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临床输血管理控制体系及标准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a89f33ce-cccd-442c-a38f-de5196c60bdf/a89f33ce-cccd-442c-a38f-de5196c60bdf1.gif)
![输血科临床输血管理控制体系及标准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a89f33ce-cccd-442c-a38f-de5196c60bdf/a89f33ce-cccd-442c-a38f-de5196c60bdf2.gif)
![输血科临床输血管理控制体系及标准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a89f33ce-cccd-442c-a38f-de5196c60bdf/a89f33ce-cccd-442c-a38f-de5196c60bdf3.gif)
![输血科临床输血管理控制体系及标准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a89f33ce-cccd-442c-a38f-de5196c60bdf/a89f33ce-cccd-442c-a38f-de5196c60bdf4.gif)
![输血科临床输血管理控制体系及标准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2/a89f33ce-cccd-442c-a38f-de5196c60bdf/a89f33ce-cccd-442c-a38f-de5196c60bd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输血科临床输血管理控制体系及标准依据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三级综合医院评价标准输血科建立科室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并实施,实施细则如下:临床输血管理控制主要是指临床输血工作的流程控制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医院临床输血工作流程目的:医院临床输血治疗服务流程的建立是为了临床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制品,保障临床用血安全。1 临床申请标准1.1 临床医师输血前的判定流程1.1.1判定思路判断输血输血输什么?输多少?何时输?临床医师 -判断 -品种 - 用量 - 时机权衡利弊不输 -输血液代用品或其他治疗1.1.2 对受血者的临床输血风险告知并且医生和患者双方在了解2 了输血风险和
2、必须性后在临床输血治疗同意书上医患双方共同签字。1.1.3 临床医师判断患者是否能开展自身输血、手术室等容性血液稀释术、术中自身血回输术或术中控制性低血压术等技术。1.1.4 受血者紧急抢救或紧急手术需要输血,受血者无自行签字能力,受血者直系亲属或监护人不在现场,受血者或直系亲属或监护人应认同医院为其代签的输血治理同意书。1.1.5 临床医师在患者需要输血治疗时,必须告知受血者及直系亲属或监护人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若干规定中关于无偿献血者用血的权力和义务。1.1.6 对受血者临床输血治疗前医疗机构应该进行保护性检测的检查和留样。1.1.7 以上的工作必须在
3、病历中做详细纪录。1.1.8 持续改进。2.2临床护士输血前的标本采集流程2.2.1 临床护士根据临床医师在规范的临床输血申请单上受血者的临床数据采集标本。3 2.2.2 输血科的血液标本必须是无任何抗凝剂或促凝剂的血样。2.2.3 常规临床输血必须先抽血型标本,在血型鉴定结果出来后,再抽取用于交叉配血的标本(急诊临床输血除外)。2.2.4 如果是反复输血的受血者的标本必须是在前一血液制品输注完成后再重新抽取新的标本配合新的血液制品。2.2.5 临床护士在离开受血者床边时将受血者姓名、科别、床号、住院号或唯一能识别受血者的标识贴在标本上,并做采血的病历纪录。2.2.6 临床输血治疗的申请单和标
4、本必须由工作人员送到输血科并做交接纪录。2.2.7 持续改进。2 交叉配血标准2.1 标本的接受和审核管理流程2.1.1 输血科按标本接收制度接收临床输血治疗的标本,对不合格的标本应提出要求或重新采集。4 2.1.2 交叉配血后的标本应在输血科的专用冰箱内保存2 周(或按医疗机构平均住院日来保存) 。2.1.3 持续改进。2.2 交叉配血流程2.2.1 输血科的工作人员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标本。交叉配血时,应同时鉴定受血者和供血者的abo 血型(正反定型)、rh 血型,正确无误后方可进行交叉配血。2.2.2 两人值班时,交叉配血试验由两人互相核对;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自己复核
5、,并填写配血试验结果。2.2.3 交叉配血的方法必须是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的方法。检测方法必须包括特殊介质的方法。2.2.4 若受血者血型与前次血型不符时应重新抽取标本再次鉴定血型 ;若供血者血型与标签不符合时应该及时调换血袋,并与血站及时联系,查清问题的根源,纠正错误。2.2.5 输血科根据临床输血申请单的要求准备并交叉配合相应的5 血液或血液制品。2.2.6 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浓缩白细胞、浓缩血小板等患者,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2.2.7 单采血小板应abo 血型同型输注或交叉配血。2.2.8 新鲜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应
6、同型输注或相容输注。2.2.9 交叉配血不和时必须对受血者鉴定不完全抗体的检测和对受血者输血史、妊娠史、输血反应史进行调查和了解。2.2.10 交叉配血后的标本应在输血科的专用冰箱内保存2 周(或按医疗机构平均住院日来保存) 。2.2.11交叉配血的实验结果必须纪录在专用的登记本上,并且要保存 10 年。2.2.12 在确认配血结果相合或阴性无误后,填写交叉配血试验报告,记录交叉配血结果并登记或电脑打印交叉配血报告单(血浆或冷沉淀必须abo 、rh 血型相符)在确认无误后并由双方签字6 后,方能将血液或血液制品从输血科发出。2.2.13 责期临床用血,交叉配血合格的血液应放置在专用储存血液冰箱
7、的专用待发区,常规和急诊临床用血急诊配血及时发血。2.2.14 持续改进。3 血液制品储存标准3.1 输血科的血液制品必须储存在不同的血库专用冰箱内。3.2 全血、血液成分入库前要认真核对验收。核对验收内容包括:运输条件、物理外观、血袋封闭及包装是否合格,标签是否清楚齐全(供血机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条型码编号和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日期、血液成分的制备日期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血袋编号 /条形码,储存条件)等。3.3 输血科(血库)要认真做好血液出入库、核对、领发的登记,有关资料需保存十年。3.4 按 a、b、o、ab 血型将全血、血液成分分别贮存于血库专用冰箱不同层内或不同专用冰箱内,并
8、有明显的标识。7 3.5 各血液品种储存条件如下:3.5.1 浓缩红细胞(crc) 4 2 acd : 21 天 cpd: 35 天 cpda:35 天; 3.5.2 少白细胞红细胞 (lprc)4 2 与受血者abo 血型相同 ; 3.5.3 悬浮红细胞( crcs ) 42 (同 crc ) ;3.5.4 洗涤红细胞( wrc ) 42 24 小时内输注;3.5.5 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ftrc ) 42 解冻后 24 小时内输注;3.5.6 浓缩血小板( pc-1) 222( 轻振荡 ) 24 小时(普通袋)或 5 天(专用袋制备);3.5.7 单采血小板( pc-2) ( 同 pc-
9、1) (同 pc 1) ;3.5.8 单采白细胞悬液( grans ) 222 24 小时内输注;3.5.9新鲜液体血浆( flp) 42 24 小时内输注;3.5.10 新鲜冰冻血浆( ffp ) -20 以下 一年;8 3.5.11普通冰冻血浆( fp) -20 以下四年;3.5.12 冷沉淀凝血因子( cryo) -20 以下一年;3.5.13 全血 42 (同 crc ) ;3.5.14 其他制品按相应规定执行。3.6 当贮血冰箱的温度自动控制记录和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时要立即检查原因及时解决并记录。3.7 输血科储血专用冰箱每天必须纪录温度四次。(持续改进目前已运用电脑软件进行连续温度
10、监控)3.8 输血科储存血液的冰箱内严禁存放其他物品;每周消毒一次;冰箱内空气培养每月一次,无霉菌生长或培养皿(90mm )细菌生长菌落 8cfu/10分钟或 200cfu/m3为合格。3.9 血液的报废要将血液制品名称、数量、经手人、审批人、报废原因、报废日期等信息进行登记并有业务主管的签字。3.10 自身输血备采集的血液要细记登记(患者姓名、 科室、床号、住院号、采血量、采血日期、采血者)入库储存待发血液 (医护人员须携带病历双方认真核对方可发出血液)。9 3.11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目前已运用电脑软件进行连续温度监控)4 发血标准4.1 配血合格后必须由医护人员携带患者病历到输血科取血
11、。4.2 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 /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4.3 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4.3.1 标签破损、字迹不清;4.3.2 血袋有破损、漏血;4.3.3 血液中有明显凝块;4.3.4 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10 4.3.5 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4.3.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4.3.7 红细胞层呈紫色红;4.3.8 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4.4 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冰箱,至少 7 天,以
12、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目前持续改进为保存两周)4.5 血液发出后原则上不得退回。特殊情况下要和输血科业务主管联系 , 在保证血液安全有效的前提本下不浪费血液。4.6 新鲜冰冻血浆或冷沉淀凝血因子必须用冰冻血浆溶冻箱解冻后,方能发放。4.7 单采血小板必须在血小板恒温振动保存箱中保存,并监控保存箱的温度和温度纪录。4.8 持续改进。 (目前持续改进为保存两周)11 5 临床输血过程标准5.1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5.2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
13、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 再次核对血液后, 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5.3 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4 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 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5.5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12 理。5.6 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并返还输血科保存。由输血
14、科每月统计上报医务部。5.7 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至少保存一天。5.8 临床科室不得储存血液。5.9 临床护士必须将临床病人输血过程纪录在病历中。5.10 持续改进。6 临床输血反应的处理流程6.1 首先医生和护士必须严格仔细观察做出判定。6.2 临床出现输血反应后应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6.3 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13 6.4 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
15、以下核对检查:6.4.1 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6.4.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 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 rh(d )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6.4.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 直接抗入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6.4.4 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持续改进必须依据医疗机构事故处理条例中的相关条款处理,规范处理流程)6.4.5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6.4.6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14 6.5医护人员将输血反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并返还输血科保存。输血科每月统计上报医务部。6.6持续改进。(持续改进必须依据医疗机构事故处理条例中的相关条款处理,规范处理流程)7 输血科试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专人负责管理 ) 8 输血科仪器的质量控制标准(专人负责管理)9 输血科实验方法的质量控制标准(质量考核小组负责管理)10 输血科参见国家级和自治区级输血相容性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专人负责全科实时参与)备注:此文件依据以下文件编写1、 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主管在企业转型中的角色定位计划
- 提高财务规划准确性的策略计划
- 生物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 社区服务交流计划
- 学校社团与社会的联系计划
- 2025年Γ-球蛋白三类项目建议书
- 2025年垃圾分类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青霉素类抗菌药物项目建议书
- 关于提升工作效率的内部培训通知
- 高中生数学思维训练故事解读
- 2022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物理试题和答案
- 施工工法的编写与申报(完整版)
- 歇后语大全500条
- 学前儿童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学前儿童游戏课件)
- 中小学教师校园安全培训
- 2024年北京法院聘用制审判辅助人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建筑用真空陶瓷微珠绝热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高清版)DZT 0276.13-2015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规程 第13部分:岩石比热试验
- (高清版)DZT 0214-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铜、铅、锌、银、镍、钼
- (高清版)DZT 0017-2023 工程地质钻探规程
- 华为狼性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