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导入课题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哪些季节吗?现在是 什么季节呢?(板书课题)你的周围有什么变化吗?2、展示:师生展示收集的关于秋天的资料,学生说说秋天 的特点,教师总结。二、进行新课1、抽学生读课文,检查学生读书情况。2、正音,自主学习课文生字。(1)四人小组交流生字的预习情况。 (主要是哪些拼音容易 读错,如:平翘舌、鼻边音、前后鼻音、是否是多音字;哪些字 容易写错;可以组什么词;什么结构;什么偏旁)(2)课堂内交流生字学习情况,抽学生教读、教学生书空, 教师指导,板书重点。易错音的字: 多音字:“转” zhuan (转凉转换转化 ) zhuan( 转 动转圈)翘舌音字:爽收霜
2、边音字:凉 三拼音字:转凉爽霜降香黄后鼻音字:丰v 去掉两点的规律:菊易错形的字:转排(注意笔顺) 课堂组词(开火车形式进行) ,说结构、偏旁教师简要板书。(3)学生自由书空学习生字,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巩固。3、再读课文思考:秋天什么时候到?哪几个月是秋天?三、学习新课1、抽生读课文第一节读懂了些什么?重点了解:天气变化(天转凉、风变爽) ; 有关蟋蟀秋天活动的知识。你还知道秋天的天气有什么特点吗?还有其他的一些动物他 们在秋天干什么呢?你喜欢秋天这样的天气吗?谁来读出喜爱的感情来。教师通 过让学生体会重读部分表现特点的词语的方法读出感情。2、秋天到了 , 农民伯伯在干什么呢 ?看书上插图
3、, 学生回答。 齐读课文第二节,思考:“秋收”什么意思?农民伯伯秋天都收了些什么呢?“田野翻金浪”指的是什么? 农民伯伯丰收了,他们心情怎样?谁来读出这种心情?指导 朗读,着重从快慢、轻重上进行指导。3、在秋天,同学们喜欢什么景物呢?同桌交流收集的关于 秋天景物的资料,说说为什么喜欢他。自由读课文第三节,这一 节为我们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大雁排成行,去干什么 呢?喜欢吗?读一读。四、指导诵读1、总结课文,理清这首诗歌的顺序,感知文章写法。写了些什么景物?有什么特点?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 按照 板书总结回答)2、按节通过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背诵。五、拓展升华 同学们,学习了课文后,知道了些
4、什么?你喜欢上秋天吗? 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喜爱。如:画一画秋天的景物;写一些关于秋天的句子;读一读描 写秋天的文章。六、布置作业1、抄写课文生字2、给课文生字组词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练背诵课文4、画一幅秋天的画或者抄一段描写秋天的文章,用来办教 室墙报。(纸张大小教师统一,对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篇二一、激情导入: 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那么现在是什么季节?(出示 课件)这节课就让我们到大自然中去欣赏秋天那美丽的景色。 (板 书课题)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 认识自然段 师:一篇课文往往是由几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 然段。自然段是一种段的表现形式,在第
5、1 句话的前面空两格, 也就是两个字的位置, 这样的段就叫做自然段。 (出示课件) 标出 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现在就让你们自己来找出课文中的第三个自然段吧。2、初读课文, 要求能读准字音, 读出完整句, 不顿词、 断句 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逐段朗读,并结合图片,看一看图中都有什么? 老师请三位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谁来读第一段?第二 段?第三段?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你在图中都看到了什 么?三、品读课文,学习感情朗读1品读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课件(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课件(比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说明 了什么?) 从这里你看到秋天有什么变化?(板
6、书:天气凉了树叶黄 了) 指导朗读。 指导背诵。(这一段就两句话,都说的是什么? 师:秋天到了,天气凉了,树叶也黄了。还有谁知道秋天到 了呢?谁来读第二自然段?2品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出示课件(你看到了天什么样?)板书:天空 高 蓝 师:秋天的天空格外的高, 格外的蓝。 人们常用 “天高云淡” “秋高气爽”等成语来形容秋天的天空。在这么美的蓝天下你还 看到了什么?板书:大雁 南飞 出示课件: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呢? (大雁是候鸟, 就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的鸟。天气变凉了,大雁从北方飞到 南方比较暖和的地方过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天气转暖了,大雁 再从南方飞回北方来生活。你们
7、知道秋天飞回南方过冬的还有谁 呀?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同学们要保护鸟类,不要伤害它们。 )师:大雁飞的时候总是排着整齐的队伍,由健壮头雁带领大 家飞行中间是小雁,最后是老雁,排队飞行是为了减少空气的阻 力。而且一但有哪只大雁生病掉队了,雁群会派一只健康的大雁 来陪伴那只生病的大雁, 直到生病的大雁恢复健康, 才一起飞行。 所以同学们要学习大雁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要学会相互帮助。 看它们是怎么飞的? (出示课件) 指导当读 “一会儿”“一 会儿” 练习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指导朗读。 指导背诵。3品读第三自然段。这个自然段几句话?说的是什么?看看图,读读课文,再 回答。出示课件:(秋天是个美丽
8、的季节,更是个丰收的季节。 ) 板书“丰收的季节 同学们你们家里丰收了吗? 指导朗读。读出收获的喜悦。 指导背诵。四、有感情朗读全文,背诵全文。五、情感升华。1积累内化,学以致用。出示词语(秋天天气田野 丰收 季节) 师:这样优美的文章是由这些可爱的词语表述出来的,这些 词语里也一定有你喜欢的,你也能用他们其中的一个说一句话 吗?2讨论:秋天什么样?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3同学们你这一堂课有哪些收获?说给大家听一听。4、总结: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的美在每一片落叶所以古人说“只 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秋天的美在秋风中、虫鸣里、在 秋月上。在同学们的心灵里。大自然的美无处不在,同学们只
9、要 你有一颗善于观察的眼睛,有一颗能感受到美的心灵。那么美就 在你的身边,就在你的眼前。篇三一、教学要求:1、思想品德要求: 引导学生从天气、 物候几方面了解秋天的 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知识要求:学会 7 个生字及新词,认识 13 个字。3、能力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二、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秋天是天气转凉的季节,是丰 收的季节,是美丽的季节。难点:“转”“黄”的写法。三、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秋天景象的图片、音乐磁带。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出示秋天景象的图片。 老师说:四季的脚步走得飞快。转眼间,秋天到了。板书课 题:秋天到(二)初读课文
10、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纠正读音: 你认为哪个字的读音应该注意, 给大家提个醒。3、把你读的不通、不熟的地方,多读几遍。4、同桌互读, 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第一小节。(1)指名读第一小节。你读懂了什么内容?(2)理解秋天天气凉的特点。 用换词法, 把“凉”换成“冷”, 让学生说说行不行,为什么?(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第二小节。(1)自由读第二小节。指名说你读懂了什么内容?(2)提出不懂的问题:为什么说“田野翻金浪?” 请明白的同学帮助解释。老师小结:九月的田野里,稻子熟了。远远望去,黄澄澄 的一片,在微风吹拂下翻着金浪。(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老师小结:秋天真是丰收的季节。3、学习第三小节。(1)齐读第三小节。你读懂了什么内容?( 2)想象大雁飞行的动作和变换的队形, 请几名学生到前面 来表演。(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自主识字1、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2、交流汇报。(五)指导书写 转:第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育机构人才流失原因分析及吸引机制创新报告
- 物业收费权转让合同范本
- 渔货代卖合同协议书模板
- 高校与美团配送合同范本
- 续签合同时让签竞业协议
- 鲜玉米采购标准合同范本
- 电力局承包劳务合同范本
- 香蕉收购协议书模板模板
- 海底捞如何解除合同协议
- 电梯安装加工合同协议书
- 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手册
- 医院保安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5年海南会考试题及答案地理
- 【高考真题】2023年高考理综物理真题试卷-全国甲卷(含答案)
- 智能小区业主委员会职责与科技应用
- 2025年上半年湖北黄冈黄梅县乡镇综合执法中心招聘工作人员15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招标代理机构选取突发情况应急处理预案
- 2025版家族信托遗产分配与管理执行合同3篇
- 2024年中国养老产业商学研究报告-银发经济专题
- 2024年餐饮部半年度工作总结
- 检修工岗位职业危害防治操作规程(4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