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可持续发展与减贫工作汇报(共14页)_第1页
县可持续发展与减贫工作汇报(共14页)_第2页
县可持续发展与减贫工作汇报(共14页)_第3页
县可持续发展与减贫工作汇报(共14页)_第4页
县可持续发展与减贫工作汇报(共14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县可持续发展与减贫工作汇报 尊敬的雷院长,吴主任,各位领导: 正当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喜迎新春之际,我们十分高兴地迎来了雷院长一行不辞辛苦,千里迢迢莅临我县专题调研可持续发展与减贫工作,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扶贫部门对××贫困人口的关爱。在此,受县委书记、县长赵海仙的委托,我代表××县四套班子和全县27万各族人民,向调研组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各位领导长期以来对××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县可持续发展与减贫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

2、、全县基本情况 ××县位于昭通市腹心地带,国土面积1692平方公里,辖6镇3乡78个村(居)委会,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3%,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资源贫瘠,生态环境脆弱,森林覆盖率不高,水利化程度低,气候类型多样,水土流失严重,旱涝、风雹、滑坡泥石流等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2016年末全县生产总值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60元,人均有粮297公斤。全县经济总量小,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二、“十一五”以来全县扶贫工作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2001年至今,我县累计投入各类

3、扶贫资金亿元,实施了整村推进、专项安居、易地开发扶贫、劳务输出、产业扶贫和小额信贷等项目,解决了4599户贫困农户住房困难,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758元增加到2016年的1560元,减少贫困人口34000人,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措施是: (一)高度重视,组织领导到位。县委、县政府站在解决民生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把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列入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成立了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组,落实各级各部门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工作责任制,建立和完善了县四套班子领导挂钩重点村的帮扶制度;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使村级组织成为带领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

4、。 (二)瞄准对象,目标任务明确。我县扶贫工作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农户为主要对象,在扶贫攻坚工作过程中,按照“环境兴县,工业强县,旅游富县,教育立县”四大战略,建设“肉禽蔬菜,电矿工业,旅游休闲,物资集散”四大基地目标,制定了“十一五”扶贫、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等规划,分步实施,任务到部门、到乡镇、到年度,并通过责任书的形式加以落实。 (三)整体联动,形成攻坚合力。按照“统筹政策、聚集要素、存量整合、增量倾斜”要求,坚持“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规划、集中投入,相互配套、形成合力,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加大对扶贫项目、资金的争取、协调和整合力度;全面推进“百千万帮扶工程”,各级挂钩单位

5、共为全县61个行政村引进项目400余个,投入扶贫资金近5000万元。 (四)突出重点,“大扶贫”谋划全局。把扶贫工作重点放在解决农业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上,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后劲。突出农民增收和产业结构调整,开发优势农产品,培植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旅游业,建设小集镇,做大做强劳务输出产业,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对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人口,实行社会救济;对基本丧失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积极稳妥地进行生态移民和易地扶贫;对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采取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做到扶贫到村、到户,整体解决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问题。 (五)强化监管,确保项目资金安全。我县扶贫资金严格执行“专户管理、封闭运

6、行、预拨报账”的管理模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执行公示、公告制,并设立永久性公示牌,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乡镇每年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扶贫项目进行视察,接受人大、政协的法律和民主监督;接受市审计组每年一次的扶贫资金审计。同时乡镇抓好项目和资金抽查,确保扶贫资金到项目、到点、到户。 (六)真抓实干,严格责任奖惩。强化各级各部门挂钩扶贫工作责任制,落实一项产业、一套班子、一支队伍、一项技术措施,实行领导包扶到村、干部包扶到户,签订挂钩扶贫目标责任书,将挂钩领导和干部职工的挂钩工作纳入干部绩效考核体系,建立扶贫挂钩问责制,严格兑现奖惩,做到不脱贫不脱岗。 三、贫困人口的地域分布及特征 通过近些年扶贫项目

7、的实施,××县较集中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数量逐步减少,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但是,我县的解决温饱是低水平、低标准的。总体上看,全县仍然是一个大贫困区域,贫困群体仍然面广量大。在全县76个农业行政村中,属于比较贫困的村就有34个,占%。 (一)贫困人口数量。 按照省农村抽样调查总队的抽样调查推算,××县2000年末贫困人口为万人,2016年贫人口为万人。但根据2016年对贫困农户开展的建档立卡工作统计数据显示,××县录入云南省财政扶贫网的贫困农户为34166户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为14027户61618人;低收入贫困人口为19634户8

8、8237人。减去2016年至2016年的脱贫人口20160人,到2016年末,全县还有贫困人口人。 (二)贫困人口地域分布。 从全县范围看,分布在高寒山区的贫困人口所占比例最高,原因是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环境恶劣,人口素质较低;矮山河谷区次之,主要是人均耕地少、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灾害频繁;二半山地区贫困人口是零星分布,多为因病、因灾等因素致贫。 以乡镇统计数,海拔较高的上高桥民族乡、高桥乡贫困人口较多;其次是山高坡陡的寿山乡、吉利镇、天星镇、玉碗镇;第三是悦乐镇,木杆镇、翠华镇。 (三)贫困人口特征。 一是男女人口比例、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比例失调。2016年统计资料显示:全县男、女比

9、例为53:47,男多女少,加之部分女性外嫁他乡,导致少数男性找不到对象而出现所谓“光棍村”现象;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比重为93:7,二元经济突出;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亩,人均占有资源少。 二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纯收入等方面指标与省市其他地州、县区差距较大。主要指标在全省(129个比较单位)、全市(11个比较单位)的位次分别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1和7位,农民人均纯收入114和7位,人均地方财政收入126和10位,人均粮食产量94和5位,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县仍然县贫民困。 三是弱势群体总量大。至今住在茅草房中的农户尚有4121户(未包括危房改造),占全县农业户的%;失去

10、基本生存条件,需要易地开发扶贫的农户5289户,占全县农业户的%;丧失劳动能力需社会和有关部门救助的农户3555户,占全县农业户的%。 四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全县未通路的自然村有1201个,占69%;未通电的自然村有109个,占%。有81600人和14000头大牲畜饮水问题未得到解决;35个农村行政村未建卫生室。 五是消费水平低。根据农村抽样调查队农村住户调查数据显示,我县贫困农户的恩格尔系数高达%,高于国际公认的59%。自给性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为51%;食品消费主要来源于自给性生产,商品性的食物较少;贫困户人均用于购买家庭耐用消费品的支出只有911元。少数绝对贫困户仍居住在茅草房里,吃马铃薯

11、、穿捐赠衣、盖救济棉被,生产生活十分困难。 四、贫困原因分析 从纵向比,近几年来我县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贫困人口也在不断减少;横向比,我县与发达地区、周边县区差距越来越大,2016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560元,仅是全国人均纯收入的%,全省的%。 总体情况来看,交通不便、气候恶劣、土地贫瘠、投入不足、产业单一、劳动者素质低下等方面因素都是导致贫困的原因。 (一)县贫民困,自我发展能力不足。2016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列全省的121位,自给财力不到8%;人均有粮、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列全省的114位和94位。基础设施、社会发展项目本级无力投资;加之贫困农户迫切解决的是当年吃饭、穿衣问题,自身投入

12、生产的资金严重不足,尤其是物价不断上涨,全球金融危机使扶贫开发工作举步维艰。 (二)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扶贫开发任务重、难度大。2016年未,全县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总数的%;5239户贫困农户仍居住在破烂茅草房中,占农业户数的%;且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边远、分散的高寒山区、深山区、石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教育、科技文化落后,劳动者素质低,生存条件极为恶劣。要解决这部分人口的温饱问题,需要做出更加艰苦的努力。已越过温饱线的贫困群众也是低标准脱贫,抵御市场风险、自然灾害能力脆弱,极易返贫。 (三)基础设施滞后,经济社会发展缓慢。虽然近年来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

13、但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仍是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四)自然灾害频繁,农户返贫率高。××地形地貌复杂,山高坡陡,山体破碎,各种自然灾害频繁。2016年全县遭受冰冻灾害、“512”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输电线路毁损公里,损坏乡村公路99公里;供水管网受损1350公里,沟渠247公里;学校受损70所,民房受损7140户14982间;农作物受灾亩,树木受损1066公顷,经济林果受损3034亩;因灾受伤16人;死亡大小牲畜11091头;经济损失26500余万元。受灾农户返贫率达30%以上。 (五)融资困难,减贫速度缓慢。贫困农户家中无积蓄,靠贷款维持生产,部分农户遇灾害无力

14、还款,贷款信誉度下降,商业银行对农户信心不足,从而影响大多数农户贷款。银行在小额贷款方面强调担保,贫困农户很难找到担保的单位和人员。中小企业贷款无资产抵押,也缺少有实力的企业为之担保,贷款融资难度较大;产业规模化发展投入不足,“公司+基地+农户”产业格局的形成和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等受到了制约。 五、扶贫对策 (一)强基础,多措并举抓条件改善,走可持续发展减贫之路。 推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强基础是关键。近年来,我县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状况与前些年相比,有了较大改观,但总体上看仍然显得十分薄弱。在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和扶贫工作过程中,一是以改善农村通行条件为基础,切实加强

15、农村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出行难、物资运输难”的问题。二是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开展房屋美化亮化、一池三改,以“八通八有”为目标,切实改善人居环境。三是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产出率,增加农业生产效益。四是加大投入,加强村级卫生室建设,改善村级医疗条件,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通过水、电、路、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增强农村发展后劲,提升发展速度,促进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重环保,深挖细琢抓旅游开发,走可持续发展减贫之路。 我县旅游业从1993年开发黄连河风景区开始起步,历经15年取得一定成效。仅今年111月,全县就接待国内外游客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

16、总收入万元。 但由于投入不足等方面因素,我县旅游业硬件发展不足、软件培植滞后等问题突出,旅游业没有真正成为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 得天独厚的人文旅游资源是我县可持续发展减贫之路的潜力所在。在下步工作中,我县将突出“绿色健康、生态观光、避暑休闲、会务中心、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的特色旅游,以展示××的山、水、瀑布、人文历史、民族风情为着力点,一是大手笔规划、高起点开发,切实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二是大力度投入、企业化运作,不断提高旅游经营者的能力;三是大规模拓展、深层次挖掘,进一步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四是大品质增效、全方位提质,充分展示文化旅游的魅力;五是大环境造势、精

17、细化营销,培植××特色文化旅游产品,重点打造“中国瀑布王国”、“全球筇竹杜鹃之海”等旅游品牌,建设滇东北红土高原自然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基地,把××旅游打造成昭通旅游的精品,在深挖服务产品、创优服务工作上下功夫,以生态环保旅游开发带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重特优,立足实际抓产业培植,走可持续发展减贫之路。 切实加大对畜牧业、马铃薯、蔬菜、魔芋、生姜等优势、特色农产业和涉农企业的联动扶持力度,发展壮大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明年,我县将在财政预算中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投入,县四套班子领导分别负责抓一项优势产业,在养殖业、竹产业、干果产业的发展

18、和朝天椒、小韭菜、寸金黄瓜等特色小产业的整合方面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同时要求各乡镇负责做好各自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一至二个点,花大力气打造好“一村一品”。 切实抓好以保护性开发筇竹为品牌的特色林果产业基地,以乌金猪、黄牛、土鸡为品牌的特色畜牧产业基地,以“寸金黄瓜”为品牌的纯天然无公害特色蔬菜产业基地,以稻田养鱼梯级鱼塘区、特色林果园区为主的村庄庭院式特色乡村旅游产业四大基地建设。以特有农产品开发为突破口,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可持续发展产业,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四)重教育,强化培训抓劳务输出,走可持续发展减贫之路。 1.抓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继续推进教育立县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优化

19、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继续巩固“两基”成果,促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发展。加快推进××一中、天星二中、××职中等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高中教育普及率和职业教育办学水平。进一步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提高入学率和巩固率,促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全面发展,体现教育公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确保高中在校生达到2300余人,增长12%;职中在校生达到1000余人,增长35%。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储备好人才。 2.强化成人职业技术培训,促进劳务输出。 就我县实际

20、和现状而言,劳务输出是农民收入的一大支柱。在劳务输出方面,我县将在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增强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上着力,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采取长短结合、外输内消相结合、务工与自主创业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好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一是抓好“阳光工程”和夜校培训,努力使务工人员学会和掌握1-2门实用技术,提高务工效率。二是创造条件建立人才市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服务中心筹建步伐。三是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强化对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用工市场的开发;发挥能人带动作用,扩大带动规模。四是加快劳务输出信息化建设进程,力争在年底前开通人力资源网,实现信息共享。五是加强外出务工人员的引导和管理,实现无序输

21、出向有序输出转变;健全维权体系,加大外出务工人员法律(维权)服务力度,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全面推进。 (五)抓体制,不断完善农村经营制度,走城乡一体化减贫之路。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建立和完善农业投入保障、农业补贴、农产品价格、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等制度;创新农村金融体系,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拉动力和辐射“三农”,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加快推进乡镇综合改革,强化乡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加强农村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乡镇企业,扶持农村加工、商贸、旅游、物流等二、三产业,加快县城、建制镇建设,把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民权益作为重要内容,统筹城乡社会管理,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促进农村、城镇协调发展。 六、建议和请求 (一)因地制宜开展扶贫开发,突出对最贫困地区和最贫困群体的关注。 建议国家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制定扶贫方针政策,不搞“一刀切”。特别是突出对贫困程度相对较深、贫困面相对较大的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