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程质量控制文件 影响土建施工质量的几大因素建筑工程土建施工项目质量问题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建筑构筑物的错位、变形、倾斜、倒塌、破坏、开裂、渗水、漏水、刚度差、强度不足、断面尺寸不准等,究其原因,可归纳如下几点:第一,违背建设工程的法律、法规、规范。第二,地基加固处理不好。第三,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第四,自然条件影响。第五,土建工程施工项目周期长、露天作业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提供地质资料、数据有误。第六,设计考虑不周,结构构造不合理,计算简图不正确,计算荷载取值过小,内力分析有误,沉降缝及伸缩缝设置不当,悬挑结构未进行抗倾覆验算等,都是诱发质量问题的隐患。第七,施工和管
2、理问题,熟悉图纸不够,按图施工不严格。不按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施工。不按有关操作规程施工。缺乏基本结构知识。施工管理紊乱,施工方案考虑不周,施工顺序错误。技术组织措施不当,技术交底不清,违章作业。不重视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等。控制土建施工质量的几点措施第一,必须树立起牢固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责任感,把质量是生命的意识灌输给全体员工,认真查看图纸,听取设计交底,领会设计意图,做出科学严谨细致的施工组织方案。第二,施工前的质量控制。首先要建立各级质量责任制,明确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为质量技术责任人,施工队各级也同时建立质量责任制,真正做到了层层把关,各负其责。其次要实施质量否决权,发现质
3、量隐患一票否决。最后要对有关设计、勘察文件认真阅读审查监督。同时形成信用约束力,促使建设主体改进质量管理保证体系,有效促进质量体系良性运作,规范所有主体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质量行为,严格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检查控制,实现设计和勘察文件的质量满足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第三,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首先是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结构工程所用的钢筋、砖、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必须按照国家规定,见证取样后,送至国家认可资质的实验室做复验试验。一旦发现未经检验或试验不合格的材料使用到工程上,监理人员应立即制止,对不听劝告的,报上级主管部门并责令其停止施工。其次是隐蔽工程的质量控制。地基隐蔽验收。重
4、点检查地基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存在软弱下卧层、实际地质情况是否与勘测报告相符合等。确认地基土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钢筋分项工程隐蔽验收。主要是合理设置质量控制点,提前给施工单位负责人交底,不经验收合格不准隐蔽。基础结构验收、主体结构验收。基础、主体结构工程隐蔽之前,应组织有关单位技术负责人进行验收,待确认砖砌体组砌方法正确、灰梁饱满度>80%、结构砖砌砂浆试块试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砼无缺陷而且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才能进行隐蔽。第四,施工后的质量控制。施工后的质量监督管理是建设工程投入使用的把关监督管理。首先要保证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工程不能投入使用,避免低劣土建
5、工程对国家和公共使用者造成直接的危害和影响。其次是把装修、维修和维护的质量监督纳入建设工程全寿命质量监督管理的范畴。为用户创造安全、舒适、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使建设工程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点A 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点A.1 土方开挖工程1. 【控制点】 (1) 对定位放线的控制(2) 基底超挖。 (3) 基底未保护。(4) 施工顺序不合理。(5) 开挖尺寸不足,边坡过陡。 (6) 未设置排水沟、集水井,或采用井点降水。(7) 基坑高边坡未保护。(8) 深基坑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2. 【预防措施】(1) 对定位放线的控制场地平整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
6、符合设计要求。平面控制桩和水准控制点应采取可靠措施加以保护,定期复测和检查;土方不应堆在边坡边缘。(2) 基底超挖根据结构基础图绘制基坑开挖基底标高图,经审核无误方可使用,需要和设计管理部确认地面构造做法,避免总包单位施工时由于超挖导致的回填。土方开挖过程中,特别是临近基底时,派专业测量人员控制开挖标高。 (3) 基底未保护基坑开挖后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如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应预留 30cm 土层不挖,待基础施工时再开挖。(4) 施工顺序不合理。开挖时应严格按审核通过的施工方案规定的顺序进行,先从低处开挖,分层分段,依次进行, 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5) 开挖尺寸不足,边坡过陡基底的开挖
7、宽度和坡度,除考虑结构尺寸外,应根据施工实际要求增加工作面宽度,同时放坡坡度需要根据边坡土层(岩层)的不同来确定坡率。(6) 未设置排水沟、集水井,或采用井点降水在软土地区基坑开挖深度超过3m,尤其是地下水丰富或者水头较高的地区,一般就要用井点降水。开挖深度浅时,亦可边开挖边用排水沟和集水井进行集水明排。(7) 基坑高边坡未保护结合边坡土层(岩层)、施工周期及施工季节(是否雨季)确定高边坡的保护方案。常用基坑坡面保护方法有:1薄膜覆盖或砂浆覆盖法。2挂网或挂网抹面法3. 喷射混凝土或混凝土护面法4. 土袋或砌石压坡法(8) 深基坑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根据现场情况和地勘设计提供的资料,编制深基坑专
8、项施工方案,该方案需要报监理和甲方审批。甲方需要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重点把控成本、进度和安全。A.2 地下防水1. 【控制点】(1) 材料选择。 (2) 空鼓。(3) 渗漏。 (4) 施工缝位置处理2. 【预防措施】(1) 材料选择多方案、多材料的比较,选择一种价格合理,最适合现场实际情况使用的防水材料。在建筑构造做法汇总表中防水做法不能满足项目需求时可以专项讨论确定。(2) 空鼓施工时要严格控制基层含水率;卷材铺贴时,要将空气排除彻底,接缝处应认真操作,使其粘结牢固。对阴阳角、管根等特殊部位,在防水施工前,应做增强处理,可根据具体部位采取有效措施。(3) 渗漏卷材末端的收头处理,必须用嵌缝膏或
9、其他密封材料封闭,卷材搭接顺序必须正确,搭接长度必须满足要求;防水层施工完成后,要做好成品保护,并及时按设计要求做保护层,回填土方时避免野蛮施工,对于临近挡墙处的填土优先采用粘土,其次为岩石,采用岩石时尽量采用粒径较小的岩石和风化严重的岩石以避免尖锐棱角破坏防水保护层。(4)施工缝位置处理1水平施工缝的位置地下室墙体与底板之间的施工缝,留在高出底板表面30cm的墙体上。地下室顶板、拱板与墙体的施工缝,留在拱板、顶板与墙交接处之下1530cm处。2水平施工缝的防水构造水平施工缝皆为墙体施工缝,因有双排立筋和连接箍筋的影响,表面不可能平整光滑,凹突较大,所以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不推荐企口状和台阶状
10、,只用平面的交接施工缝,构造如下图(常用中埋式钢板止水带,钢板止水带厚度不小于4mm。图 施工缝构造(a)施工缝中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b)外贴止水带;(c)中埋止水带施工缝后浇混凝土之前,清理前期混凝土表面是非常重要的,因两次浇捣相差时间较长,在表面存留很多杂物和尘土细砂,清理不干净就成为隔离层,成为渗水通道。清理时必须用水冲洗干净,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或者刷涂界面剂,然后及时浇筑混凝土。A.3 回填土工程1. 【控制点】(1) 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密度。 (2) 回填土下沉。 (3) 回填土夯压不密实。 (4) 管道下部夯填不实。(5) 分层虚铺厚度不对。2. 【预防措施】(1
11、) 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密度对于上部有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以及对沉降变形敏感部位的回填土,要严格控制回填土的质量,每层都应测定碾压(或夯实)后的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才能铺上层土;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2) 回填土下沉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冬期施工时有较大的冻土块,或压实遍数不够,甚至漏压,坑(槽)底有机物或落土等杂物清理不彻底等因素造成回填土下沉,施工中要认真执行规范 规定,检查发现后及时纠正。(3) 回填土夯压不密实回填时,应在夯压前对于土适当洒水湿润,对土太湿造成的“橡皮土”要挖出换土重填,对于上部有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以及对沉降变形敏感部位的回填土应确定最佳含水率以便碾压密
12、实。(4) 管道下部夯填不实回填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周围填土夯实,并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可采用机械回填和压实。重要管道也尽量选择好的管道走向,避免在深回填区域埋管。(5) 分层虚铺厚度不对每层虚铺厚度,用人工木夯夯实时不大于20cm,用打夯机械夯实时不大于25cm。推土机填土每层虚铺厚度不宜大于30cm。铲运机铺土,每次铺土厚度不大于3050cm。自卸汽车为成堆卸土,须配以推土机推土、摊平。对沉降不敏感的部位可以适当增加回填厚度,但不得超过1米。A.4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1. 【控制点】 (1)控制裂缝的产生。 (
13、2)养护不到位2. 【预防措施】(1) 控制裂缝的产生优化配合比设计,采用低水化热水泥,并掺用一定配比的外加剂和掺料,同时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和入模温度。混凝土浇筑应做到斜面分段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但又必须保证上下层混凝土在初凝之前结合好,不致形成施工冷缝,应采取二次振捣法。在四周外模上留设泌水孔,以使混凝土表面泌水排出,并用软轴泵排水。 混凝土浇筑到顶部,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在混凝土硬化前12h用木搓板反复搓压,直至表面密实,以消除混凝土表面龟裂。 (2) 养护不到位混凝土浇筑完后,应及时覆盖保湿养护或蓄水养护,并进行测温监控,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A.5 钢筋工程5 钢筋分项工程
14、5.1 一般规定5.1.1 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5.1.2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1 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2 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3 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4 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5.2 原 材 料主 控 项 目5.2.1 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 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数量: 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
15、样检验方案确定。检验方法: 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5.2.2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 1.25 ;2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1.3 。检查数量: 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检验方法: 检查进场复验报告。5.2.3 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检验方法:检查化学成分等专项检验报告。一 般 项 目
16、5.2.4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检查数量:进场时和使用前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5.3 钢筋加工5.3.1 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1 HPB235 级钢筋末端应作 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3 倍;2 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 135°弯钩时,HRB335 级、HRB400 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4 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3 钢筋作不大于 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5倍。检查数
17、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 3 件。检验方法:钢尺检查。5.3.2 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本规范第 5.3.1 条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2 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 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 135°;3 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 5 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10 倍。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 3 件。检验方法:钢尺检
18、查。一 般 项 目5.3.3 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方法。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HPB235 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 4%,HRB335 级、HRB400 级和 RRB400 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 1%。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 3 件。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5.3.4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表 5.3.4 的规定。5.4 钢筋连接主 控 项 目5.4.1 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5.4.2 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钢
19、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 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检查数量:按有关规程确定。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报告。一 般 项 目5.4.3 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10 倍。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5.4.4 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 的规定对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20、检验方法:观察。5.4.5 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 35 倍 d(d 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 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受拉区不宜大于 50%;2 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
21、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 50%;3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 50%。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 10%,且不少于 3 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 10%,且不少于 3 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 5m 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 10%,且均不少于 3 面。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5.4.6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 25mm。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
22、长度为 1.3l l (l l 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图 5.4.6)。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 25%;2 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 50%;3 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 50%;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B 的规定。检查
23、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 10%,且不少于 3 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 10%,且不少于 3 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 5m 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 10%,且均不少于 3 面。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5.4.7 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 0.25 倍;2 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 5 倍,且不应大于100mm;3 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
24、10 倍,且不应大于200mm;4 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 25mm 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 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 50mm。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 10%,且不少于 3 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 10%,且不少于 3 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 5m 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 10%,且均不少于 3 面。检验方法:钢尺检查。5.5 钢筋安装主 控 项 目5.5.1 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检验方法: 观察,钢尺检查
25、。一 般 项 目5.5.2 钢筋安装位置的偏差应符合表 5.5.2 的规定。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 10%,且不少于 3 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 10%,且不少于 3 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 5m 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 10%,且均不少于 3 面。表 5.5.2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注:1 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2 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 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表中数值 1.5 倍的尺寸偏差。A.6
26、 模板工程6.1、架体搭设1. 轮扣式脚手架的布置 搭设材料进场混凝土初凝及定位放线铺设垫木搭设立杆及横杆设置剪刀撑连接、加固板底架体铺设模板检查验收模板支架浇筑顶板混凝土模板拆除。2. 定位放线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强度达到1.2Mpa以上后,如立杆搭设在地基上经地基处理达到一定强度以后,根据施工图轴线尺寸引测控制线,建立控制网,引测标高控制线,根据已经测好的控制线确定梁柱的位置,并标出立杆搭设位置。3.铺设垫木或安放底座 为了扩大立杆底部承载面的受力面积,保证立杆承载面均匀受力,要在立杆底部铺放垫木和安放底座。4、搭设立杆和横杆搭设轮扣式脚手架的构件较短,一般立杆和横杆的搭设一人就可以操作完成
27、。搭设时先把立杆放在事先放置好的垫木上,再把横杆的插头插入立杆的轮盘中,另一端再插入另一根立杆的轮盘中。立杆的接长是直接插入立杆端部焊接好的58mm ×4mm×200mm的套管内,保证了上下立杆的对接,应力的有效传递。5、剪刀撑的设置:立杆和横杆按要求搭设完毕后,在架体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高于4m的模板支架,其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四角抱角斜撑,外立面剪刀撑按常规做法。6、支模架搭设完毕形成稳定的受力体后,将搭设板底架体,板底架体与立杆的连接采用可调顶托的形式。7、铺设模板:当板底下的次
28、龙骨(木楞)及主龙骨(双钢管)按标高控制线(标高可通过可调顶托调整)安装完毕之后,就可以安装顶板的竹胶合板。在安装顶板模板时,用钉子将其与板底木楞固定,并确保模板安装牢固、平整、拼缝严密。 8、检查验收 (1)、支模架是否严格按方案执行、构造措施是否合理。立杆与横杆的连接是否牢固。 (2)、模板铺设完毕后校正平整度与楼板标高。9、浇筑顶板混凝土模板安装及钢筋绑扎完毕经验收合格以后,浇筑顶板混凝土,在顶板混凝土浇筑的时候派专人守模,发现隐患及时消除。10、支模架拆除 (1)、支模架的拆除顺序一般是后支的先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 (2)、梁板支模架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达到的要求参照相关
29、规定。 (3)、模板支架拆除前应对拆除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做好书面手续。 (4)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步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分段拆除的高度差不应大于两步。 (5)多层建筑的模板支架拆除时,应保留拆除层上方不少于两层的模板支架。 (6)轮扣式脚手架拆除时要注意横杆、立杆和剪刀撑等构件的拆除顺序,严禁将构件抛掷至地面,要传至地面码放整齐。 (7)对拆除下来的构件要及时检查、整修、保养,剔除不合格的构件。6.1.2质量控制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1)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
30、160; (2)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但只宜在一个方向变距、而另一个方向不变。 2、立杆步距的设计 (1)当架体构造荷载在立杆不同高度轴力变化不大时,可以采用等步距设置; (2)当中部有加强层或支架很高,轴力沿高度分布变化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变步距设置,但变化不要过多;
31、; (3)高支撑架步距以0.91.5m为宜,不宜超过1.5m。 3、架体整体性的设计 (1)高大模板工程严禁采用轮扣式脚手架,支撑架高度应5m; (2)在任何情况下,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必须设水平加强层,水平加强层设置水平斜杆或剪刀撑;(3)支模架必须具备纵横向4跨以上连续单元体;不符合立杆间距的部位,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模架搭设,并与其它架体完整连接。4、剪刀撑的设计
32、60; (1)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设剪刀撑,剪刀撑采用扣件式钢管搭设; (2)中部可根据需要并依构架框格的大小,每隔1015m设置。5、顶部支撑点的设计 (1)支撑应采用顶托方式,禁止水平杆直接承受竖向荷载 ;(2)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严禁超过650mm,可调托座插入立杆长度不得小于100mm;U型支托的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350mm。 6、支撑架搭设的要求
33、; (1)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 (2)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7.模板支设的要求模板及其支撑体系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支模架(模板支柱和斜撑下)的支撑面应平整压实,并有足够的承压面积。模板工程在施工后还应检查预埋、预留孔洞,以确保预埋、预留孔洞的位置、尺寸、数量须准确无误。柱子模板接缝控制模板制作时保证几何尺寸精确,拼缝
34、严密,材质一致,模板面板拼缝隙高差、宽度应1mm,模板间接缝高差、宽度2mm,模板接缝处理要严密。模板内板缝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漏浆。模板脱模剂应采用吸水率适中的无色的轻机油。模板周转次数严格控制,周转三次后全面检修并抛光打磨。7、施工使用的要求 (1)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最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 (2)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
35、160; (3)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 6.13模板质量标准 1. 保证项目模板支撑体系、木枋在使用前应认真挑选防止锈蚀或有节疤,即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保证结构、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的正确。 2.基本项目模板接缝要严密,不得漏浆,(柱模)拼装过刨,模板与砼接触面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严禁脱模剂污染钢筋;模板支设便于模板的拆除。 3.允许偏差项目模板安装和预埋件、预留洞允许偏差项 目允许偏差(mm)项 目允许偏差(mm)轴线位移3表面平整度5标高-5+2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截面尺寸-5+2预
36、留、预埋件中心线位移3每层垂直度3预留洞截面尺寸0+10 4.模板施工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柱位移,截面尺寸不准,混凝土保护层过大,柱身扭曲,梁柱接头偏差大。防止方法:支模前按墨线校正钢筋位置,钉好压脚板;柱箍形式、规格、间距要根据柱截面大小及高度进行确定;梁柱接头模板要按大样图进行安装而且联接要牢固。2.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梁侧面鼓出,梁上口尺寸加大,板中部下挠,产生蜂窝麻面。防止办法:大于600mm梁高的侧板,宜加穿对拉螺栓。模板支顶的尺寸和间距的排列,要确保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刚度,模板支顶的底部应在坚实地面上,梁板跨度大于4m者,如设计无要求则按规范要求起拱2。3.板接缝处出现高低差及漏浆
37、防止办法:模板应过刨清缝,杉木枋在使用前过刨,过刨后高度统一为75mm;同一板跨内必须使用同一材质的模板,厚度均匀;尽量消除标高引测误差,同时在同一板跨内先定出板边两侧高度,中间部位拉线即可;板缝大于2mm时先用快干粉封堵,再贴30mm宽粘胶带。4.梁侧板或板模夹在砼内防止办法:模板压向必须正确,即板底模压往梁(柱)侧模上口;正确按照施工工艺流程操作:即安装梁柱模梁侧模从梁柱处向中间安装板模从梁边向中间安装。5.楼梯踏步高度、宽度不均匀,中间外凸防止办法:选用熟练的木工技工操作,人员相对固定;正确确定楼梯踏步的起止位置,并在侧面画等分线;踏步侧板采用50mm厚木枋,每跑宽度超过1.0m时中间钉
38、反扶梯基。(见附图)6.爆模或外凸原因分析:1)墙体螺杆(柱抱箍)间距过大;2)螺杆使用时间长,滑丝或螺杆与螺帽套接不吻合;3)砼未分层浇筑及分层振捣或振捣顶部砼时,任振捣棒沉入底部振捣。防治措施:1)墙体螺杆(或柱抱箍)间距严格按模板方案执行;2)螺杆加工先做样品,检查与螺帽套丝是否吻合,否则对加工螺杆的钢筋退货重新选购直至符合要求;螺杆每次使用前应清洗丝口,保证丝口清晰,下部2m范围内增加保险螺帽,增大抗滑力;3)柱子、核心筒墙体砼水平分层振捣,每次浇筑高度50cm左右,第二层浇筑时,振捣棒插入下层5cm深即可。7.垂直度偏差大原因分析:1) 钢筋偏位未处理直接封模;2) 安装完毕后未检查
39、验收;3) 四周未搭设斜撑,浇筑砼时向一侧倾斜;4) 输送泵输送砼时水平推力将墙体加固体系破坏。防治措施:1) 柱(墙)边线测放完毕后,应先检查钢筋是否偏位,否则,纠正后再焊接及绑扎钢筋。绑完后,吊线检查其垂直度,若存在倾斜、扭转情况采用10#钢丝对称拉住校正;2) 加强工序交接:木工接收时钢筋、木工专业工长应办理工序交接手续;砼工接收模板时,砼专业工长也应检查模板,办理交接手续;3) 模板安装完毕后,先由班组进行自检,自检完成,由项目部质检员进行复核,垂直度在5mm;合格后,由项目部质检员报监理验收,验收合格在砼浇筑令上签字方可浇筑混凝土;4) 柱模、墙模每侧要求不少于两道斜撑,间距2m内(
40、墙体)与水平夹角控制在60°左右。A.7 混凝土工程7 混凝土分项工程 7.1 一般规定 7.1.1 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的规定分批检验评定。 对采用蒸汽法养护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其混凝土试件应先随同结构构件同条件蒸汽养护,再转入标准条件养护共28d。 当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时,确定混凝土强度时的龄期可按现行国家标准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 146等的规定取值。 7.1.2 检验评定混凝土强度用的混凝土试件的尺寸及强度的尺寸换算系数应按表7.1.2取用;其标准成型方法、标准养护条件及强度试验方法应符合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41、标准的规定。 注:对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的混凝土试件,其强度的尺寸换算系数可通过试验确定。7.1.3 结构构件拆模、出池、出厂、吊装、张拉、放张及施工期间临时负荷时的混凝土强度,应根据同条件养护的标准尺寸试件的混凝土强度确定。 7.1.4 当混凝土试件强度评定不合格时,可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检测方法,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对结构构件中的混凝土强度进行推定,并作为处理的依据。 7.1.5 混凝土的冬期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 104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规定。 7.2 原 材 料 主 控 项 目 7.2.1 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
42、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等的规定。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7.2.2 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混凝土外
43、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当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时,混凝土中氯化物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7.2.3 混凝土中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和设计的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原材料试验报告和氯化物、碱的总含量计算书。 一 般 项 目 7.2.4 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
44、灰GB 1596等的规定。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进场复验报告。 7.2.5 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 5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 52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注: 1 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其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 2 对混凝土实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40mm。 7.2.
45、6 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 63的规定。 检查数量:同一水源检查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水质试验报告。7.3 配合比设计 主 控 项 目 7.3.1 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的有关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 对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配合比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专门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配合比设计资料。 一 般 项 目 7.3.2 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
46、合比的依据。 检验方法:检查开盘鉴定资料和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7.3.3 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 检查数量:每工作班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含水率测试结果和施工配合比通知单。 7.4 混凝土施工 主 控 项 目 7.4.1 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 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
47、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 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7.4.2 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试件抗渗试验报告。 7.4.3 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应符合表7.4.3的规定。注:1 各种衡器应定期校验,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保持计量准确; 2 当遇雨天或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含水率检
48、测次数,并及时调整水和骨料的用量。检查数量:每工作班抽查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复称。 7.4.4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一 般 项 目 7.4.5 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7.4.6 后浇带的留置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
49、术方案确定。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应按施工技术方案进行。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7.4.7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2 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3 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4 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5 混凝土强度达到1.
50、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注: 1 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2 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 3 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布时,宜涂刷养护剂; 4 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控温措施。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8 现浇结构分项工程 8.1 一般规定 8.1.1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应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根据其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影响的严重程度,按表8.1.1确定。8.1.2 现浇结构拆模后,应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对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进
51、行检查,作出记录,并应及时按施工技术方案对缺陷进行处理。 8.2 外观质量 主 控 项 目 8.2.1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8.2.2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8.3 尺寸偏差 主 控 项 目 8.3.1 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混凝土
52、设备基础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设备安装的尺寸偏差。 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量测,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一 般 项 目 8.3.2 现浇结构和混凝土设备基础拆模后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8.3.2-1、表8.3.2-2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
53、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对电梯井,应全数检查。对设备基础,应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一 般 项 目 8.2.2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8.3 尺寸偏差 主 控 项 目 8.3.1 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混凝土设备基础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设备安装的尺寸偏差。 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
54、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量测,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一 般 项 目 8.3.2 现浇结构和混凝土设备基础拆模后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8.3.2-1、表8.3.2-2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对电梯井,应全数检查。对设备基础,应全数检查。A.8 钢结构工程1. 【控制点】(1)
55、构件运输堆放变形。 (2) 焊接变形。 (3) 尺寸不准。 (4) 焊缝缺陷。 (5) 螺栓孔眼不对。(6) 现场焊接质量达不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7) 不使用安装螺栓,直接安装高强螺栓。 2. 【预防措施】(1) 构件运输堆放变形构件运输堆放时地面必须垫平,垫点应合理,上下垫木应在一条垂线上,以避免垫点受力不均而产生变形。(2) 焊接变形应采用合理焊接顺序及焊接工艺或采用夹具、胎具将构件固定,然后再进行焊接,以防止焊接后翘曲变形。(3) 尺寸不准钢构件制作、吊装、检查时应用统一精度的钢尺,并严格检查构件制作尺寸,不允许超过允许偏差。(4) 焊缝缺陷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焊接施工,尽量减少焊接缺陷
56、产生。 (5) 螺栓孔眼不对安装时不得任意扩孔或改为焊接,应与设计单位协商后按规范或洽商要求进行处理。(6) 现场焊接质量达不到设计及规范要求焊工须有上岗证,并应编号,焊接部位按编号做检查记录,全部焊缝经外观检查凡达不到要求时,补焊后应复验。(7) 不使用安装螺栓,直接安装高强螺栓安装时必须按规范要求先使用安装螺栓临时固定,调整紧固后再安装高强螺栓并替换。A.9 砌筑工程 砖砌体工程 9.1.1 本章适用于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工程。 9.1.2 用于清水墙、柱表面的砖,应边角整齐,色泽均匀。说明:9.1.2 用于清水墙、柱表面的砖,根据砌体外观质量的需要,应采用边
57、角整齐、色泽均匀的块材。9.1.3 有冻胀环境和条件的地区,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不宜采用多孔砖。说明:9.1.3 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常处于潮湿的环境中,有的处于水位以下,在冻胀作用下,对多孔砖砌体的耐久性能影响较大,故在有受冻环境和条件的地区不宜在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采用多孔砖。9.1.4 砌筑砖砌体时,砖应提前12d浇水湿润。说明:9.1.4 砖砌筑前浇水是砖砌体施工工艺的一个部分,砖的湿润程序对砌体的施工质量影响较大。对比试验证明,适宜的含水率不仅可以提高砖与砂浆之间的粘结力,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也可以使砂浆强度保持正常增长,提高砌体的抗压强度。同时,适宜的含水率还可以使砂浆在操作面上保持一定的摊铺流动性能,便于施工操作,有利于保证砂浆的饱满度。这些对确保砌体施工质量和力学性能都是十分有利的。适宜含水率的数值是根据有关科研单位的对比试验和施工企业的实验提出的,对烧结普通砖、多孔砖含水率宜为10-15;对灰砂砖、粉煤灰砖含水率宜为8-12。现场检验砖含水率的简易方法采用断砖法,当砖截面四周融水深度为15-20mm时,视为符合要求的适宜含水率。 9.1.5 砌砖工程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mm;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说明:9.1.5 砖砌体砌筑宜随砂浆随砌浆。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对砌体的抗剪强度影响明显,陕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店铺装修合同
- 2024泥工组劳务分包合同
- 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微技能之细节描写 课件-2025届高中英语一轮复习写作专题
- 2024工程采购与安装合同范本
-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单片机原理及应用》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呼伦贝尔学院《体育科研》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呼伦贝尔学院《教育研究方法》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延续性护理查文献做
- 红河学院《信息安全攻防对抗实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复习课件: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件
- 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 GB/T 22082-2024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
-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天一中学2025届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IC品质控制》课件
- 2024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计算机基础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共700题)
- 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
- 2024-2030年中国眼镜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度假酒店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及投资经营策略分析报告
- 德勤-集团信息化顶层规划方案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习作《我想对您说》教学课件
- 华北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导论A》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