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学练习题营养与能量平衡_第1页
食品营养学练习题营养与能量平衡_第2页
食品营养学练习题营养与能量平衡_第3页
食品营养学练习题营养与能量平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营养与能量平衡一、填空1、人体热能需要的测定方法有计算法和测定法。2、人体的热能消耗包括基础代谢食物热效应体力活动。3、食物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4、碳水化合物、脂肪和 蛋白质称之为三大产能营养素。5、能量密度是指每克食物所含的能量。二、选择1、 维持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能量消耗是 。A.体力活动消耗B.基础代谢C.非体力活动消耗 D.食物热效应耗能2、 一般来说,机体所需要能量的 以上是由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的。A.30% B.50% C.60% D.70%3、据用 弹式热量计”测定,1g蛋白质在体外燃烧平均产生热量为 A.17.15 kJ B.39.54 kJ C.23.64 kJ D

2、.18.61 kJ4、 以下产能营养素净能量系数最高的是 。A.蛋白质B.脂肪C.糖类D.乙醇5、 测定基础代谢率最有用的指标是 。A.体重B.身高C.年龄D.性别三、名词解释1、食物能值2、生理能值3、能量系数/食物的热价4、基础代谢5、基础代谢率6、 食物热效应TEF/食物特殊动力作用SDA7、能量密度8、低热能食品9、高能食品四、简答(一)简述能量的作用。(二)简述人体的能量需要及其主要组成。(三)简述对食物的代谢反应的作用机理。五、论述(一)试论述影响基础代谢的因素。(二)试论述大豆的营养特点,它有哪些抗营养因子。(三)试论述能量消耗及其影响因素。第三章营养与能量平衡(答案)一、填空1

3、、计算法测宇法2、某础代谢食物热效应休力活动3、太阳能4、碳水化合物带白质5、能景密度二、选择BBCBA三、名词解释1、 食物能值:是食物彻底燃烧时所测定的能值,亦称 物理燃烧值”,或称总能 值”。用弹式测热器进行测定。2、生理能值:即机体可利用的能值。3、能量系数/食物的热价:每克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所产生的能量值。4、基础代谢:是指维持生命最基本活动所需的能量需要,指在机体处于空腹 12-14h,睡醒静卧下,室温保持在26-30C,无任何体力活动和紧张思维活动,全 身肌肉松弛,消化系统安静状态下测定的能量消耗。5、基础代谢率:指单位时间内人体所消耗的基础代谢能量,表小了基础代谢的 水平。用

4、kJ/(kg h)或MJ/d表示。6、食物热效应TEF/食物特殊动力作用SDA:指人体由于摄食所引起的一种额 外的热能损耗。7、能量密度:指每克食物所含的能量。与食品的水分和脂肪含量密切有关,另 一特性是食品的稠度。8、低热能食品:由含能量低的食物原料(膳食纤维)所制成。9、高能食品:由含能量高的食物,特别是含脂肪量高而含水量少的原料制成。如奶油、巧克力等。四、简答(一)简述能量的作用。肌肉收缩、维持体温、大脑活动、吸收分泌、生物合成。食物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太阳能。(二)简述人体的能量需要及其主要组成。人体的能量需要:指个体在良好健康状况下,以及与经济状况、社会所需体力活 动相适应时,由食物摄

5、取的并与消耗相平衡的能量。人体能量的消耗主要由三方面组成: 维持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食物特殊 动力作用的能量消耗。婴儿、生长发育期的宵少年、孕妇、乳母、疾病恢复期的病人: 生长发育和新 组织增加。(三)简述对食物的代谢反应的作用机理。1、 营养素所含能量并非全可被机体利用,只有在转变为ATP或其它高能磷酸键 后才能作功。不能转变为ATP的部分则以热的形式向外散发,从而进食后可见 机体在安静状态下向外发散的热比进食前增加。2、摄入的葡萄糖和脂肪酸在体内进行合成代谢时需要一定能量,至于由氨基酸 合成蛋白质所需能量更高。而蛋白质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后,在肝脏脱氨并合成 尿素时也需要消耗一定能量。五、论

6、述(一)试论述影响基础代谢的因素。1、年龄:婴幼儿最高;进入幼儿、学龄期有所下降;到宵春期乂出现一次高峰; 成年以后逐渐降低。2、性别:女性比男性低5-10%。妇女在月经期,以及怀孕、哺乳期时基础代谢 率均由增高。3、 营养及机能状况:在严重饥饿和长期营养不良时,身体基础代谢率可达50%; 疾病、感染、体温升高也使其增加。甲状腺素分泌增加,致使代谢加速;肾上腺素可引起其暂时增加;垂体加速可刺激甲状腺和肾上腺。4、气候:寒冷地区 温热带;高温或低温 适宜温度5、体型:相同体质量者,瘦高 矮胖。体表面积大,脂肪组织的代谢活性很低。6、应激状态:一切应激状态,如发热、创伤、心理应激等均可使基础代谢率

7、升 局。7、种族、情绪及过多摄食等都可能影响基础代谢。(二)试论述大豆的营养特点,它有哪些抗营养因子。1、大豆营养成分丰富: 大豆蛋白质含量约为35%-40%,作为一种优质蛋白质,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和 非必需氨基酸。除蛋氨酸、胱氨酸等含硫氨基酸不足外,大豆蛋白质的必需氨基 酸组成与动物蛋白质相似,接近人体需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以豆所含脂肪量约为15%-20%,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5%,且以业油酸最多, 高达50%,油酸达30%以上。此外,大豆油中还含有1.64%的磷脂和具有较强抗 氧化功能的维生素E。应大豆中含碳水化合物量为25%-30%,其中一半是可供利用的淀粉、阿拉伯糖、 半乳聚糖和蔗

8、糖,而另一半是人体不能消化吸收的棉籽糖和水苏糖,在肠道细菌 作用下发酵产气,引起腹胀。但同时也是肠内双歧杆菌的生长促进因子,因而无碍健康。 矿物质:富含钙、磷、钾、镁,并有微量元素铁、铤、锌、铜、硒,但大豆中 矿物质生物利用率低。 维生素:各种B族维生素含量都较高,尤以硫胺素(维生素 B1)、核黄素(维 生素B2)含量丰富;豆油中还含有维生素 E,十大豆中不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 Do 此外,大豆中还有多种有益健康的物质,如大豆皂苜、大豆黄酮、大豆异黄酮 (一种植物雌激素)、大豆固醇等,能抗氧化、抗突变、抗肿瘤、抗细菌、抗病蠹、降低血活胆固醇和血脂、保护心脑血管;以及大豆低聚糖是双歧杆菌的增殖 因

9、子。2、大豆的抗营养因素: 蛋白酶抑制剂:能够抑制人体内胰蛋白酶、胃蛋白酶、糜蛋白酶等的活性,故 生大豆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率很低。采取加热处理使其失活。 !旨肪氧化酶:不仅引起豆腥味,且在储藏中易造成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酸败和 胡萝卜素的损失。应植物红细胞凝集素PHA :一种有蠹糖蛋白,能够特异性地与人体和动物红细胞 结合,使红细胞发生凝聚作用,影响生长。适当湿热处理可失活。 植酸:大豆中所含的大量植酸会妨碍钙、铁、镁、锌等的吸收。 抗维生素因子:生大豆中含有抗维生素因子,具有破坏多种维生素的作用,加 热可除去这些有害因素。 胀气因子:豆类所含有的棉籽糖、水苏糖经大肠杆菌的发酵,产生二氧化碳、 甲

10、烷、氢气等,使人腹胀不适,过去也作为抗营养因素对待,实际上它们对营养 吸收并无妨碍,还是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三)试论述能量消耗及其影响因素。人体能量的消耗主要由三方面组成: 维持基础代谢。对食物的代谢反应。 从事各种活动和劳动。1、基础代谢消耗的能量是指维持生命最基本活动,维持体温、脉搏、呼吸、各 器官组织和细胞基本功能所必须的能量需要, 在机体处于空腹12-14h,睡醒静卧, 室温保持在26-30C,无任何体力活动和紧张思维活动,全身肌肉松弛,消化系 统安静状态下测定的能量消耗。其影响因素有:M龄:儿童、宵少年基础代谢率高于中老年人。性别:女性低于男性。 g养及机能状况:甲状腺、肾上腺、垂体对能量消耗有影响。 气候:长期处于寒冷和炎热地区的人,后者基础代谢稍低。2、对食物的代谢反应,指由于机体为摄食利用食物中营养素所额外支付的能量 消耗。取决于所摄取食物的营养组分和所吸收的能量。 各种营养素中蛋白质的这种反应 最强,相当于其本身产能的30%,糖类为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