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清朝末年的新教育制度中的体操课和奏定学堂章程戊戌变法失败后,西太后叶赫那拉氏废除了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颁布的改革 命令。但是,由于维新思想的影响,变法前后开办的公私立的学堂,不仅继续存 在,而且又纷纷开办了许多私立学堂。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以后,一些 大臣请求停办科举,广泛设立学堂。清政府迫于形势不得不作一些改革,乃于1901年(光绪二十八年)宣布实行"新政",在教育方面,颁布了兴学诏书,要求”除 京师已设大学堂应切实整顿外,着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并改变科举的八股为策论,废除武
2、举。1902年,管学大臣张百熙拟出一个钦定学堂章程, 被称为壬寅学制但未实行。1903年(癸卯年),张百熙和张之洞、荣庆等重新拟订了奏定学堂章程,正 式公布在全国实行,被称为“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新教育学制。1905年, 清政府又明令废止科举制度。从此,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教育体制和一千余年的 科举制度。也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开设体操课,才开始有了体育。关于体操课,在奏定学堂?学务纲要中规定:"各学堂兼习兵学-中国素弱,士不知兵,积弱之 由,良非无故。兹于各学堂一律练习兵式体操,以肆兵事,并于文高等学堂中 讲授各国海陆空军政学,俾文科稍娴戎略。"在各级学堂的规程
3、中,进一步说明了 体操的意义,对体操课程的任务、教材及课外体育活动等都作了明确规定,现分述 如下:奏定学堂章程中有关体操课的规定(一)初等小学堂的体操课章程规定,小学堂的教育宗旨是:"以启其人生应有之知识,主其明伦理爱国家 之根基,并调护儿童身体,令其发育"。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六岁入学至十岁, 共学课程八门,第八门为"体操"。所规定的体操要旨是:"其要义在使儿童身体活动,发育均齐,矫正其恶习,流动其气血,鼓舞其精神,兼养成其群居不乱,行立有礼之习,并当导以有益之游戏及运动,以舒展其心思 ”。体操课各年级均为每周 三小时。体操课的教材,规定如下
4、:一年级-有益之运动及游戏。 二年级-有益 之运动及游戏,兼普通体操。三年级至五年级均同二年级。体操可合数级之儿童同时教之。(二)高等小学堂的体操课章程规定,高等小学堂的教育宗旨是:"培养国民之善性,扩充国民之知识,强 壮国民之气体"。高等小学堂学制四年,11-14岁。课程共九门,第九门是"体操 "。体操”其要意在使身体各部均齐发育,四肢动作敏捷,精神畅快,志气勇壮,兼 养成其乐群和众动尊律之习,宜以兵式体操为主 "。各年级体操课三小时。体操课 的教材是:普通体操、有益之运动、兵式体操,各年级相同。(三)中学堂的体操课中学堂的教育宗旨是:&qu
5、ot;施较深之普通教育,俾毕业后不仕者(没有分配去做官 的)从事于各项事业,进取者升入各高等专门学堂均有根据 "。中学堂学制五年, 15-19岁。课程共十二门,第十二门是"体操"。体操要旨规定:"中学堂体操课宣讲 实用,具普通体操先教以准备法、矫正法、徒手哑铃等体操,再进则教以球竿、棍 棒等体操。其兵式体操先教单人教练、柔软体操、小队教练及器械体操,再进行则 更教以中队教练、枪剑术、野外演习及兵学大意。凡教体操者,务使规律肃静、体 势态齐、意气充实,运动灵活;并可视地方之情形,若系水乡,应使练习水泳。""修身、读经、体操三科目,可合不
6、同学级之学生同时教授。"中学堂各年级体操课二小时,规定:"中学堂宜以兵式操为主"。(四)师范学堂的体操课初级师范体操课,除规定五年级时兼授"体操之次序法则"以外,其它完全和中 学相同。简易师范的体操课、除每周教学时数为四小时外,其它和初级师范相同。 优级师范的体操课,各年级每周三小时,教授有益之运动与兵士训练。(五)高等学堂的体操课第一类学科(经学科、政治科、文学科、商科):每周体操课三小时,授以普通 体操及兵式体操。第二类学科(格致科、工科、农科):第一、二学年每周体操课三小时,第三学年二小时,教授普 通体操及兵式体操。第三类(医科):与第一
7、类同。高等学堂的操场,规定:"宜分屋 内外二式",就是要设室内操场。)军国民教育思想与体操课(六我国学校设置体操课,是从洋务派开办的军事学堂和工业学堂开始的,癸卯学 制仿照这些军事和工业学堂,规定各级各类学堂都设体操课。癸卯学制是仿效日本 的学制,设置体操课也是受日本军国民教育思想的影响。到了 1906年,清朝政府 的"学部”拟订了教育宗旨共五条,就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0前两条说是:"中国政教之所固有,而亟宜发明以距异说者;
8、后三条是“中国民质 之最最缺,而亟直针硬以图振起者"。关于“尚武”一条的意义,在学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中说 :“所谓尚武者何 也?东西各国,全国皆兵;自元首之子以至庶人,皆有当兵之义务。实由全国学 校隐寓于军律,童稚之时已养成刚健耐苦之质也。今朝庭锐意武备,以练兵为 第一要务。欲救其弊,必以教育为挽回风气之具,凡中小学堂各种教科书,必 寓军国民主义。体操一科,幼稚者以游戏体操以教育其身体,稍长者以兵式操 严整其纪律,而尤时时勖以守秩序,养威重,以造成完全之人格。语云 :行步而 有强国之容,记云:礼者所以周人肌肤之会,筋骸之束,我三代以前人 尽知兵之义,庶几可复乎从癸卯学制开始,学校教
9、育具有显明的军国民教育思想,兵式操是军国民教育的具体表现。清末学校体操课的实际情况 从癸卯学制可以看出,清朝末年,由于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都主张学习西方,开办新式学堂。特 别是维新主义者通过开学堂、办报纸和组织学会等活动,竭力宣传维新思想,产生 了很大影响。维新派开办了一些普通学堂,还有一些官员也开办了一些公立学堂,如:1895年,天津海关道盛宣怀开办了天津西学学堂 (1903年改称北洋大学堂);1897年,盛 宣怀又在上海开办南洋公学,是包括大、中、小学的学校。1898年,总理衙门筹办京师大学堂,大学堂下设有高等小学和中学;1901年,杭州府设立了杭州府中学 堂等等。这些早先设立的学堂,有些已
10、开始设有体操课,189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就已明令把体操列为学堂课程。因此,清政府下令广泛设立学堂,制订癸卯学 制,已有一定的思想基础和实际经验。癸卯学制颁布后,各省、府、州、县都将原 来的书院等改为学堂或新设立学堂,发展很快。当时,一个府或州县只设一两所中 学堂,而且学生人数不多,一个中、小学一般只二、三百人,在学舍、经费方面问 题不大。但是,教师和教学设备十分缺乏,体操更是这样。体操课的情况很不平 衡,有些学堂较好,有些则很差,有些学堂因为没有体操教师,没有开体操课。下 面摘录几位老人的回忆,可看出清末学堂体操课的一些实际情况。郭沫若:"蒙学堂的先生姓刘,是嘉定人。他是成都新开办
11、的师范养成所的经一 批学生,也是很热心,很忠于职守的一个人。由他的来到,我们乡里人才知道有洋 操了","那时的洋操真有趣,在洋操的时候,差不多一街的人都要围拢来参观","那时候的立正并不叫立正,是叫齐奥次克。叫向右转是米拟母克米拟,向 左转是西他里母克他里,走起步来的时候便西、呼、米、西、呼、米的叫 着,大家莫名其妙,只觉有趣,又觉好笑。这些奇怪的口令,在当时的人自觉得是 真正的洋货了,但不知道是那一洋。这私密在现在当然是解决了的,这全是日本的 口令,所谓西呼米、西呼米者,就是一二三、一二三而已。成都才办学的 当时,请来的日本教习特别多,其中竟边日本的皮
12、匠师傅都聘请来了,聘金特别 贵,就象这样骗小孩的体操都用日本教习来教,连那样基本的口令都没有翻译成中 文,可见当时办学人的外行,也可见中国人办事草率了 "。张秀熟:“清朝末年,全国废除了科举制,开办了学堂,四川和全国一样都将 府、州、县的书院改为学堂。光绪三十四年,我们平武县也开办了平武高等小学 堂,这一年我进了平武小学堂读书。书院改学堂最大的特点就是引进了西洋的东 西,当时主要是学日本,特别引入的是学堂开设了体育课,当时叫体操课。记得当 时还有体操课本,课本很简单,主要是一些动作的简单绘图。这种体操课每周约有 三至四小时,大都在下午,其内容有兵式体操、徒手体操、器械体操、哑铃操很普
13、 及,还有一种球竿是一根木竿两端有小球。那时学生对体育很有兴趣,也很认真, 记得青川乔庄有一位老禀生,很有学问,会打几套拳术,每天早晨教我们打拳,我 认为这是课外体育的重要补充"。从上面向位老先生的回忆,大致可以看出清末学 校体操课的情况。癸卯学制章程中所提出的各级学堂的体操要旨,就是我们现在所 说的体育任务,是相当全面的。包括促进身体的 “均齐发育"、"动作敏捷"、"运动 活泼",培养"遵守纪"、"乐群众动”等集体行为,"鼓舞精神"、"志气勇壮",注意到身心两方面
14、的发展。其中有"流动其气血","群 居不乱,立行有礼”的辞句,这是我国的古代的体育思想。体操课的教材也相当丰 富,有"普通体操"、"有益之运动"、"游戏"、"兵式体操”等;有矫正体操,很注意 身体的正确姿势。并且还规定,学校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用游泳等其它教材。 从上面一些回忆可以看出,当时普通中小学的体操教材,和前面所说早期的天津水 师学堂的体操课的教材相似,基本上是瑞典体操、德国式的器械体操、轻器械体 操、游戏性的赛跑(当时称为竞走),以及军事教练的基本动作,这些也就是日本学 校体操课的内
15、容,当时日本主要是学自德国。由于缺乏体操教师,当时我国各地都 聘请了一些日本人担任体操课教员,还有许多从日本学习体操回国的教员。因此,清末学校体操课的教材、教法,一般都是日本式的。田径和球类运动, 只是少数学校的少数学生作为课外活动。从上面的回忆可以看到,体操课的教材和 教学质量,决定于体操教师,而体操教师为数极少,虽然在师范学堂设立短期体操 教师训练班,仍不敷需要,多数学校是聘请清军退役官兵担任体操课教员,只是教 一点队列训练,教学质量更差,徒有形式而已。清末有个禀生叫邓荣诗,留学日本 学习体操回国,他在写给清政府"学部”的请设立体操学堂意见书中曾写到:“乃 调察各省学堂之教育,其
16、任教者,非营兵无取也。叩其所操,于兵式亦非谓不长, 特是措教既无初等、高等之区别,复无小学、中学之特殊,不过取兵式之徒手而名 之曰柔软操,以教小学而已。如是人者,目不识丁,口不言文,其品其性,一无可 取,挟其青年浮躁气,为各学堂教员,侈然胖然,朝洒夜色者,何可胜数。于是学 校即之,使不得与教员齿;学生轻之,目以动物标本之名"。官方对这种现象也是同样看法,例如,1907年,浙江巡抚在批复台州跃梓体育 学堂请借用校舍的文中说:"体育一端,与德智并重,各属学堂,体操教员于体育之 学,多未完全,且人格最即,多为学生所轻视,不独该县一处为然。"清政府的学部当时已注意到这个问题,于1906年在通令各省扩广师范名额电中,指示各 省,在省城师范学堂,”并须设五个月毕业之体操专修科,授以体操、游戏、教 育、生理、教授法等。名额百人,以养成小学体操教习"。同时,有些省也设立了一些师范学堂体操专修科和体育专科学堂,以解决师资缺乏问题。在癸卯学制规定的体操课中,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体操课的教材中没有我国最普遍的传 统体育活动-武术。这种情况,并不是不认识武术的健身作用和尚武精神,也并非 学习西方而排斥传统的武术。这可能是因为当时正当义和团运动之后,义和团被污 蔑为"拳匪",清政府对武术非常忌避,一般人也回避武术。但是,我国几千年的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纤维素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模板)
- 农田水土资源优化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模板)
- 深度理解体育经纪人考试内容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农作物种子全局分析试题及答案
- 高标准农业生产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范文)
- 2024年模具设计师资格认证智能复习试题与答案
- 2024年篮球裁判员的教育责任试题及答案
- 办公区域设计与装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种子繁育员考试的相关政策试题及答案
- 2024体育经纪人考试必知试题及答案
- 麻醉三基培训课件
- 学生牛奶、糕点配送服务承诺及售后服务
- 垃圾分类引领绿色生活新潮流
- 排水箱涵研究报告
- 地域的永恒魅力教案
- 体制内年度工作总结
- 卡通风幼儿园餐前播报
- 2024-2025年上海中考英语真题及答案解析
- 中国联通项目管理系统总体介绍
- 新版MACSV系统手册
-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