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春天正在哪里目标1. 指示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和参与瞧察活动,激起对春天的喜欢,为本单位的学习作好预备。2. 指示 开端了解表达与交换的常用方式和基本要领。一、提出标题1引进:春天是怎样的?你们能正在我们校园里找到春天的影子吗?2. 师:关于春天,同学们有什么标题?填写正在“标题银行 ”里。3. 师:我们可以挑选什么方式来讲述春天的故事呢? (提示:诗歌、绘画、童话剧、察看报告等。)二、表达与交换(一)故事与绘画1. 出示图片。这是美丽的春天图,图上有什么?(太阳、云、树、草地) 瞧着这张图可以讲一个非常出色的故事,先讲图上有的东西,然后再讲图上没有的和本人设想出来的东西。边瞧图边
2、考虑。 (提示:设想屋子里、树下或草地上有一些什么动物,正正在干什么?)2. 请一同学们讲述,可以和老 师说的差别,但要有序次地阐明确。评价同学们的讲述,启迪同学们大胆地展开设想。(二)童话剧1. 正在教室里开辟演出区,让提早安排的同学戴上头饰,演出小雄鸡找春天。2. 播放歌曲 “春雨沙沙 ”,谈论下春雨的情景。组织同学们演唱并用声响和行动来体现。3. 瞧察图片说出种子的抽芽过程,并做行动体现春雨中的事物。第二课时寻觅春天目标1. 体验表达与交换的常用方式和基本要领。2. 熟识春季的一些特 , 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 。一、讲述目标本课制定 “寻觅春天 ”的计划,确定展现
3、春天特 的表达方式,并开端施行。二、制定计划1. 挑选钻研春天的合适标题。教师指示学生确定一个钻研主题。比如:春天有哪些正正在发生的改变?春天的气温怎样改变?春天 的种子怎样抽芽?等等。察看、实验、种植、瞧测等,都是相比实用的要领。童谣、绘画、瞧察日记、钻研报告等都可以利用。 有部分小组的主题可能分歧适探求,教师要援助他们变动为可行的活动。2. 填写书面计划 联合教材上的表格,教师指示学生绘制计划表。 填写具体的行径步骤。3. 分工 确定小组成员的职责。 预备质料。 日程安乐。三、施行计划各小组凭据本人的计划,开展实践钻研。分别进行察看、编写童谣、彩排舞蹈、绘画、实验等活动。 比如,指示学生收
4、罗、制作花的标本。(1)讲述:春天的花是很美丽的,假如我们把这些花收罗起来,夹正在书中,多好啊!书上这幅图 报告了我们收罗花和夹花的要领。( 2)要注重的事项: 不要采雄园里的花,可以采野花或家里养植的花。 收罗的花要完好,要带上一些枝叶。不要采虫咬过的花。 收罗春天的花后,把它们凭据开花日期的先后夹正在书页里。 夹花时,要把花的姿势摆好,放平,夹住,压一下。隔一二天,再把书打开瞧一瞧,夹的花不要与 书页粘连。第三课时讲述春天的故事目标 全面了解表达与交换的常用方式及其要领,并经过观点图指示学生主动总结,进步熟识。一、表达与交换教师指示学生展示前一阶段的钻研后果,举行 “春天的故事会 ”。 组
5、织学生分组交换,凭据表达与交换的差别方式,设想若干交换活动区域 ,分别展示本人的钻研后果。使学生了解多种表达与交换的方式,获得与春天相关的科学学问。 请求:把瞧点讲明确,卖真聆听别人的见解,积极参与交换活动。二、反思与评价1. 指示学生环抱 “谁挑选的表达与交换方式相比合适?谁表达的内容明确正确、抽象生动? ”展开谈论。2. 填写 “评议鉴定书 ”。三、总结 指示学生回纳综合大众的表达与交换方式,填写表达与交换方式观点图,总结表达与交换的常用方式及其要领,组成相比 零碎的熟识。四、活动延伸 开展 “季节信箱投递 ”活动,指示学生随时发觉各个季节的科学标题进行钻研,将钻研过程和结果用本 人擅长的
6、表达方式投向季节信箱,正在今后的学习中与大众一同交换。第二单元教学目标: 1能通过科普小报的形式来交流研究成果。2了解常见的天气现象。能够识别卫星云图、常用天气符号,学会收看电视天气预报。 3能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研究结果进行合理的猜测,并设计探究实验。教学用具: 风的成因演示器材:中国地图、香、蜡烛、火柴、玻璃罩、笔等;云的成因实验材料:广口瓶、小漏勺、冰块、温水;雨量器;科普小报制作材料 。第一课时 气象万千教学设计【目标】1. 了解气象的基本常识。2. 制定气象科普小报编辑计划。【 过程 】一、引入1. 谈话,确定主题,感受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关心天气。每年的 3 月 23 日是“世界气
7、象日 ”,这个日期与 我们有什么关系吗? 外星人友友 又 将与同学们一 起经历编写气象科普小报 的全过程, 我们来给他说说地球上的气象吧。师生举例:草船借箭、借东风、排涝抗旱等事例。讲述: 世界上有些地方没有冬天,终年炎热,挥汗如雨,人们不知道雪是什么模样。有些地方千里 冰雪,寒冷刺骨,人们住在冰块砌的屋内烤火取暖。有的时候,晴空万里,骄阳当头;有的时候,阴雨连绵, 寒风刺骨 。这说明了在现实社会中,了解天气的变化是多么重要,无论是人类的生产活动,还是 生活 学习, 无一不与天气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要了解每天或一段时间的天气情况,了解天气情况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交流:还有哪些人
8、比我们更加关心天气,为什么?(如渔民、旅客、农民、战士、建筑工人等。)结合教材P12,教师指导学生将其他学科与科学相结合,用儿歌、古诗等描述天气情况。2. 角色扮演 :呼风唤雨 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现象,请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说说自己对天气变化的感受。 以角色扮演的形式,通过姿体语言来表达同学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达到补充、巩固的目 的。二、明确目标 讲述: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是编写一份 气象科普小报 。1. 讨论内容 我们准备向外星朋友介绍什么? 讨论:全面比较地球上气象的种类, 筛选出一些典型的、常见的气象,并了解它们形成的基本原因。 确定气象科普小报的主要组成部分。2. 了解编辑科
9、普小报的一般流程(1)确定主题。根据教学要求、学生爱好或社会热点选择主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认知特点。(2)搜集素材。针对主题,有目的地通过实验、访谈、调查、查阅等方式,搜集相关信息,包括文 字记录、图片、表格等,并对搜集的素材进行必要的整理、选择。(3)排版编辑。要求做到版面生动活泼,图案新颖贴切,不出现科学性错误。(4)展示交流。展示自己制作的科普小报,互相参观学习,虚心听取修改意见,不断改进编辑水平。3. 计划与组织 编辑科普小报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涉及诸多的环节,所以,组织、准备程序十分重要。学生思考,提出自己的意见,参考教材P14,制定出书面的 编辑计划”。三、布置作业:学生课后
10、调查下一周的天气情况数据。 根据各组的计划,搜集相应资料。第二课时春风拂面 教学设计【目标】1. 会做模拟“风的形成”的实验。通过搜集资料和实验,了解风的成因。2. 能用 5 个以上的词汇来描述不同的风。【过程】1. 交流、提问( 1 )引导:友友所在的星球上可能没有风,这是很有可能的。所以,友友对风很好奇,“风”是一种地球常见的气象, 我们来向友友介绍 一下吧。(2) 交流:介绍不同类型的风。采用了教材上“找词语”这种形式, 要求能用 5 个以上的词汇 来描述不同的风 。通过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 判断使用的准确程度, 来体会地球上各种不同的风的特点, 以及它们与人类、环境的关系。(3)提问:
11、友友 问了许多问题,同时,同学们也可能有些不明白的地方,大家一起来填写“问题银行存折”吧。2. 假设、计划(1)教师帮助学生 确定一个感兴趣、 通过实验可能找到答案的问题 。如:风是怎么形成的?(2)作出自己的假设性解释。(3)制定研究计划,准备验证这个假设性解释的正确性。3. 验证性实验(1)观察 P17 实验箱,介绍实验箱的构造和实验方法。(2)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3)提问:在模拟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点燃蜡烛前线香的烟是怎样流动的?点燃蜡烛后线 香的烟流动的路径又发生什么变化?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如下要点:蜡烛燃烧的热量使 南方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上升从烟囱排出
12、; 南方的 空气变少,压力变小,冷空气从左箱 北方的 孔流人补充,向南方移动,然后又受热上升 形成空气流动,产生一股小风,这股风的动力就是蜡烛燃烧的热量。)(4) 小结:是蜡烛燃烧的热量使空气流动成风的。4. 研究自然界的风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1 )提问:自然界里的风是什么力量产生的?是人力、电力、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2) 思考并讨论:根据刚才做的模拟实验,想一想自然界里是否有类似的情况?实验表明:由于 不同地区的温度差异,导致空气受热程度不同,热的空气会上升,冷的空气会下沉并向低气压区移动,空 气的移动就形成了风。(3) 小结: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表面各处的气温都不相同,气温较高的地方,空
13、气就会变轻上升, 气温较低的地方,冷空气就流向了气温高的地方补充,这样空气不断流动,也就形成了风。归根到底,推动地球上的大气流动成风的能量来自太阳。5.结束语 讲述:风的种类中包含有 “龙卷风”,它威力无穷,甚至可以将人卷上天空, 友友和四个小主人公就一 不小心被龙卷风卷上了云端,他们在云里头有什么奇遇呢,且待下一课的学习。第三四课时 漫步云端教学设计【目标】1. 会观察云量, 能用饼形图来表示统计结果。2. 会用模拟实验来解释云的成因。【过程】一、观察与提问讲述: 友友和四个小主人公被卷到云端,待静下心来,发现除了腾云驾雾的感觉外,云本身也有好 多值得研究的地方。提问:友友就提出了“云是怎样
14、形成的”云“是怎样变成雨的 ”等问题,同学们也会有更多的问题, 先把 它们记录在“问题银行”中,大家要一起来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二、计划与组织指导:同学们选择一个问题或知识点作为研究目标, 制定一份简单的研究计划, 做好小组成员分工。三、实施计划按照计划好的步骤,采用合适的方法,搜集必要的事实和证据,再整理这些信息,形成最后的结论。 不同的小组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开展研究。1. 搜集资料 。教材以“知识链接”的形式呈现了一个案例,告诉同学们关于云的形成的知识,以及云 与雾的相同与不同。除了文字资料,图片等也是常用的资料类型。2. 观察与测量 。通过亲历观察、测量云量的活动,搜集数据 。a. 提
15、问: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对云量的观察。那么,这 些不同的天气状况是怎样来划分的呢?b. 介绍方法: 阅读教材 P20 图片,把天空当成一个圆,平均分成 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 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c. 室外观察:观察天空中的云量 、云的高度和云的形 、在观察云的过程中, 将结果记录下来, 以统计表的形式进行整理,并采用 “饼形图”的形式来辅助表达活动结论。4. 设计一实验, 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同学们可以在回忆的基础上自主设计和进行实验。四、讨论:除了以上问题,还准备在科普小报上介绍哪些关于云的知识呢?五、拓展活动: P22
16、 测量雨量个实验,来演示云雾的形成。 结合三年级时已经做 过的类第五六课 时天气预报教学设计【目标】1. 知道天气预报的流程。2. 了解预报天气的常用简单方法,能坚持长期的天气预报活动。3. 能制作“气象科普小报”。【过程】一、趣味阅读1. 阅读: P23 连环画“下雨了” 。2. 讨论: 下雨前的 有哪些 常见现象 ? 如:空气闷、龟壳上凝结的水、燕子低飞、乌云等。3. 讲述: 天气预报 。 大家经常看(或听)天气预报吗?你为什要看(或听)天气预报呢?(从天气 预报中可以知道未来天气的变化,我们就可以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带雨具等等。 )除了同学所说的以外,由于天气变化, 影 响着生产、交通
17、等很多部门的活动,所以天气预报对于几 乎所有的人都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有关天气预报的知识,并且掌握正确收看(或收听)天 气预报的方法。4. 讨论: 天气预报在生产、生活和其他领域 有哪些 重要意义 ?二、讨论与交流1. 提问: 还有哪 些事物和现象也可以用来预报天气呢?2. 举例: 除了上面提到的现象外,一些动物、植物,包括人也能感觉到天气变化并做出反应。 请 同 学们列举 5 个以上 “天气变化影响生物行为 ”的例子。3. 图片分析讲述: P24 教材上的图片,基本说明了天气预报的出台过程,大致可以把这些过程划分成 “搜集信息 处理信息传递信息 ”三个环节。同学们要在预报是一项十
18、分复杂的工作,国家为此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三、长期测量讲述: 同学们可不可以预报天气呢?是可以的。除了利用身体的感觉器官来预报天气变化外,使用 工具可以使我们的预报更准确。讨论 :我们 准备预报哪几种气象?如何比较准确地预报天气?阅读:P27,气象谚语是人们长时期观测的总结,很帮助我们预报天气。我们还知道哪些气象谚语?计划: 分小组, 准备 进行中长期的测量、预报工作。这种活动是有相当难度的,坚持、认真、责 任心是做好长期测量的必要保证。在一定的时候,教师 将 检查同学们的工作进度和质量, 请大家 定期整理搜集到的信息,以备将来 制作科普小报时使用。四、制作科普小报讲述
19、: 前面的活动通过搜集资料、观测实验等方式,掌握了大量关于气象的信息,现在到了完成本 单元目标的时候了。怎样才算是一份好的气象科普小报 呢?请同学们阅读 教材提供 的 三点标准,同学们还可以在 讨论的基础上修改,甚至制定出量化评价表,然后,依照标准的要求开始编辑工作。编辑工作需要大约一节课的时间,制作完毕,大家根据事先制定的标准进行评价,并把小报贴在教室 外面的橱窗里,展示同学们的劳动成果,丰富其他同学的气象知识,接受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五、单元评价组织同学们对本单元的活动进行回顾, 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学生的活动:1. 能积极参与 制作气象小报 的过程 , 能与小组成员和其他人愉快合作,共同完成
20、探究活动。2. 会收集、整理、查阅资料。 能用科普小报的形式表达和传递自己的天气预报信息。3. 能长期坚持 测量天气现象。掌握简单的气象预报常 识并对未来气象进行预报。六、作业完成P28 '挑战自我”知道图片含义的基础上,整体理解天气预报的流程。第三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表达与交流展示电动玩具的魅力,激发探究的欲望。2、通过拆装玩具,了解玩具的内部的构造,奠定创作的基础。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对电动玩具的兴趣。通过对电动玩具内部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动手操作 中有甩发现,为下一课电磁铁的研究埋下伏笔。教学过程1、在上一节课结束时,谈话引入。 小时候,我们玩过过各种玩具,甚至有的
21、同学现在还保存着许多玩具,还在玩玩具,是吗?谁有电动 玩具,请举手示意一下。喜欢电动玩具吗?谁能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电动玩具。好,下节课,我们将学习新的单元玩具总动员 。希望大家能把自己喜欢的电动玩具或已经损坏的 电动玩具带到学校来,我们共同来探究一下玩具里的奥妙好吗?2、组内演示、交流带来的电动玩具。 上节课,老师希望大家带来一些自己喜欢的电动玩具或已经损坏的电动玩具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起 探讨研究,谁带来了请举手。好,下面请各小组的同学先在组内交流、演示自己带来的电动玩具,讲一讲 发生在这些电动玩具上的小故事。 5分钟后, 各组选出最有趣的电动玩具, 在全班给同学们演示或讲解吗?3、各小组将
22、选出的电动玩具在全班展示,并猜想玩具里的奥秘。 每个展示的同学要先介绍自己的电动玩具叫什么名字,它是怎样操作的,会做什么动作,有什么奇妙 的地方,然后再进行演示。同学们在观看的过程中要猜想一下,它里面是怎样构造的,为什么那样奇妙。谁能猜想出哪种玩具里面的构造,或已经知道哪种玩具里面的构造,请上讲台来给同学们讲解一下, 好吗?4、实验与记录 他们的猜想对吗?玩具里面到底有什么奥秘,想打开研究一下吗?如果是坏玩具,你想知道里面哪个 地方坏了吗?在打开之前请注意以下几点: (1)、如果是没有损坏的玩具,要尽量避免损坏玩具的零部件, 如果拆的过程中不小心,可能会把玩具拆坏。希望玩具的主人有心理准备。(
23、 2)、拆装玩具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它的结构,并做好记录。 ( 3)、注意安全,镊子、螺丝刀等工具比较尖利,避免被扎伤。电烙铁的以 热部分非常热,要放在支架上,不要触摸,也不要烫伤其它物品。( 4)、最好是拆开、装好一个玩具后,再拆开另一个玩具避免零件混乱。装好后,要仔细检查桌子上有没有遗漏的零件,要及时重新装好。能做 到吗?学生分组拆装与记录,教师要巡回指导。5、整理与分析 刚才大家拆装了喜欢的玩具,探究了其中的奥秘。下面请各组整理一下自己小组的拆装记录,分析一 下它的动力装置是什么,它们是怎样工作的。刚才同学们猜想对吗?哪些猜对了,哪些没有猜对?小组之 间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小组的探究结果。6、哪
24、个同学能说一说刚才拆装玩具的收获?谁知道电动玩具的动力装置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发出声 音,会唱 同的歌曲,会发出彩色的光芒?教师讲解:电动玩具里面都有一个电机,它通过导线和电池一起组成一个电路。接通开头,电机的转 动轴就开始转动,转动轴能通过齿轮、连动杆带动玩具动起来。有些玩具里面安装了小灯泡、小喇叭,它 们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光、声音等。电动玩具里面装有不同的集成电路,哪些歌曲、彩光都是靠集成电路控 制的。7、刚才有同学把坏的玩具修好了吧?课下,可以仔细研究一下自己的坏玩具,究竟是哪里坏了,能 不能修好。如果修不好,它的哪些部件还是有用的,可以当作配件去修理其它玩具。8、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节
25、课我们将研究小电动机里面奥秘。如果你有旧的电动机或坏玩具的 电动机请带到学校来,我们一起研究。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定性地了解电磁铁的构成和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2、知道电能产生磁,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应用。教学重点 由学生对通电后小电机为什么转动的强烈兴趣引人,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提问、猜想与验证发现通电线 圈具有磁性,进而认识电磁铁,研究电磁铁。教学过程 1、学生交流对小电机已有的了解。小电机是电动玩具的主要动力装置,谁能说一下你对小电机有多 少了解。看来有些同学已经对小电机有了一些了解,知道电池装反了,电机会倒转,小电机里面有磁铁。2、观察小电机的内部结构,提出问题,
26、进行研究。(1) 、想探究一下小电机通电后为什么会转吗?让我们打开小电机看看里面的结构吧。打开小电机要注意以下几点:A、小电机的拆装难度比较大,很容易拆坏,最好使用无法修好的玩具中的小电机。E、小电机的后盖和外壳的连接处要用最小的平口螺丝刀撬开,螺丝刀口比较尖锐,要注意安全。C、拆装时 要仔细观察后盖和外壳的安装位置,以便安装时水会装反。D、小电机里面有钢丝卡件取出时用钳子夹紧,注意不要让它弹出丢失。(2) 、谁能说一下小电机里面有什么构造?对小电机里面的构造谁发现有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产 生的问题有:小电机里面的磁铁起什么作用?小电机里面的电线为什么要绕成一圈一圈的?小电机里面为 什么绕成三
27、组?小电机里面为什么要用磁铁?)(3) 、同学们的问题有很多,但其中基本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小电机里面的电线为什么要绕成一圈一圈的? ”和小电机里面为什么要用磁铁? ”这两个问题上, 关于这两个问题请各组同学讨论一下, 作出自己 的猜想。然后利用材料超市里的材料进行研究。(4) 、学生汇报。学生汇报后教师小结:通过探究大家发现,线圈通电后像磁铁一样有了磁性,如 果在线圈中间加有铁芯,磁性就会更强。它的磁性是因为通电产生的,所以我们把这种中间插有铁芯的线 圈叫做电磁铁。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创新能力。2、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精神。3、互相交流,对别的小组作品的制作过程和结
28、果进行评价。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的灵感,发现已有电动玩具的不足,或把几种玩具的优点集中在一起,或创作自己的电动玩 具作品。在制作过程中要做好记录,为信息发布会做好准备。教学过程 本课分三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是出示比赛通知, 使同学们明确要求。 然后集思广益, 进行初步的设计, 第二部分是课外制作,教师要关于学生的制作过程,及时了解制作过程,帮助做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 的困难。第三部分评选小组代表作品,让学生充分做好信息发布会的准备。(1) 、出示比赛通知。可仿教材中的 “通过”以科学老师的身份拟写一份比赛通知。(2) 、组织发动各小组讨论一下计划创作一个什么样的电动玩具,让学生交流各自的创意和
29、设想,然 后确立一种或几种方案。(3) 、各小组把最终确立的方案用图画加简单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然后商量一个制作方案,小组同 学进行分工,收集材料,进行制作。(4) 、制作过程应在课外进行。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制作进度,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一 切困难,尽量让每个小组都能拿出自己的创作。(5) 、各小组都制作了自己的电动玩具,下面请各小组同学在小组内展示、介绍、交流自己设计制作 的电动玩具,然后通过民主评议的方式从中选出一件优秀作品代表本小组参加全班比赛。如果是小组同学 共同的作品要把每个人制作的资料收集在一起,做好信息发布会的准备工作。第四单元【教学内容】 “废物”知多少 (第一课时
30、) 【教材位置】大象版小学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变废为宝第一课【教材分析】在本册教材以 “表达与交流 ”为主探究过程能力培养目标(一级目标) 。同时培养和训练其他探究能力, 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后,学会交流自己的 探究过程,表达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变废为宝是本册教材的第四单元,也是综合探究活动的第三单元。由“废物”知多少、 废物不废、 “变废为宝 ”研究交流会三个紧密联系的活动内容构成。本单元仍是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具体培养的二级目标是 “能在活动的基础上写出完整的调查报告物质世界与生命世界同样五光十色,其中蕴涵着丰富多彩、
31、令人惊奇的科学现象和科学问题。垃圾是 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物质,人们习惯称之为“废物 ”。本单元就是围绕这些废物开展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换个角度研究和认识这些熟视无睹的废物, 通过亲历调查家里或校园内丢弃废物的种类、质量、 处理方法,调查废物的再利用,写出调查研究报告,参加形式多样的 “变废为宝 ”研究交流会等探究活动,反复锻炼表 达与交流的能力,自主地了解废物的可利用价值,了解处理废物的一些方法,认识保护资源的重要性,意 识到物质的利用会给环境带来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学生通过经历本单元的探究活动过程,在活动的基础上 写出完整的调查报告,有利于增进学生对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解,有利于进一步
32、培养学生的科 学素养,这是一次有意义的科学探究之旅。本单元是在前三个单元基础上继续推进表达与交流能力培养,重点指导学生在活动的基础上写出完整 的调查报告。教材遵循两个规律,一是引领学生经历过程,二是循序渐进。从本单元教材设计的整体看, 三个活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过程,确定调查活动主题 制定调查研究计划 实施调查活动,搜集数据资料,做好记录 整理和分析调查结果 完成调查报告 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可 以看成一个循环过程。为了有效地指导和培养学生写出完整的调查报告,教材创设了两次调查活动,并且 在要求方面有明显的训练层次。 “废物 ”知多少是本单元的开始,其中关于废物的种类、质
33、量、处理方法 的调查活动,教材设计放大了指导过程,而且用方法提示的形式比较细致地指导学生如何写出调查报告; 废物不废中,设计了对废物再利用的调查,教材则淡化指导过程,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与主动发展,这 样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在本课教学中着重要把握好训练的层次,做到扶放适度。对于废物的种类、质量、处理方法的调查活 动,强调细化写调查报告的指导过程,【教学目标】(1)了解我们周围的废物处理方法。(2)培养学生的有效倾听与交流的能力;(3)完成对废物的种类、质量、处理方法的调查活动,做好调查的计划与准备工作。( 4 )意识到物质的利用会给环境带来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人对环境负有责任。【教学重
34、难点】 通过讨论活动,指导学生制定周详、具体、可行的调查计划。【教学准备】准备相关的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1.教师出示图片:郑州一日的垃圾量。2.请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感想。3.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地引入 “废物 ”这一话题,引导他们体会到废物就在我们周围,并且数量很大, 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二、回顾交流。1.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 “废物 ”有哪些,是怎样处理的。2.请学生把日常生活中见过或听过的废物名称、处理方法填在“小科学家记录本 ”上。3. 组织大家一起来交流。引领学生从“材料 ”的角度,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废物,关注废物的处理,体验到保护环境和资源的重要性。三、讨论与交流
35、1.引导学生针对这一内容深入地开展研究活动,经历调查与研究的过程。 组织学生讨论:要详细了解废物的种类、质量和处理方法,我们应采取什么方法进行研究? 2.小组分组讨论:怎样开展调查活动。调查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在调查研究前应做好哪些准备?调查人员的分工, 具体的实施步骤, 搜集和3. 表达与交流:调查研究计划。 内容包括:确定调查主题,选择调查范围和对象,整理事实材料(表格的设计),表达与交流的方式(完成调查报告) 4指导学生设计调查用表格板书设计:4.1废物”知多少(一)调查主题调查地点调查时间调查准备调查步骤注意事项第五单元微生物的危害 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亲身经历,知道常见的有害微生物。
36、2、了解有害微生物是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3、知道怎样才能与微生物和平共处。教学重点:寻找微生物危害的证据,讨论并思考与微生物和平共处的措施。教学过程1、交流曾经遭受微生物危害的亲身经历,并调查影响我们生活的微生物(主要是病毒)种类,教材上探探感冒后,回忆一段痛苦的经历。 相信人人都会有类似的遭遇或经历。课堂上,要抓住这一典型事例,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比如,被狗咬伤后打狂犬疫苗,是为了预防狂犬病;长痄腮,要与同学隔离,等痊愈 后再上学,目的是避免把病毒传染经给其他同学;等等。有了这样的切身经历,再引导学生获得相关事实 与证据,学生的思路就打开了。降了教材上有的流感病毒、病菌、大肠杆菌之外,学生还会
37、找到各种各样 的证据。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填写常见致病微生物调查表,学生一定会得心应手。2、 知道怎样与微生物和平共处,避免不应有的危害。2003年惊心动魄的“非典” ,2004年春天肆虐 的禽流感发生在学生眼前的一个个高新科技领域的真实事件走进了教材,体现了强烈的生活和时代气息,通过这样一个个鲜活的事例,给学生留下一个讨论与思考的空间。既然微生物这样防不胜防,并且我 们与微生物拥有共同的生活环境,那么怎样才能与微生物和平共处呢?“接种疫苗,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身体健康。”这只是与微生物和平共处的两个方面,还有有效的措施,如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等。第六单元我像谁
38、、 设计理念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 的主要途径。科学课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 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我像谁一课的研究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的学习情境,引领学生经历调查整理、分析 比较、表达与交流的科学学习过程,使学生乐于与别人合作,乐于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让学生带着问 题走进科学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出科学课堂,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探究的机会,主动学习知识、探究 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
39、。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领者、参与者,弓I 领学生参与探究、亲历过程,善于表达与交流,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对学生 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本课的学习,学生对遗传 和变异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又不满足于已有知识,他们渴望探究更多的秘密。他们主动查阅资料,既培 养学生自主能力,又为以后的学习积累素材,同时也促使课内学习向课外延伸。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知道人的许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2)让学生了解遗传与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3)学会与别人交流,善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过程与方法(1)引领学生经历调查、
40、比较、分析与交流的科学学习过程。(2)使学生知道调查、比较和分析也是学习的一种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调查观察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2)、引领学生体验发现的喜悦,在交流中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见解,增强自信。三、教学准备(1)每位学生准备一张全家福照片; (2)课前调查家庭成员的主要特征,找出自己的相貌特征与谁相似,哪些特征与他们不像。四、课堂教学 师:我们已经知道每个人的相貌都不同,课前我们对家庭成员的主要特征做了调查。说说你是怎样完 成调查任务的?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都出色地完成了调查任务,让我们用掌声祝贺自己出色的表现。 师:谁来把调查的发现给大家交流一下。师:同学们都从不同的方面对家庭成员的特征进行了调查和观察,请你们把这些调查记录整理一下, 看看能有什么有趣的发现?完成自己的家庭成员特征调查报告 。待会儿和大家一起交流。(学生整理调查记录,填写家庭成员特征调查报告 。) 师:请把你的家庭成员特征调查报告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让大家也分享你的发现。 师:在家庭成员特征的调查与整理过程中,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师:同学们发现了许多的问题,可能没有弄明白。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能不能发现其中的规律?请 你们从调查结果中选取一两个比较明显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看看自己的特征与哪些成员相似?与哪些 成员有差异?小组进行研究。(学生四人一组进行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密铺》(教案)2024-2025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2 观察物体-青岛版(五年制)
- 2025年汽车美容员工合同模板
- 2025年学习雷锋精神62周年主题活动方案 (汇编3份)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阅读分享课《灰尘的旅行》 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期末检测(二)2022-2023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部编版)
- 《第5课 网上搜索》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四年级下册
- 2024年UV无影胶水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度夫妻财产共管与家庭责任分担协议
- 2025年度影视演员安全防护与保险赔偿合同
- 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件-我与蔬菜交朋友-全国通(41张)
- 血型与输血检验-临床输血(临床检验课件)
- 按摩师培训协议书
- 落地式脚手架安全技术措施
- 开心麻花《白蛇前传》剧本
- 常州市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 中职物理课件
- 分子生物学课件:绪论-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
- 光伏支架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完整
- 波普解析PPT质谱教案资料
- YS/T 431-2000铝及铝合金彩色涂层板、带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