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师版_第1页
第2课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师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N0.*1 1 .识记秦的统一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2 2 .理解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和本质 3 3 .认识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长时期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1. 西周末年,王室衰微,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黜后废嫡,申侯引犬戎破镐,西周灭亡。公元前2.2. 东周和秦朝建立及阶段特征认知核心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1 1 诸侯争霸(1)春秋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只能控制京畿,诸侯为控制更多土地和人民相互争战,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2 2)战国时期,诸侯纷纷称“王”,为富国强兵改革变法,强化王权,推广郡、县体制。2 2.秦朝统一(1)条件探究点:秦

2、国能够完成统一的条件。战国时期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需要; 大国兼并小国,局部统一扩大, 促进了最终的全国统一;各民族的初步融合,为统一提供有利条件;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增强(主要原因);饱受战 乱之苦的人民要求统一;秦王嬴政的努力(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2)经过:秦国先后火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于公兀前221221 年,建立统一的封建国家秦朝。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1 1 .建立皇帝制度(1) 称号:秦王嬴政自认为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尊号称“皇帝”(独尊与神化),自称“始皇帝”,希望千万世永 掌政权。(2)职权:总揽全国一切大权,任免中

3、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以虎符控制军队调动。(3)特征:一人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核心)。(4)影响:历代封建王朝沿用“皇帝”为最高统治者的称谓,直至辛亥革命结束君主专制。2 2.确立中央官制(1 1 )官职: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虚设)和诸卿,习惯上被概括为“三公九卿”。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诸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2) 作用:中央官员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大权操于皇帝。军政大事先行朝议,皇帝最后裁决,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决 策失误。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

4、,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这则小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1 1 )皇权与相权存在一定的矛盾,丞相为百官之首,位高权重,对皇权构 成潜在威胁,容易引起皇帝猜忌。(2 2)皇权专制制度具有决策的专断性、随意性、残暴性。(3 3 )秦始皇为人多疑、暴戾。3 3地方全面推行郡县制(1 1)成因: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兼并地区设郡县。 秦统一后,统治区域空前扩大。经过朝廷上的激烈辩论,秦始皇认识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采纳李斯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的建议。(2)措施:1把全国分为 3636 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下设若干县

5、。2建立一套地方官僚机构:郡守上承中央命令,对下督所属各县,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县令或县长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他们都由皇帝直接任命。(3)作用: 实现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把全国各地和每个人户都纳人国家政治体制中。标志官僚政治取代贵族 政治。NO.*汉口铁中高一历史1(必修)学究案课-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师版)执笔:明道华 审核:高一历史备课组内容标准学习要求不同点分封制郡县制区诸侯到地方发展,疆域大小参差,疆界有可变性。郡县在大一统条件下地域划分明确。与中央关系诸侯国相对独立,中央对地方实行间接管理。听命于中央,几乎没有自主权,中央实现对 地方垂直管理官吏职权诸

6、侯必须服从王命,在封疆内有很大的自主权。郡守县令代表中央管理地方,无自主权。首脑周王按亲亲原则分封王室、功臣、先贵,职位、封地世袭。皇帝选贤任能,直接任免郡守县令。影响周王实现对辽阔疆域的统辖,后来分裂割据之根源。有利于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加强。探究点: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异同点相同: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影响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 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 的形成及其影响。认知背景朝代起止时间建立者都城段特征东周刖/0/0 年刖 221221 年周平王洛邑春秋时期(刖 /0/0刖 4/64/6)五霸纷争战

7、国时期(前475475前 221221) 七雄并立秦朝前 221221 年前 207207 年秦土嬴政咸阳中国第一个统一中央集权封建土朝770770 年,东周建立。2N0.*3N0.*NO.*探究点:分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影响。1.1.本质是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2 2 使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3 3 有利经济文化发展,巩固国冢统一,初步奠定中国疆域,促进中华民族形成。4 4奠定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5 5 .专制统治对人民生沽和社会发展有消极作用结合教材中的历史纵横和你的认识 ,指岀秦

8、始皇还采取过哪些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修筑驰道,开凿灵渠,南一越族,北伐匈奴,夺取河套,修筑长城,移民实边,颁行秦律,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 统一文字等等。认知拓展、冋鼎中原与举鼎绝膑春秋后期,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当楚庄王兴兵攻打洛水流域的陆浑时,周定王派大夫王孙 满去慰劳。楚庄王别有用心地问王孙满九鼎轻重,王孙满则称:“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庄王生 嗔说:“折断楚军戈戟的刃口足够铸九鼎。”王孙满又用周有天下“在德不在鼎”教训楚庄王,使他收回野心。九鼎象征王 权。“问鼎中原”,实际上是强大的诸侯国楚国向周天子挑战,企图取代周室号令天下的一种尝试。战

9、国时期,秦国崛起,秦武王野心图谋天下,对丞相甘茂说:“寡人欲容车通三川(今洛阳),窥周室,死不恨矣。” 秦武王派兵打到周都附近宜阳后,直奔周室太庙,往观九鼎,一时兴起,与力士孟说举鼎比气力,鼎举起后因过重,失手砸 断右腿,武王惨叫倒地,救治不效,气绝而薨,孟说全家因此被杀。“举鼎绝膑”成为力不胜任的代名词。公元前 256256 年,子承父业,秦昭王灭掉西周君,并搬走九鼎。二、 “三看”长城(1 1) 军事设施:起自战国,蒙恬完成,抵御匈奴,农牧两分,边民既安,(2 2) 徭役急政:劳民伤财,激化矛盾,孟姜传说,暴戾工程,生产损害,(3 3) 历史遗产:宏伟建筑,世界奇迹,独创精神,智慧结晶,团

10、结坚韧,三、经典史料材料一. .(隐公三年前 720720 年)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保障农耕。王朝短命。民族象征。(即又让虢公参与执政),郑伯怨王。王曰:“无 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周 707707 年)王夺郑伯政,郑伯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畀(授予)虢公政。地,今河南温县)之麦;秋,又取成周(周都,今洛阳)之禾。周郑交恶。(桓公五年,前 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 左 传材料二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 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

11、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载,秦朝 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材料三 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廷尉议是。”材料四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可能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承者。”材料五 当代作家李乔哭倒长城骂倒秦认为:“还是少赞些为好。对秦始皇,除了要实事求是地说明他的功过之外, 还应该特别认识到,秦始皇的那一套专制思想与我们所提倡和所要建设的“民主的文化”和民主政治,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12、我们要建设先进文化,就必须与韩非、秦始皇的那一套专制主义政治文化彻底决裂。”即时反馈1 1春秋时期,奴隶社会逐渐崩溃。它在政治上最突出的表现是A.A.各国普遍进行改革B B.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2 2 秦国灭掉东方六国发生在A A.公元前三世纪前期B B 公元前三世纪后期3.3.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A A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B BC C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C C .公元三世纪前期.奴隶起义频繁D.D.公元三世纪后期中央设三公等官职C C 地方实行郡县制D D 确立皇权至高无上4 4 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度。 从承继的角度看, 该制度受到了前朝哪些制度的影响?分封制血亲宗法制B B C C D.D.秦朝B B 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禅让制王位世袭制A.A.5 5、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以后,A A 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6.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秦绎(峄)山刻石文C C贵族势力在地方上绝迹D 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皇帝立国,讨伐乱逆,经时不久,灭六暴强。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 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首(百姓)康定,利泽长久。群臣诵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