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培训班_第1页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培训班_第2页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培训班_第3页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培训班_第4页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培训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GB-19489 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培训班 中国中国CDCCDC传染病所传染病所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0106173943901061739439 Email:xiwenlongICDC.com 什么是生物危险 生物危险是指由生物因子形成潜在的危险,当在实验室中处理致病微生物时,或处理基因重组过程中产生的可能具有潜在生物危害的新未知基因时,或在处理致病因子的产物时,这些病原体有可能对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造成危害。当实验室硬件条件缺失、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不规范的操作程序,导致实验室致病因子泄漏和逃逸。则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什么是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是指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

2、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什么是生物安全实验室什么是生物安全实验室 生物安全实验室是指在研究传染性疾病生物安全实验室是指在研究传染性疾病或微生物时能够避免病原体意外伤害的或微生物时能够避免病原体意外伤害的实验室实验室气溶胶感染主要途径气溶胶感染主要途径 1.吸球(即吸管)操作。吸球是微生物学方面最基本的器具,用吸球操作时,能导致气溶胶发生,例如由吸管中向外排液,用力过猛则会使液滴飞溅,弹离液体或固体培养基表面,释放出大量微粒;或者,当吸管末端含有物快排尽时,可能产生气泡,尤其是富于蛋白性悬液更易形成气泡,而气泡破裂就成为气溶胶。2.离心沉淀时,沉淀管装量太满,管盖未盖或不严,以及

3、离心操作过操作过程中离心管破裂,都可导致气溶胶散播。 气溶胶感染主要途径气溶胶感染主要途径3.注射器操作时,当抽吸后或者拨出时,注射器针头由于颤动而散发出液体微粒。4.用接种针去粘沾液体时,液柱断裂。5.镜检涂片时,液丝断裂。6.传染性材料倾注出来。7.打开培养皿盖时,盖内壁往往有传染性的凝结水薄膜,因破裂而散播气溶胶。气溶胶感染主要途径气溶胶感染主要途径8.开安瓿时,如瓿内为液体,则当锉刀锉断瓿颈后,即可能发生气溶胶;如瓿内为干燥的活菌或菌种,特别是用真空熔封的,更易产生溶胶。9.机械振荡和超声振荡,或者研磨、浸解,拨出研磨柱时,都可形成气溶胶。10. 装有液体容器的破损或液体益出。11.

4、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污染器具时,也可能发生大量气溶胶。12. 在粗糙的培养基表面涂布菌液时。13. 高压灭菌器在灭菌前的排气。14. 从玻璃或离心管上拨出棉塞时。15. 处理关过受感染动物的笼子。各种操作的气溶胶飞散系数各种操作的气溶胶飞散系数操作飞散系数超声波处理510-79-10-5混合器(开口)110-6(开始1min关闭,然后打开)210-3(从开始即打开)混合器(闭锁)910-9(螺口罩)210-8*(塑料罩)液体下滴210-6(90cm高)由吸管混合210-6(无吹出)1104(有吹出)离心作用产生的飞沫210-6瓶子的振荡710-9210-3各种操作的气溶胶飞散系数各种操作的气溶胶

5、飞散系数操作飞散系数干燥后安瓿的开封肉汤210-9半血清410-9-9从试管上取下棉塞610-9210-7白金耳放在火焰上加热310-9310-7把冻结干燥的粉末状物倒入别的试管210-11各种操作的气溶胶飞散系数各种操作的气溶胶飞散系数操作飞散系数把冻结干燥的安瓿的断1、以牛奶肉汁悬浮液作原料时310-92、以加营养的肉汁作原料时310-93、以羊的血清作原料时410 104、用浸酒精纱布覆盖时05、用干燥灭菌纱布覆盖时610-11各种操作的气溶胶飞散系数各种操作的气溶胶飞散系数操作飞散系数捣碎器1、开放式210-32、运动中拧紧盖,停转后1min打开110-6 3、用塑料罩罩着进行210-

6、84、拧紧盖进行910-9可能产生危险的设备和操作方法可能产生危险的设备和操作方法 设备设备危险危险如何防止和减少危险如何防止和减少危险皮下注射针头意外的注射不要修剪针头使用针头可锁定式注射器以防止针头和针管的脱肉,或使用针头或针管为一体的一次性注射器运用良好的实验技术,如:一小心地将液体注入针管以尽可能地减少气泡或使培养液起泡可能产生危险的设备和操作方法可能产生危险的设备和操作方法设备设备危险危险如何防止和减少危险如何防止和减少危险皮下注射针头意外的注射一避免用注射罪搅拌传染性液体;否则,应保证针尖在药管内液体表层下,避免用力过度。一当从有橡皮塞的瓶子上取下针头时,应用经适当的消毒剂浸泡了的

7、棉团包住针头和瓶塞一垂直地将注射器内的多余的液体和气泡排人浸有适当的消毒剂的棉团或装有棉花的小瓶中.可能产生危险的设备和操作方法可能产生危险的设备和操作方法设备设备危险危险如何防止和减少危险如何防止和减少危险皮下注射针头。处理传染性物质时,所有的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操作箱内进行。给动物注射时应对动物加以控制。进行鼻口注射时,使用钝头针头或套管。使用生物安全操作箱。用后进行高压灭菌处理并保证使用正确的废物处理方法。离心机会产生烟雾,喷溅和试管破裂使用封闭式甩桶(安全杯)可能产生危险的设备和操作方法可能产生危险的设备和操作方法设备设备危险危险如何防止和减少危险如何防止和减少危险离心机会产生烟雾,喷溅和

8、试管破裂使用封闭式甩桶(安全杯)超速离心机会产生雾,喷溅和试管破裂在离心机和真空泵之间安HEPA过滤器。对每台马达的盍时间进行措施以减少机械故障在生物安全操作箱内拆卸甩干桶。可能产生危险的设备和操作方法可能产生危险的设备和操作方法设备设备危险危险如何防止和减少危险如何防止和减少危险厌氧罐爆传染性物质的喷溅确保催化剂周围的金属线外壳的完完整烘干箱内爆、玻璃碎渣和传染性物质的喷溅放在坚固的线圈内均化吕,组织碾磨机产生烟雾和泄漏在生物安全操作箱内操作。使用特制的型号以防止马达轴承和0形垫圈的泄漏或使用stomacher.可能产生危险的设备和操作方法可能产生危险的设备和操作方法设备设备危险危险如何防止

9、和减少危险如何防止和减少危险近距离声波定位器,超声波清洗器听力损害和皮肤发炎确保操作时保持距离以避免次谐波的危害。戴上保护手套,防止高频以及洗涤剂的危害。培养基搅拌器,摇动器,产生烟雾溢出和泄漏在生物安全操作箱内或特制的严格密封的容器内操作。搅拌器用强力带螺旋塞的培养基玻璃瓶,如果需要,安装有过滤保护咀的出口并盖严。可能产生危险的设备和操作方法可能产生危险的设备和操作方法设备设备危险危险如何防止和减少危险如何防止和减少危险冷冻箱产生烟雾和直接接触污染源使用0型连接器,封闭整个冷冻箱。使用空气过滤器以保护真空管。使用有效的消毒方法,如化学药剂家用冰箱有易燃物品(如自动温度调整器,电灯开关,加热管

10、等),这些可导致箱内储存的易燃溶剂发出的蒸汽的燃烧在家用冰箱上放上警告标志:“在此冰箱内严禁存放易燃溶剂”。在冰箱的外部安装人工温度控制器并在冰箱箱体上电线经过的位置加以封闭。注意:自动除霜不能这样改造。可能产生危险的设备和操作方法可能产生危险的设备和操作方法设备设备危险危险如何防止和减少危险如何防止和减少危险水浴器具微生物的滋生,某些金属接触叠氮化钠后可产生易爆炸的混合物进行定期的洗涤和消毒。不能用叠氮化钠防止微生物的滋生 实验室事故、伤害以及与工作有关的感染主要是由于人为失误、不良实验技术以及仪器使用不当造成的,实验室样品的收集以及内部传递和接收不当时,都能够带来使相关人员感染的危险。应建

11、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与操作细则,避免或尽量减少这类问题的发生。 样品容器样品容器 样品容器可以是玻璃的,但最好使用塑料制品。样品容器应当坚固,正确地用盖子或塞子盖好后应无泄漏。在容器外部不能有残留物。容器上应当正确地张贴标签以便于识别。样品的要求或说明书不能够卷在容器外面,而是要分开放置,最好放置在防水的袋子里。样品在设施内的传递为了避免意外泄漏或溢出,应当使用盒子等二级容器,并将其固定在架子上使装有样品的容器保持直立。二级容器可以是金属或塑料制品,应该可以耐高压灭菌或耐受化学消毒剂的作用。密封口最好有一个垫圈,要定期清除污染。样品接收样品接收 需要接收大量样品的实验室应当指定专门的房间或空间。

12、包装开启包装开启 接收和打开样品的人员应当了解样品对身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并接受过如何采用常规预防措施的培训,尤其是处理破碎或泄漏的容器时更应如此。样品要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并准备好消毒剂。移液管和移液辅助器的使用移液管和移液辅助器的使用 1应使用移液辅助器,严禁用口吸取。 2所有移液管应带有棉塞以减少移液器具的污染。 3不能向含有感染性物质的溶液中吹人气体。 4感染性物质不能够用移液管反复吹吸混合。 5不能将液体从移液管内用力吹出。 6刻度对应(Marktomark)移液管不需要吹出最后一滴液体,因此最好使用这种移液管。移液管和移液辅助器的使用移液管和移液辅助器的使用 7污染的移液管应该完全浸

13、泡在盛有适当消毒液的防碎容器中。移液管应当在消毒剂中浸泡18,24小时后再进行处理。 8盛放废弃移液管的容器应当放在生物安全柜内,而不能放在外面。 9固定有皮下注射针头的注射器不能够用于移液。应当用钝头导管替代针头。可以用工具打开瓶塞后再用移液管取样,从而避免使用注射器和针头。 10为了避免感染性物质从移液管中意外滴出而扩散,在工作台面应当放置一块浸有消毒液的布或吸有消毒液的纸,使用后将其高压灭菌或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避免感染性物质的扩散避免感染性物质的扩散 1为了避免转移物质洒落,微生物接种环的直径应为23mm并完全封闭,手柄(shanks)的长度应小于6cm以减小振动。或者采用一次性灭菌棉

14、签。 2使用封闭式微型电加热器消毒接种环能够避免在本生灯的明火上加热所引起的感染性物质爆溅。最好使用不需要再进行消毒的一次性接种环。 3为了避免产生气泡和气溶胶的扩散,不要在玻片上进行触酶试验,而应当采用试管、毛细管或盖玻片法。 4准备高压灭菌和或处理的废弃样品和培养物应当放置在防漏的容器内,如实验室废物袋。 5在每一阶段工作结束后,必须采用适当的消毒剂清除工作区的污染。 生物安全柜的使用生物安全柜的使用 1应参考国家标准和相关文献,介绍生物安全柜的使用方法和局限性。并发给工作人员书面的操作步骤、安全或操作手册。应明确注明当出现溢出、破损或不良操作时,安全柜就不再能保护操作者。 2生物安全柜必

15、须运行正常时才能使用。 3生物安全柜在使用中不能打开玻璃观察挡板。 4安全柜内应尽量少放置器材或样品,不能阻碍后部的气流循环。样品在放人安全柜内的工作区前需要清除表面污染。 5安全柜内不能使用酒精灯,否则燃烧产生的热量会干扰气流并可能损坏过滤器。允许使用微型电加热器,但最好使用一次性无菌接种环。 生物安全柜的使用生物安全柜的使用 6所有工作必须在工作台面的中后部进行,并能够通过观察挡板看到。 7尽量减少操作者身后的人员流动。 8操作者不应反复移出和伸进手臂以免干扰气流。 9实验记录、移液管以及其他物品不能够阻碍前面的空气格栅,因为这将干扰气体流动,引起物品的潜在污染和操作者的暴露。 10工作完

16、成后以及每天下班前,应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对生物安全柜的表面进行擦拭。 11工作开始前和结束后,安全柜的风机应至少运行5分钟。 避免感染性物质的注入避免感染性物质的注入1通过认真练习和仔细操作,可以避免破碎玻璃器皿的意外刺伤。尽可能用塑料制品代替玻璃制品。2皮下注射针头、玻璃吸管以及破碎的玻璃均可能将感染性物质注入体内。3以下两点可以减少针刺事故: (a)注射时特别小心(b)减少使用注射器和针头;许多操作可用带有钝头导管的注射器替代。可用一些简单的装置来打开瓶塞,然后使用吸管取样。4不要重新给用过的针头戴护套。一次性注射器用完后,不必将针头从注射器上取下,应丢弃在防穿透的带盖容器中。5应当用塑料吸

17、管代替玻璃吸管。 血清的分离血清的分离 1只有经过严格培训的人员才能进行这项工作。 2操作时应戴手套以及眼睛和黏膜的保护装置。 3规范的实验操作技术可以避免或尽量减少喷溅和气溶胶的产生。血液和血清应当小心吸取,而不能倾倒。严禁用口吸液。 4移液管使用后应完全浸入次氯酸盐或其他适当的消毒液中。移液管应在消毒液中浸泡至少18小时,然后再丢弃或灭菌清洗后重复使用。 5带有血凝块等的废弃样品管,在加盖后应当放在适当的防漏容器内高压灭菌和或焚烧。6为了清洗喷溅和溢出的血样,应当备有每天新鲜配制的次氯酸盐溶液。 离心机的使用离心机的使用 1在使用实验室离心机时,仪器良好的机械性能是保障微生物安全的前提条件

18、。 2应按照操作手册来操作离心机。 3离心机放置的高度应当使低于平均身高的工作人员也能够看到离心机腔体内部,以正确放置十字轴和离心管套。 4离心管和盛放离心样品的容器应当由厚壁玻璃制成,或最好为塑料制品,并且在使用前应检查是否破损。 5用于离心的试管和样品容器应当始终牢固盖紧(最好使用螺旋盖)。 6离心管套的装载、平衡、密封和打开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离心机的使用离心机的使用 7离心管套和十字轴应按重量配对,并在装载离心管后正确平衡。 8操作指南中应给出液面距离心管边缘需要留出的空间大小。 9空离心管套应当用蒸馏水或乙醇(异丙醇,70)平衡。盐溶液或次氯酸盐溶液对金属具有腐蚀作用,因此不能使

19、用。 10对于危险度3级和4级的微生物,必须使用可封口的离心离心管套(安全杯)。 11当使用固定角离心转子时,必须小心不能将离心管装得过满,否则会导致漏液。 12应当每天检查离心机内转子部位的腔壁是否被沾染或弄脏。如污染明显,应重新评估离心操作规程。离心机的使用离心机的使用 13应当每天检查离心转子和离心管套是否有腐蚀或细微裂痕。 14每次使用后,要清除离心管套、转子和离心机腔的污染。 15使用后离心管套应当倒置存放使平衡液流干。 16当使用离心机时,可能喷射出可在空气中传播的感染性颗粒。如果将离心机放置在传统的前开式的I级或级生物安全柜内,这些粒子由于运动过快而不能被安全柜内的气流截留。而在

20、级生物安全柜内封闭离心时,可以防止生成的气溶胶广泛扩散。但是,良好的离心操作技术和牢固加盖的离心管可以提供足够的保护,以防止感染性气溶胶和可扩散粒子的产生。匀浆器摇床搅拌器和超声处理器的使用匀浆器摇床搅拌器和超声处理器的使用 1实验室不能使用家用(厨房)匀浆器,因为它们可能泄漏或释放气溶胶。使用实验室专用搅拌器和消化器(stomacher)更为安全。 2. 盖子、杯子或瓶子应当保持正常状态,没有裂缝或变形。盖子应能封盖严密,衬垫也应处于正常状态。 3在使用匀浆器、摇床和超声处理器时,容器内会产生压力,含有感染性物质的气溶胶就可能从盖子和容器间隙逸出。由于玻璃可能破碎而释放感染性物质并伤害操作者

21、,建议使用塑料容器,尤其是聚四氟乙烯(po1ytetranuoroe- thylene, PTFE)容器。 4使用匀浆器、摇床和超声处理器时,应该用一个结实透明的塑料箱覆盖设备,并在用完后消毒。可能的话,这些仪器可在生物安全柜内覆盖塑料罩进行操作。 5操作结束后,应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容器。 6应对使用超声处理器的人员提供听力保护。组织研磨器的使用组织研磨器的使用 1使用玻璃研磨器时应戴手套,并用一块具有吸收性的软物包住研磨器。塑料(聚四氟乙烯)研磨器更加安全。 2操作和打开组织研磨器时应当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冰箱与冷柜的维护和使用冰箱与冷柜的维护和使用 1冰箱、低温冷柜和干冰柜应当定期除霜和清

22、洁,应清理出所有在储存过程中破碎的安瓿和试管等物品。清理时应戴厚橡胶手套并进行面部防护,清理后要对内表面进行消毒。 2储存在冰箱内的所有容器应当清楚地标明内装物品的学名、储存日期和储存者的姓名。未标明的或废旧物品应当高压灭菌并丢弃。 3应当保存一份冻存物品的清单。 4除非采用有效防爆措施,否则冰箱内不能放置易燃溶液并冰箱门上应明确标示。 装有冻干感染性物质安瓿的开启装有冻干感染性物质安瓿的开启 当打开装有冻干物的安瓿时必须小心,因为其内部可能处于负压,瞬间进入的空气可能使一些物质扩散进入空气。安瓿应该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建议按下列步骤打开安瓿: 1首先清除安瓿外表面的污染。 2如果管内有棉花或

23、纤维塞,可以在管上靠近棉花或纤维塞的中部锉一痕迹。 3用一团酒精浸泡的棉花将安瓿包起来以保护双手,然后手持安瓿从标记的锉痕处打开。 4将顶部小心移去并按污染物处理。 5如果塞子仍然在安瓿上,用消毒镊子除去。 6缓慢向安瓿中加入液体来重悬冻干物,避免出现泡沫。 装有感染性物质安瓿的储存装有感染性物质安瓿的储存 装有感染性物质的安瓿不能浸入液氮中,因为这样会造成有裂痕或密封不严的安瓿在取出时破碎或爆炸。如果需要低温保存,安瓿应当储存在液氮上面的气相中。此外,感染性物质应储存在低温冰柜或干冰中。当从冷冻储存器中取出安瓿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当进行眼睛和手的防护。以这种方式储存的安瓿在取出时应对外表面进

24、行消毒。样品的收集、标记和运输样品的收集、标记和运输 1始终遵循常规预防措施;所有操作均要戴手套 2应当由受过培训的人员来采集病人或动物的血样。 3在静脉抽血时,应当使用一次性的安全的抽真空设备取代传统的针头和注射器,因为这样可以使血液直接采集到带塞的运输管和或培养管中。用完后自动废弃针头。 4装有样品的试管应置于适当容器中运至实验室,在实验室内部转运也应这样说明书应当分开放置在防水袋或信封内。 玻璃器皿和玻璃器皿和“锐器锐器” 1尽可能用塑料制品代替玻璃制品。只能用实验室级别(硼硅酸盐)的玻璃,任何破碎或有裂痕的玻璃制品均应丢弃。 2不能将皮下注射针作为移液管使用。可以使用钝头导管。用于显微

25、观察的薄膜和涂片用于显微观察的薄膜和涂片 用于显微观察的血液、唾液和粪便样品在固定和染色时,并不必杀死涂片上的所有微生物和病毒。应当用镊子拿取这些东西,恰当储存,并经清除污染和或高压灭菌后再丢弃。自动化仪器自动化仪器( (超声处理器、涡旋混合器超声处理器、涡旋混合器) ) 1为了避免液滴和气溶胶的扩散,这些仪器应采用封闭型的。 2排出物应当收集在封闭的容器内进一步高压灭菌和或废弃。 3,在每一步完成后应根据操作指南对仪器进行消毒。组织组织 1组织样品应当采用福尔马林固定。小块样品,如针头活检样品,能够在几个小时内固定和消毒,但是较大样品则可能需要几天时间。 2应当避免冰冻切片。如果必须进行冰冻

26、切片,应当罩住冰冻机,操作者要戴安全防护罩(面具)。清除污染时,仪器的温度要升至20C。 生物安全实验室消毒与灭活生物安全实验室消毒与灭活 消毒和灭菌的基本常识对于实验室生物安全是至关重要的。生物安全中关于清除污染的特殊要求要根据实验工作的类型和所操作感染性物质的特性来决定。因此,有必要利用已知的普通信息来确立更具体的和标准化的程序,以满足某些特殊实验室中各种不同生物危害水平的需求。清除局部环境的污染清除局部环境的污染 需要联合应用液体和气体消毒剂来清除实验室空间、用具和设备的污染。清除表面污染时可以使用次氯酸钠(Na0C1)溶液;含有1有效氯的溶液适于普通的环境卫生设备,但是当处理高危环境时

27、,建议使用高浓度(5gL)溶液。用于清除环境污染时,含有3过氧化氢的溶液也可以作为漂白剂的代用品。可以通过加热多聚甲醛或煮沸福尔马林所产生的甲醛蒸气熏蒸来清除房间和仪器的污染。产生甲醛蒸气。前,房间的所有开口(如门窗等)都应用密封带或类似物加以密封。熏蒸应当在室温不低于21且相对湿度70 的条件下进行清除污染时气体需要与物体表面至少接触8小时。熏蒸后,该区域必须彻底通风后才能允许人员进入。在通风之前需要进入房间时,必须戴适当的防毒面具。可 以采用气态的碳酸氢铵来中和甲醛。已有报道,可采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气雾熏蒸污染的空间,但对此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注:甲醛是一种危险和有刺激性的气体,并怀疑有致

28、癌性。应使用具有供气系统的全面罩式防毒面具。操作时应当采用“双人”制。 生物安全柜污染的清除生物安全柜污染的清除 清除I级和级生物安全柜的污染时,应当将适量的多聚甲醛(空气中的终浓度达到08)放在电热板或电热盘上(在生物安全柜外进行控制)。然后在生物安全柜内放置第二个放有比多聚甲醛多10 的碳酸氢铵的加热板或盘。第二个盘上覆盖一个能够从远处将其移走的盖子(如连接一个能够从生物安全柜外拉动的绳子),从而尽量减少对甲醛气体的提前中和。如果相对湿度低于70 ,在使用强力胶带如“管道密封胶带”(ducttape)密封前部封闭板前,还要在安全柜内部放置一个开口的盛有热水的容器。如果前部没有封闭板,则可以

29、用重型塑料布(heavy gaugeplastic,heeting)粘贴覆盖在前部以保证气体不会泄漏进入房间。 打开多聚甲醛盘的加热开关,1小时后或多聚甲醛完全蒸发后关闭。让生物安全柜静置过夜。移去第二个盘子的盖后打开加热开关,让碳酸氢铵挥发。然后,关闭开关并启动安全柜让碳酸氢铵气体循环1小时。移去前封闭板(或塑料布)后就可以使用生物安全柜了。 洗手清除手部污染洗手清除手部污染 接触生物危害性材料时,必须戴合适的手套。但是这并不能代替实验室人员需要经常地、彻底地洗手。接触过生物危害性材料和动物后、使用过卫生间后、离开实验室前以及吃东西前都必须洗手。 大多数情况下,用普通的肥皂和水彻底冲洗对于清

30、除手部污染就足够了。但在高度危险的情况下,建议使用杀菌肥皂。手要完全抹上肥皂,搓洗至少10秒钟,用干净水冲洗后再用干净的纸巾或毛巾擦干(如果有条件,也推荐使用暖风干手器)。 推荐使用脚控或肘控的水龙头。如果没有安装,应使用纸巾或毛巾关上水龙头以防止再度污染洗净的手。如上所述,如果没有条件彻底洗手或洗手不方便, 应该用酒精擦手来清除双手的轻度污染加热灭菌和消毒加热灭菌和消毒 加热是最常用的清除病原体污染的物理手段。“干”热没有腐蚀性,可用来处理实验器材中许多可耐受160C或更高温度24小时的物品。燃烧或焚化也是一种干热方式。高压灭菌的湿热法则最为有效。 煮沸并不一定能杀死所有的微生物或病原体,但

31、如果其他方法(化学杀菌、清除污染、高压灭菌)不可行或没有条件时,也可以作为一种最起码的消毒措施。 灭菌后的物品必须小心操作并保存,以保证在使用之前不再被污染。 高压灭菌高压灭菌 压力饱和蒸汽灭菌(高压灭菌)是对实验材料进行灭菌时最有效和最可靠的方法。对于大多数目的,下列组合可以确保正确装载的高压灭菌器的灭菌效果: 134、2、3分钟 126、10分钟 121、15分钟 115、25分钟高压灭菌器的装载高压灭菌器的装载 为了利于蒸汽的渗透和空气排出,高压灭菌物品应松散包装放置在灭菌器内。要使蒸汽能够作用到其内容物。通过高压灭菌器内的蒸汽,由下而上置换空气并经排气孔排出。当所有的空气排出后,关闭排

32、气孔的阀门,缓慢加热使压力和温度上升到安全阀预置的水平。此时记为灭菌开始时间。灭菌结束后停止加热,让温度下降到80以下再打开盖子。 高压灭菌器使用注意事项下列规定能够减小操作压力容器时会发生的危害: 1高压灭菌器的操作和日常维护应由受过良好培训的人员负责。预防性的维护程序应包括:由有资质人员定期检查灭菌器内部、门的密封性以及所有的仪表和控制器。 2应使用饱和蒸汽,并且其中不含腐蚀性抑制剂或其他化学试剂,这些物质可能污染正在灭菌的物品。 3所有要高压的物品都应放在空气能够排出并具有良好热渗透性的容器中;灭菌器内不能塞得过紧,否则蒸汽不能均匀作用于装载物。 4当灭菌器内部加压时,互锁安全装置可以防

33、止门被打开,而没有互锁装置的高压灭菌器,应当关闭主蒸汽阀并待温度下降到80以下时再打开门。 5即使温度下降到80以下,操作者打开门时也应当戴适当的手套和面罩来进行防护。 6在进行高压灭菌效果的常规监测中,生物指示 剂或热电偶计应置于每件高压灭菌物品的中心。最好在“最大”装载时用热偶计和记录仪进行定时监测,以确定灭菌程序是否恰当。 7灭菌器的过滤器(如果有)应当每天拆下清洗。 8应当注意保证高压灭菌器的安全阀没有被高压灭菌物品中的纸等堵塞。 焚烧焚烧 在处理那些经过或事先未经清除污染的动物尸体以及解剖组织或其他实验室废物时,焚烧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只有在实验室可以控制焚烧炉,并且能够有效地控制温度

34、和配备了二级焚烧室时,才能用焚烧代替高压灭菌来处理感染性物质。焚烧也是一种处理被朊蛋白污染物品的有效方法 需要焚烧的材料(即使事先已清除污染)应当用袋子运送到焚烧室,最好使用塑料袋。负责焚烧的工作人员应当接受关于如何装载和控制温度等的正确指导。还需要注明的是,焚烧炉的操作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对需要处理的废物中物品的正确混合。 危险评价首先集中在实验室相关感染的防御上。当实验室活动涉及传染或潜在传染因子时,对某一个特定的操作程序或实验进行危险度评估,危险评价帮助正确选择生物安全水平(设施、设备和操作),评估职业性疾病风险、采取相应安全防护措施、减少危险性事件发生。 在进行危险性的评估和选择安全防护

35、措施时,应充分考虑有关实验以及实验动物的特点、可能直接或间接参与风险的传染性病原,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及经验,实施项目的具体活动和程序等因素,做出决策。根据传染过程的基本因素,减少工作人员暴露的危险和使环境污染降到最低限度。 危险度评估应当由那些对微生物特性、设备和操作程序、动物模型、屏障设备和设施最为熟悉的人员来进行。授权的专业人员进行。危险度评估一旦进行,在必要时就应当对它进行常规性的评估和修订,同时要考虑收集与危险程度相关的新资料以及来自科学文献的其他相关的新信息。 微生物的危险评价涉及范畴微生物的危险评价涉及范畴 1已知的传染微生物 经过鉴定的病原体,有实验室研究、疾病监测和流行病学研究

36、危险评价资料。 2未知传染微生物 对未知传染微生物危险评价的需要考虑以下方面:传染性、传播途经、发病率和死亡率等流行病学和病原血清型等生物学特性资料。微生物的危险评价涉及范畴微生物的危险评价涉及范畴 3基因修饰微生物 通过基因修饰技术获得的具有新特性的微生物。通常通过受体和供体的生物特性和用量,进行危险性评价。修饰后是否改变其毒性、繁殖能力、宿主范围,与宿主染色体整合性和对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等。 4未知传染性的生物材料 在缺少资料证明有或没有未知传染性微生物材料时应该扩展防护范围和提高防护级别。 进行微生物危险度评估最有用的工具之一就是列出微生物的危险度等级。然而对于一个特定的微生物来讲,在进

37、行危险度评估时仅仅参考危险度等级的分类是远远不够的,适当时还应考虑其他一些因素,包括: 1微生物的致病性和感染剂量 越是发病率高、后果严重的病原越是危险。病原体的来源在危险评价时必须考虑在内。“来源”涉及到微生物来源的地域、宿主和特点。 2暴露的后果 发生暴露后对人员或环境可能的危害后果 3自然感染途径 传染性病原能通过四种主要的感染途径而致病。即摄人、吸人、黏膜接触以及肠道外直接接种。感染途径,可能与自然患病的感染途径相类似,也可能截然不同。 4实验室操作所造成的其他感染途径(非消化道途径、空气传播、食入) 传染性病原可通过天然的或人为的方式从实验动物体内逸散。经尿液、唾液和粪便排出或从皮肤

38、损害部位释出是天然逸散方式的例子。促使传染性病原从实验动物体内逸散的人为方式有很多,用针头和注射器从病毒血症动物身上抽取血样、活组织检查或尸体剖检操作者时被带有污染物的针头、刀刃刺伤、割破或擦伤,以及被动物咬伤而直接接种;照料动物、实验操作时吸人带污染物的气溶胶被溅出的污染物,污染的手和污染的表面接触操作人员的眼睛、鼻腔或口腔黏膜。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越大,危险性越高。通过气溶胶传播的疾病最容易发生实验室感染。 进行微生物危险度评估最有用的工具之一就是列出微生物的危险度等级。然而对于一个特定的微生物来讲,在进行危险度评估时仅仅参考危险度等级的分类是远远不够的,适当时还应考虑其他一些因素,包括:

39、1微生物在环境中的稳定性 不仅考虑微生物的传染性(细菌芽胞),而且要考虑其在环境中的存活力,抗性越强越危险。 2所操作微生物的浓度和浓缩样品的体积 根据研究内容,病原体浓度决定危险的程度。浓度越高越危险。 3适宜宿主(人或动物)的存在 常见的人畜共患疾病 文献记载的职业性疾病来源 人体患病的严重程度,对疾病的抵抗力 4从动物研究和实验室感染报告或临床报告中得到的信息 在人体数据缺乏时,动物研究数据可对危险评价提供有用的资料。动物体致病性、传染性和传播途径的信息可提供有价值的提示。但推论从一种动物到另一种动物传染性时,必须小心验证。 5计划进行的实验室操作(如浓缩、超声处理、气溶胶化、离心等)

40、实验室操作内容与其设备相关操作细则是否可保证其不泄露,实验程序和操作方法,操作的性质和作用避免操作者摄人 吸人,直接接种,割破或擦伤,针刺,咬伤直接接触可能性。 6可能会扩大微生物的宿主范围或改变微生物对于已知有效治疗方案敏感性的所有基因技术 对开展遗传修饰微生物方面的工作进行危险度评估时,必须要包括对其潜在的危害程度、后果的严重性以及发生这种危害的可能性或频率大小,宿主的易感性,宿主菌的致病性,包括毒力、传染性、毒素生 成、宿主范围的变化;受体的免疫程度以及免疫系统的状态;暴露后果的严重性;直接由插入的外源性基因片段所产生的危害当插人外源性基因后的产物具有有害生物学活性危害性等方面的评估。

41、当地是否可以进行有效的预防或治疗干预 预防和治疗的有效性是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有效性越低,危险性越大,反之亦然。试验室工作人员,有无免疫预防措施,文献记载 的职业性疾病,工作人员的素养及经验。 危险度评估时,只有在明确了上述信息的基础上,才能明确所计划开展的研究工作的生物安全水平级别,并选择合适的个体防护装备。对于那些所知甚少的样品当了解了足够的信息时,才能很好地进行上述危险度评估。菌(毒)种管理与监督系统的菌(毒)种管理与监督系统的文件制定文件制定 为保证菌(毒)种管理体系能规范化制度化正常运作,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菌(毒)种管理及监督标准操作细则(SOP),是非常必要的,该(SOP)主

42、要内容包括,菌(毒)种管理与监督标准操作细总则,其内容包括菌(毒)种接收(分离)标准操作细则(SOP);种子批制备与质控准操作细则(SOP);菌(毒)种使用、保藏、分发标准操作细则(SOP);菌(毒)种销毁标准操作细则(SOP);菌(毒)种事故应急处理标准操作细则(SOP):菌(毒)种管理监督标准操作细则(SOP)。在各细则中根据其实际内容或实验,制定更详细的各实验独立的操作细则,并制作对应的规范化表格化的原始记录。菌(毒)种管理与监督系统的菌(毒)种管理与监督系统的文件制定文件制定 1.菌(毒)种管理与监督标准操作细总则 总则的内容主要为菌(毒)种管理与监督的制定SOP指导思想、各SOP形成

43、与批准程序、主要内容提要、以及各SOP目录、实施与监督部门。 2.菌(毒)种接收(分离)标准操作细则(SOP) 菌(毒)种接收标准操作细则(SOP)要求内容:接收(外购、赠送)审批与接收程序;对菌种来源,背景资料的要求、接收样品的检验 。菌(毒)种管理与监督系统的菌(毒)种管理与监督系统的文件制定文件制定 要求配套原始记录: (1)菌(毒)种外购(接受赠送)申请表 (2)菌种来源,背景资料登记记录 (3)菌(毒)种入库登记表 (4)外来菌种传代与检验记录菌(毒)种管理与监督系统的菌(毒)种管理与监督系统的文件制定文件制定 菌(毒)种分离标准操作细则(SOP)取样程序;对菌种来源,背景资料的要求、样品的分离操作(如分离过程较复杂可分写各自独立SOP) (1)样品来源,背景资料登记记录 (2)菌(毒)种分离记录 (3)外来菌种传代与检验记录 (4)菌(毒)种入库或处理登记表 菌(毒)种管理与监督系统的菌(毒)种管理与监督系统的文件制定文件制定 3.菌(毒)种种子批制备与质控标准操作细则(SOP) 菌(毒)种种子批制备标准操作细则(SOP)内容包括原代主代及工作种子批制品过程各工艺要求细则;批准种子批发行使用程序,各过程应制定相对应实验原始记录.菌(毒)种管理与监督系统的菌(毒)种管理与监督系统的文件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