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铜器的矫形_第1页
浅谈青铜器的矫形_第2页
浅谈青铜器的矫形_第3页
浅谈青铜器的矫形_第4页
浅谈青铜器的矫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谈青铜器的矫形    刘鑫刘佳旭刘铸绵摘 要:通過对焦作市博物馆馆藏嘉禾屯村林场窖藏铜器青铜文物的矫形修复,针对不同青铜文物的变形特点选择针对性的修复矫形方法,并对此次的矫形修复工作谈几点体会,希望今后的工作中加强数据的收集,在经验修复的基础上提高矫形工作的科学性。关键词:青铜器;修复青铜文物的矫形在我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中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方法,通过捶打、模压、工具整形、加热整形、锯解等方法还原青铜文物的原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根据青铜文物的变形特点选择适宜的方法配合使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本文以焦作市博物馆修复的一批青铜文物为例谈谈矫形

2、工作的几点收获。1 文物背景1989年3月,焦作矿务局的工作人员在嘉禾屯村林场砖窑取土时发现了一批窖藏铜器,经考古人员抢救性发掘,共出土了41件(套)青铜器。嘉禾屯村位于焦作市区西南隅3千米的解放区王褚乡,林场砖窑在该村西南里许。砖窑南距周代雍城遗址约2千米,东距汉代山阳城遗址约10千米;焦枝铁路从砖窑南侧经过,原焦(作)博(爱)公路从北侧通过。此地为太行山南麓,丘陵与冲积平原交错的过渡地带,地势呈北高南低状。窖藏铜器出土于砖窑西北侧靠近公路的边沿,此地因烧砖取土已将原始地面下挖1.2米,窖藏距现地表仅30厘米。铜器藏于一窖穴之内,窖穴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2米,东西宽1.3米,深0.5米。器

3、物散放于窖穴内,无任何容器盛装的痕迹。窖穴上半部已被推土机取土时扰乱,部分器物残损,下半部存放规整,未扰乱。出土的部分文物出现了严重的挤压变形,影响文物的安全与美观,因此在修复过程中需要实施矫形操作。2 修复实例2.1 西汉双耳圜底铜釜样品的偏光显微分析如图1所示。分析可知,该样品表层有较薄的蓝色锈蚀物,基体中有大量不规则橙红、橙黄色锈蚀物。样品的金相组织分析如图2、图3所示。分析可知,该样品基体为固溶体枝晶组织,铸造枝晶偏析基本消失,可见少量(+)共析体残余,相与基体聚集,残余相。部分晶界锈蚀,大量黑色颗粒,部分为铅,部分为锈蚀物。较多的硫化物夹杂呈不规则分布,部分与铅伴生。根据金相组织可推

4、断西汉双耳圜底铜鉴为铸造而成,后有受热情况。由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可知样品为铜、锡、铅合金,基体中含少量氧化物及硫化物。铜釜残高16.1厘米,腹径18.8厘米,口径13.5厘米×10.7厘米,重870.2克。铜釜出土时口沿至肩部有一条纵向裂隙,裂隙两侧严重变形,其中一侧向下90度呈“v”形凹陷变形,腹部一周有8处向内凹陷变形,腹部有一处1.5*0.5厘米的残缺(图4)。通过观察可以得知铜釜的变形主要有两个部分:口沿以及腹部。口沿的变形较为严重,口沿处呈不规则椭圆形,且有一处较长的裂隙(图3)。但铜釜的金属质地保存较好,没有发生严重的矿化及锈蚀等病害,因此可以实施矫形。选择支撑法与捶打法

5、进行矫形,首先对进行矫形的部位进行加温,加温可以使变形部位的韧性变好,这样有利于对青铜器变形的矫正。在加温过程中要注意温度的变化,同时控制加温的区域,保证对变形部位持续的加温。然后使用木块、u形钳等工具对口沿变形部位加力矫形,在操作中加力需要缓慢持续进行,一次性操作矫形力度不可过大,避免对文物造成新的损伤。在口沿断裂处基本恢复形状后,使用木块与螺丝继续进行支撑矫形,矫形中要持续缓慢用力,慢慢使口沿的变形应力释放,逐步恢复形状(图5、图6)。2.2 东汉弦纹铜樽样品的偏光显微分析如图7所示。分析可知,样品边缘部分锈蚀较为明显,锈蚀产物呈橙红-黄色、深绿色、淡蓝色、白色等,锈蚀成分复杂。样品基体部

6、分可见红色近圆形锈蚀。边缘锈蚀物有向基体内部继续锈蚀的迹象。样品的金相组织分析如图8、图9所示。分析可知,样品为固溶体树枝晶组织,偏析明显,有较多不规则铅颗粒和灰绿色硫化物夹杂,硫化物夹杂多与铅伴生。铜樽为铸造而成。由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可知该样品为铜、锡、铅合金,原子质量比异常。铜樽通高14厘米,底径21.5厘米,重2532.8克。盖饰球形纽,纽下饰花瓣纹。盖面饰双弦纹四道,樽体饰弦纹,樽口部横向变形,樽底多处凹陷及翘起变形,樽足残缺(图10)。经观察铜樽的口部与器壁向一侧挤压变形,导致整个器物发生形变。铜樽的器壁保存较好,未发生严重的腐蚀与矿化病害,因此可以实施矫形。由于铜樽整体呈圆筒状,应

7、当使用环形矫形器具进行操作,配合c形钳、f形钳等工具对铜樽口部变形进行矫正(图11)。在矫形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加热,使变形部位应力得以释放,同时缓慢加力恢复形状(图12)。在青铜器文物的矫形操作中,由于文物变形的情况非常复杂多样,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使用恰当的工具,一些工具往往不是制式的,因此需要我们创造一些称手的工具。矫形圈、矫形环、矫形框等工具的制作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工作。2.3 西汉铜钫样品的偏光显微分析如图13所示。分析可知,样品边缘为淡蓝色、白色锈蚀层,内部孔状锈蚀严重,锈蚀呈桔黄、橙红色。边缘锈蚀物有向基体内部继续锈蚀的迹象。样品的金相组织分析如图14、图15所示。分析可知,样品铸造枝

8、晶偏析基本消失,基体为铜锡固溶体大晶粒,有少量(+)共析体残余,共析体内存在聚集现象。分布较多的不规则铅颗粒及细小的硫化物夹杂。根据金相组织推断其为铸造后受热。由样品的能谱分析可知样品为铜、锡、铅三元合金,并有少量硫夹杂。铜钫残高40.9厘米,口边长10.85厘米,口对角线长14.4厘米×15.7厘米,腹对角线长29.7厘米×29厘米,重3331.6克。铜钫方口鼓腹,两侧铺首衔环,盖面饰四个角形捉手。铜钫的腹部一侧铺首位置向内凹陷变形,文物整体呈棱形变形,钫口亦呈棱形。钫盖变形严重与钫口无法相扣,且残断严重,盖口局部呈近180度弯曲变形(图16)。通過清洗铜钫的表面后发现,

9、铜钫的盖没有锈蚀,铜质保存条件好,铜钫四壁整体结构稳定,没有发生矿化现象,铜质较为坚硬,可以实施矫形。针对铜钫的盖发生凹陷、边缘中部凹陷的情况,使用g形状钳加热进行矫形。在矫形操作中,使用木块垫于g形钳内,既可以保护文物,也有利于g形钳力量的缓慢传导,在保持文物铜质韧性的同时,使变形部位慢慢恢复。对于铜钫整体的变形,根据其呈菱形变形的特点,对菱形的两侧施加压力,恢复四方形的形状。在操作中使用g形钳对铜钫口进行固定,并使用f形夹钳对铜钫整体进行固定。使用热风枪对器物变形部位进行持续加热,然后缓慢向下施加压力,使铜钫整体向正方形恢复(图17)。在青铜器的整体矫形操作中,应注意器物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10、在确定文物整体能够承受压力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操作。同时,矫形中施加压力的方向与着力点应进行详细的考虑,应保持持续施加压力的时候不能产生新的应力破坏,应考虑使用较少的着力点,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图18)。3 总结与思考笔者通过这几件变形青铜文物的矫形工作得到了一些体会:一是要分析器物的变形情况,通过观察变形角度、变形的位置,分析掌握器物的韧性、弹性、硬度、强度、脆性、腐蚀情况、矿化情况等方面的信息,针对每一件器物的特点选择适宜的矫形方法。二是在矫形方法的选择时,一般要配合多种材料、工具的使用,操作中在保证矫形效果的同时要保证器物的安全,支撑点的力度要均匀,不可用力过大导致文物的二次破坏。三是金属通过加温可以使其韧性变好,有利于对青铜器变形的矫正。但在矫形时还是要依靠经验来判断青铜器的承受力,而无法给出青铜器受力和压力的数据,影响后人对矫形数据的积累和总结温度的控制。因此,应当增加有温度监测、压力监测记录相关的数据,形成科学有效的矫形方法。贾文忠.古玩保养与修复m.北京:北京出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