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学院社会调查理论与实践讲义:试验调查法讲解_第1页
西昌学院社会调查理论与实践讲义:试验调查法讲解_第2页
西昌学院社会调查理论与实践讲义:试验调查法讲解_第3页
西昌学院社会调查理论与实践讲义:试验调查法讲解_第4页
西昌学院社会调查理论与实践讲义:试验调查法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昌学院社会调查理论与实践讲义:第十三章 实验调查法第一节实验调查法的概念和种类要掌握实验调查方法,必须首先弄清楚实验调查的概念、特点和种类等问题。一、什么是实验调查法概念:实验调查法,也称试验调查法,它是实验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改变某些社 会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实验调查的基本要素是:1、实验者,即实验调查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主体;2、实验对象,即实验调查所要认识的客体;3、实验环境,即实验对象所处的社会条件的总和;4、实验活动,即改变实验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5、实验检测,即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所作的检验和测定。6、实验调查的过程,就是这些要素

2、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7、实验调查的目的,则是揭示社会现象间的因果联系,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 规律。实验调查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实践性。实地观察,口头访问和集体访谈等直接调查方 法,都不涉及改变调查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的问题。实验调查法则不同,它不仅要眼看、 口问、耳听,而且要亲自动手干,即通过某种实践活动,有计划的改变实验对象所处的社 会环境,并在这种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对实验对象进行调查。这说明,实践性是实验调查的 本质特点,没有一定的实践活动,就不能称为实验调查。种类:实验调查法,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作许多不同的分类。按照调查的目的不同,实验调查法可分为研究性实验和应性实验。研究性实验,

3、是以 揭示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目的的实验。如:对某种心理学、教育学理论进 行证实或证伪的实验,就属于这一类。应用性实验,则是以解决实际工作问题为主要目的 的实验。如:对于某种承包责任制的实验,就属于这一类。应该指出,研究性实验和应用 性实验的区分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它们只是就实验调查的主要目的而言的。事实上,许多 研究性实验的结论,往往对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许多应用性实验 的结论,也可以作出重要的理论概括。因此,它们之间并不存在着截然分明的界线。按照调查的环境不同,实验调查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实验室实验,是在人 工的“纯化了”的环境下进行的实验,实验者对实

4、验的环境可进行严格的有效控制。例如,在实验室里对飞行员进行反应能力实验,就是完全在人工环境下进行的实验,实验者 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设想控制飞行条件的变化,以测定飞行员在不同飞行条件下的反应能 力。现场实验,则是在自然的、现实的环境下进行的实验,实验者只能部分地控制实验环 境的变化。例如,在企业进行奖金制度改革的实验,实验者所能控制的,只有奖金的发放 办法这一个实验条件,而对于职工人数、奖金总额、领导者的素质、职工的觉悟程度等实 验环境,实验者往往都难以进行有效的控制。一般的说,社会领域里的实验,多采取现场 实验的方法,因为,这种实验所处的环境,都是自然的现实的环境,其调查结论较易于推 广应用。

5、第二节实验方案的设计单一实验的组织方式,即是否有对照组、对照组的多少和实验组的多少,可设计出多 种多样的实验方案。下面,着重介绍几种基本的、常用的实验设计。一、单一实验组设计单一实验组设计,就是只选择一批实验对象作为实验组,通过实验活动前后实验对象的变化来作出实验结论。它的具体步骤是:(1)选择实验对象,(2)实验前对实验对象进行检测(简称“前检测”),(3)进行改变实验对象所处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简称“实验激发”),(4)实验后对实验对象进行检测(简称“后检测”),(5)作出实验结论,其公式为:实验效应=后检测-前检测例如,要实验租赁制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并以资金利税率作为衡量经济效益的主

6、 要指标,其具体步骤就是:(1)选择实验对象,假定选择甲、乙、丙三企业组成实验组。(2)前检测,即计算实行租赁制前一年的资金利税率,假定是 1984年,三个企业平 均为5%(3)实验激发,即从1984年底或1985年初起实行租赁制。(4)后检测,即计算实行租赁制后一年的资金利税率,假定是 1985年,三个企业平 均为12%(5)作出实验结论,实验效应是:后检测123前卞测5%= 7%单一实验组设计,是最基本的实验设计,任何其他的实验设计,都离不开选择实验对 象、前检测、实验激发、后检测、得出实验结论这个基本的模式,同时,它也是最简单的 实验设计,只要选择一个实验组,就可进行实验。二、实验组对照

7、组设计实验组对照组设计,就是选择一批实验对象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一批与实验对象相 同或相似的对象作为对照组,并且努力使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处于相类似的实验环境之中,然后,只对实验组给予实验激发,而对对照组不给予实验激发,最后,根据实验组和 对照组前后检测的变化对比,作出实验结论。它的具体步骤是:实验组对照组(1)选择对象(1)选择对象(2)选择实验环境(2)选择实验环境(3)前检测(3)前检测(4后检测(4)不予实验激发(6)作出实验结论,(5)后检测其公式是:实验效应=实验组(后测前测)对照组(后测前测)仍以上述关于租赁制的实验为例,如采用实验组对照组设其具体步骤就是:(1)选择对象:实验组对

8、照组(2)选择实验环境:选择甲、乙、丙企业选择A、B, C企业计划内的原材料供重和价格基本相同,其他均靠市场调节应比(3)前检测1984年资金利税率 5%1984年资金利税率5%(4)实验激发:实行租赁制仍实行原经济体制(5)后检测:1985年资金利税率12%1985年资金利税率8%(6)作出实验结论,实验效应=实验组(12%- 5%)对口组(8%- 5%)= 7%- 3%= 4%这个实验结论,与单一实验组设计的实验结论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因为,在单一实验组设计中,实验组后卞测与前检测之间的差值7%全部被看作是实验激发即实行租赁制的结果,而完全忽视了非实验因素对实验过程及其结果的影响。

9、实验组对照组设计则不同,由于对照组没有给予实验激发,它的后检测与前检测之间的差值3%显然是由非实验因素引起的非实验效应。比如:能源供应情况的改善,职工技术熟练程度的提高,以及在原经济体制下经营管理的某些改善等。一般的说,引起对照组资金利税率发生变化的非实验因素,对实验组也会发生作用。因此,实验组的全部效应(即7%),实际上是实验激发和非实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实验效应与非实验效应之和。如果按照对照组的 非实验效应3%十算,那么,实验组的实验效应实际上只是7唳3%= 4%三、多实验组设计就是选择若干批实验对象组成若干个实验组,在各自的实验环境下,过实验活动前后 实验对象的变化,作出各组的实验结

10、论,然后再对各组实验结论进行对比研究,作出总的 实验结论。多实验组设计,可以根据实验者、实验对象、实验环境、实验激发的相同或不同,作 出多种多样的设计。具体地说,它可以作出如下一些类型的设计(,表示相同,X表示不 相同):此外,各种多实验组设计,还可以匹配一定的对照组,这样,就可设计出更多的实验 方案。所有这些实验方案,得出的实验结论都是不一样的。实验者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验目 的和条件,设计出最适合的实验方案,以便更好地达到自己的实验目的。多实验组设计的组织工作比较复杂,但得出的实验结论比较客观、准确。因此,它在 实际工作中的用途非常广泛。中国共产党在制定重大方针、政策时,往往就采取多实验组 对

11、比实验的办法,一般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验,既对重 庆、武汉等大城市进行对比实验,又对沙市、常州等中等城市进行对比实验。这些实验一 般都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并对全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起了巨大的指导作用和推动 作用。第三节实验调查的实施实验调查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直接调查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一些问题:一、实验者的必备条件实验调查,是一种探索性、开拓性的调查工作。要取得实验调查的成功,实验调查的 工作人员,特别是它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必须具备一些必要的条件。1、要思想解放,有求实精神,要敢于打破旧框框,敢于探索新道路,敢于开拓新天 地。 2、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

12、多的政策、法律知识,要有较强的鉴别能力、判断 能力概括能力。3、要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和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4、要有一定的权力和威信。这里所说的权力和威信,不是对实验调查的工作人员而言 的,而是对实验调查的对象而言的。5、还要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总之,实验调查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它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必须要有胆、有识、有 权、有威、有实际工作能力、有较充裕的时间。实验调查的成功之门,永远是向他们敞开 的。、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的选择正确选择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对于实验调查的成败及其社会作用的大小具有重要的 意义。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的选择,一定要在同类事物中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对于复杂的事 物来说,选择的实

13、验对象和实验环境,还应该具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代表性。例如, 在中等教育结构改革中,要进行普通中学改建为职业中学的实验,选择的实验对象就应该 既有城市中学、又有农村中学,既有完全中学,又有高级中学和初级中学。不仅如此,还 应该选择进行实验的社会环境,最好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经济结构单一 的地区和经济结构多样化的地区,都选择一些中学进行实验。只有这样,选择的实验对象 和实验环境都具有较高的代表性,都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对象,实验的结果才具有普遍的 指导意义。反之,如果选择的都是一些具有特殊优越条件的中学进行实验,那么,即使进 行实验的中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不能普遍地推广和应用。选

14、择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立意挑选,即由实验者根据实验调 查的目的、要求和对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了解,有意识地挑选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 实验。二是随机抽取,即按照随机抽取样本的方法,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实验对象。 前一种方法,适用于调查对象总体中个体单位较少、个体之间异质性较强、实验者对调查 对象总体情况了解较多的调查对象。后一种方法,则适用于调查对象总体中个体单位较 多、个体之间同质性较强、实验者对调查对象总体情况了解较少的调查对象。三、实验过程的控制实验调查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地控制实验过程。实 验过程的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实验激发

15、的控制,二是对非实验因素的控制。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激发的控制,既要严格按照设计的方案进行,又要在不违背实 验目的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这是因为,一方面,不严格按照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 激发,不改变或任意改变实验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就会打破整个调查的计划,达不到进 行实验的目的。另一方面,实验调查是一种实践性、动态性调查,原定的实验方案无论怎 样完善,都不可能完全符合实验过程中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情况。因此,在实验过程 中,必须给实验者一定的自主权,以便他们在不违背实验目的的前提下,灵活机动的处置 那些在实验过程中无法完全避免的特殊情况或特殊问题。控制实验过程的另一个任务,就是要努力排除或

16、减少非实验因素对实验过程的干扰。 这些干扰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来自实验者自身的干扰,特别是实验者急于求成 的心理和自觉不自觉地给实验对象创造许多特殊优越的环境,往往会影响实验过程的正常 进行。二是来自实验对象的干扰,特别是实验对象对实验活动不适应、不理解、不合作, 往往会给实验过程造成许多困难。三是来自周围环境的干扰,特别是在现场实验中,有许 多与实验无关的社会因素,也会对实验过程产生不利的影响。实验调查要达到预期的目 的,就必须有效地控制这些非实验因素的干扰。1、实验者自身要客观的对待实验过程,公平地对待实验对象,决不可拔苗助长,给实 验对象以实验之外的种种特权。例如,搞企业集团实验

17、,就不能给予实验企业除组织企业 集团之外的种种特殊条件或特殊待遇。如果实验企业在税收、信贷、原材料供应、产品销 售等方面享有其他企业所不能享有的特权,那么,这些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无论取得多大 的成功,都不能说明组织企业集团的必要性和优越性。从这些企业中总结出来的“先进经 验”,无论说得怎样头头是道,也不会有真正的说服力。实践证明,靠“特保”,“吃小 灶”搞成功的实验,在社会上是没有生命力的,也不可能具有普遍推广的价值。2、要加强对实验对象的教育,提高实验对象的素质,努力争取他们对实验活动的理解 和支持。例如,在农村搞村民自治实验,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的教育,提高农民的自 主意识和管理能力,克

18、服自私、狭隘心理和封建的宗族、房头观念,否则,实验过程就无 法正常进行,甚至有可能被迫中断。3、对于与实验无关的社会环境因素对实验过程的干扰,一般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予以 控制;一是彻底排除法,即将一切可以排除的非实验因素彻底排除在实验过程之外。例如, 搞家庭农场集约化经营实验,那些因天灾严重减产的地区就难以进行。为了使实验过程得 以顺利进行,在选择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时,就应避开这类地区。这样,“天灾”这个非 实验因素对实验过程的影响,也就彻底排除了。二是完全纳入法,即把无法排除的某些非实验因素,完全纳入实验过程,作为实验所 要研究的一个问题。例如,搞发展乡镇企业的实验,地理环境本来是一个非实验

19、因素,但 在实验过程中又无法排除地理环境对发展乡镇企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采取完 全纳入法,即对山区,丘陵、平原、湖区,城市近郊区、远郊区和边远地区等不同的地区 如何发展乡镇企业,分别进行实验。这样,就把地理环境因素完全纳入了实验过程。三是保持衡定法,即使某种非实验因素,在每一个实验对象中都保持相对平衡的、稳 定的水平。例如,实验厂长负责制对企业经营效果的影响。能源供应情况本来是一个非实 验因素。为了控制能源供应情况的变化对实验过程的干扰,就可采取保持衡定法,即对实 验组和对照组的每一个实验对象,都供应同等比重的能源。这样,就等于排除了能源供应 情况这一非实验因素对实验过程的影响。四是

20、统计分析法,即对实验过程中无法排除的非实验因素,在实验后再用统计分析的 方法计算出它们对实验结果的具体影响。例如,在进行承包责任制的实验中,物价波动是 一个非实验因素,但在检测实行承包责任制前后的产值变化时,它又是一个无法排除的因 素。对于这类无法排除的非实验因素,可在实验后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计算出物价波动的指 数,然后再说明它们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这就等于对这类非实验因素进行了有效的控制。总之,只有有效地控制非实验因素对实验过程的干扰,才能对实验调查的结果作出客 观的、科学的评价。四、实验效果的检测和评价实验效果的检测与实验结果的评价,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检测是评价的前提,评价 则是对检测结果所

21、作的解释或说明。实验效果的检测,要有科学性,统一性和可重复性。所谓科学性,是指检测的指标要科学,检测的方法要科学,检测的手段也要科学。其 中,首要的是指标要科学。例如,对教学质量、经济效益这类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的检 测,往往需要设计一整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如果仅仅用升学率去检测教学质量,仅仅用产 值增长速度去检测经济效益,就不可能作出科学的结论。此外,对于科学的指标,还要用 科学的方法去检测,并尽可能使用现代化的科学手段。如果检测的方法不对头,检测的手 段不标准,那么,尽管检测的指标很科学,仍然不可能得到科学的检测结论。所谓统一性,是指对不同的实验对象,都应用统一的指标,方法和手段去检测。如果

22、对同一实验组中的不同对象,使用不同的检测指标、不同的检测方法、不同的检测手段, 或者对实验组采用一套检测指标、方法和手段,对照组采用另一套检测指标、方法和手 段,那么,就不可能作出统一的,具有科学性的检测结论。所谓可重复性,是指检测所得的结果,必须是稳定的、可靠的。只要实验对象、实验 环境、实验激发、以及实验检测的指标、方法和手段相同,不管由谁来检测,不管在何 时、何地检测,检测的结果都应重复出现。如果实验检测的结果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 地而异,那么,这样的检测就不能算是真正科学的检测。在对实验效果进行科学检测的基础上,还必须对实验结果作出科学的评价。对实验结 果的评价,一般应包括两个方面,

23、一是对实验结果的内在效度作出评价,即对实验结果说 明实验调查所要说明的问题的正确程度作出评价。二是对实验结果的外在效度作出评价, 即对实验结果推广应用于其他同类事物的正确程度作出评价。要对实验结果的内在效度作出科学的评价,关键在于把实验效应与非实验效应严格区 分开来。实验证明,各种非实验因素对实验过程的干扰,如:实验对象的确定不匹配,实 验环境的选择不相同,实验过程的控制不恰当,以及实验检测的指标、方法和手段不科 学、不统一等,都会对实验结果的内在效度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要科学的评价实验结 果的内在效度,就必须尽可能地排除或控制一切非实验因素的干扰。第四节对实验调查的评价实验调查是一种实践、动态、综合性的直接调查法,它具有许多优点同时又有自身的 局限性。一、实验调查法的优点实验调查是一种直接的动态调查,它能直接掌握大量第一手实际资料,不仅包括调查 对象的静态资料,而且包括调查对象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的动态资料。这是实验调查 的突出优点,也是其他调查方法所难以做到的。实验调查的最大优点是,它能直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