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卷(-2)_第1页
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卷(-2)_第2页
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卷(-2)_第3页
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卷(-2)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XX年湖南省对口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二)考生注意:本试卷总分120 分 时量 150 分钟命题 邓佑群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8 分, 1-11 小题,每小题2 分, 12-13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 惆 怅( ch?u)贻误( dài )攫取( ?)稗官野史( bài)B 驿 站(ì)缔造(ì)戎装( ?)引吭 高歌( hán)C陶冶 ()拖沓(à)俨然()椎心痛恨( chuí)D 摇曳 ( a)轶事( yì)唾弃( ?)身世显赫 (ha)2. 下列词语中全都正确的一

2、组是:()A. 寒喧诚恳风餐路宿老调重谈B.频律调剂百废待新劈荆斩棘C. 娇健诀巧真知灼见明枪暗箭D.辐射暴躁走投无路相辅相成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今天,现代科技的发展已远远超越昔日的预测或。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必须回答的新的时代。下车后见到这一情景,她那满腔离愁怨恨,似乎一下子都A.设想问题溶解B.构想问题C. 构想课题融解D. 设想课题融解溶解了。4. 在下面语段横线上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_说早期的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历史局限,近 10 多年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污染日益严

3、重了。这不是某个国家能独自解决的 , _国际间的共同协调和联合行动, _实现人类与自然的重新和谐。A .C.尽管如果那么那么只有只有才能才能B.D.尽管如果所以所以只要只要就就5. 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 大家对你的剧本提了不少修改意见(),我想再补充几点,供你参考吧。,权当是画蛇添足B .C.D .申请书是在一年前托人转交他的,但是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疾苦却漫不经心在这次活动中,许多孩子提出的问题让家长啼笑皆非,难以回答。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不管气候条件怎样恶劣,他都坚持下来了。B搞好国有企业的整顿,关键在于政策是

4、否到位。C专家认为,减少烟害,特别是劝阻青少年戒烟,对预防肺癌有重要意义。D从上述有目共睹的事实中,证明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无可指责的。7 下列句子中,标点完全正确的句是()A他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可找到这种材料?B他们给灾区送来了食物、药品、和衣服。C“看呀,”他说,“这里有点东西给你。 ”D幸福并不与财富,地位,声望,婚姻同步,它只是你心灵的感觉。8下列各句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A 远看山顶的谷子丛密挺立,宛如人头上的怒发。B我看得呆了,我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C一个荷枪的战士,面向着东方,严肃地站在那里,犹如雕像一般。D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

5、一条苇子的长城。9填在下文横线上,衔接得最好的一项是:()每当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烁着疏落的灯光,。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A山上的黑暗被灯光照淡了,山下的黑暗被灯光照亮了B山下的黑暗被灯光照亮了,山上的黑暗被灯光照淡了C山上的灯光把黑暗照淡了,山下的灯光把黑暗照亮了D山下的灯光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光把黑暗照淡了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近体诗是对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一定的格律。B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严格区别的,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

6、名称。C在元代文学中,首先异军突起的是杂剧,它标志着中国戏剧的成熟;后人又把散曲和小令合称为“元曲” ,与唐诗、宋词并举。D白居易是我国唐代继杜甫之后又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11 下列有关应用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规章制度是用来约束和规范有关人员的行为准则。B请示是一种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一种上行公文。C广告标语是一则完整的广告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D计划和总结既可以在事前制订,也可以在事后制定。12. 将下面几个短句改为一个长句(可以改动或增删个别字词,但不得改变原意)。原句:天,是那样的蓝,云,是那样的白,仿佛我们的憧憬都融在了里面似

7、的。改写:13. 情景交际口语。你的父亲因为一件小事与邻居发生矛盾,气愤不已, 准备请人来出一口恶气。你怎样说服你的父亲化干戈为玉帛,搞好邻里关系?将你要说的话写出来。(不要超过50 字)二、现代文阅读(共24 分)(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17 题。 (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人类最早利用动物是做食物和衣服。先进的武器使大规模捕杀动物变得很容易而且有利可图。因此,很多动物已被杀绝了。还有一些也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但仍在被捕杀。美国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有如此之多的旅鸽,以致1.6 公里宽的迁移鸽群,以每97掌上明珠公里的速度飞行,花了三天才从上空飞过。旅鸽肉曾经很受人们喜欢,所以

8、上百亿只旅鸽被屠杀了。最后一只旅鸽也在1914 年死于动物园里了。即使是数量很大的动物种类,人类都很容易使其灭绝。由此可知, 我们对那些数量不多的动物种类会有多大的影响!不负责任的狩猎和收集蛋类会使动物降到危险线以下。这意味着尽管仍然有可繁殖的雄性和雌性动物的存在,可繁殖方式已被破坏。所以物种数量仍会不断下降。 现在人们在捕食大西洋海雀。这种鸟现在虽然数量很大,可它们是否能自下而上下来就完全取决于人的态度了。在十九世纪, 加拉帕戈斯陆龟被成千只捕杀。这些大型陆地龟不吃东西也可以存活好几个月, 所以就被航海者带到船上,作为新鲜肉的来源。虽然存活下来的加拉帕戈斯陆龟已不再被食用,可它们的亲威海龟却

9、仍在被捕杀。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羽毛在制帽业风行一时。人们为了羽毛而杀鸟,而且常常用整只鸟做帽子的装饰。在美国,整批整批的鸥和燕鸥被杀光。美国鹭、雪鹭和白苍鹭几乎灭绝。在全世界,几百种鸟类曾被捕杀来做帽子、扇子、围巾、飞尾和尘拂。每年在全世界销售的大约两百万张鳄鱼皮中,大约近七十万张是取于危险之中的鳄鱼、短吻鳄和大鳄鱼。野生扬子鳄、奥里诺科鳄和印度食用鳄每种只剩下不到1000 条了。任何捕杀都会威胁这些种类的生存。很多蜥蜴和蛇类也受到人类极大的压力。它们的皮肤被用来做钱包、表带、皮鞋和手提袋。当今, 很多人在努力挽救野生动物。他们保护动物栖息地,并努力使圈养动物繁殖后代。美国野牛、阿拉伯羚

10、羊、加纳雁、安第斯神鹰和海獭就是因为人们挽救而没有灭绝。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兴趣会对动物产生影响。他们将决定哪些动物可以活到二十一世纪。14在第段中“1.6 公里宽的迁移鸽群”一句意在说明()A 旅鸽迁移时场面壮观B旅鸽迁移时来回盘旋C旅鸽迁移时速度太慢D旅鸽过去极多,反衬这种动物现在已被人类屠杀绝迹了15“时装也会给动物带来极大的危害。人类的虚荣已使很多动物濒临灭绝。”这段文字, 应加在()A 与之间B与之间C与之间D与之间16“繁殖方式已被破坏”是指()A 量很大的动物种类灭绝B 人类对数量不多的动物种类捕杀C人类不负责任的狩猎与收集蛋类D 人类对此行的需求越来越多17下列各项中,作为上文标题

11、最恰当的一项是()A 怎样保护野生动物B 野生动物的用途C人类的影响D 人类的兴趣和影响18. 文中说“当今,很多人在努力挽救野生动物。”请再列举两个事例。(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文后各题。(14 分)修炼善良的心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构建良好的社会心态,需要修炼一颗善良的心。善良是人性光辉的体现,是奠定人们高尚精神和道德的重要品质。雨果曾说:“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 ”心地纯洁、仁爱无私是善良,宽容、奉献是善良。人有善良,日子红红火火,生活蓬蓬勃勃;同善良的人接触,往往智慧得到开启,情操变得高尚,灵魂变得纯洁,胸怀更加宽阔。格林童话里有一个名为星星银元的故事,说一上

12、小男孩穷得只剩下身上的衣服、头上的帽子和脚上的鞋子。当他在夜里赶路时,遇上了一个赤脚的光头小男孩,就把自己脚上的鞋子和头上的帽子给他;遇上一位寒冷的老人就把自己的衬衣和长裤给他。当他光着身子走在树林里的时候,天上的星星变成银元落在他的身旁。虽然这是个神话,但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修炼善良之心。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世,强调心存善良;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个人修身,主张独善其身。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提倡善良更有必要。 和谐社会内在地包含着人民自然的和谐、 人与社会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其中人际关系和和谐非常重要,这需人们有一颗善良的心。

13、如何修炼善良之心呢?善良虽宝贵中金, 却又是人人都可以学会养成的: 只要能自觉地承桓起对社会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你就善哉了。作为领导干部,权为民所用,就是善良;作为医生,救死扶伤,就是善良;。善良虽博大如海, 却又蕴于简单而平易的细节之中: 有时,它是风雨中悄然为你撑开的一把伞; 有时,它是黑暗中为你倏然点亮的一盏灯; 有时,它是寒冬里为你燃起的一盆火。更多的时候,善良是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声真诚的祝福。仁爱是通往善良的路径, 真诚是开启善良的钥匙。 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心存仁爱, 待人真诚,我们的人生道路就会永远有和煦的春风,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安定、和谐。19. 填入第段横线处最恰当

14、的一项是()(2 分)A. 播种善良就是收藏希望B.与人方便就是为了自己方便C.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D.帮助别人就能得到金钱20. 阅读第段, 仿照前面的语句, 在下面横线上添加一句话, 与前面两句构成排比。 (2 分)21.对本文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 B. C. D. 2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 分)23.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本文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修炼一颗善良之心的观点。B. 本文多处运用了排比句式,增强了语言的气势。C. 本文着重论述了修炼善良之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了怎样才能修炼善良之心。D. 本文运用正反对比论证、事实论证、道

15、理论证等方法,文章论证充分,说服力强。24. 你肯定有过善良之举,请概述两例。( 4 分)( 三)应用文改错 (4 分)25. 下列请假条在表达和格式方面存在一些毛病,请找出四处并提出修改意 见 。请假条老师:高考即将报名,需要考生的身份证,而我的身份证丢在了家里。 由于不通电话等原因。我得回家一趟。现向您请三天假。 我想,为了我前途,您一定会同意的。12月20日王 军 序号修改意见三、古代诗文阅读(16 分)( 一 ) 文言文阅读,完成26 29 题。完成26 28 题( 每题 2 分, 29 题 3 分,共 9 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

16、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也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 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

17、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 !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6. 下列句中“师”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师”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师 道之不传也久矣A . 而耻学于师B . 孔子师 郯子、苌弘C. 择师而教之D .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27. 下列加点虚词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例句:今其智乃 反不能及A .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B .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C. 项王乃 复引兵而东D . 屠乃奔倚其下28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A 道之

18、所存,师之所存也B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不拘于时,学于余D 圣人无常师29翻译句子。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二) 诗词填空,完成2931 题。 ( 每空 1 分,共 3 分)30.琵琶行:同是天涯论落人,。31.雨霖铃:,更那堪冷落清秋节?32.沁园春·长沙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三 ) 古代诗歌赏析。阅读南宋范成大秋日二绝(其一),完成 32 33 题。 (每小题 2 分,共 4 分 )碧芦青柳不宜霜,染作沧州一带黄。莫把江山夸北客,冷云寒水更荒凉。33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起句表面拟写芦柳属性,实为转入写秋,紧扣题目。B次句正面写秋,不说芦柳本身

19、变色,而说水边地带被染黄。C“北客”泛指在北方居住的人。D“冷云寒水”进一步丰富了景物形象,显示出荒凉萧索之状。34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句作者用三种颜色暗示了由春到秋季节的变换,增添了描写成分和色调感。B第三句讽刺了宋王朝君臣奴颜婢膝,竭力逢迎的无耻丑态。C结句指出因为进入冬天,所以沧州景象格外荒凉。D这首诗写江南秋景,讽刺南宋朝廷在江南半壁的残山剩水中过着苟且偷生的生活。四、应用文写作(20 分)35. 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应用文。 ( 20 分)请你以天台第一职业学校的名义,就信息03 计一班张宏同学,在暑假返校乘坐T79列车至怀化的列车上,不畏强暴, 勇斗持刀抢劫旅客

20、财物的三名歹徒,协助乘警将三名歹徒抓获,并光荣负伤的英勇事迹,写一份表扬性通报。注意:(1) 250 字左右;( 2)行文中不得更改所给材料中的校名、人名。次260五作文(30 分)3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每个人都有追求,什么是追求?追求就是用积极的行动来争取达到某种目的。每个人的目标、价值观不同,决定了你的追求的不同。有人追求知识,有人追求功名,有人追求事业,有人追求幸福,有人追求快乐,有人追求奉献,有人追求享受,有人追求上大学,有人追求好工作,有人追求读好书,有的追求高尚的品格,有的追求远大的理想, 追求,会演绎出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故事;追求,会碰撞出五光十色的思想火花。请以“追

21、求”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700 字以上。600700800900100020XX 年湖南省对口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1、A2、D3B46 、 A。 B. 一面与两面不照应。表达反了。D . 主语残缺。) CC.5 、 A “劝阻”和“戒烟”都有否定的意义, 这样使用反而把意思7、 C( A 句句末用问号;B 句第二个顿号去掉;D 句中“财富,地位,声望,婚姻”这几个词语中间用顿号,表并列关系。)8、B 9 、D10 C(元曲应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包括套曲和小令。)11、 D12、我们的憧憬仿佛都融在了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里面似的。13、略14、 D15、

22、B16、 C17、 D18、略19、 A20、作为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就是善良。作为警察,除暴安良,就是善良21、B(开头提出论点论述为什么要修炼善良之心怎样修炼善良之心得出结论)22、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构建良好的社会心态,需要修炼一颗善良的心。或:需要修炼一颗善良的心。23、 D 没有正反对比论证24、有一次,同学突然生病,我把他搀扶到医务室看病(要概述原因和经过)做自己的预言家25. 在“老师”前冠以姓氏。应注明请假的具体起止时间。可改为“请批准”。落款的署名和时间位臵颠倒。(“修改意见”的措词可以灵活多样,能准确地表达意思即可26、 D( AC老师B 以 为师D 与例句为从师学习)

23、)(4 分)27、 A( A 与例句为竟,竟然B 才 C 就,于是D 于是)28. A29. 小的事情要学习,大的事情反而放弃了,我看不出他明白事理啊。30、相逢何必曾相识31、多情自古伤离别32、浪遏飞舟33、 C,(北方来的使节) 。 34、 C(荒凉,是指人的心情)【导读】( 1)不宜:不适宜,经受不了。沧州:指近水的一带,此处指诗人所见。一说泛指江南水乡之地。( 2)江山:山河社稷。北客:金人。当时宋金以淮河,大散关一线为界,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高宗赵构为了讨好敌人,建了可眺望江山的姑苏馆,以接待金使。这首诗表达了石湖对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深沉系念。诗人用“黄”、“冷”、“寒”、“荒”等

24、字眼,渲染出郊外秋日凄苦萧瑟的气氛。 “莫把”两句,忧国之心融入悲秋之感,秋更迷离,悲更忧愤。这两句也稍带讽劝统治者,不要再奉行媚敌的政策。35、【范文】关于表彰张宏同学见义勇为的通报张宏同学是我校信息03 级一班学生。 他在暑假返校乘坐79 次列车至怀化途中遇一伙持刀抢劫的歹徒。在旅客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时,他不顾个人安危,不畏强暴,挺身而出,勇斗持刀抢劫歹徒,并在自己负伤的情况下还协助乘警将三名歹徒抓获。张宏同学这种为保护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精神,充分展示了我校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是我校始终坚持以德育人的方针,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

25、弘扬正气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为弘扬这种见义勇为精神,经学校研究,决定授予张宏同学“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并奖励人民币400 元。希全校学生学习他这种不顾个人安危、舍己救人的英勇行为和高尚情操,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为我校增添新的光彩。天台第一职业学校××年×月×日36、作文“追求” 写作提示 一位成功人士在晚年曾感慨道:“回首昔日,留在我记忆中的并不是那成功的喜悦,倒是那曾经苦苦的追求,最能引起我的怀念。”一位登山者说: “我登山是因为想看山顶的雪。”山顶的雪, 牵引着每一个上山的人,只是每人都有自己选定的路径和方式。什么是 “追求” ?每个人的目

26、标、价值观不同, 决定了你的追求的不同。有人追求功名、有人追求幸福,有人追求快乐,有人追求奉献,有人追求享受,有人追求上大学,有人追求好工作,有人追求读好书,等等。当然,我们所追求的应该是尽可以寻找或者选择自己认为对的或是有意义的或是能让你感觉快乐的事去做。确立人生目标, 树立人生理想, 用自己选定的方式和路径去实践去追求,其中必然有美好的价值、感人的经历和深刻的体验。作文时可着眼于追求的意义,可立足于追求的目标,也可从追求的过程入笔;可记叙亲身经历,可发表议论,还可以学习借鉴<宽容 >序言等佳作的写法,通过虚构一个动人的故事,想象并展现追求理想的艰难过程和美妙结果。【范文】追求与

27、思考“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一首再别康桥抒发了徐志摩的追求。是的,追求美好,追求精神之梦,追求真善美,是我们每个人审美的需求。追求莲的高尚纯洁。周敦颐所赞美的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成为莲的品格的内涵。莲的“入污不染”的精神让人钦佩,让人学习。无论是在那白色恐怖的年代,还是改革开放的今天, 多少仁人志士用莲的精神实践自己人生的价值。周恩来总理, 陈庚大将军;当代的公安战线上的截毒战士,还有许许多多的带着特别任务深人恶劣环境的英雄,他们坚守自己的节操, 一尘不染。然而,现实生活中还有极少数人身处党和人民给予的职位上,却干着为犯罪分子打开

28、绿灯的勾当。这与具有莲一般精神的大写的人实在是相形见绌。追求梅花的矢志不渝。梅花不仅“香自苦寒来”,而且“愿落尘泥碾作尘” 。追求这种境界是多么的高洁、 伟岸。梅花知道要使自己能够开放,必须经过夏风秋雨的艰苦磨练,然而,为了那一刻的美的绽放,更要经受住严寒的考验。因此,我们要学习梅花的那种坚定的信念,和为之而奋斗的过程。更为难能可贵的是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因此, 梅花“化着春泥”的谦逊和奉献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追求竹子的坚韧刚强。提到竹子,记得郑板桥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中歌咏了竹子强劲坚韧、正直向上、咬定目标、绝不放松

29、的精神品格。这也象征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不屈的精神写照。从苏武持节牧羊, 永志不改的人生实践, 到古今诗词歌赋中诗人歌咏竹子的情怀,无不证明了只要具有了像竹子那样正直与坚韧、虚心与刚强,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肩负起时代重任。追求鲜花坚持不懈的等待。记得某作家曾经说过: “成功的花, 人们只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 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其实, 过程比开花更重要,鲜艳的花是一天天孕育而成的,只有经历了风风雨雨,才会迎来骄人的开放。而那些不愿等待的人们,因此只有去消遣那没有花香的塑料花吧。总之,追求高洁,我们就是一个有高尚道德的人;追求矢志不渝,我们就会永不言弃;追求坚

30、韧刚强,我们就会变得更加顽强;追求花样的年华,我们就一定不放弃奋斗的历程。让我们共同追求美好,追求大美的人生境界。【点评】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采用了并列式结构的抒情形式,抒情物象和意境和谐统一,给人以哲理的启迪。文中的“莲”“梅花”“竹子”“鲜花”等事物,赋予了一定的象征意义。通过物化与人化的描写、抒情,有机地表达了文章“追求美好”的立意。开头与结尾呼应,分总结合,浑然一体。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引用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诗句,不但很自然引入“追求”的话题,而且奠定了本文语言的诗意美。【例作赏析】追求傲然挺立于飞沙走石的沙漠之中的胡杨, 创造了“三百年不死,三百年不倒,三百年不朽”的奇迹,它们追求的

31、是与沙漠抗争的坚强与不屈,在不屈信念的追求中,它们保持了最真的自我,认清了自我价值的真正所在。人生亦如此。人应该有所追求,但不是盲目地追求。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认清自我,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人生中能保持最真实的追求。他没有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中同流合污,而是发出了“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感慨,宁愿投身汨罗,也不愿污其追求。他在人生的追求中,从不忘自我的真正价值,在现实的考验面前,他留给我们的是流芳百世的美名。人生的追求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就像婀娜多姿的杨柳向往多姿多彩的春天, 鸟儿向往蓝天白云一样, 应永远记住自己最真实的身份,认清自我价值,而不可以超越这个极限,去做不自量力的事。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留给我们无穷的财富和智慧。 他没有因为仕途失意而忘却自我的价值。他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洒脱与豪放,是他内心品质的真正写照。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安静与闲适淡远,带给我们无穷的享受。他们在自己的追求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人生价值,并没有在失意中迷失自我。找到适合自己的价值取向, 才能更好地体味人生的情趣,而不应该盲目地追求,不应该忘却自己的真实身份。我们在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豪情当中感受雄浑壮志。在追求中认清自我价值是一种智慧,一种人生的选择。人们都说, 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