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感谢你的观看自救器管理制度、气密性校验操作规程、隔绝式自救器使用及操作、自救器管理员岗位责任制1自救器管理制度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十条规定,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为加强自救器管理,确保自救器的有效,特制定自救器管理制度,各使用单位必须严格贯彻执行。一、自救器验收自救器从生产厂家发运到公司后,由公司物资部组织,机电、通风部等部门有关负责人进行验收,合格后由自救器发放人员运到灯房同时对该批产品进行统一验收登记入账,登记内容如下:自救器生产厂家、出厂日期;型号;自救器的外观质量;煤安标志;气密性检验等逐项进行核查验收。二、自救器收发自救器收发应根据自救器的配备方式而制定,每位井下职工配备一台自救
2、器,自救器发放人员负责为损坏的自救器及时收回和报废,并做好记录台账。三、自救器检验为保证自救器正常使用,凡是新到的自救器,要全数逐台进行外观质量、气密性能检查,并有记录。使用中的化学氧自救器,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气密性检查,发现气密破坏的要作报废处理;受到剧烈撞击有漏气可能的自救器,应随时进行校检和作相应处理,并做好记录。进行有效期的检查,防止超期使用。携带使用的自救器单班作业有效期为 3 年,两班使用有效期为一年半,三班混用有效期为一年。库存有效期为5年,过期的自救器要经厂家培训后报废处理或返回厂家进行安全处理。升井后必须职工本人要对自救器进行外观完好性的检查,凡是有损坏的或受过剧烈撞击的自救
3、器,要及时交给自救器管理人员进行气密检验,气密不合格的自救器要做报废处理,严禁不合格的自救器在井下使用。四、自救器使用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规定,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井下作业人员在井下作业时,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自救器不得随意乱放,不许当坐垫用,不得随意打开外壳。携带自救器应避免碰撞,以防碰扁外壳而引起外壳漏气。不准在无特殊征兆的情况下,打开自救器开启扳手,撑开封印条,造成自救器报废。在井下作业时,当发现有异常情况和有害气体超限征兆时,必须按照佩戴自救器的使用方法,迅速佩戴自救器,在未达到安全地区,必须一直使用自救器。下井人员每次携带自救器时,要检查所使用的自救器外部有无损伤,如发现不
4、正常现象药及时检修或报废,及时向自救器管理人员汇报并更换。自救器打开只能使用一次,用过的自救器为报废自救器,不能再次使五、处罚对故意损坏或无需打开打开自救器的,按“三违”处罚,并照价赔偿。凡是因不慎丢失自救器的,一律照价赔偿。自救器要避免摔落、碰撞,不许当坐垫,否则,一经发现报主管部门对使用单位进行处罚。六、存放自救器不得和易燃易爆品放置同一库房内,库房必须通风良好,整洁干净。不得有腐蚀性物品和蒸汽,不得放在日光直射和其它热源直接辐射的地方,温度应在0-40 范围内。自救器气密性校检仪操作规程1 、本操作规程针仅针对ZJQM-2 型气密校检仪制定。2、被检查的自救器应处于气密仪检查场所2 小时
5、后,才能开始检查,检查时环境温度波动不应超过2。3、被检查仪器及气密仪应避免有过堂风或受抽排气设备影响。4、自救器检查前应进行清洁,不能有煤粉或杂物落到密封环和托盘上。5、使用气密仪必须经过调试、检查,要求仪器系统本身是气密的。6、将自救器放入气密仪内,挂封压钩后加压,500mm 水柱下历时15 秒钟,水柱下降值不超过30mm 时为气密合格。否则,必须检查检修,达到要求后方可使用,对气密性达不到要求的自救器,不得发出下井使用。7、对经过气密检测的自救器应做好记录,发现漏气的自救器,应及时检查维修,再经气密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否则应予以报废,并及时补充。ZH30 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安全使用及操
6、作规程1 、自救器穿在腰带上,随身携带。2、使用时用手拖住自救器底部,扯下橡胶保护套。3、用手扳起扳手,拉断封印条。4、揭开上外壳,抓住头带,取出呼吸保护器。5、取下矿灯帽,戴好头带,戴上矿灯帽。6、拔掉口具塞,将口具放入口齿间,紧紧咬住牙垫。7、整理气囊。8、启动初期生氧装置。9、夹上鼻塞,向自救器进行呼吸。使用注意事项:1 、选择逃生路线,要选择最快能达到新鲜风流场所的路线。2、行走时要沉着平静,呼吸均匀,行走速度根据情况可以稍快或稍慢。3、逃生过程中要戴好鼻夹和口具,不能漏气,也不能取下口具说话,必要时可用手势或其他方式进行联络。4、佩戴自救器吸气时,气体比外界大气干热一点,表明自救器内
7、药剂的化学反应在正常进行,对人体无害,不可取下自救器。5、如果感到呼吸空气中有轻微的盐味或碱味,也不要取下口具,这是少量药粉被呼吸气体带出所致,无危险。6、如果起动装置未启动,可向气囊内吹2-3 口气,自救器内的药剂反应后亦可正常使用。6、要防止损坏气囊,避免损失氧气。7、如果气囊压力太小不能满足呼吸需要时,表明自救器防护性能已经失效,应换用自救器。自救器管理员岗位责任制1 、必须掌握自救器的正常使用,熟悉掌握自救器的特征性能。2、应热爱本职工作,有较强的责任心,懂得自救器对井下工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班中若有少数自救器未交回,及时掌握具体情况,汇报科内主管领导,并查核入井人员是否未升井还是其他情况。4、凡收回的自救器,应详细检查,是否有损坏,如果有,必须查清损坏人的姓名及部门,并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6人股东合作协议书模板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探索活动:三角形的面积(8)-北师大版
-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 2和5的倍数的特征丨苏教版
- 8-数学广角-搭配(二)-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和解析)-
- 《木兰诗》历年中考古诗欣赏试题汇编(截至2024年)
- Unit Six《 Lesson 17 Happy Chinese New Year to Our Family!》(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京版(2024)英语一年级上册
- 2024年磁粉离合器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度个人与环保科技公司环保项目提成合同
- 2025年度便利店加盟店合作协议
- 2025年度离职员工解除劳动合同保密协议书及保密承诺书
- 公司资产情况说明范文百度
- 医疗器械中有害残留物检验技术
- 2015-2022年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语文/数学/英语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产品过程特殊特性初始清单(示例)
- 两篇古典英文版成语故事塞翁失马
- 中国古代文学史 马工程课件(中)13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一章 北宋初期文学
- GB/T 14643.4-2009工业循环冷却水中菌藻的测定方法第4部分:土壤真菌的测定平皿计数法
- DL-T 5190.1-2022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1部分:土建结构工程(附条文说明)
- GA/T 914-2010听力障碍的法医学评定
- GA/T 642-2020道路交通事故车辆安全技术检验鉴定
- 建筑工地生活区管理制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