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的适用性_第1页
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的适用性_第2页
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的适用性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的适用性通货膨胀目标制(inflation targeting)是新古典综合学派提出的一种货币政策规则,”简单来说,通货膨胀目标制是指这样一种政策框架:货币当局提前制定一个通胀目标,然后根据对未来通胀水平的预测来决定所要采取的措施,以使实际的通胀水平与事先的目标一致。我们倾向于认为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种货币政策框架,这一框架以价格稳定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目的是实现和保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其主要内容应该包括5 个方面的基本要素:(1)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中央银行应具备一定程度上的工具独立性;(2)稳定价格的制度性承诺。价格稳定成为中央银行的主要目标,就业和产出则成为次要目标;(

2、3)通货膨胀名义锚。中央银行明确发布通货膨胀目标,并对通货膨胀进行预测,根据通货膨胀目标确定货币政策工具以实现该目标;(4)货币政策透明度。中央银行定期公布通货膨胀报告和货币政策报告;(5)责任性。中央银行对实现通货膨胀目标负责。通货膨胀目标制是基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德意志联邦银行和瑞士国民银行的实践总结出来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各主要工业化国家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通货膨胀,而在经合组织(OECD )国家中,新西兰的通货膨胀率高于10%。为改善这种状况,新西兰于1990 年率先采用了通货膨胀目标制;加拿大、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尽管降低了货币供给增长率,但仍无济于通货膨胀率降低后也纷纷改弦

3、易辙;而英国是因为1992 年 9 月遭遇英镑危机,被迫退出欧洲汇率机制(ERM ) ,英镑汇率浮动,在未来存在较大通货膨胀预期的情况下放弃固定汇率制,转向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瑞典、 芬兰也是在固定汇率制度出现危机后, 欲寻找另一种名义锚而转变机制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欧转型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也高达两位数,其中捷克、波兰、 匈牙利在1993-1998 年的平均通货膨胀率分别为11.2%、 20.9%和 24.1%, 1998 年之后这些国家相继转向了通货膨胀目标制;拉美国家向来以高通货膨胀率著称,1980-1989 年间整个拉丁美洲国家平均通货膨胀率高达120.5%, 智利相对较好,但二十世纪八

4、十年代的平均通货膨胀率也达21.2%, 九十年代末,智利宣布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在看到智利的成效之后,墨西哥、秘鲁、巴西、哥伦比亚也在九十年代末相继宣布采用这种新的货币政策框架。所有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均实现了低通货膨胀和低通货膨胀预期。从一个广阔的视角分析拉美5 国运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经验和结果,发现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拉美取得的成就令人鼓舞,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均大幅降低,其中运用时间最长的智利的通货膨胀率已达到一种长期均衡的低水平2-4%,巴西也基本维持在6-8%。 ;这些国家较少地受价格水平冲击向通货膨胀率转嫁的影响;同时, 低通货膨胀预期也使得这些国家通常享有较低的名义利率水平,通货

5、膨胀目标制增加了公众对货币政策的理解,增加了决策者的责任心,并为货币政策提供了增进约束的 “名义锚”。 所以, 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新兴市场国家越来越多,表明这个框架优于货币和汇率锚框架。毫无疑问,通货膨胀目标制无论是对货币政策理论的发展还是实践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当前特定的金融环境下,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那么将利率、 汇率指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我国的适用性又如何呢?我国目前仅是同业拆借等短期利率基本实现了市场化,利率从整体上看仍然是管制利率,中央银行对利率的调控能力较强,与实质经济活动的联系较弱,因此, 利率目前主要是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来使用,而不能作为

6、中介目标起作用。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汇率目标制受到了国际社会的严厉批评,我国作为经济开放程度较高的大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对于调节经济的对内、 对外平衡以及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也不宜采用汇率作为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降低,利率目标制和汇率目标制的不适宜,通货膨胀目标制又相对表现出巨大的优越性,这是否意味着通货膨胀目标制是我们当前的最优选择呢?实际上,以上分析只是为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中国的实施提供了一种选择的可能性。具体说来,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施尚需要一系列条件约束,以下从制度要求、环境条件及操一般来说,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在制度约束方面至少应

7、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货币政策目标的单一性以及中央银行的信誉度和政策执行的透明性。我国中央银行在法律上隶属于政府,货币政策的最终决定权属于国务院,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决策必然是在“政府领导下的相对独立”的决策过程。从法律指标来衡量,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已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从货币政策的决策程序、国有商业银行的主导地位、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等方面来看,中央银行的目标独立性从货币政策目标的单一性来看,目前中国人民银行仍存在多目标约束,其政策目标可能受到多方面干扰,不大可能单纯地以低通货膨胀为政策目标;在政策货币的操作过程中,也受到其他方面的干扰,特别是政策工

8、具还没有市场化,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仍然过度依赖信贷渠道,中央银行的政策操作独立性受到客观环境的极大限制,即使确定了通货膨胀目标,另外, 通货膨胀目标制对于明确中央银行实现物价稳定的责任和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以及保持货币当局与公众的常规性沟通均有较高的要求。虽然从1994 年以来,我国中央银行在增大自身透明度方面做了一系列努力,但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决策权还在国务院,央行对货币政策作用机制的具体过程尚缺乏说明,对货币政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需要一个稳健的宏观经济环境,包括良好的财政状况和健康的金融体系。 我国 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禁止中央银行为财政赤字透支或货币化,这

9、为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财政约束提高了法律保障。而我国当前的金融市场仍处在改革发展进程中, 银行体系抗风险能力不高,利率和汇率管制使得银行的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同时银行体系持有的金融工具有限,金融衍生市场还不完善,还无法进行相应的风险对冲。另外,货币市场、 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尚不强,相当部分的市场主体对利率变化还不够敏感,利率作为市场需求和投资、消费决策主要参考指标的作用还有待完善。这些因素均不利于通货膨胀目标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有效实施,不仅依赖于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制度性框架, 而且还依赖于中央银行合理的设计和制定通货膨胀目标政策,这就涉及到具体技术操作上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由

10、于中国市场化改革进行时间不长,缺乏大量的可用样本数据, 加之市场化改革使得包括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内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相应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不断发生调整和变化,这无疑加大了中央银行利用预测模型和经验判断来预测通货膨胀的难度。目前我国经济结构尚处于转轨时期,并不具有稳定性,经济主体之间行为关系往往不具有可信度,存在着非一致性预期的经济结构,且尚存有价格管制现象,因此要建立一个精确的预测模型,并精确地估计出货币政策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以上从制度约束、环境条件及操作要求方面对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综合来看,存在的问题大于拥有的优势,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的可行性并不强。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处于经济波动与调整频繁的国家,固定规则与相机抉择之间灵活度与可信度的冲突尤为明显,任何规则的简单取舍都不利于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有效实施。考虑到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经济结构、货币政策目标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缺陷,因此,我们认为,目前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当前货币供应量在可测性、可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