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育与美育传统_第1页
传统美育与美育传统_第2页
传统美育与美育传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要:文章着重从先秦儒、道的教育思想中提炼,挖掘传统美育资源,并将其蕴藏着的厚重 的人文精髓, 作为一种美育传统移植于现代审美教育的创建, 构建现代意义的感性人生教育, 强化情感作用与体验效应的审美教育。关键词:传统美育;教育思想;审美教育美育是把审美的价值转化为一种教育资源,通过这种资源的开发、利用来达到育人的目 的。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大国,自先秦以来便蕴藏着丰富的审美教育资源,这是传统美育思想 的积淀,也是中国自古便注重审美教育传统的体现。对传统丰富的美育资源和一以贯之的审 美教育传统,我们的态度应该是延续一一在延续中借鉴,在借鉴中创新。一、传统美育的归纳、融合正如先秦文化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

2、基础一样,先秦美育思想奠定中国传统美育的基础。 因此,本文所说的传统美育主要侧重于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中的审美教育内涵,而其中儒家美 育思想和道家美育思想作为两大支柱,架构起传统美育的框架,它们闪烁着传统人文精神的 光辉,既是传统美育思想的体现,又是审美教育传统的彰显。首先就传统美育的内容而言,中国古人具有极为敏锐的审美眼光和独到的审美感受力, 他们擅长从自然和艺术的形式中挖掘美的因质,追求审美物生活化或通过主体的创造性实现 人生各方面的审美化。一方面,他们从艺术形式中寻找审美空间,如儒家的孔子就非常重视 “诗教”、“乐教”,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1 ,闻韶乐能“三月不知 肉味

3、” 2 ,传统美育从“诗” 、“乐”等艺术形式开始,通过主体的创造性发挥来调和情感, 使之成性,进而达到个体生命体验的完满,即乐的境界。而对乐的追求不只是诗歌、音乐等 艺术形式,同时是通过对这些艺术形式的观照达到的一种心情愉悦的人生境界,来实现“兴 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3 。另一方面,他们又从自然这个更为广阔的领域去延伸美与人 的关系,通过回归自然的途径将世俗的人提升为审美的人。庄子是这一思想的代表性典型, 庄子认为宇宙生命就是最高的美,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知北游),人类认识自然更重要的 目的是从自然中寻求和发展符合人类天性的自然之美, 认识自然, 欣赏自然, 体会自然之道, 感受自

4、然之美,是庄子的审美追求。因此,庄子重“游”的审美状态,主张通过“逍遥”的 感受实现审美的快乐。孔子也认为自然中有无尽的审美资源,“智者乐山,仁者乐水” 4是对美与人的赞喻,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5 是对自然美好生活的推崇。孔子和庄 子的美育思想都强调从美的形式中提取美的内容,并将其置于人生境界的高度,通过主体的 创造性来实现个人生命的审美化。其次,传统美育的功能在于通过自然或艺术来给个体心灵赋予一定的理性、 秩序、规范, 从而引导个体精神存在走向某种恒定不变的理论信仰。从某种程度而言,传统美育可谓是人 格美育。由于先秦思想家们对社会和个人的认同并非一致,儒家偏重社会,强调理想人格的

5、 生成,其审美教育“在于把伦理规范内化为个体内在的情感要求,使感性的、个性的、受动 的情感转化为感性与理性、个性与社会,受动与主动相协调的情感,由此实现一种新的人格 状态,即温柔敦厚' 、文质彬彬'”6 ,这是儒家的审美教育追求。它强调人格的培养, 忽略个体的存在价值,将个体情感纳入社会性的理性规范之中,走向了伦理化的极端。而道 家的审美教育侧重于个体,追求自由人格的美育正好弥补了这一缺失,庄子的美学构造了几 乎没有文化和价值参照,纯然关注人的情感,潜在能力和自由创造的审美范示。他否定教育 的社会职能,即社会品德的修炼,专注教育在实现人生自由和人生幸福方面的作用,强调人 精神世

6、界的净化和提升。 他倡导以审美的态度去关照万物, 体察人生, 从而悟到生命的真谛, 实现个体生存的自由。再次从审美教育实现的途径来看,古人认为美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化育过程,是通过怡 情养性的方式,陶冶主体的精神境界,达到人格的完满。传统美育提倡用诱导、感化实现主 体人格的提升。儒家采用“教化”来“化民成俗” ,在陶冶中使带有强制性的社会伦理变为个 体的内在的自觉的心理要求,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一致。道家则采用具有直觉思维的独特 认知方式 “体道”,在实现主体与客体的交融、 渗透、 契合的过程中使心灵体验最终获得超越 现实的解放及精神的高度自由。因此,无论是儒家强调的“中和” ,从“化”入手,实

7、现道德 提升,达到主体内心的调和,还是道家主张“至和” ,注重感悟,寻求大化,达到独与天地精 神往来无间,他们都突出了审美主体的作用,是主体通过对美的形式的感悟,借助情感的推 动力,涤荡心灵,完满人生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美育探讨的“核心问题不是美为何物,而是审美对人生有何意义, 是人的生存如何实现艺术化、审美化,是人如何借助艺术和自然景观来达到生命的完整和精 神的自由” 7 ,它将审美的境界与人生境界融而为一,探讨人生问题,是一种人格美育。它 强调审美主体的创造性参与及情感推动力的作用,而“教化” 、“体悟”是行之有效的实现途 径。传统美育中的这些特色作为一种传统,在现代社会的审美教育中

8、应得到继承性、创新, 即进行美育要加强感性人生教育,强调情感美育,注重陶冶作用,发挥体验效应。、美育传统的借鉴、创新(一)加强感性人生教育 传统美育的审美人生教育强调主体性“生命”的存在,要求从人性、人格方面进行。这 作为美及美存在的本质,首先肯定个体人的存在,突出审美主体的地位。这种地位在传统美 育中的独特之处在于,不论是强调伦理修养的儒家,还是讲求物我同一的道家,其共同理想 都是如何使人格高尚完满,并一致认为这种完满的境界只有在美中才能充分实现,而形成理 想人格就是至美。古人对理想人格培养的美育传统置于现代的审美教育中仍处于核心地位。 虽由于一定时代文化模式的内化影响,理想人格的内涵有所不

9、同,但这种对主体人格的传扬 方式,便是美育的内核所在,只要再融入现时代的人格要求,便形成现代的感性人生教育, 即美育的过程就是个体感性生命的成长过程。教育要保持人的感性自发性,触发生命的活力 和原创力,维护人的天性,使人在美的感受中不仅能自我实现,而且能自我创新,人能够超 越自然生命的界限,创造多维的生存空间,来实现丰富的生命价值。现代美育要注重感性能 力的培养,尊重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能动性的发挥,培养直觉、顿悟、灵感等创造性思 维能力,激活学生生命活力。(二)强调情感美育 古代美育极为注重情感问题,并针对人格的培养提出了主养气的情感论和主教化的怡情 论,但传统情感往往被道德情感或生活情感

10、所统摄,忽略个性情感的存在。对情感的强调无 疑是美育的要旨所在,这种情感教育传统延续到现代便发展为审美情感的培养。审美情感是 一种自由情感,追求的是个体精神上的舒畅、愉悦和超脱的快感,是超越道德情感的个性自 由。现代美育的目标之一是要促进个性情感生命的成长,而美育过程的动力亦来自个体情感 要求的满足。现代意义上的情感教育,一方面是个性情感的调节与释放。美育要使“强烈的 感情在与美的世界交互的过程中,让主体缺失而渴望的情感得到弥补和充实,使失衡和压抑 的情感得到宣泄和净化” 8 ,美育活动应提供足够和适当的手段来实现情感的协调。 另一方 面是实现情感的创造性表现和升华。情感的创造性表现是人的内在

11、潜能的发挥,强调的是自 由而无约束的情感。美育要启迪生命力勃发的自由,使得个体生命丰富而饱满。(三)注重陶冶的作用、发挥体验效应传统美育一方面注重陶冶的作用,认为美育对人的情感是一个陶冶的过程,是在潜移默 中实现的,另一方面传统美育又极强调主体的作用,认为审美不必通过任何外在手段来实现 其价值, 它以个体的内心体验直接体现生存的价值。 但由于时代的限制, 传统美育常常以 设”的方式在“陶冶”和“体验”中完成。时至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多样化的今天,美育也 需要陶冶和体验,但它是在美的感染下无束缚的陶冶和无拘束的体验。这一过程中不再有限 制、训示和灌输,而是劝诱、引导和启发。美育中的陶冶是对美的自由的体悟,是心灵的启 发和精神的升华,而审美中的体验是在充分调动主体能动性基础上,人内在潜能的发掘和自 由创造的发挥。陶冶和体验能使人的认识不断深化,达到精神对现实的超越。现代美育要注 重陶冶的作用,是主客体在交融、渗透、契合中发挥体验效应,形成具有审美直觉性的特殊 的审美认知,达到心灵的净化,精神的提升。中国古代悠久的审美教育,体现着厚重的人文精神传统,这种传统延续到现在指引着现 代审美教育的发展, 在感性人生教育, 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