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提升练习班级:_ 姓名:_1. 古诗阅读。春夜细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知_ 乃_ 晓_ 潜_2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春雨怎样的特点?_3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诗人运用拟人手法,春雨仿佛知道节气,应时而来。B.中间四句,诗人分别以听觉和视觉落笔,写出了“好雨”润物之功,诗人爱雨之情。C.最后两句,诗人没有想到雨后晨景:雨
2、过天晴,成都城中处处落英缤纷。D.“喜”字是全诗的诗眼,写出了诗人对雨的喜爱之情。2. 阅读宋词,完成练习。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注释:吟啸:吟咏长啸。芒鞋:草鞋。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料峭:微寒的样子。向来:方才。萧瑟:风吹雨落的声音。也无风雨也无睛:意思是风雨天气和晴朗的天气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一方面渲染出雨骤
3、风狂,另一方面“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B.“竹杖芒鞋轻胜马”写出了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冒雨,从容前行的豪迈与喜悦C.“一蓑烟雨”既指自己身处风雨之中,也象征着所经历的人生风雨、政治风雨,“任平生”写出了词人面对各种风雨的无所畏惧,体现了他坚强、乐观的精神D.“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传达出词人对万物失去兴趣、心灰意冷的情绪2本词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所作,从中你能读出他怎样的人生态度?说说理由。_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前两句诗是诗人所_,短短的十个字,现在看来,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景,后两句是诗人所(想),要想看到
4、最远方,就得登上更高一层楼。2_这两句诗现在被人用来鼓励别人积极向上、不断努力。请你写出其他的激励人们的诗句_。4. 古诗阅读。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这首诗中写到了庭院、_、树、鸦、露珠和_等景物。2下面赏析不正确的是()A.前两句诗描写的是赏月的环境。B.诗句中没有“月”字,却暗含着月色,“地白”二字给人以澄静空明之感。C.“冷露无声湿桂花”写出了中秋之夜的繁华热闹场景。5.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正月十五日夜唐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5、。(1)暗尘:_ (2)逐人:_(3)游妓:_ (4)金吾:_2“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描写了什么景物?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_3“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_4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5请你写两句描写元宵节的古诗句。_6. 读古诗,完成练习。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几时休:_熏:_醉:_2对画线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句诗描写了杭州的美景和繁华,体现了诗人对杭州的
6、喜爱及赞美之情。B.景物描写,体现出杭州的美丽。C.这两句诗是对统治者糜烂生活的直接描绘,表达作者对他们醉生梦死生活的讽刺。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_7. 古诗文阅读。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1这首诗的作者是 _( 朝代 )诗人_ 。2找出本诗中的两个成语_、_。塞下曲六首(其一)唐 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1诗中的“楼兰”指的是( )A.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B.唐朝时的一个楼台
7、。C.一个人名。D.一个地名。2请将“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一句翻译成白话文: _。3找出古代出征敲击钲、鼓的句子:_。4这首诗第一句:“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五月正值盛夏,为什么还会有雪有寒?_5你还知道李白其他的诗吗?把它们写下来吧。_灭 胡 曲唐 岑参都护新灭胡,士马气亦粗。萧条虏尘净,突兀天山孤。1对“萧条虏尘净,突兀天山孤”中的“净”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叙说敌人被消灭干净,边塞十分安宁。B.叙说消灭敌人的场景。C.饱含着对胜利的喜悦。D.饱含着对艰苦征战的回味。2“都护新灭胡,士马气亦粗”的意思
8、是:_3全诗通过_和 _,表现了_。4概括全诗主要内容。_8.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月下独酌(节选)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1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_2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9.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1解释下列字词。爱:_ 出没:_风波:_品读诗句,完成练习。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2“往来”的意思是_,这个词写出了江岸上_的景象。3下列加
9、点的“但”字与诗句中的“但”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小明说再也不会撒谎了,但愿如此B.戍守边防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战士们没有一个叫苦的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4展开想象,描绘诗句所表现的画面。_5诗人希望通过诗句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使其明白_的道理,表达了诗人对“_”的规劝。6课文综合回顾江上渔者是_代诗人_所写,这首诗通过反映_,表现了诗人_之情,这正如岳阳楼记里所写的“_,_”一样。10. 课内阅读。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第一句中的“地白”、“树栖鸦”分别从_觉和_觉的角度来写景的,“树栖鸦”巧妙地烘托了月夜的_。2“冷
10、落无声湿桂花”中的“冷”表现了诗人_的心境;“桂花”既指庭中的桂花,又让人联想到_。3如果把“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字改成“在”,行不行?为什么?_11. 课内语段赏析。日照_生_,遥看_。_直下_,疑是_。1把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歌的题目是 ,是 代诗人 写的。3这首诗歌中表现庐山瀑布壮美景象的诗句是_。12. 古诗阅读
1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_,_。_,_。1默写古诗。2本诗描绘了望湖楼的_ 。如果将这首诗的内容画成一幅画,你给这幅画起的名字是_。3本诗把乌云比作_,用_形容雨点,写出了暴雨来临时的景色。4诗人通过写云翻、_ 、_ 、_ 这些自然最象,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13. 阅读理解。蜂不论平地与山尖,_。采得百花成蜜后,_?1把古诗补充完整。这首诗作者是 代诗人 。2选择下面汉字的正确解释。(1)尽(_)A完 B都 C全部用出(2)占(_)A占据 B姓 C处于某种地位3运
12、用“不论还是都”这几个关联词,说一说第1、2句诗的意思。_4后两句诗中与“甜”字相呼应的字是“_”,与“辛苦”相呼应的词或短语是“_”。5这首诗借蜜蜂歌颂了_,讽刺了_。1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江上渔者_,_。_,_。1默写古诗。2“江上往来人”中“往来”是因为( )A.江上风景美 B.江上鲈鱼美 C.江上一叶舟美 D.看渔民打鱼3反映了渔民劳作艰辛的诗句是_。4这首诗通过_和_的对比,表达了诗人_。5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_。6这首诗只有短短的四句话,却描写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分别是什么?反映了什么?_。7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这是作者“_,_”的写照。15. 古诗阅读。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村民物品交换协议书范本
- 私人荒地转让合同协议书
- 离职合同终止协议书模板
- 门面出租协议协议书模板
- 鸡排店合伙人合同协议书
- 股权转让服务协议合同书
- 锅炉运行及维护合同范本
- 碳钢计量罐采购合同范本
- 肉店转让合同协议书模板
- 生意交易合同协议书模板
- 220KV升压站运行规程(改后)
- 肠系膜脉管系统肿瘤的诊断
- 非标设备制作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 爆破工程技考核试卷
- GB/T 9766.6-2021轮胎气门嘴试验方法第6部分:气门芯试验方法
- 操场塑胶面层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
- 粤信签小程序操作使用说明
- 医院季度院感监测信息及分析
- 福建省林业行政执法人员法律考试
- GB∕T 15329-2019 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油基或水基流体适用的织物增强液压型 规范
- 《组织机构代码证》word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