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气象公园评价指标》编制说明_第1页
《国家气象公园评价指标》编制说明_第2页
《国家气象公园评价指标》编制说明_第3页
《国家气象公园评价指标》编制说明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气象行业标准国家气象公园评价指标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本标准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技术委员会(SAC/TC 345)提出并归口。2019 年 9 月30 日,在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关于下达2020 年气象行业标准制修订及预研究项目计划的通知(气法函 201958号)中,国家气象公园评价指标被项目列入中国气象局2020年度气象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项目编号:QX/T-2020-20 。2.起草单位与协作单位本标准的主持单位为安徽省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参与单位有中国旅游研究院、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3. 主要工作过程主要工作过程包括资料收集与整理阶段、方案研究与制定阶段、编制与征求意见阶

2、段等。( 1) 2019 年以前的工作基础。 2018 年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印发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管理办法(中气协发 2018 3 号),正式启动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工作。本项目主要人员编制了国家气象公园评价指标文稿,并且作为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管理办法的附件发布,并且在2019 年安徽黄山、重庆三峡、浙江丽水3 地国家气象公园试点评价中得到应用。( 2)行业标准申报立项阶段。 2019 年 1-3 月成立国家气象公园评价指标行业标准起草小组,基于前期的文稿,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且广泛查阅文件、文献,且形成行业标准的编制框架,并且在2019 年 4 月进行行业标准的申报,10 月标准

3、获得正式立项,标准编号QX/T-2020-20 。( 3)标准征求意见稿的编制阶段。 2019 年年底,根据资料收集阶段的收获以及确定的目标要求,标准起草小组对具体的内容进行了讨论和研究,期间系统研究了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 国家水利风景区等现行自然保护地的评价方式,以及查阅相关的理论体系文献,对标准草案进行了修改完善。2020 年上半年,标准起草组组织多次小组会议,对标准再次集中修改, 并且组织了专家咨询,其中 4 月上旬在黄山风景区防灾减灾中心召开国家气象公园评价指标咨询会,邀请黄山风景区管理、旅游、气象等方面的专家参会,专家就评价指标、 分值分配及评价方法的客观定量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4、,随后编制组召开了两次编写1组讨论会,结合专家意见进行修改。2020 年 5 月编制小组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和标准编制说明,6 月编制小组网上提交本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单位和专家建议名单。4. 主要起草人及所做的工作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有杨彬、吴普、江春、吴丹娃、丁国香、罗艳、钟亦鸣、姚叶青、侍永乐、褚荣浩,其分工如下:杨 彬:项目负责人,主要负责标准的框架设计,评价项目的构建,执笔标准申报稿、征求意见稿等标准文本的编写,编制说明等编写。吴 普:主要参加人,负责评价指标的设计、评价细则的构建,参与标准框架、评价项目的设计。江 春:主要参加人,负责标准的申报、评价指标的设计、评价细则的

5、构建,评价分值的设计,标准申报稿、征求意见稿等标准文本的编写。吴丹娃:参与评价内容及评价细则设计、评价分值的设计,参与征求意见稿修改工作。丁国香:参与标准申报稿、征求意见稿等标准文本的编写,评价指标分值的确定,评价细则的设计,等级的划分。罗艳:参与征求意见稿修改工作,评价指标、评价细则的设计。钟亦鸣:参与征求意见稿修改工作,评价指标、评价细则的设计。姚叶青:参与征求意见稿修改工作,评价指标、评价细则的设计。侍永乐:参与征求意见稿修改工作,编制说明的撰写。褚荣浩:参与征求意见稿修改工作,文献资料的查询整理。二、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确定的依据1. 编制原则本标准的编制从实际需求出发,遵从科学性、适用

6、性、可操作性、协调性原则。( 1)科学性本标准编制过程中充分借鉴和参考了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 国家水利风景区等运行成熟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评价方法、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指标的结构、框架、形式,并且参考了自然资源、 旅游资源等资源评价理论体系,综合考虑了国家气象公园申报地气象旅游资源情况、 管理情况、开发利用条件等要素,编制了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设计做到科学性和规范性相结合。( 2)适用性本标准涉及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规定了国家气象公园评价内容、评价方2法,适用于对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申报地基本条件的评价, 也适用于对国家气象公园试点的申报、建设工作的指导。( 3)可操作性在标准起草

7、过程中综合考量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工作现状和实际使用需求,也吸纳了安徽黄山、 重庆三峡、 浙江丽水等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并且与具体的国家气象公园建设地联系,探讨、验证相关指标可获得性以及实际应用的可操作性。( 4)协调性本标准遵从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管理办法对国家气象公园的概念、内涵的界定,是在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管理办法基础上,在收集已有的研究成果、查阅大量资料、征求多方意见后, 在综合考虑各方面需求和意见的基础上, 对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申报地评价内容、 指标体系的结构、 细节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 与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相关工作协调、统一。2. 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

8、本标准规定了标准适用于对申报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地区基本条件的评价,也适用于对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的指导,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范围、术语定义、国家气象公园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以及评价细则等。( 1)范围标准规定了国家气象公园评价内容、评价方法, 适用于对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申报地基本条件的评价。( 2)术语定义对国家气象公园、气象旅游资源两个术语进行了定义,定义时主要参照了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管理办法、气象旅游资源分类编码(T/CMSA 0002-2016 )。( 3)评价内容及确定依据本标准设计的国家气象公园评价内容包括气象旅游资源评价、开发条件评价、管理条件评价 3 个方面内容, 其中气象

9、旅游资源评价包括天气景观资源、气候环境资源、 人文气象资源的评价及对风景资源组合的评价;开发条件评价包括对区位条件、交通条件、 配套设施、区域整体性的评价;管理条件评价包括对环境保护、组织管理、 气象公园规划和安全保障的评价。具体的内容确定上重点参考了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管理办法(中气协发20183 号)、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 SL 300-2013 )、气象旅游资源分类编码(T/CMSA30002-2016 )、气象旅游资源评价 ( T/CMSA0002-2016 )等文件、规范,引用、改进了部分评价内容和评价项目。( 4)评价方法及确定依据评价方法主要规定了评价指标与赋分、分值计算、等级划

10、分3 部分内容。在评价指标与赋分部分, 按照国家气象公园的评价内容,对应的设计了评价项目,针对每个评价项目又设计了评价具体指标,然后对每个评价指标依据重要程度赋予具体的分值,最终形成3 方面内容、 12 个方面的评价项目共27 项评价指标的国家气象公园评价指标体系,总分200 分。具体的内容确定上主要参考了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管理办法(中气协发20183 号)、国家地质公园评价指标、国家矿山公园评价指标等文件以及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 SL 300-2013 )、气象旅游资源分类编码( T/CMSA 0002-2016 )、气象旅游资源评价( T/CMSA 0002-2016 )等标准。各指标项

11、分值确定上,每块内容所占分值参考的是现有国家地质公园评价指标、国家矿山公园评价指标 、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 SL 300-2013 )等相关部门、同性质工作的成熟的评价技术文件,继承了其在资源、开发利用条件评价、管理评价等分值所占比例,对每个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项分值确定主要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来确定,并且召开专家咨询会对相关指标分值优化微调。标准中给出了评价总分的计算方法,结合评价总分划定了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条件的 4 个级别。( 5)评价细则及确定依据评价细则是对每个指标项打分的依据。标准针对27 项评价指标,设计了每项指标的所达到的条件及对应的分值区间,以便于对拟开展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

12、地区进行评价、打分。指标项所达到的条件根据前期的调查、申报地的基本情况以及前期试点评价的经验,部分参考了国家地质公园评价指标 、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 ( SL 300-2013 )等外部门文件,对应的分值区间的确定主要采用的是平均值法。3. 新旧标准水平的对比无。三、主要验证综述报告,预期的经济效果1. 主要试验验证情况本标准整体上是在2018 年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印发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管理办法(中气协发 2018 3 号)附件国家气象公园评价指标文稿基础上的补充和优化,以前4的国家气象公园评价指标体系已经在安徽黄山风景区、重庆三峡地区以及浙江丽水市国家气象公园建设申报评审中进行了应用,基本能满

13、足工作需要。本标准保留前期标准的项目,并且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优化、完善, 针对具体评价过程中发现的不足, 又补充了部分评价项目和评价内容。 征求意见稿编制完成后, 起草小组按照标准内容, 结合前期安徽黄山风景区、 重庆三峡地区、 浙江丽水等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地区前期的申报材料, 对各申报地区的基本条件进行打分, 打分的结果与实际的情况基本相符,得到了预期的效果,表明本标准具有可行性。2.预期的经济效果本标准的制定、 发布和实施, 为国家气象公园申报地区进行量化评价提供参考,将使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工作更加的科学和规范、公平、公正。四、采用国际(国外)标准情况1.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本标准为自主研制标准,未采用国际标准。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本标准遵循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法律,符合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规定,与其他相关的强制性标准无冲突。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无。七、作为强制性标准或者推荐性标准的建议建议此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