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基本知识的探讨_第1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基本知识的探讨_第2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基本知识的探讨_第3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基本知识的探讨_第4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基本知识的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基本知识的探讨新乡市第一铁路小学 田 蓓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悠远绵长的历史,是古老的礼仪之邦,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千百年来,积淀而成的深厚的传统文化遗产和教育经典,成为我们后人的文学和精神财富。传统文化经典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文化精髓,如血液流动在民族肌体内,这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绝佳教材。少年儿童时期是心灵最纯洁、秉性淳厚、记忆力最佳的黄金时期。心理教育学家的分析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力最佳时期是013岁。孔子曾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培养儿童时期的阅读经历和习惯,在人的一生中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儿童在这样的时期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会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中

2、产生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用,可以培养儿童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会开启点燃儿童未来创新思维的火花,从而奠定一生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基础,使接受当代科技文明的一代儿童同时具有传统文化气质,为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基。为此,我在教学中作了如下一些探讨。一、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基本知识,“亲近经典”,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一方面向学生提供论语、孟子、诗经、百家姓、三字经等经典篇章的阅览,接受原汁原味的经

3、典熏陶。另一方面,充分利用Inter网的信息资源,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上的文化网站和诗歌专门网站获取信息。平时的教学中还要努力做到:诵读古诗词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优秀的古诗词不但情理趣兼备,易于诵记,而且能启迪人的心智,真正让学生一辈子有用。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开辟为“古诗词天地”,周一周五每天早读让学生背一首。由于小学生记忆力强,加上古读词朗朗上口,一首古诗一般不到五分钟学生就会背了,再加上学生自己运用工具书,即使遇到难以理解的读句,也只需要用一两句稍加点拨就足矣。到了周五早读时,再把这周

4、出现的四首诗词让学生回忆、复习、巩固、检查,借以加深学生对古诗的记忆。这样每周四首,每月十六首,只需不到一学年的时间,学生便可把古诗文诵读整本书上的近一百二十首诗词全部背诵出来。另外,在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还应注意开展一些活动来促进学生记忆古诗词。如开展“赛诗会”、“我是一个小诗人”等活动。当学生的古诗词达到一定的数量时,再让学生对诗句进行分类整理。哪些诗句是描写山的,哪些是描写水的;哪些是描绘春景的,哪些是描绘秋色的;哪些是写花草的,哪些是写树木的,哪些是写动物的学生在整理诗句的过程中,既回忆复习了诗句,又为运用诗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熟记成语 

5、60;   课内熟记成语。对于每一篇课文中的成语,要求学生把它们掌握好。课外摘录成语。课外阅读中,学生常常接触到不少成语,要让学生通过“摘抄”的形式进行积累。每人准备一本“成语摘抄本”,一遇到成语就记录下来,要求他们能理解这此成语的大概含义,能运用好这些成语。为了加强学生的积累,在课外活动中,为了配合学生摘录、积累成语,要开展一些诸如“我讲成语故事”、“成语接龙”、“谁是成语大王”等活动。生活中留心成语。只要处处留心,记住成语就不难。除了课本、课外阅读中有成语外,广播、电影、电视、日常用语中的成语也数不胜数。如果学生在生活中注意留心,日积月累,那么他们成语仓库里的成语就越来

6、越多了。搜集春联对联 中华民族文化丰富多采,民间文化更是五彩缤纷。寒假里,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道特殊的作业:每人至少搜集5副春联。到开学后,可按字数来分,按贴的地点来分,按内容讲这样归类后,学生定会对春联有了新鲜感,没想到小小的春联中竟然有这么大的学问,觉得有收获,鼓励学生主动地去读背春联。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语言、记忆语言、积累语言。除了搜集、整理春联这项活动外,还应让学生注意留心日常生活中顺口溜、歇后语、俗语以及过年过节时的传统习俗,适当搜集,加强积累,以便运用。课程标准中强调:“母语的学习时间不限,空间不限,时时处处都可以学习。”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诵读古诗词、熟记成语、搜集春联

7、对联等方法,了解了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也正是很好地执行了这一观点。了解传统节日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上,规定“认识中华民族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还指出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新课标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学生通过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语文素材的收集、交流和学习,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语文实践的机会,最终达到既继承弘扬了传统节日文化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这种双赢的目的。既提高了资料的收集能力,又增强了口语交际能力和语言感悟能力。例如运用元宵节,让学生收集灯谜,并指导掌握猜灯谜的方法,创作灯

8、谜的方法,最终使学生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提高了语文实践和运用的能力。又如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就是非常典型的节日文化教材,那么在教学这些课文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有机渗透传统节日文化教学。学校每到清明就要组织学生扫墓,这时,我们就可以组织学生收集祖国历史上描述清明节的诗词、了解我们家乡人们过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以清明为主题编写小报,讲述先烈故事等。通过这种种方式来弘扬母语文化。二、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基本知识,营造文化氛围,能够起陶冶情操的作用。在我们讲究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能单单按部就班,以文解文,进行枯燥无味的、空洞的、的授课;不能以“一切为了考试过关”作为授课的目的;不要“填鸭式”的教

9、学;我们必须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己任,改变授课方式,只有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范围,才能说是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我们应以学生素质的提高为重,搞好语文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对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扩宽学生的认知结构都有帮助。例如讲授示儿时,在讲完此文后穿插讲述古代爱国诗人陆游的生平、他的一些事迹以及他恢复中原、统一国家至死不变的爱国愿望。我国古代诸如示儿这样的爱国诗数不胜数,同样,爱国诗人也非常之多,其中影响最大的应算战国末期的屈原。屈原学识渊博,但不幸的是,在朝廷给当权派排挤,遭流放的境地;但他始终不忘国事,时时刻刻关心国家的安危,结合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由来,学生在课后一定

10、会记得在中国古代有这么一个文学家、爱国诗人的存在,而他的情操、品格也一定会萦绕与同学们的心中;对屈原的离骚,他们也许一辈子也忘不了它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以后,有意无意间他们也一定会去翻阅、浏览,甚至成诵!最重要的是,他们会深深地被屈原的高尚的爱国情操所震撼。课文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韵,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中国文化浓浓的鲜活的血液。只要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挖掘、体验课文中具有文化气息的内容,就能透过一堂堂文化精神气息浓厚的语文课展现出来,使学生大开眼界、大饱耳福。三、组织开展“寻访家乡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继承和弘扬本土文化。 &

11、#160;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是我们的母语,现实生活中有取之不竭的语文源泉。我们要建立起开放式的语文教学理念,努力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把书本学习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不仅是文化知识的消费者,而且是文化知识的发现者,从而使学生在经历语文实践过程中逐步掌握语文规律,发展语文素质。这种多渠道的教育形式,可以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素质。使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充盈胸中,良好的人文素质也在祖国文化熏陶下形成。生活中,引导学生开展考察活动,调查了解家乡特有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渊源。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有关家乡的文选典籍,并初步了解家乡地名的由来,名胜古迹与由来,历史名人和遗迹,了解饮食文化、传统工艺等传统文化形式。借此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有条件的还可以制作宣传板快或网页来宣传自己的家乡。总之,我认为如上的几种做法可以很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并可在语文教学中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观乎人文,天下化成”。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注重文明教化的民族,在树德务滋中化民成俗,在润物无声中春风化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即使是到了21世纪,我们仍然要倡导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的学生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传统文化殿堂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