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年级二班经典诵读班级活动计划指导思想遵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提高我班学生文学修养,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拓宽语文学习天地。一、 诵读目录弟子规三字经诗经(关雎)论语一篇二、 指导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2、具体目标(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3)提升语文水平,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
2、常识等各方面的素养。三、 指导措施(一)营造氛围利用黑板报等大力宣传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每周黑板上写诗文、警句或名言。每日一诵( 35分钟)形成常规。(二)用好 “课程 ”。1、语文阅读课。本学期利用几分钟作为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时间,各班每周以经典诵读课为载体,做好诵读工作。2、校本、地方等活动课。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与校本、地方课、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三)注意学科整合。1、音乐学科与诗文诵读的整合。音乐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寻找或自编教学内容,将诗文诵读与音乐融为一体。研究课:音乐中的古诗词。2、美术学科与诗文诵读的结合。给经典诗文配画,应成为美术教学中探索学科整合的一条
3、途径。研究课:诗配画。3、其他学科,如品德、科学等亦可探索与诗文诵读的相关整合。四、具体安排(一)活动开展(1)“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师带生,生带生。(2)形式多样的读念:全班齐念、分组念、个别念、接龙念、默念 ,想方法多听多念。并非完全不要理解,了解内容大概即可。只要自然地熟读,而后从中获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 3)每日在校读 10分钟。在学校由老师(以语文老师为主,不限于语文老师)利用经典诵读课、课间背诵。也可以在每节课前由班干部带领读。( 5)回家后,再由家长带动诵读 10分钟。(二)活动评价1、开展班级 “诵读争星 ”评比活动。( 1)将 “我会背的诗 ”记录下来,比一比,看谁背得多。( 2)组织学生自评,由学生从诵读数量与质量两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3)组织学生互评,通过检查古诗记录本,抽背古诗,给对方评出相应等级。( 4)家长评价,由家长根据孩子诵读情况评出相应等级。( 5)教师评价,教师综合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以及学生的动机兴趣、活动表现综合评定,填写数。(6)评选班级 “诵读之星 ”。2、评选 “诵读大王 ”、“诵读能手 ”。( 1)在班级中开展赛诗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费贷款购车合同(3篇)
- 2025年棉花加工成套设备项目合作计划书
- 理财顾问实习报告范文
- 2025年饲料营养型添加剂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特种丝制品项目合作计划书
- 教育技术终身学习的助推器
- 2025年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物理高二下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智慧城市管理与服务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 国际合作在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中的贡献
- 专题04 读后续写精彩结尾及主题升华仿写(测试)原卷版-2025年高考英语二轮复习
- 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网络空间发挥作用研究
- 2025年云南省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
- 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及应用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化妆初期培训课件
- 2025年东航食品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公司业绩考核管理制度
- 餐厅运营与管理制度
- DB31/T 908-2018地理标志产品松江大米
- 2025届云南省昆明盘龙区联考七下数学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企业海关AEO认证流程优化与通关效率提升策略
- 燃气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