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竞赛知识深入练习_第1页
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竞赛知识深入练习_第2页
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竞赛知识深入练习_第3页
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竞赛知识深入练习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竞赛知识深入练习班级:_ 姓名:_1. 课外阅读。鹊桥仙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注释)鹊桥仙:词牌名。纤云弄巧:纤薄的云彩,变化多端,呈现出许多细巧的花样。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银汉:银河。迢迢:遥远的样子。暗度:悄悄渡过。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忍顾:怎忍回视。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银汉迢迢暗度。()A愚昧,糊涂。B悄悄地。C不亮,没有光。(2)便胜却、人间无数。()A能承受。B战胜,打败。C超过。

2、(3)忍顾鹊桥归路?()A回头看。B照管,注意。C拜访。(4)两情若是久长时。()A如,像。B此,如此。C如果,假如。2判断下面朗读节奏划分的正误。(1)飞星/传恨。(_)(2)银汉/迢迢暗度。(_)(3)忍/顾鹊桥/归路。(_)(4)两情/若是/久长时。(_)3这首词借_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了_。4说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意思,并指出其表达方式。_2. 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绝句两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1“山青花欲燃”这句中“燃”字有何妙处?试结合本句作出分析。_2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_3. 古诗文阅读。春夜

3、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解释带点的字词的意思。乃:_  花重:_2给诗句划节奏。好 雨 知 时 节, 当 春 乃 发 生。3解释诗句的意思。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_4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他被后人尊为“诗圣”。(_)(2)这首诗中没有一个“喜”字,所以题目与诗的内容不符。(_)5诗的前两句写了下雨的季节,作者直接_了这场及时雨。后面六句集中写“夜雨”。野外一片漆黑,只有点渔火若隐若现。诗人于是兴奋地猜测:等到天明,锦官城里该是一片_的景象。4

4、. 课文片段阅读理解。浪淘沙作者: 代诗人   。九曲黄河万里沙,(   )。(   ),同到牵牛织女家。江南春作者: 代诗人   。(   ),水村山郭酒旗风。(   ),多少楼台烟雨中。书湖阴先生壁作者: 代词人   。(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两山排闼送青来。1填空。2两首诗运用了_、_、_等修辞手法。3浪淘沙这首诗写作者真实看到的诗句是:_ ,_。写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_。4浪淘沙诗

5、的前两句写_,突出了九曲黄河_的特点。诗的后两句用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黄河?_。5江南春诗中,诗的前两句抓住_等景物,描绘出一幅_,写出了江南春天_的特点。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_的情感6“_ ,_。”这是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一组对偶句。这两句话的大意是:_。5. 古诗阅读。回乡偶书贺知章_,乡音无改鬓毛衰。_,笑问客从何处来。1把古诗补充完整。2从题目可以看出本诗是贺知章_(a回到家乡  b路过家乡)时写的。3本诗通过诗人的变“_”和不变“_”之间的对比,以及儿童所问“_”流露出诗人的无限感慨。6. 根据古诗意思完成练习。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尽”的意思是()A.尽头

6、。 B.都2这两句诗的意思是()A.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在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落在了谁的一边?B.今夜明月皎皎,人人都欢喜地望着,团聚之日又有谁在思念家乡?3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写的是诗人思念家乡,而_的这两句诗写的是天下所有人都在望月,他发出了心中的疑问:“不知秋思落谁家?”作者用委婉的语气写出了自己的_之情。7. 阅读,完成练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注释)耘田:在田间锄草。绩麻:把麻搓成线。供:从事。傍:靠近。1解释下列词语。杂兴:_ 解:_2从“_”和“_”这对反义词中我们可以看出

7、农民劳作的辛苦。诗中农民干的活儿有_、_。3诗中的小孩儿天真、活泼、可爱,从“_,_”两句可以看出来。结合注释,写出所填诗句的意思:_。4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B.这首诗中的小孩儿太顽皮、太不懂事了。C.这首诗写出了农民在初夏繁忙时节紧张劳作的气氛。5四时田园杂兴是   诗人 写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A.南宋 范成大 B.北宋 范成大8. 古诗阅读。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

8、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点明诗人游览的地点和季节的诗句是_2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_。3对诗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第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B. 第三、四句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C. 第五、六句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茂密、绿色醉人的景象。D.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4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西湖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9. 阅读练习。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

9、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并翻译诗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啼:_  风:_2本诗的作者是_,他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合称为_,以区别于李白和杜甫的_。著有_。10. 古诗欣赏。观书有感文/宋朱  熹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注释:艨艟(mén chn):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中流:河流的中心。1写出诗句“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的意思。_2作者为什么说“艨艟巨舰一毛轻”?_3本诗以

10、水上行舟比喻什么?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_4你觉得在现代社会,我们要不要学习古人的那些读书方法?为什么?_11. 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完成练习。1.诗的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也用相同的手法,以“春雨”为描写对象,写一句话。_2.“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句诗,让人联想到“”的格言。(提示:春文中一句话)_3.诗人为什么说初春的草色“绝胜烟柳满皇都”?_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句诗?_5.赏析“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诗句。_6.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7.体会“绝胜”二字在诗句中的作用。_1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太阳的

11、话打开你们的窗子吧,打开你们的板门吧,让我进去,让我进去。进到你们的小屋里。我带着金黄的花束,我带着林间的香气,我带着亮光和温暖,我带着满身的露水。快起来,快起来,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睁开你的被睫毛盖着的眼,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窗子,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1联系诗歌内容,填空。诗中的“你们”指_,“我”指_。诗的第二小节用_句式写出了太阳所给予人们的美好事物,这些都是人们生存必不可少的,其中_可以滋润万物,_和_能使人神清气爽,_能让人感受到光明,_可以为人驱除寒冷。2用“   ”

12、画出诗中的比喻句。3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上“”。在这首诗中,诗人用拟人的手法,赋予了太阳人的语言和思想。 ()“让我进去,让我进去”是祈使句,要读出命令的语气。 ()作者写这首诗,其实是借太阳之口,表达热爱光明、追求新生活的心声。()4从“月亮、风儿、小鸟”中选一个,以它的语气仿照第四小节写几句。让你们的心像_,打开它们的_,让我把_,把_,把_,_和_撒满你们心的空间。13.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_2诗歌中以动衬静、声色相间的句子是:_对其中

13、的动静和声色略作_3尾联中王孙指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4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两句表达了诗人隐居的闲适和对山水田园的喜爱之情。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写人,传达出诗人喜爱这里的自然生活中人的美。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之所以有名,只是因为用了照流两个动词。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人留恋此处景美、人美、留恋隐居生活的心声。E.这首诗以空山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是一幅色彩冲淡的山水画,具有鲜明的画面感。F.竹喧归浣女写浣纱女子归来路过竹林传出欢声笑语。1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_。_,飞入菜花无处寻。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2这首诗描写的是_季的景色。3“急走”的意思是_。4理解古诗,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篱笆和小路表明这里是乡村。B.枝头的花已经落了,枝叶繁茂。C.“急走”“追”形象地刻画出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心强的特点。D.“无处寻”表现出儿童的天真和稚气。5说说读完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_15.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练习。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