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 椭圆的定义章节_第1页
高中数学 椭圆的定义章节_第2页
高中数学 椭圆的定义章节_第3页
高中数学 椭圆的定义章节_第4页
高中数学 椭圆的定义章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章节:椭圆的定义教学目标:1、椭圆是圆锥曲线的一种,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以这部分内容中的知识点学生必须达到理解、应用的水平;2、利用投影、计算机模拟动点的运动,增强直观性,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数学想象和抽象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1) 复习 提问:动点轨迹的一般求法? (通过回忆性质的提问,明示这节课所要学的内 容与原来所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为后面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作好准备。) (2) 引入 举例:椭圆是常见的图形,如:汽车油罐的横截面,立体几何中圆的直观图,天体中,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等等; 计算机:动态演示行星运行的轨道。 (进一步使学

2、生明确学习椭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借计算机形成生动的直观,使学生印象加深,以便更好地掌握椭圆的形状。)(3) 教学实施 投影:椭圆的定义: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做焦距(一般用2c表示),常数一般用2表示。(讲解定义时要注意条件:) 计算机:动态模拟动点轨迹的形成过程。 提问:如何求轨迹的方程? (引导学生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 板书: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略) (推导中注意:1)结合已画出的图形建立坐标系,容易为学生所接受;2)在推导过程中,要抓住“怎样消去方程中的根式”这一关键问题,演算

3、虽较繁,也能迎刃而解;3)其中焦点为F1(,0)、F2(c,0),;4)如果焦点在轴上,焦点为F1(0,)、F2(0,c),只要将方程中,互换就可得到它的方程) 投影:椭圆的标准方程: () () 投影:例1 平面内两个定点的距离是8,写出到这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和是10的点的轨迹方程 (由椭圆的定义可知:所求轨迹为椭圆;则只要求出、即可) 形成性练习:课本P74:2,3(4) 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应注意以下几点: 椭圆的定义中, 椭圆的标准方程中,焦点的位置看,的分母大小来确定 、的几何意义教学章节: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熟练掌握椭圆的定义。2:熟练掌握椭圆

4、的标准方程,会根据所给的条件画出椭圆的草图并确定椭圆的标准方程。 能力目标:(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2)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地解决问题; (3)通过教师指导发现知识结论,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教学难点: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的推导。教学过程:一:椭圆概念的引入:1:举例:(1)汽车油罐横界面的轮廓,沙丁鱼罐头(由学生自己举例) (2)天体行星和卫星运行的轨道。(3)立体几何中作园的一种直观图。2:手工操作演示椭圆的形成:取一条定长的细绳,把它的两端固定在画图板上的F1,F2

5、两点,当绳长大于两点间的距离时,用铅笔把绳子拉近,使笔尖在图板上慢慢移动,就可以画出一个椭圆。 分析:(1)轨迹上的点是怎么来的?(2)在这个运动过程中,什么是不变的? 答:两个定点,绳长。即不论运动到何处,绳长不变(即轨迹上与两个定点距离之和不变)3:由此总结椭圆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熟(大于)的点的轨迹叫作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4:说明 (1)注意椭圆定义中容易遗漏的两处地方:(2)两个定点-两点间距离确定。 绳长-轨迹上任意点到两定点距离和确定。(3)思考:在同样的绳长下,两定点间距离较长,则所画出的椭圆较扁(极限:线段)

6、。在同样的绳长下,两定点间距离较短,则所画出的椭圆较圆(极限:圆)。注意到条件:由此,椭圆的形状与两定点间距离,绳长有关。(为下面离心率概念作铺垫)二:根据定义推导椭圆标准方程:1:复习求轨迹方程的基本步骤:2:推导:取过焦点的直线为x轴,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设P(x,y)为椭圆上的任意一点,椭圆的焦距是2c(c>0).则:,又设M与F1,F2距离之和等于2a(常数),化简,得:,由定义令代入,得:,两边同除得:,此即为椭圆的标准方程。它所表示的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焦点是,中心在坐标原点的椭圆方程。其中注意若坐标系的选取不同,可得到椭圆的不同的方程,说明:(1) 其中:2a为椭圆上任

7、意点到焦点的距离之和这个定值。焦距2c,而由 (2) 如果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选取方式不同,调换x,y轴)焦点则变成:只要将此方程中的x,y调换,即可得:,此也是椭圆的标准方程。三:巩固练习:1:判断下列方程是否表上椭圆,若是,求出a,b,c的值。变形为: 总结:注意到a2>b2,则可以根据分母的大小,判断其焦点在哪个坐标轴上。2:求三量:四:例题讲解:1:平面内两定点的距离是8,写出到这两定点的距离之和是10的点的轨迹方程。问:这个轨迹是什么?-椭圆如何确定?-定式定量。2:已知B,C两定点,三角形ABC的周长为16,求A的轨迹方程。4:若表示椭圆,则k的取值范围是?五:总结教学章节:

8、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椭圆的标准方程;2 能根据定义推导出椭圆的标准方程;3 能应用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4 培养学生形数结合的重要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 求曲线方程的步骤有哪些?2、 圆的一般方程是什么?主要特点是什么?(二)、引言:我们已经学习过两种曲线,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一种常见的曲线椭圆。(动画展示太阳系行星运动轨迹)通过播放动画提出如下问题:太阳系行星运动轨道是什么曲线?使椭圆的形象更加鲜明。(三)、新课:1、 椭圆的定义:(动画展示) 投影:(课件演示椭圆生成过程)通过动点轨迹的形成过程,

9、给出轨迹的直观形象,以便于抽象概括。 小黑板:(实物演示椭圆生成过程) 让学生观察分析,同时回答下列问题:所作的轨迹上的动点,满足什么条件?试用语言概括。并且讨论为什么要规定“常数大于|F1F2|”,分析常数等于|F1F2|和常数小于|F1F2|时的点的轨迹是什么?(字幕展示椭圆的定义以及焦点、焦距的概念。)2、 根据椭圆的定义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推导标准方程的过程就是求曲线方程的过程,可根据求动点轨迹方程的步骤,求出椭圆的标准方程。过程如下: 建系设点;列式;变换;化简;证明。(板书过程)3、 椭圆的标准方程的特点:(字幕投影) 椭圆标准方程中总有ab0, 椭圆焦点总在长轴上, 对于a、b、

10、c有关系式c2a2b2成立。、剖析例题:在掌握了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基础上,字幕展示例题。例:平面内两个定点距离是,写出到这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和是的点的轨迹的方程。此题中距离和的值可以改动,当其等于8或小于8时其点的轨迹分别是线段和无轨迹,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椭圆定义的理解。例:三角形ABC中,AB固定,|AB|=10,且sinA+sinB=2sinC,求点C的轨迹方程。在屏幕上用动画显示解题过程,板书解题步骤。通过例1与例2,巩固对“椭圆的定义和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掌握,会应用椭圆的定义求椭圆的标准方程。(四)、课堂练习: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的,巩固本节的重点,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椭圆的标准方程,通

11、过投影仪展示出精选的练习题。1、 写出满足两个焦点的坐标是(-2,0)和(2,0),并且经过点P(5/2,3/2)的椭圆标准方程。2、已知ABC的一边BC固定,长为6,周长为16,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让学生板演,然后在屏幕上显示解题过程,对学生进行规范解题训练。(五)、课堂小结:(字幕显示)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y四、主帧设计:MxF2OF1 教学章节: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熟练掌握椭圆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等简单几何性质。2:掌握标准方程中a,b,c的几何意义3:椭圆的第二定义。 能力目标:(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2

12、)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地解决问题; (3)通过教师指导发现知识结论,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与第二定义。教学难点:椭圆的第二定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概念:椭圆,焦点,焦距。2:标准方程:3:请学生在黑板上作出椭圆的草图,注意标出所有可以确定的量值及点的坐标。教师同在黑板作出椭圆的草图,注意作出矩形框以界定椭圆的范围。评议学生的作业。根据草图说明,注意标准方程中a,b是如何定义的。二:新课讲授:以椭圆标准方程为例进行说明。1:范围:观察椭圆的草图,可以直观看出曲线在坐标系中的范围:椭圆在四条直线围成的矩形

13、内侧。注意:从椭圆的方程如何验证?从标准方程可知,由此椭圆上点的坐标都适合不等式即,即椭圆在四条直线围成的矩形内侧。2:对称性:椭圆关于每个坐标轴和原点都是对称的,这时,坐标轴是椭圆的对称轴,原点是椭圆的对称中心,椭圆的对称中心叫做椭圆的中心。3:顶点:椭圆和对称轴的交点叫做椭圆的顶点。在椭圆的方程里,对称轴是x,y轴,所以令得,因此椭圆和x轴有两个交点,他们是椭圆的顶点。令,得,因此椭圆和y轴有两个交点,他们是椭圆的四个顶点。注意:椭圆的顶点有四个顶点,它们分别是长轴和短轴的四个端点。长轴:线段叫做椭圆的长轴,它的长等于2a,a叫做椭圆的长半轴长。短轴:线段叫做椭圆的短轴,它的长等于2b,b

14、叫做椭圆的短半轴长。4:离心率:1) 概念:椭圆焦距与长轴长之比。2) 定义式:3) 范围:4) 考察椭圆形状与e的关系:,椭圆变圆,直至成为极限位置圆,此时也可认为圆为椭圆在时的特例。椭圆变扁,直至成为极限位置线段,此时也可认为圆为椭圆在时的特例。 说明:1) 其中定点-焦点,定直线-准线。对于来说,相对于左焦点对应着左准线相对于右焦点对应着右准线对于来说,相对于上焦点对应着上准线 相对于下焦点对应着下准线2) 位置关系:3) 焦点到准线的距离其上任意点到准线的距离:(分情况讨论)四:练习:已知椭圆上一点到其右焦点距离为8,求其到左准线的距离。五:总结教学章节:椭圆的几何性质教学目标:掌握椭

15、圆的焦半径公式,焦点弦公式,通径,直线和椭圆的位置关系等椭圆的相关内容。教学重点:习题课。教学难点:习题课。教学过程:一:椭圆的第二定义:应用:1:椭圆,其上一点P(3,y)到两焦点的距离分别是6.5和3.5,求椭圆方程。2:椭圆上有一点P,它到左准线的距离为2.5,求P点到椭圆右焦点的距离。3:椭圆上一点P到两焦点的距离之比为1:3,求此点到左右准线的距离。(若求此点的坐标又如何求解?)4:求经过M(1,2)以y轴为准线,离心率为0.5的椭圆的坐定点的轨迹方程。设椭圆左顶点P(x,y),由P到左焦点距离于P到y轴距离之比为0.5,则有二:椭圆的焦半径及其应用:1:定义:椭圆上任意一点M与椭圆

16、焦点的连线段,叫做椭圆的焦半径。2:焦半径公式的推导: 设椭圆及椭圆上任意一点M(注意和其在椭圆的左半个还是右半个无关),则,即有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的焦半径公式:同理有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的焦半径公式: ( 其中分别是椭圆的下上焦点)注意:焦半径公式的两种形式的区别只和焦点的左右有关,而与点在左在右无关。可以记为:左加右减,上减下加焦半径公式的推导还有其他方法,其中最为简单的就是利用椭圆的第二定义:由第二定义:, 又同理:3:焦半径公式的应用:1):椭圆,其上一点P(3,y)到两焦点的距离分别是6.5和3.5,求椭圆方程。2)P为椭圆上的点,且P与的连线互相垂直,求P.3)椭圆上不同三点与焦点F(4,0)的距离成等差数列,求证4)设P是以0为中心的椭圆上任意一点,为右焦点,求证:一线段位直径的圆与此椭圆长轴为直径的圆内切。三:直线与椭圆:1:位置关系:相交(两个公共点)相离(无公共点)相切(一个公共点)若直线,二次曲线将代入,消去y,得到关于x的二次方程(*)若,相交,相切,相离在圆的几何性质的学习中,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可以除了上述的代数法,还可以直接通过圆的几何性质也既是几何法进行判断,但在椭圆中,由于对椭圆的纯几何性质没有进行过细致的学习,则一般情况下,无法直接使用几何方法,而判断直线和椭圆的位置关系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