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酸碱的滴定_第1页
多元酸碱的滴定_第2页
多元酸碱的滴定_第3页
多元酸碱的滴定_第4页
多元酸碱的滴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存在问题:1.多元酸分步离解出来的H+是否均可被测定;2.若均可被滴定,会形成几个明显的pH突跃?3. 若有几个pH突跃,如何选择指示剂? 由一元弱酸准确滴定的条件,即caKa10-7.7或cspKa10-8可知,只要csp1Ka110-8、csp2Ka210-8、csp3Ka310-8多元弱酸分步离解的H+均可测定,反之均不能,或不能准确滴定。 当csp3Ka310-8,H+均可被准确滴定,是分步滴定还是一次滴定呢? 决定于Ka1/Ka2比值,以及对准确度的要求。一般说来,若|Et|0.3%,滴定突跃应不小于0.4个pH单位,则要求Ka1/Ka2105才能满足分滴定的要求。 1.Ka1/K

2、a2105 ,且csp1Ka110-8, csp2Ka210-8,则二元酸可分步滴定,即形成两个pH突跃,可分别选择指示剂指示终点。 2.Ka1/Ka2105,csp1Ka110-8、csp2Ka210-8,第一级离解的H+可分步滴定,按第一个计量点的pH值选择指示剂. 3.Ka1/Ka2105,csp1Ka110-8,csp2Ka210-8,不能分步滴定,只能按二元酸一次被滴定。 4.Ka1/Ka2105,csp1Ka110-8,csp2Ka210-8,该二元酸不能被滴定。 用0.1000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0.10mol/L H3PO4。Ka1=7.610-3, Ka2=6.31

3、0-8, Ka3=4.410-13, 第一计量点时:c=0.10/2=0.050 mol/L mol/L pH=4.70 选择甲基橙 作 指 示 剂 , 并 采 用 同 浓 度 的NaH2PO4溶液作参比。5121100 . 2aaaKcKcKH 第二计量点时: c=0.10/3=0.033 mol/L mol/L pH=9.66 若用酚酞为指示剂,终点出现过早,有较大的误差。选用百里酚酞作指示剂时,误差约为+0.5%。 1032102 . 2)(cKcKKHwaa 用0.1000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0.10mol/L H2C2O4。 Ka1=5.910-3, Ka2=6.410-5

4、。 按照多元酸一次被滴定,若选用酚酞作指示剂,终点误差约为+0.1%。 多元碱用强酸滴时,情况与多元酸的滴定相似。例如用0.10molL-1HCl滴定0.10moLL-1Na2CO3溶液。Csp1Kb1=0.0501.810-410-8Csp2Kb2=0.1032.410-8=0.0810-8Kb1/Kb2104 第一级离解的OH-不能准确滴定。 第一化学计量点时:OH-=(Kb1Kb2)1/2pOH=5.68pH=8.32 可用酚酞作指示剂,并采用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作参比。 第二化学计量点时,溶液CO2的饱和溶液,H2CO3的浓度为0.040 moLL-1 H+=(cKa1)1/2=1

5、.310-4 moLL-1 pH=3.89 可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市售的NaOH试剂中常含有1%-2%的Na2CO3,且碱溶液易吸收空气中的CO2,蒸馏水中也常含有CO2,它们参与酸碱滴定反应之后,将产生多方面而不可忽视的影响。 1、若在标定NaOH前的溶液中含有Na2CO3,用基准物草酸标定(酚酞指示剂)后,用此NaOH滴定其它物质时,必然产生误差; 2、若配制了不含CO32-的溶液,如保存不当还会从空气中吸收CO2。用这样的碱液作滴定剂(酚酞指示剂)的浓度与真实浓度不符。 3、对于NaOH标准溶液来说,无论CO2的影响发生在浓度标定之前还是之后,只要采用甲基橙为指示剂进行标定和测定,其浓

6、度都不会受影响。 4、溶液中CO2还会影响某些指示剂终点颜色的稳定性。1、烧碱中NaOH和Na2CO3含量的测定 烧碱(氢氧化钠)在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因吸收空气中的CO2而产生部分Na2CO3。在测定烧碱中NaOH含量的同时,常常要测定Na2CO3的含量,故称为混合碱的分析。分析方法有两种: (1)双指示剂法 所谓双指示剂法,就是利用两种指示剂在不同计量点的颜色变化,得到两个终点,分别根据各终点时所消耗的酸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各成分的含量。 烧碱中NaOH和Na2CO3含量的测定,可用甲基橙和酚酞两种指示剂,以酸标准溶液连续滴定。具体做法是:在烧碱溶液中,先加酚酞指示剂、用酸(如HCl)标准溶

7、液滴定至酚酞红色刚好褪去。此时,溶液中NaOH已全部被滴定,Na2CO3只被滴定成NaHCO3 (即恰好滴定了一半),设消耗HCl为V1毫升。然后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继续以HCl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成橙色,这时NaHCO3已全部被滴定,记下HCl的用量,设为V2毫升。整个滴定过程所消耗HCl的体积关系可图解如下: =c(V1-V2)HCl/100040.00/ms =(2cV2)HCl/(21000)105.99/ms NaOHW32CONaW 双指示剂法操作简单,但因滴定至第一计量点时,终点观察不明显,有1左右的误差。若要求测定结果较准确,可用氯化钡法测定。 (2)氯化钡法 先取1份试样溶液以甲

8、基橙作指示剂,用HCl标淮溶液滴定至橙色。此时混合碱中NaOH和Na2CO3均被滴定,设消耗HCl V1 mL。 另取等份试样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使其中的Na2CO3变成Ba2CO3沉淀析出。然后以酚酞作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酚酞红色刚好褪去,设消耗HClV2毫升。此法用于滴定混合碱中的NaOH。于是 =c(V1-V2)HCl/(21000)105.99/ms =(cV2)HCl/100040.00/msNaOHW32CONaW 2.纯碱中Na2CO3和NaHCO3含量的测定 其测定方法与挠碱相类似。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时,仅滴定体积关系与前述有所不同,根据滴定的体积关系,则 =

9、 (2cV1)HCl/21000105.99/ms =c(V2-V1)HCl/100084.01/ms 用氯化钡法测定时,操作与烧碱的分析稍有变更,即往试液中加入BaCl2之前,加入过量NaOH标准溶液,将试液中NaHCO3转变成Na2CO3。然后用BaCl2沉淀Na2CO3,再以酚酞作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NaOH。 32CONaW3NaHCOW 设c1,V1和c2,V2分别为HCl和NaOH的浓度及体积,则 =(c2V2) NaOH-(c1V1) HCl/100084.01/ ms 另取等份纯碱试样溶液,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设消耗HCl V1mL,则 =(

10、c1V1)HCl- (c2V2)NaOH+(c1V1)HCl/(21000)105.99/ms 双指示剂法不仅用于混合碱的定量分析,还可用于未知试样(碱)的定性分折。 3NaHCOW32CONaW V1和V2的变化 试样组成 V10,V2=0 OH- V1=0,V20 HCO3- V1=V20 CO32- V1V20 OH-+CO32- V2V10 CO32- +HCO3- 常用下列两种方法间接测定铵盐中的氮。 1.蒸馏法 往铵盐(如NH4C1、(NH4)2SO4等)试样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碱溶液,并加热使NH3释放出来:NH4+OH-=NH3+H2O 释放出来的NH3吸收于H3BO3溶液中,然

11、后用酸标准溶液滴定H3BO3吸收液NH3+ H3BO3= NH4BO2+H2OHCl+ NH4BO2+H2O=NH4C1+ H3BO3 H3BO3是极弱的酸.它并不影响滴定。该滴定用甲基红和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终点为粉红色。根据HCl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按下式计算氮的含量: WN=(cHClVHCl/1000)14.01/ms 除用H3BO3吸收NH3外,还可用过量的酸标准溶液吸收NH3,然后以甲基红或甲基橙作指示剂,再用碱标准溶液返滴定剩余的酸。 土壤和有机化合物中的氮,不能直接测定,须经一定的化学处理,使各种氮化合物转变成铵盐后,再按上述方法进行测定。 2.甲醛法 利用甲醛与铵盐作用,释放

12、出相当量的酸(质子化的六次甲基四胺和H+): 4NH4+6HCHO(CH2)6N4H+3H+6H2O (Ka7.1l0-6) 然后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成微红色,由NaOH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按下式计算氮的含量。 WN=(cNaOHVNaOH/1000)14.01/ms如果试样中含有游离酸,事先以甲基红作指示剂,用碱中和。甲醛法较蒸馏法快速、简便。 (二)醛的测定 醛类化合物既非酸又非碱,当然不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测定其含量。但醛类化合物可通过某些化学反应,释放出相当量的酸或碱,便可间接地测定其含量。例如丙烯醛与盐酸羟氨在醇溶液中起反应,释放出相当量的酸(HCl): CH2

13、CHCHO+NH2OHHCl CH2(CH2)2NOH+HCl+H2O生成的HCl,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 =(cNaOHVNaOH/1000)56.06/ms又如甲醛与亚硫酸钠在水溶液中发生下述反应:HCHO+Na2SO3+H2OH2(OH)CSO3Na+NaOH释放出NaOH,以酚酞或百里酚酞作指示剂,用酸标准溶液滴定之。根据酸标准溶液的浓度及其体积,便可求得甲醛的百分比含量。CH3COOC2H5+NaOH = CH3COONa + C2H5OH(CH2)6N4 + 6H2O +2H2SO4 = 6HCHO +2(NH4)2SO4CHCHOCHW2 H3BO3是极弱的酸

14、,不能用强碱直接滴定,但它与甘油生成络合酸,可使其酸强化。故可用碱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K2SiO3 + 6F- +6H+ =K2SiF6+ 3H2O K2SiF6 + 3H2O = 2KF + H2SiO3 + 4HF 然后用碱标准溶液滴定HF。 含磷试样用硝酸和硫酸处理后使磷转化为磷酸,然后在硝酸介质中加入钼酸铵,发生下列反应:12MoO42- + 2NH4+ +H3PO4 + 22H+ = (NH4)2HPO4 12MoO3 H2O+ H2O 沉淀过滤并洗涤后,溶于过量的NaOH标准溶液中:(NH4)2HPO4 12MoO3 H2O + 24OH- = HPO42- + 12MoO42-

15、+ 13H2O + 2NH4+ 再以酚酞为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返滴定之。 H3BO3的Ka=5.810-10, 甘油硼酸Ka10-6。+ 3H2O-+2H+H3BO3HOCH2CHCH2OOH2COOBCHH2COHH2COHOHCHH2COH甘油甘油硼酸 决定于Ka1/Ka2比值,以及对准确度的要求。一般说来,若|Et|0.3%,滴定突跃应不小于0.4个pH单位,则要求Ka1/Ka2105才能满足分滴定的要求。 1.Ka1/Ka2105 ,且csp1Ka110-8, csp2Ka210-8,则二元酸可分步滴定,即形成两个pH突跃,可分别选择指示剂指示终点。 2.Ka1/Ka2105,cs

16、p1Ka110-8、csp2Ka210-8,第一级离解的H+可分步滴定,按第一个计量点的pH值选择指示剂. 3.Ka1/Ka2105,csp1Ka110-8,csp2Ka210-8,不能分步滴定,只能按二元酸一次被滴定。 4.Ka1/Ka2105,csp1Ka110-8,csp2Ka210-8,该二元酸不能被滴定。 决定于Ka1/Ka2比值,以及对准确度的要求。一般说来,若|Et|0.3%,滴定突跃应不小于0.4个pH单位,则要求Ka1/Ka2105才能满足分滴定的要求。 1.Ka1/Ka2105 ,且csp1Ka110-8, csp2Ka210-8,则二元酸可分步滴定,即形成两个pH突跃,可

17、分别选择指示剂指示终点。 2.Ka1/Ka2105,csp1Ka110-8、csp2Ka210-8,第一级离解的H+可分步滴定,按第一个计量点的pH值选择指示剂. 3.Ka1/Ka2105,csp1Ka110-8,csp2Ka210-8,不能分步滴定,只能按二元酸一次被滴定。 4.Ka1/Ka2105,csp1Ka110-8,csp2Ka210-8,该二元酸不能被滴定。 用0.1000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0.10mol/L H2C2O4。 Ka1=5.910-3, Ka2=6.410-5。 按照多元酸一次被滴定,若选用酚酞作指示剂,终点误差约为+0.1%。 多元碱用强酸滴时,情况与多

18、元酸的滴定相似。例如用0.10molL-1HCl滴定0.10moLL-1Na2CO3溶液。Csp1Kb1=0.0501.810-410-8Csp2Kb2=0.1032.410-8=0.0810-8Kb1/Kb2104 第一级离解的OH-不能准确滴定。 用0.1000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0.10mol/L H2C2O4。 Ka1=5.910-3, Ka2=6.410-5。 按照多元酸一次被滴定,若选用酚酞作指示剂,终点误差约为+0.1%。 多元碱用强酸滴时,情况与多元酸的滴定相似。例如用0.10molL-1HCl滴定0.10moLL-1Na2CO3溶液。Csp1Kb1=0.0501.810-410-8Csp2Kb2=0.1032.410-8=0.0810-8Kb1/Kb2104 第一级离解的OH-不能准确滴定。 3、对于NaOH标准溶液来说,无论CO2的影响发生在浓度标定之前还是之后,只要采用甲基橙为指示剂进行标定和测定,其浓度都不会受影响。 4、溶液中CO2还会影响某些指示剂终点颜色的稳定性。1、烧碱中NaOH和Na2CO3含量的测定 烧碱(氢氧化钠)在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因吸收空气中的CO2而产生部分Na2CO3。在测定烧碱中Na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