 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 。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 相属于户。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岂 若小市人哉?吾观今之交乎人者, 炎而附, 寒

6、而弃,鲜有能类清之为者。呜呼!清, 市人也, 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幸而庶几,则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 (选自柳宗元宋清传,有删减) 【注】 市:买卖场所,后文也指经商、交易。居:囤积,储藏。雠(chóu):这里指售出、成交。庀疡( b yáng):庀在文中指的是疮肿产生的疼痛,疡指的是 痈(yng)疮。直:价值,价钱。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未尝诣取直()(3)咸誊清()2)度不能报 ( )4)不害清之为富也()1. ( 1)拜访(2)估计(3)咸,都(4)富裕的人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疾病庀疡者 /亦毕乐就

7、/ 清求药冀速已B. 疾病庀疡者 / 亦毕乐就清求药 /冀速已C. 疾病庀疡者 /亦毕乐就清求 / 药冀速已D. 疾病庀疡 / 者亦毕乐就清求药 / 冀速已2. B【解析】该句的意思是那些生了病、长了疮的人们,也都乐于向宋清求药,希望能够早 日康复。据此可断句。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岂若小市人哉?2)吾观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弃,鲜有能类清之为者3. ( 1)宋清获取利益的眼光长远,所以能成就广大的利益,哪像那些小商人呢?2)我观察现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大都依附得势的人、抛弃贫寒的人,很少有能像宋清这样做的人。4. 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宋清是个怎

8、样的人。4. 宋清是个乐善好施,不追求眼前利益,看重长远利益,诚信为本的商人。 【参考译文】宋清,是长安西边药场的人,储藏有好的药材。有从深山大泽采药来的人,一定会 把药材送到宋清这里来, 宋清总是好好地招待他们。长安的医生得到宋清的药材来辅助 配合药方,往往卖得很好,大家都称赞宋清。那些生了病、长了疮的人们,也都乐于向 宋清求药,希望能够早日康复。宋清总是高高兴兴地答应他们的要求,即使有没带钱的 人来,宋清也都给他好的药材, 欠条堆积得像山一样高, 宋清不曾跑去向他们收帐。 到了年终的时候, 宋清估计(对方)不能还债了, 就烧掉欠条, 不再提及这些事情。 宋清储藏药材四十年,所烧掉的欠条的人

9、数有一百多人,有的人做了大官,有的人 接连管理几个州,他们的俸禄丰厚,要送礼物给宋清的人,一户接着一户。宋清虽然不 能立刻得到他们的回报,而且赊死账的有千百人,也不妨碍宋清成为富有的人。宋清获 取利益的眼光长远,所以能成就广大的利益,哪像那些小商人呢?我观察现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大都依附得势的人、抛弃贫寒的人,很少有能像宋 清这样做的人。唉!宋清是个商人,现今人与人交往,有人能像宋清那样希望得到 长远的回报的吗?假使能有,那么天下穷困潦倒、废黜受辱的人得免于死亡的就多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秀才何岳,号畏斋,尝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 早携至拾处,见

10、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 曰:“拾金而人不知, 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 又曾教书于宦官家, 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 “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 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 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 尝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 2)中有数百金()3) 俟他日来取()( 4)略不动心()1.(1)曾经(2)几( 3)等待(4)一点儿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夫畏斋一穷秀才也 / 拾金而还

11、/ 暂犹可勉B.夫畏斋一穷秀才 / 也拾金而还 /暂犹可勉C.夫畏斋一穷秀才 / 也拾金而还暂 /犹可勉D.夫畏斋一穷秀才也 / 拾金而还暂 / 犹可勉2.A【解析】该句的意思是何岳是一位穷秀才,他捡到银子就还给别人,短时期内不起贪心还可以勉励。这里“也”表判断,所以第一处应在“也”后断句;第二处可根据句意断句。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人欲分数金为谢。2)去数年,绝无音信3.(1)那人为感谢他,想给他一些银子。(2)当官的人一离开就是几年,没有任何消息。4.文末指出何岳是“一穷秀才”,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4. 写出了何岳贫穷的境况,进一步突出他拾金不昧、毫不贪心的优良品格。

12、表达了 作者对世人的劝勉,希望世人能抵制金钱的诱惑,戒贪婪。【参考译文】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有一天晚上走路的时候,拾到二百多两银子他不敢告诉家里人,因为害怕家人会劝他把银子留下。第二天早晨他带着银子回到拾到银子的地方,看 见一个人回来寻找,问他银子的数目,与拾到的银子数目和标识都相同,于是就还给了 那个人。那人为感谢他,想给他一些银子,何岳说:“我拾到银子别人也不知道,要是 想要的话就全都是我的了,又怎么会要你给我的这些呢?”那个人感谢了他就离开了。 何岳曾在当官的人家教书的时候,当官的人有事要去京城,把一个箱子交给何岳保管, 箱子里面有几百两银子, 说:“等将来的某一天再来取回” 。当官的

13、人一离开就是几年, 没有任何消息。何岳听说他的侄子有别的事到南方来,就托人把箱子交给他的侄子了。 何岳是一位穷秀才,他捡到银子就还给别人,短时期内不起贪心还可以勉励:但那个当 官的人把银子寄在他家多年,却毫不动心,这种高尚的品质远远超过了普通人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游珍珠泉记 王昶 济南府治,为济水所经。济性洑 而流,抵巇 ,则辄喷涌以上。人斩木剡 其首, 杙诸土,才三四寸许,拔而起之,随得泉。泉莹然至清,盖地皆沙也,以故不为泥所 汩;然未有如珍珠泉之奇。泉在巡抚署廨 前甃 为池方亩许周以石栏。依栏瞩之,泉从沙际出,忽聚忽散,忽 断忽续,忽急忽缓。日映之,大者为珠,小者为玑,

14、皆自底以达于水面,瑟瑟然,累累 然。亢仓子云:“蜕地之谓水,蜕水之谓气,蜕气之谓虚。”观于兹泉也信。是日雨新霁,偕门人吴琦、杨环栋游焉,移晷 乃去。 济南泉得名者凡十有四,兹泉盖称最云。【注】 洑:水在地面下流。巇:缝隙。剡:削尖。杙:刺插。署廨:官 署,旧时官吏办公处所的通称。甃:用砖砌。移晷:日影移动。犹言经过了一段时 间。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才三四寸许()( 2)依栏瞩之()(3)日映之()(4)济南泉得名者凡十有四()1. (1)大约(2)看 (3)照( 4)总共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泉在巡抚署廨前 /甃为池/方亩许周 /以石栏B

15、. 泉在巡抚署廨 /前甃为池 / 方亩许/周以石栏C. 泉在巡抚署廨前 /甃为池方 /亩许周 /以石栏D. 泉在巡抚署廨前 /甃为池/ 方亩许周以石栏2. D【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珍珠泉在巡抚衙门前面,用砖砌成的池子,有一亩地大,四周 用石栏围着。根据句意可断句。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济南府治,为济水所经。(2)是日雨新霁,偕门人吴琦、杨环栋游焉。3. ( 1)济南府城,是被济水流经的地方。(2)这一天正当雨后初晴,我和学生吴琦、杨环栋在这里游览。4.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珍珠泉为什么出名?4. 泉水亮晶晶的,极度清澈。泉水自地面涌出,在阳光照耀下,像一颗颗珍珠,非 常

16、好看。【参考译文】济南府城,是被济水流经的地方。济水的水性在地面下流,遇到地面空隙,就立刻 喷涌出地面。 人们砍一根树枝, 削尖枝头, 插进地里, 只要插下约三四寸, 把树枝拔起, 跟着就会有泉水涌出来。这泉水亮晶晶的,极度清澈,因为地面都是沙子,所以泉水不 被泥土搅浑;可是当地所有的泉水,都及不上珍珠泉奇妙。珍珠泉在巡抚衙门前面,用砖砌成的池子,有一亩地大,四周用石栏围着。靠在石 栏上看泉水,只见泉水从沙子里涌出,忽儿合拢忽儿分散,忽儿中断忽儿又连接,忽儿 急忽儿慢。日光照在泉上,大的水珠像圆圆的大珍珠,小的水珠像一颗颗小珍珠,颗颗 都从水底直冒上水面,碧绿透亮,一串接一串。亢仓子中说:“自

17、地里钻出来的是 水,从水里腾出来的是气,从气里化出来的就成了空虚。”看了这珍珠泉,能相信这句 话说得对。这一天正当雨后初晴,我和学生吴琦、杨环栋在这里游览,停留了很久才离开。 济南的泉水有名称的总共有十四处,这珍珠泉是其中最有名的。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帝 置酒洛阳南宫。 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 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 高起、 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 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 “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夫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 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 给饷馈 ,不绝粮道,

18、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 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注】 帝:指汉高祖刘邦。子房:指张良,字子房。饷馈:军饷。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帝置酒洛阳南宫()(2) 皆言其情()(3)列侯、诸将毋敢隐朕()(4) 抚百姓()1. (1)摆,放置(2)实情 ( 3)隐瞒 (4)安抚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陛下使人攻城略地 / 因以与之 / 与天下同其利B. 陛下使人攻城略地 /因以与之与 / 天下同其利C. 陛下使人攻城略地 /因以与之与天下 / 同其利D. 陛下使人

19、攻城略地因以 / 与之与天下 / 同其利2. A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陛下让人攻取城池取得土地,就把它赐给他们,与天下的利益相同。根据句意可断句。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公知其一,未知其二。(2)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3. ( 1)你只知道其中一个方面,却不知道另一个方面。(2)这就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4. “刘邦论三杰”的话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 必须尊重人才,重用人才。【参考译文】 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摆酒宴。高祖说:“各位王侯、将领不要隐瞒我,都说出实情:我得到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项羽失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高起、王陵回答说: “陛下让人攻取城池取得土地, 就把它

20、赐给他们, 与天下的利益相同; 项羽却不是这样, 他杀害有功绩的人,怀疑有才能的人,这就是项羽失天下的原因。刘邦说:“你只知道 其中一个方面,却不知道另一个方面。(就拿)在大帐内出谋划策,在千里以外一决胜 负(来说),我不如张良;平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不断绝运粮食的道路,我 不如萧何;联合众多的士兵,打仗一定胜利,攻占一定取得,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 是人中豪杰,我能够任用他们,这就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个范增而不任用 (他),这就是被我捉拿的原因。“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庆历三年,轼始总角 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 诗示乡先生 。轼从旁窥观

21、,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 “童子何用知之?” 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先生奇轼言, 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 ,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 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 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选自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序,有删减)【注】 总角。它指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的少年。 乡先生: 乡里的私塾先生。 韩、 范、富、欧阳:分别指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童子何用知之()(2)先生奇轼言()(3)则已私识之矣(

22、)( 4)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1.(1)知道,了解(2)感到惊奇(3)记住(4)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此天人也耶 /则不敢知 / 若亦人耳何 /为其不可B. 此天人也 / 耶则不敢知 / 若亦人耳 / 何为其不可C. 此天人也耶 /则不敢知 /若亦人耳 /何为其不可D.此天人也 / 耶则不敢知 / 若亦人耳何 / 为其不可2.C【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他们是天子,(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们)也是普通人,我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他们呢?根据句意可断句。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词。(

23、2)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3.(1)我从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句。(2)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读碑文读到流泪。4. 结合文中内容说说苏轼在总角之龄,是怎样“私识”范仲淹的?文中可见他对范仲淹可见苏轼对范仲淹的仰慕之情,以及未得一见的遗憾。 【参考译文】庆历三年,我刚刚童年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 守道写的 庆历圣德诗 给乡校的老师看。 我从旁边偷看, 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句, 我问先生称颂的十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先生说: “小孩子知道这些有什么用?” 我说: “(如果)他们是天子,(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们)也是普通人,我为什么就不 可以知道他们呢?”先生认

24、为我说的话奇特,把这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并且 说:“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是人中豪杰。”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 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嘉祐二年,我参加进士考试到京师,范公却(已经)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 我读碑文读到流泪,说:“我知道了他的为人。”十五年没有见到范公一面,难道不是 命运(的安排)吗?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赵壹字元叔,汉阳西县人也。恃才倨傲,为乡党所摈,乃作解摈。 光和元年,举郡上计 到京师。是时司徒袁逢受计,计吏数百人皆拜伏庭中莫敢仰 视壹独长揖而已。逢令左右往让之,曰 : “下郡计吏而揖三公,何也 ?”对曰: “昔郦食 其

25、长揖汉王,何遽怪哉 ?”逢则敛衽下堂,执其手,延置上坐,顾谓坐中曰 : “此人汉 阳赵元叔也。朝臣莫有过之者,吾请为诸君分坐。”坐者皆属观。既出,往造河南尹羊 陟,不得见。壹乃日往到门,陟自强许通,尚卧未起,壹迳入上堂,遂前临之,曰:“窃伏西州,承高风旧矣,乃今方遇而忽然 ,奈何命也!”陟知其非常人,乃起,延 与语,大奇之。陟明旦大从车骑奉谒造壹。时壹独柴车草屏,露宿其傍,延陟前坐于车下,左右莫不叹愕。陟遂与言谈,至熏 夕,极欢而去,执其手曰:“良璞不剖,必 有泣血以相明者矣 ! ”【注】 郡上计 :向朝廷报告 际的策士,后归汉王刘邦。他拜见刘邦, 他请到上座。迳:同“径”。忽然 昏。 1.解

26、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举郡上计到京师( (3)往造河南尹羊陟( 1. ( 1)被推荐、举荐( 选自后汉书·赵壹列传,有删减) 郡税收会计的官员,也叫上计吏。郦食其 : 秦汉之 只作揖,不跪拜,刘邦知其不是平常的人,把 :指死亡。傍:同“旁”熏 : 通“曛”,黄)2)就,竟( 2)何遽怪哉 (4)延与语(3)到去 ( 4)邀请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计吏数百人皆拜伏庭 / 中莫敢仰视 / 壹独长揖而已B. 计吏数百人皆拜伏庭中 /莫敢仰视壹 / 独长揖而已C. 计吏数百人皆拜伏庭 / 中莫敢仰视壹 / 独长揖而已D. 计吏数百人皆拜伏庭中

27、/莫敢仰视 / 壹独长揖而已2. D【解析】该句翻译为“几百个主计吏都叩头伏在庭院中,没有谁敢向上看一眼,只有赵 壹拱手作揖”,据此可进行断句。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朝臣莫有过之者,吾请为诸君分坐。2)延陟前坐于车下,左右莫不叹愕。3. ( 1)朝中大臣没有超过他的,我请求在诸位中为他设一个座位。(2)赵壹邀请羊陟一同坐在车下,左右的人没有不慨叹惊愕的。4. 选文中的 赵壹 是一个怎样的人?4. 恃才倨傲。借权势显扬名声,不甘心屈于仕途。 【解析】第一段中的“恃才倨傲”是直接说明赵壹的性格特点的;根据第二段的段意可 知,赵壹借袁逢、羊陟的权势显扬名声,不甘于屈于仕途。【

28、参考译文】赵壹字元叔,是汉阳郡西县人。为人自恃有才而傲慢,遭到乡里人的排斥,就写了 解摈一文。光和元年,赵壹被举荐为郡上计官员来到京城。当时袁逢受理上计吏事务,几百个 主计吏都叩头伏在庭院中,没有谁敢向上看一眼,只有赵壹拱手作揖。袁逢让身边官吏 去责问他,说 : “地方郡里来的上计吏对三公行揖礼,这是为什么?”赵壹回答道 : “从前郦食其拜见汉王刘邦,只作揖,(现在我对三公作揖)有什么感到奇怪的呢?”袁逢 就恭敬地提起衣襟掖在衣带间走下堂来,拉着赵壹的手,邀请他坐在上座,回头对在座 的考绩官员说 : “这位是汉阳人赵元叔。朝中大臣没有超过他的,我请求在诸位中为他 设一个座位。”满座官员都注意看

29、他。赵壹从袁逢那里出来后,就去拜访河南尹羊陟, 没有能够见到。 赵壹就每日到羊陟门上求见, 羊陟勉强允许通报接见, 但他还没有起床, 赵壹径直来到上堂,就走到他跟前俯视他,说:“我远居西州,仰慕您高尚品格已很久 了,直到今日才得相见,而您却死去了,是命运啊!”羊陟知道他不是一般人,于是起床,请赵壹谈话, 对他的才华深感惊奇。 羊陟第二天早晨带领许多车骑随从去拜访赵壹。 当时赵壹是破柴车,稻草屏,自己露宿车旁。他邀请羊陟一同坐在车下,左右的人没有 不慨叹惊愕的。羊陟就与赵壹交谈起来,一直谈到黄昏,尽欢而去。羊陟拉着赵壹的手 说: “含有美玉的石头,如果不剖开,必定会有像卞和那样哭出血泪来辩明它的

30、事情 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秦士好古【明】谢肇淛秦士有好古物者,价虽贵,必购之。一日,有人持败席一扇,踵门而告曰:“昔鲁哀公命席以问孔子 ,此孔子所坐之席也。 ”秦氏大惬,以为古,遂以附郭 之田易之。 逾时,又有持枯竹一枝,告之曰:“孔子之席,去今未远,而子以田售。吾此杖乃 太王避狄,杖策去邠 所操之箠 也,盖先孔子之席又数百年矣,子何以偿我?”秦士大 喜,因倾家资悉与之。既而又有持朽漆碗一只,曰:“席与杖皆周时物,固未为古也。此碗乃舜造漆器时 作,盖又远于周矣,子何以偿我?”秦士愈以为远,遂虚所居之宅以予之。三器既得而田舍资用尽去致无以衣食,然好古之心,终未忍舍三器。于是披哀公

31、之 席,持太王之杖,执舜所作之碗,行乞于市,曰:“那个衣饮父母,有太公九府钱,乞我一文。”【注】 踵门:亲自登门。鲁哀公命席以问孔子:鲁哀公命人设席,让孔子坐在 bn),古国名。箠:杖,棍。席上和他说话。附郭:靠近城墙虚:空出。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邠:豳”(3)1. (1) 【解析】( 1) 为“交换”。( 意思为“离开” 思为“都”。( “固”遂以附郭之田易之( 因倾家资悉与之( 交换2)去今未远去( 固未为古也( 本来)3)都 字,同唐雎不辱使命 去”字,同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太丘舍去”中的“去”,(2)离开 易” 2)“4)4)虽千里不敢易也”中的“易”,意思3)“悉”字

32、,同桃花源记中的“悉如外人”中的“悉”,意 固”字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的“子固非鱼也”中的 ,意思为“本来”。4)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三器既得 /而田舍资用尽 / 去致无以衣食B. 三器既得 / 而田舍资用尽去 / 致无以衣食C. 三器既得而 /田舍资用尽 / 去致无以衣食D. 三器既得而 /田舍资用尽去 / 致无以衣食2. B【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秦士三件古物到手,却落得田资用尽,导致无衣无食。根据句 意可断句。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子何以偿我?2)此碗乃舜造漆器时作。3. ( 1)您该出什么价钱?(2)这只漆碗是舜帝造漆器时所

33、做。4. 请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4. 如果仅仅为好古而好古,不考虑自身的实际需要,就会产生拿着宝物讨饭吃的悲剧。 这则寓言讽刺那些盲目追求所好又没有眼光的人。【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白这个故事的大概内容。该故事主要简述了一位盲目收藏古 物的人,因没有眼光收藏一些毫无价值的东西,最终沦为乞丐的故事。文中的秦士不考 虑实际需求,最终沦落为乞丐的故事讽刺了那些盲目追求所好又没有眼光的人。 【参考译文】秦朝有个好古物成瘾的士人,价格即使高,他也要千方百计地买回家来。一天,一 个人扯着一块烂席片亲自登门来告诉他,说: “这是以前鲁哀公向孔子问政时赐孔子的 座席。”秦士心中大喜,认为这是难得的古物,就用

34、靠近城墙的田地交换它。过了些时候,又有一个人手持一把古杖找上门来卖给他,说: “孔子的坐席距离现 在不远,而你却用田地买下来。这是以前太王为避夷狄之乱离开豳地时所持的杖箠,比 孔子所坐的席子还要早几百年呢,(如此古物),您该出什么价钱?”秦士非常高兴, 就倾尽家中资财买了下来。没过多久,又有一个人手捧一只朽烂的木碗来兜售,对秦士说:“您买的席和杖, 本来都算不上古物。这只漆碗是舜帝造漆器是所做,比周朝古远多啦,(如此古物), 您该出什么价钱?”秦士没想到竟能遇到如此古物,就把正住着的宅院空出作价,买下 了这只木碗。秦士三件古物到手,却落得田资用尽,导致无衣无食,然而好古之心却使他始终不 忍丢弃

35、三件古物。于是,秦士就披上“哀公之席”,拿着“太王之杖”,捧着“舜帝之 碗”,沿街乞讨,口中还不时地喊着:“衣食父母们啊,您若有太公时的九府钱,就行 行好,给我一文吧。”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为学 彭端淑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蜀之鄙有二僧 : 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 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 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36、?是故聪且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且敏而不 学者,自败者也。(有删减)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越明年()(2)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3)屏弃而不用()(4)自败者也()1. (1)到 (2)想要(3)同“摒”,摒弃(4)使失败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学之 /则难者亦易矣 /不学 /则易者亦难矣B. 学之则 / 难者亦易矣 /不学/则易者亦难矣C. 学之则 /难者亦易矣 /不学则 /易者亦难矣D.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学则 /易者亦难矣2. A【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肯学,那么困难的学问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学,那么容 易的学问也变得困难了

37、。可根据句意断句。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蜀之鄙有二僧 : 其一贫,其一富。(2)吾欲之南海,何如?3. ( 1)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另一个富裕 (2)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4. 简要分析文章论证了什么道理。4. 文章运用蜀鄙二僧的故事论证了“只要立志,难事终将变为易事”的深刻道理。 【解析】第三段运用蜀鄙二僧的故事论证了“只要立志,难事终将变为易事”的深刻道 理。【参考译文】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如果肯学,那么困难的学问也变得容易了;如 果不学,那么容易的学问也变得困难了。我天资聪颖,超过别人;我的能力也超过别人;(如果)不努力去发挥,就和

38、普通 人没有差别。穷和尚对富裕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富裕的和尚说:“你 凭借着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 够了。” 富裕的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尚且没有成功。 你凭借着什么去!” 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告诉了富裕的和尚,富裕的 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因此,聪明与敏捷,可以 依靠但也不可以依靠 ; 自己依靠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力学习的人,是自己毁了自己。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章公八岁入社学读书,刻苦自励,遇夜则燃枯竹以继晷。稍长,从后部主事黄岩章仲寅先生学举子业 。时予先公 为温州太守,患乐清东教乡滨海,俗犷戾 ,思有以 变其习,乃选良家俊秀补郡庠 弟子员。公在选中。先公问其业,甚习,为易今名,因 留府廨 躬教之。政暇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