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热力学基础汇总_第1页
第十八章-热力学基础汇总_第2页
第十八章-热力学基础汇总_第3页
第十八章-热力学基础汇总_第4页
第十八章-热力学基础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二章往复式空压机的工作理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往复式空压机的工作性能、工作参数及两级压缩理论。二、重点与难点(1)空压机的工作循环、热力学基础、保持空压机工作性能的途径。(2)空压机的工作参数及两级压缩理论。三、课程内容第一节热力学基础一、气体的状态参数在热力学中,我们用压力 p、比容v、温度T来描述气体状态,称 p、v、T为气体的状 态参数,又称其为基本状态参数。1 .压力p容器内气体分子对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垂直作用力,称为压强(本书称为压力),也就是气体的绝对压力。2 .比容v单位质量的气体所占有的容积,称为比容。比容的单位为m/kg。显然,比容的倒数就是密度。若Mkg

2、)质量的气体,占有的容积为 V(n3),则v 乂;MMV3 .温度T温度是标志物体冷热程度的参数。温度的高低,反映了气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强弱程 度。在热力学计算中,采用热力学温度T(又称绝对温度),其单位为K。它与摄氏温度tC的关系为T=t +273,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1.波义耳一马略特定律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保持不变时,其体积和压力成反比。即V2 包或pV 常数Vlp2式中 V质量为M(kg)的气体所具有的体积, V=Mv, m3。对1kg(单位质量)气体而言v2 包或pv 常数v1p22.盖-吕萨克定律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压力保持不变时,其体积与绝对温度成正比,即V1 T1V2 T2对

3、1kg(单位质量)气体而言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TiT2吗此或三常数TiT2T对1kg气体进行研究时,常数用R表示,所以R 或 pv RT式中R-气体常数。它表示在一定压力下,1kg气体被加热后,温度升高1K时所做的膨胀功,其单位为J/(kg - K)。对于不同的气体,R有不同的数值;但对于同一种气体,不论压力、温度、比容如何变化,其值都是相同的。空气的气体常 数为 287J/(kg ' K)。对于质量为Mkg的气体,公式的两边应乘以M,因而得pvM MRTpV MRT三、内能气体内部所具有的各种能量的总和,称为气体的内能。理想气体的内能u只与温度T有关,即u f(T)内能的单位是焦耳

4、,用 J表示。它与功的单位相同。四、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与能量转换定律在热力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即热能与机械 能可以相互转换,但转换前后的总能量保持不变。q U2 U1 l(18-8)式中 q 加给气体的热量,J/kg ,气体从外界获得热量时,q取正值,反之取负值;U1初始状态时气体的内能,J/kg ;U2终了状态时气体的内能,J/kg ;l气体膨胀功J/kg ,气体对外作功时,l取正值,反之取负值。对于质量为M(kg)的气体,则Q U2 U1 L就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它适用于任何气体的任何热力过程,所以又称为 热力学基本方程式。五、气体的比热容所谓比热容,就是单位质

5、量的气体,温度变化1K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比热容又简称比热。根据比热的定义CvqvT2 T1cpqpT2 Ti式中 qv在定容条件下, qp 在定压条件下,1kg气体与外界的交换热量,1kg气体与外界的交换热量,J/kgJ/kgTi、T2一热交换前、后气体的温度,K在工程计算中,还常用到 cv和cp的比值,这个比值称为气体的绝热指数,用 k表示, 即Cp对于空气,绝热指数 k=1.4六、气体状态的变化过程1.定容过程在比容一定的情况下,气体状态的变化过程叫做定容过程,其方程式为v=常数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pv RT可得,在定容过程,气体状态参数的变化关系为p2 T1p1 T2即在定容过程

6、中,气体的压力与它的热力学温度成正比。2,定压过程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气体状态的变化过程叫做定压过程,其方程式为p=常数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pv=RT可知,在定压过程中,气体状态参数的变化关系为V2 T2V1T1即在定压过程中,气体的比容与它的热力学温度成正比3、等温过程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气体状态变化过程叫做等温过程,其方程式为 T=数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pv=RT知,在等温过程中,气体状态的变化关系为V2p1p2v1即在等温过程中,气体的压力与它的比容成反比。4、绝热过程在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的情况下,气体状态的变化过程,叫做绝热过程。实际上,真 正的绝热过程是不存在的,但在过程进行中,

7、气体与外界交换的热量很小时,可以近似认 为是绝热过程。绝热过程方程式为kln v+ln p=常数所以有pvk =常数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pv=RT和绝热过程方程式pvk=常数,可以得到下面一组反映绝热过程中气体状态参数之间关系的方程式kpiv2p2vik 1Tiv2T2荷k 1 工旦工 T25、多变过程多变过程方程式为pvn常数n为多变指数,其值可以是-8到+8内的任何实数。这说明多变过程有无限多个,但 都必须按照pvn=常数的规律进行状态变化。所以前述的定容、定压、定温、绝热四个过程 都是多变过程的特殊形式,例如n=0时,p =常数,定压过程;n = 1时,pv =常数,等温过程;n =

8、 k时,pvK =常数,绝热过程;n一oo时,v=常数,定容过程。由于多变过程方程式(pvn=常数)和绝热过程方程式(pvK =常数)的形式相同,因此, 绝热过程中计算功的各种公式和各状态参数间的关系式,都可应用到多变过程上,只需将 k换成n即可。故npiv2p2vi2n i Ti vT2vii n_JTiE nT2p2第二节往复式空压机的工作理论一、 往复式空压机的理论工作循环所谓理论工作循环是指:(1)气缸没有余隙容积。即在排气过程终了时,气缸内没有残留的压气;(2)进、排气道及阀没有阻力。即在吸、排气过程中没有压力损失;(3)气体与各壁面间没有温差。即进入气缸内的空气与各壁面间没有热量交

9、换,压缩过 程中的压缩指数不变;(4)气缸压缩容积绝对密封,没有气体泄漏。空压机完成一个理论工作循环所消耗的功L等于吸气功LX、压缩功Ly和排气功LP的总和。通常规定:活塞对空气作功为正值;空气对活塞作功为负值。因此,压缩和排气过 程的功为正,吸气过程为负。1、等温压缩时的理论工作循环在等温压缩过程中,因 T是常数,则P1Vl p2V2。故循环总功为P1V1V1 pdV p2 V2V2V1pdV P1V1 V1或V2 Vp1V InV1V2pMln。2.303p1V1 lg p1 p1可见在等温压缩时的循环功等于压缩过程功。压缩终止时,空气的温度为T2=T1空气被压缩时放出的热量为Q=L2、绝

10、热压缩时的理论工作循环在绝热压缩过程中,气体状态方程为pV1Kp2 V2KpVK C式中K为绝热指数;对空气而言,其值为 1.4压缩功为:LyV1pdVJ1-C-dVC -L.(V11 KV21 K)V2V2VK1Kl)(V11 K p1V1K V21K p2V2K)( p2V2 pM)1 KK 1因此,绝热压缩时空压机循环总功为:1LpV1 (p2V2 pM) p2V2K 1-(p2V2 RV1)K 1K 1L 片 pMg) K 1K 1p1K倍。绝热压缩时空压机的循环总功等于绝热压缩过程功的 压缩终止时空气的温度为T2 Ti(之产Ti -Pi空气被压缩时放出热量 Q=03、多变压缩时的理论

11、工作循环用多变指数n (其中1 v n v K )代替绝热指数K得: 多变压缩时的循环总功n 1L - P1V1(上户 1n 1P1压缩终止时空气的温度为 n 1n 1T2 T1(我户 T1 vP1空气被压缩时放出的热量为K nQ MC n (T2 T1) MCv (T2 T1)n 14、三种压缩过程的理论工作循环比较1) .循环总功的比较2) .压缩终止时温度的比较二、往复式空压机实际工作循环3) 实际压缩过程4) 实际排气过程5) 实际膨胀过程6) 实际吸气过程第三节保持空压机工作性能的途径一、影响空压机排气量的因素1 .容积系数容积系数表示气缸的吸气容积 Vx与工作容积Vg之比,用 入V

12、表示。即XV=Y2Vg由于余隙容积V0中气体的膨胀,气缸工作容积Vg中有V'部分失去了吸气作用。从而影响了空压机的排气量。一般二级空压机的入v=0.820.92。2 .压力系数压力系数是考虑由于阻力的影响而使排气量减少的系数,用入p表示。由于滤风器、进气管道、吸气阀通道、排气阀通道、排气管道、排气管道上阀门等处阻力损失的缘故, 吸气压力通常低于理论吸气压力(相当于吸气管外的压力),排气压力要高于理论排气压力 (相当于储气罐压力)。从而造成吸气量减少和排气量减少,从两方面影响了空压机的排气 量。一般入 p=0.95 0.98。3 .温度系数温度系数是考虑由于温度影响而使排气量减少的系数,

13、用 入t表示。在吸气过程中, 由于吸入气缸的空气与缸内残留压气相混合,以及高温缸壁和高温活塞对空气加热,空气 克服流动阻力而损失的能量转换为热能等原因使吸气终止时的空气Ti高于理论吸气温度Tx(相当于吸气管外的空气温度),从而降低了吸入空气的密度,减少了吸气量。影响了空 压机的排气量。 般 入t=0.920.98。4 .漏气系数漏气系数是考虑漏气使排气量减少的系数,用入表示。空压机的漏气,主要发生在下列各处:(1)吸气阀不严密或延迟关闭,压缩时有部分空气返回吸气管道。(2)排气阀不严密,在吸气时有部分的高压空气自排气阀进入气缸。(3)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活塞杆和填料箱之间的不严密,在压缩和排气时

14、,空气自气缸中漏出。漏气使实际排气量减少。一般入1=0.910.98。5 .湿度系数湿度系数是考虑空气湿度使空压机排气量减少的系数,用 入d表示。大气中含有水蒸 气,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不同,即湿度不同。相当一部分水蒸气在高 压力的冷却器、储气罐和管道中被冷凝成水而析出,从而减少了空压机的实际排气量。一 般入产0.98左右。二、影响空压机功耗的因素1 .压缩过程对功耗的影响2 .排气和吸气过程对功耗的影响3 .吸气温度对功耗的影响4 .漏气与空气湿度对功耗的影响三、保持空压机工作性能的途径和措施综上所述,为了保持空压机工作性能,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1 .减少漏气2 .加强冷却3

15、 .降低吸、排气系统阻力4 .正确选择余隙容积5 .注意润滑第四节空压机的指示功率、轴功率和效率一、排气量的计算1 .理论排气量Ql理论排气量Ql是单位时间内活塞所扫过的总容积。对于单作用空压机Ql nVg _ D2an4对于双作用空压机Q4 (2D2 d2)an2 .实际排气量QpQ (2Dd )anQpQl式中排气系数。二、功率的计算1.理论功率P空压机按理论工作循环所需的功率,叫做理论功率。PLiLv Qp1000 60式中 Pl 理论功率,KW ;Lv 气缸按一定压缩规律压缩单位体积空气所需的循环功,Lv ;ViK 1若绝热压缩LV K P1g) K 1。ViK 1P12 .指示功率

16、单位时间内消耗于实际循环中的功称为指示功率。指示功率nLjinAi mp mvpj 1000 601000 60式中Pj指示功率,KWLji 第i级气缸在一个实际工作循环中所消耗的指示功,Aji第i级的小功图面积,cm2;mp示功图压力坐标的比例尺,(P a)/ cm ;mv示功图容器坐标的比例尺,m3/m;n空压机的曲轴转速,r/min。指示效率:理论功率与指示功率之比,即Plj -PjPj可由下式求得J。LjiAjimpmv °当等温压缩时 刀i为0.720.8 ;当按绝热压缩计算时,刀i为0.90.94。3.轴功率原动机传给空压机主轴的实际功率,叫做轴功率。一般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7、:(1)空压机的指示功率;(2)克服运动部件各摩擦部分所需的摩擦功率;(3)空压机中附属机构所需的功率。轴功率一般都按下式计算:Pj式中 P空压机的轴功率,KWn m 空压机的机械效率,%。三、电功机功率Pd电动机与空压机之间若有传动装置,则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d(1.051.15 c式中Pd电功机功率,kW;1.51.15 功率储备系数;T C传动效率,皮带传动刀c=0.960.99。四、空压机的效率空压机的效率是用来衡量空压机本身经济性的指标。分为等温效率和绝热效率。1 .等温效率等温效率为等温功率与轴功率的比值。dePdeP对于单级空压机,(理论)等温功率为:Pde1.634pxVp l

18、n p Px2 .绝热效率绝热效率为绝热功率与轴功率的比值:ju对于单级空压机,(理论)绝热功率为:Pju1.634 PxVp(P) K 1K p()TK 1 px1多级压缩功率,为单级压缩功率之和。水冷型空压机常用等温效率衡量;而风冷型空压机则须用绝热效率衡量。Pb等于轴功率五、比功率在一定的排气压力下,单位排气量所消耗的功率,叫做比功率。比功率 与排气量之比,即Pb £Qp式中 Pb 比功率,KW min/m3;Qp 为实际排气量:QpQl ,其中Ql为理论排气量,指单位时间内活塞所扫过的容积。第五节 两级压缩一、采用两级压缩的原因1 .压缩比受余隙容积的限制2 .压缩比受气缸润

19、滑油温的限制二、两级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循环1 .两级空压机的理论工作循环两级空压机的理论工作循环除遵循单级压缩时的假定条件外,还假定:(1)各级压缩过程相同,即压缩指数n相等;(2)在中间冷却器内把空气冷却至低压气缸的吸气温度,即Tl T2;(3)压气在中间冷却器内按定压条件进行冷却。2 .两级空压机的实际工作循环3.两级压缩与同条件同终压力的单级压缩相比具有较大的优点。(1)节省功耗。(2)降低排气温度。(3)提高容积系数。随着压缩比的上升,余隙容积中压气膨胀所占的容积增大,使得气 缸的有效吸气容积下降。采用两级压缩后,降低了每一级的压缩比,从而提高了气缸的容 积系数,增大了空压机的排气量。

20、(4)降低了活塞上的作用力。在转速行程和气体初始状态及终压力相同的条件下,采用两级压缩时,低压缸活塞面积&虽然与单级压缩时的活塞面积相等,但高压缸活塞面积s比s要少很多,从而降低了活塞上的作用力。也可以使活塞的质量减少,惯性减少。三、压缩比的分配空压机的级数确定以后,压缩比的分配是按最省功的的原则进行的。使空压机循环总 功最小的中间压力,称为最有利的中间压力。设一台两级压缩的空压机,初始压力为p1,容积为V1,温度T1 ;中间压力为pz ,容积为Vz,终了压力为P2。n 1由公式Lp1V1(Pi)v 1可求出各级气缸所需的循环功。n 1 p1(1)低压缸所需循环功n 1L1冬四1(理"1n 1p1(2)高压缸所需循环功为n 1L2 pzVz(-pi) n 1n 1pz(3)两级空压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