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锍底吹连续吹炼的运行实践_第1页
铜锍底吹连续吹炼的运行实践_第2页
铜锍底吹连续吹炼的运行实践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oi:10.3969/j.issn.1007-7545.2016.12.005铜锍底吹连续吹炼的运行实践刘素红(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济源 459001)摘要:从铜锍品位、冷热态铜锍、氧浓、废杂铜品位及加入量、“三相”厚度、杂质元素对铜锍底吹连续吹炼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总结了试产一年来不同条件下铜锍底吹连续吹炼的运行实践。关键词:铜锍;底吹连续吹炼;运行实践中图分类号:TF8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7545(2016)12-0000-00Operation Practice of Copper Matte Bottom Blowing Continuous Conver

2、tingLIU Su-hong(Henan Yuguang Gold & Lead Co., Ltd, Jiyuan 459001, Henan, China)Abstract:The effects of grade and phase of copper matte, oxygen concentration, grade and dosage of scrap copper, thickness of three-phase, and impurities on copper matte bottom blowing continuous converting were anal

3、yzed and discussed. Operation practice of trial production is summarized.Key words:copper matte; bottom blowing continuous converting smelting; operation practice铜锍底吹连续吹炼是一种新的铜锍吹炼技术,首台底吹连续吹炼炉于2014年3月16日在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开始投料试产。在试生产过程中,由于是产业化第一套,虽然2012年在豫光做过铜锍富氧底吹连续吹炼工业化试验,但是炉子的大小、投料量的变化、各层之间的厚度以及铜锍层厚度如何测

4、量等都无法借鉴,为安全起见,试产第一个月采用含铜65%的铜锍,随着操作经验的增加,逐步提高铜锍的品位,同时采用冷态、热态、冷热混合态铜锍的生产模式,并且随时调整不同品位的再生铜的加入。在前期的试产中,连吹炉出现了粗铜品位偏低、炉温波动较大、冒炉、放铜口砖更换频繁、氧枪使用寿命短以及枪砖烧损严重等问题,经过豫光一年多的不断尝试、探索、努力,解决了以上问题,使底吹连续吹炼炉成为再生铜和铜锍混合吹炼的一台多功能炉。1 底吹连续吹炼工艺原理铜锍底吹连续吹炼是在粗铜、铜锍、炉渣三相共存情况下连续吹炼,加入到炉内的铜锍在底吹富氧空气的强烈搅拌下迅速与吹炼渣、粗铜混合,在炉内强氧化气氛下使刚进入熔体的铜锍快

5、速氧化1-2,氧气先和铜锍中的铁进行反应,铁反应结束后,Cu2S被氧化成金属铜。2 铜锍底吹连续吹炼的运行实践底吹连续吹炼炉外形尺寸为4.1 m×18 m,内衬460 mm的电熔和半再结合镁铬砖,与底吹熔炼炉成阶梯布置,熔炼炉所产铜锍一部分放进铜锍包后冷却、破碎、经铜锍配料系统进入底吹连续吹炼炉进行吹炼,一部分热态铜锍从底吹熔炼炉直接流入吹炼炉进行吹炼。在一年多的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吹炼炉氧枪的不断改造、操作的逐步完善、合适的工艺条件等,使第一台连续吹炼炉连续运行16个月,同时摸索出了不同品位铜锍吹炼的氧料比,铜锍品位、冷热态、“三相”厚度、再生铜的品位和加入量等对铜锍吹炼的影响,全冷

6、态生产、热态生产和冷热态搭配的不同生产模式,以及铜锍吹炼过程中杂质元素的分布走向等,总结出了一套铜锍(搭配再生铜)底吹连续吹炼的操作方法。2.1 铜锍品位对吹炼的影响试产初期,采用含铜65%的铜锍进行连续吹炼,一个月后,采用含铜70%73%的铜锍进行生产,然后采用含铜74%75%的铜锍进行吹炼试验。不同铜锍品位吹炼参数及指标如表1所示。表1 不同铜锍品位吹炼参数及指标Table 1 Index and process parameters of different copper matte grade /%阶段CuFe氧料比*渣率渣含铜粗铜含铜直收率第一阶段65±10±17

7、5±2681597.598.894.90第二阶段70735.903.44150±1781597.598.896.86第三阶段74752.621.80140±1281597.598.897.76*注:氧料比单位为m3/t(标态)收稿日期:2016-06-02作者简介:刘素红(1973-),女,河南兰考人,硕士,高级工程师.从表1可看出,随着铜锍品位的提升,1)铜锍吹炼的氧料比逐步下降;2)渣率逐步下降;3)吹炼渣含铜、粗铜含铜变化不大;4)铜直收率逐步提高。从不同铜锍品位吹炼的三个阶段的生产分析得出,只要氧料比合适,铜锍品位不影响吹炼渣含铜和粗铜质量,仅影响吹炼炉铜

8、的直收率。从表中还可以看出,由于铜锍品位较高,虽然底吹连续吹炼炉产出的吹炼渣含铜高于转炉吹炼渣,但对铜回收率影响不大。为提高吹炼炉铜的回收率,在生产中,一般控制铜锍含铜70%75%,同时,保持铜锍品位的稳定也是产出合格粗铜的重要保证。2.2 冷、热态铜锍对吹炼的影响冷、热态铜锍的生产共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试产初期,采用冷态铜锍直接进行连续吹炼;在稳定生产两个月后,进行第二阶段热态铜锍的直接吹炼,热态铜锍生产期间,在一定氧浓下,热态铜锍生产热量过剩,处理量受到一定的制约;于是进行第三阶段的冷、热态铜锍混合吹炼,在吹炼过程中,产出的粗铜铜品位偏低;最后进行目前稳定的生产模式,即第四阶段的冷、热态

9、铜锍混合吹炼,调整工艺参数,控制底吹连续吹炼炉中铜锍层的厚度,产出合格的粗铜。冷、热态铜锍吹炼参数及指标如表2所示。表2 冷热态铜锍吹炼参数及指标Table 2 Index of different copper matte phase阶段吹炼模式铜锍处理量/(t·h-1)渣含铜/%粗铜含铜/%第一阶段冷态铜锍12.51881597.598.8第二阶段热态铜锍91681597.598.8第三阶段冷热态铜锍混合162481596.598.0第四阶段冷热态铜锍混合162481597.598.8由表2可知,冷、热态铜锍不同模式吹炼条件下,铜锍处理量发生变化,但吹炼渣含铜基本无变化,粗铜含铜

10、仅第三阶段铜品位下降。对四个阶段的生产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冷态、热态铜锍对吹炼过程中渣含铜、粗铜含铜无影响。第一阶段冷态铜锍吹炼,冷铜锍计量准确,氧料比固定,粗铜质量不受影响;第二阶段热态铜锍吹炼,从熔炼炉铜锍产率可以推算出铜锍量,氧料比相对固定,粗铜质量不受影响,铜锍处理量偏低;第三阶段冷、热态铜锍混合吹炼,热态铜锍部分进入吹炼炉,热态铜锍重量估计偏差大,氧料比出现偏差,影响粗铜质量;第四阶段冷、热态铜锍混合吹炼,调整工艺参数,控制吹炼炉中铜锍层厚度在50 mm,在这种条件下,粗铜质量不受影响。总的来说,只要控制好工艺参数,冷、热态铜锍吹炼对吹炼渣含铜、粗铜质量无影响;热态铜锍带去的热焓,影

11、响铜锍处理量。2.3 氧浓对吹炼的影响铜锍在吹炼过程中,喷枪中氧气浓度直接影响喷枪的寿命以及炉内的热平衡,对粗铜质量、吹炼渣含铜无直接影响。在试生产过程中,调整氧浓为35%60%,分析不同条件下的氧浓对炉况的影响。在调整氧浓的试验中,发现铜锍处理量、喷枪的结构和炉况的稳定直接影响不同氧浓条件下的结果,无法用单一的氧浓去确定喷枪的寿命,但氧浓高低直接影响炉内的热平衡,当无冷料调整炉温时,必须降级氧浓或降低处理量保证炉温的恒定。铜锍处理量915 t/h时,氧浓控制在40%60%,氧浓超过60%时,喷枪烧损较快,喷枪寿命720天;氧浓低于40%时,喷枪易堵塞;处理量高于15 t/h时,氧浓控制在35

12、%50%。为进一步降低氧浓,做单支喷枪氧浓控制在32%35%的试验,发现枪位和喷枪结构影响很大,不同的喷枪结构、枪位在氧浓相同的条件下喷枪堵塞程度不同,有的25 d内就堵塞,但有的超过20 d,目前我们正在研究适合每一个枪位、氧浓小于35%的喷枪。2.4 再生铜品位和加入量对吹炼的影响热态铜锍吹炼过程中,在氧浓一定的范围内,随着处理量的提升,炉内热量出现过剩的现象,造成炉温过高,为解决底吹连续吹炼炉热量过剩的问题,一是降低氧浓让烟气带走多余的热量,二是利用多余的热量在连吹炉炉内处理再生铜和小铜块等。在生产实践中,一方面设计合理的氧枪降低氧浓,另一方面购买再生铜、铜块以及把残极切片加入到底吹连续

13、吹炼炉内,利用热态铜锍吹炼时过剩的热量,同时利用炉底的氧枪中的氧直接氧化再生铜中的杂质,产出合格的粗铜。在生产过程中,不仅加入有含铜40%60%的锌系统和铅系统综合回收的海绵铜,还加入有含铜80%94%的铜线、铜米、海绵铜、氧化铜皮等,同时还购买含铜90%左右的小铜块,根据配料原则加入到吹炼炉中与铜锍一起吹炼。加入再生铜前,用软件计算定量铜锍吹炼过程中多余的热量来确定再生铜的加入量,同时根据再生铜的购买量计算再生铜每小时的加入量,再调整入炉的热铜锍量,做到再生铜无库存。实践证明,只要加强物料平衡计算和热量计算的管理,使入炉物料杂质含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含铜40%94%的再生铜进入底吹连续吹炼

14、炉吹炼后都能产出合格的粗铜,并且再生铜的投加量从无逐渐增加到12 t/h的过程中,产出的粗铜质量都符合工艺要求。2.5 三相厚度对吹炼的影响试产初期,为避免铜锍连续吹炼过程中的冒炉风险,炉内液位总高度一定的条件下,控制铜锍层在300 mm左右,由于开始采用定量铜锍(冷态、热态)进行吹炼,氧料比合适,同时购买的铜精矿含杂较低,产出的粗铜质量不受影响。但随着冷、热态铜锍混合吹炼,热铜锍量估计有偏差,氧料比出现偏差,粗铜质量出现波动,为控制粗铜质量,调整吹炼工艺参数,提高粗铜层的厚度,降低铜锍层的厚度,使铜锍层高度在50 mm左右,这样即使铜锍量估计有偏差,也能产出合格的粗铜。渣层一般控制在250

15、mm左右,渣层厚时一旦处于过吹状态,炉内液位上升很快,增加操作风险;渣层太薄放出的吹炼渣中夹带铜锍和粗铜,使吹炼炉铜直收率下降。2.6 杂质元素对吹炼的影响铜锍中主要成分为铁、铜、硫,在吹炼过程中,铁氧化造渣进入吹炼渣中,大部分硫以二氧化硫形式进入烟气并制酸,其它主要杂质元素为铅、砷、锌、锑、铋,铜锍中这些杂质的量直接影响粗铜中这些杂质的含量,进而影响粗铜品位。铜锍底吹连续吹炼过程中铅、砷、锌、锑、铋元素走向分布如表3所示。表3 铜锍底吹连续吹炼中铅、砷、锌、锑、铋元素走向分布Table 3 Distribution of Pb, As, Zn, Sb, and Bi in bottom bl

16、owing continuous converting /%名称产出率PbAsZnSbBi粗铜701267175927吹炼渣177132743640烟灰0.91739533由铅、砷、锌、锑、铋元素走向分布表可以看出,在铜锍底吹连续吹炼过程中,铅脱除能力最大,锌脱除能力次之,砷、锑脱除率最差。砷、锑脱除能力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铜锍在底吹连续吹炼过程中,铜锍品位偏高,产出的吹炼渣量和烟灰量偏低,砷、锑杂质进入吹炼渣和烟灰中的量偏少,使砷、锑脱除能力偏低;二是底吹连续吹炼过程中,由于有铜锍层的存在,铜锍中溶解有一定的杂质,造成粗铜中这些杂质的脱除率相对较低。但在底吹熔炼过程中,杂质脱除率最大的是锑、锌、砷,因此,必须从熔炼炉配料着手,合理搭配物料,控制杂质含量在一定的范围内,减少熔炼过程中砷、锑进入铜锍的量,才能保证铜锍吹炼过程中粗铜的质量。3 结论经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