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系建设规划_第1页
电子信息工程系建设规划_第2页
电子信息工程系建设规划_第3页
电子信息工程系建设规划_第4页
电子信息工程系建设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子信息工程系建设规划(2005.8-2008.7)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更好地适应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办 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根据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规划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 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结合木系实际情况和学科发展需耍,特制订电了信息工程系 2005-2008年建设规划。一、电子信息工程系现状、专业建设现状现有电子技术应用、电气运行与控制、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 技术5个中职专业,电了技术、计算机网络工程2个3+2高职专业。其中计算机类专业始 办于1999年,虽然取

2、得了一定成绩,但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及教学设备等各方面还不是 很成熟、完善。目前全系在册学生有18个班515人,其中3+2高职生4个班145人。2005年开始招 收电气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3个高职专业。、师资队伍现状全系现有教职工24人,其中专任教师17人,实训教师4人,管理人员3人。年龄结构:45岁以上2人,3545岁7人,35以下15人。学历结构:研究生在读2人,本科16人,专科及以下6人(其中在读本科3人o职称结构:副教授4人,讲师及实验师10人,助讲6人,其他4人。学科结构:相关或相近专业6人(无中级及以上职称),非相关专业18人。结构分析:年龄结构偏轻,缺乏冇经验和学

3、术影响力的教师,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 尚未形成;学科结构及职称分布不合常态,非相关专业教师人数居多、职称较高,相关专 业教师人数少、职称低,总体学历(学位)层次偏低,发展后劲不足;专任教师数量不足, 满足不了教学需求,教师教学任务超负荷,继续教育、培训进修、科研开发、捉升学术水 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严重不足,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但是教师有着良好 的师德师风、治学严谨、敬业爱岗,重视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的责任意识强,教学业务索 质好,不甘落伍,勇于自我加压,在繁重的教学任务压力下,仍能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 自觉主动地学习,提高学术水平。、教学设施现状电子信息工程系现有专业实验室10个

4、,校内实习基地3处,没有固定的校外实习基 地;其屮电子电气类实验室7个,计算机实验室3个,3个实习基地全部为电子电气类。 对照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及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标准,无论数量 还是质量都达不到合格标准。电子电气类专业实验室基本建于上世纪80年代,使用了近二十年,设备相对落后陈 !,且每个实验室的设备均不超过12台套,满足不了实验实习的需要。今年开始招生的 电气自动化专业基本上还没有专业实验室。计算机类专业实验室虽为近十年所建,但仅冇3个,计算机总量数不足100台套,远 远达不到开办几个专业的标准;并且设备档次较低,破损数量多,尤其是组装实验室和网 络实验室的设备在档次、种

5、类上都很难满足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二、建设目标和指导思想、建设目标紧紧围绕学院的总体发展目标,办淫规模适度扩大,专业布局更加科学,师资结构更 趋合理,质量再上新的台阶,教学设施基本完善,课程建设比较成熟,使教育质量、教学 管理和科研开发等走上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轨道。到2008年,力争把电子信息工程系 建成具有自身特色和较强办学实力、在省内高职院校屮有一定知名度的系部,并达到高职 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合格标准。、指导思想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电了信息工程系的发展耍主动适应新形势对人才 的需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体现“三个面向”的时代精神,坚持“以 就业为导向,

6、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思路,以教学工作为屮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口 标,以专业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改善实验实习条件为重点,立足 河西、而向甘肃、辐射全国,针对企业、服务基层,培养综合素质较高、适应社会能力较 强的专科层次应用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三、建设规划及具体目标、专业学科建设1. 专业设置(1)在办好现有屮职专业、完善和加强已经审批的高职专业建设的同时,创造条件开 办几个相关的高职专业,初步形成协调发展的高职专业框架,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符合社 会需耍,专业数量与学校规模相适应,重点专业水平较高,专业内涵建设深化。(2)到2008年,电子信息工程系的高职专业要逐步发展到6

7、个以上。除已经审批通过 的3个高职专业外,计划2005申报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06年申报机电 一体化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2007年申报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 基木形成涉及电了、计算机、控制3个学科的专业结构布局。(3)到2008年,争取获得1-2个二级专业类群的开办权,建设1个院级重点学科,3 个左右的院级重点专业,并力争使其中1个专业达到省级重点专业水平。2. 招生规模(1)高职生:逐年增加专科层次高职学生招生专业和人数,逐步捉高办学层次并扩大 办学规模。到2008年,每年招生规模基本上稳定在120人左右,使在校高职生总人数达 到480人左右,其中三年制高

8、职生达到300人左右。(2)中职生:继续办好现有各中职专业,逐步减少中职生的招生比例。到2008年,每 年招生规模基本上稳定在80人左右,在校中职生人数基本稳定在240人左右。英它:鼓励在校生积极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自学考试及国家、国际认证考试,为 在校生提高实践技能及学历层次创造条件。到2008年,全系参加各类职业技能认证考试 的学生数达到总人数的40%,参加自学考试的人数达到每年100人次。、师资队伍建设1 师资力量到2008年,全系教职工总人数控制在35人以内,其屮专任教师达到25名左右,实 训教师5名左右,管理人员3名,教辅人员2名。兼职教师及外聘教师达到5人左右,使 生师比接近于1:1

9、8的合格标准。2师资结构(1)学历结构:4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中硕士研究生(含在读)达到6人左右,其它专 任教师全部达到本科学丿力,实训教师全部达到大专学丿力。(2)职称结构:专任教师高、中级职称力争分别达到6、10名,其中止教授争取达到2 名。教授、副教授、讲师的平均年龄分别达到45岁以下、40岁以下、35岁左右。(3)学科结构:现有师资队伍屮非相关专业学科的教师通过攻读硕士研究生、第二学 历等方式向相近专业靠拢,新进专任教师必须为相关专业且获学士学位的本科生及以上学 )力,到2008年,使专任教师队伍中的80%与本系所开设的专业学科基本符合。3. 教师梯队基木形成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

10、能手和教学新秀为主体的教师梯队。培养1-2 名学科带头人,2-3名全院乃至省内有一定影响、能承担学科建设和科研任务的学者型、 专家型知名教师,8-10名骨干教师。要求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能够主讲2门专业基础 课和2门专业技术课,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能够主讲2门专业基础课和1门专业技术 课,其它专任教师能够主讲1门专业基础课和1门专业技术课。、教学设施建设1. 近几年要对木系各专业实验室屮数量不足、陈i口老化、档次较低及破i口残损的仪器设备逐步进行补充更新,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完善,同时力争开辟4-6个 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预计总投资约50万元左右。2. 新建各有12套设备的电气口

11、动控制实验室和口动检测与转换实验室,以满足开设电气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的教学实习需求;新建拥有12套设备的微机接口与控 制实验室及拥有40套新型高档计算机的计算机网络与软件实验室,创建一个计算机专业 校内实训基地,以满足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的教 学实习需求。预计总投资约130万元左右。3. 到2008年,力争使教学设备总值达到300万元左右、生均4000元以上,基本满足本系各专业教学和实验实习需要,符合高职高专院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的合格标准。、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1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尽快完成己经审批的高职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考核标准等教学文件编写与

12、审定,并根据国家教冇部和省教冇厅的要求,适应当地经 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耍,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2.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不断剔旧补新,增加科技前沿、综合实践教学内容,强化基础课,增加综合课、选修课,到2008年基木形成具有现代高 职教育特征的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3. 课程开发与建设:加强大纲、教材、讲义、课件、题库的建设,力争使全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达到合格标准,同时开足、开好专业选修课。在此基础上,遴选系级 重点建设课程,到2008年建成2门左右院级精品课程和8门左右院级优秀课程,其中2 门左右达到省级优秀课程水平。4. 教材建设:加大教材建设力度,做

13、好教材选用工作,加强对文字教材、实物教材、视听教材的建设与管理。到2008年,主要课程90%以上选用获省、部级以上获奖教材及国 家规划和教育部推荐的教材,逐步扩大“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的选用面。5. 实践教学:突出实验、实习教学环节的重要地位,积极推进实验、实习教学改革, 规范实验、实践教学内容,不断加大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鼓励学生进行各种 科技创新活动,使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提高实践能力。到2008年,使各专业主要 课程的实验开岀率平均达到80%,并力争使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比例达到25%o6. 教学手段:稳步推进以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鼓励 教师积

14、极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逐步提高主要课程实现多媒体教学的比例。到 2008年,力争使30%左右的主要课程实现多媒体教学。7. 教学管理: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强化教学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以教 学质量为中心,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为重点,完善教学督查制度、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 系,逐步形成教师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等相关制度,建立和完善课程设计、毕业论 文和学生实习细则,加强教学档案归档整理工作,逐步实现学生网上选课,力争到2008 年使教学管理水平达到全院各系部的先进水平。8. 考核管理:进一步加强教考分离、无纸化考试题库的建设及实践技能考核办法与 标准的制订。到2008年,逐步实

15、施专业技术课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国家/国际认证考试 挂钩;不断完善学分制,逐步实施辅修制,向弹性学制过渡。、科研开发与学术交流1. 提倡教师结合各自承担的课程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鼓励教师不断开展课程体 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材休例等各方面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使 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捉高。2. 提倡结合个人专业发展方向开展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相同专业方向的教师 需结成科学研究小组,共同交流、探讨、提高。到2008年,争取1-2项不同级别的科研 立项或参与其它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科研项口。3. 鼓励并支持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撰写论文、专著和编写教材等科研活动。要 求副高以

16、上职称的专任教师每人每年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三年内至少冇1 篇发表在国家重要或核心学术期刊上;中级以上职称教师每人每年在省部级及以上刊物上 发表学术论文1篇,三年内至少冇1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初级职称教师三年内至少在 省部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同吋力争公开正式出版专著或教材1-2部,校内使用教 材或讲义3-5部。4. 每年争取邀请1位省内外专家学者(含客座教授)来系进行学术讲座和交流;近 几年创造条件争取主办1次全省学术研讨会;鼓励教师为全院、本系师生举办学术讲朋, 副高职以上教师须以此为义务。的、学生工作与学科小组1.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系、院、省、部、国家组织各种技能竞赛活

17、动。争取在电子制 作技能竞赛、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电子电器维修技能竞赛屮获得较好的成绩。2.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计算机 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犬学英语四级考试等,且平均通过率达到60%以上。3. 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劳动,争取每年暑期集屮开展 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各专业至少有一学期在校外进行与专业相关的毕业实习。4. 抓好系学生会的建设和学生干部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口我服务”的功能。通过教师的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创办电了信息工程系系刊和网站。5. 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设备资源和师资队伍的技术资源,支持学生建立2-

18、3个学术性 社团或课外活动小组,指导学生办好学科小组的自办小报。四、实施途径与保障措施、努力办好现有专业,稳步推进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最重耍的教学基木建设,对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 响,它决定着人才培养格局与办学水平。学科建设是学校建设的核心,是教学、科研高层 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代表着学校的实力、特色和水平,处在学校各项工作 的龙头地位。要全面推进电子信息工程系学科建设的协调发展,提高学科的整体水平,形 成结构合理、特色明显的专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 明确专业方向与特色。根据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导向,专业设置要瞄准市场需求。专业建设的过程中要从整体上把握专

19、业建设方案,对不同类型的专业要冇不同 的实施计划。每个专业必须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找准定位、把握发展方向,同吋努力 拓宽专业口径,形成专业特色。2.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用人单位着重考察员工岗位职业能力及实际业绩的用人标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出 发点,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 式,构建与社会发展和学校特色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3. 加强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要 建立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本着重视基础课程、加强主干课程、扩大选修课程,突出专业、 人才培养

20、的定位与特色,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同时,开展与齐有关课程配套的教学 大纲、教材建设工作,尽快将本学科新的优秀学术成杲反映到教学内容中去。4. 重视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完善教研室负责专业建设的制度,以形成知识结构合 理、梯队明显,具有发展潜力的师资队伍为口标,鼓励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实践技能 与科研能力。通过逐年建设,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学丿力层次高、教学科研能力强的梯队结 构;同时耍有重点、有目的、有计划的补充重点学科的师资力量。5. 保障经费,加强专业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力争学院投入建设专业实验 室,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加强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6. 加强

21、教学基本文件建设根据学科发展趋势与专业定位调整教学基本文件内容,及时修订教学计划、课程教学 大纲、实验教学大纲,要在教学内容上充分体现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特色,将教学内容与 学科专业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高素质、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要以全面 捉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坚持政治思想建设和业务建设并重的原则,积极创造条件 引进、培养一支精干高效、乐于奉献、业务优良、治学严谨的教师队伍。1. 按照“立足培养、重点引进、多种形式聘任”的原则,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建立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科结构比较合理,整体综合素

22、质较高的 师资队伍。从工作实际需要出发,既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乂实事求是的从目前高等教育人 才市场供求关系、学院实际现状考虑,合理地补充本系各专业急需教师。2坚持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并重的原则,坚持以德治教,加强师德建设。特别重视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使用,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索质和业务索质,培育教书育人、为人 师表、敬业奉献的职业道德,锤炼教学业务基木功,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并从制 度上落实高职称教师指导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3. 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抓好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鼓励和引导教师 通过各种方式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鼓励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通过重点扶持和在教学、 科研上压担

23、子提高中青年骨干教师业务水平。通过培养引进、合理调整,从基础知识扎实、 教学效果好、学术水平高的教师屮,逐步培养和造就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4. 加大教师培训工作力度。按照普遍培养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岗位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内部培训与外部引进相结合,多种形式并举的原则,有计划有重点地对各学科、 各层次教师进行不同形式、内容、层次的培养。5. 坚持教师主要通过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实践实干过程中锻炼成长的原则。 从教学、科研中学习教学、科研,鼓励和支持教师在协作共事团队的意识、环境中发挥个 体优势,形成个性教学风格,构造业务专长、学术特色,敢于脱颖冒尖,在思想道德、学 识学风方而作学生的楷模。

24、6. 从管理层面促进师资队伍建设,以教学规章制度促进教师形成规范门觉的教学工 作秩序意识和行为。逐步确立并完善优秀教学成果评审制度、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名 师名课选拔制度和教考分离、随机听课制度等激励和约束机制,结合评选学科带头人、骨 干教师、教学能手和教学新秀,共同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实验实习设施,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实践能力培养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耍任务而实验实习设施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 重要保障。根据电子信息类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社会对实用型技术人才的要求,加强实践 教学环节、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尤为重要,为此要尽快地完善实验实习设施、改善教学实 习条件,同时在教学过程要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1

25、. 加大实验室的建设力度。积极争取学院、上级主管部门和国家经费支持,通过银 行贷款、社会融资、个人集资等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加强对专业实验室的建设。2. 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践基地。加强原冇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冇效利用,争取通 过学院支持创建新的校内实习基地;通过学生毕业实习、联系已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在省内 信息产业比较密集、东南沿海信息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建立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3. 积极争取创办校办产业或系办产业,推进科研转化,争取社会支持,努力创造条件,为木系发展增加经济收入,同时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创造条件。4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安排实验实习,最人限度地发挥现冇教学实验实习设备的利用率,

26、保障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手段方法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屮心工作,捉高教淫质量是永恒的主题,教学改革是常抓不懈 的任务,在组织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耍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手段方法,突出职 业技能培养,以满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需要。1. 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思想研究讨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及以人为木、以学生为主体、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现代教育观念,强化教学中心地位,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稳步提高教 学质量。引深课程建设研讨活动,特别是大力开展教研室常规性的课程建设研讨活动,使 课程建设研讨常规化、制度化。2. 强调“因材施教”,重视发现和培养学生

27、的个性,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继续尝试分层次教学的方式,不断总结经验使之完善和提高;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 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对教学环节屮学生为主体的认识。3. 强调教学方法的改革,专业技术课以精讲多练为主,培养与捉高学生的实践动手 能力;专业理论课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 创造意识和能力为主,采取多种措施广泛开展教学方法的讨论和交流,加强学生的课外学 习、阅读和研究指导。4. 强调教学内容的改革,各门课程要做到采用适合本系培养目标的全国先进教材, 至少需根据情况采用专业出版社出版的有代表性的教材。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和教学需要, 鼓励开展教材研究、编

28、写适用的教材、习题集、测试集等。5. 加强教研室建设和指导,配备德才兼备、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的教师承担教研室主 任。切实有效的抓好教学管理和学科建设工作,积极申请并主持好重点课程和教改项口课 程的建设并以此推动各门课程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严格抓好各门课教学大纲的执行,以 此保证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的实现。6. 建立系教学督导小组,督促与指导教师着力加强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摆正能 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关系,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探索理论与实践考核并重 的考试方式。、积极参加科研开发,加强校外合作交流科学研究是高校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捉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保证和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把握学科发展动态、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和 教材研究的重要依据。1. 将科研绩效纳入对教师职务聘任和考核体系屮,逐步建立并完善科研工作量化考 核及学术活动管理、科研课题管理等制度,使科研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