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程学金属切削机床PPT教案_第1页
机械制造工程学金属切削机床PPT教案_第2页
机械制造工程学金属切削机床PPT教案_第3页
机械制造工程学金属切削机床PPT教案_第4页
机械制造工程学金属切削机床PPT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机械制造工程学机械制造工程学 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机床3-1 金属切削机床概述 金属切削机床是用切削的方法将金属毛坯加工成机器零件的机器,是制造机器的机器,因此又称为“工作母机”或“工具机”,通常简称机床。 一、机床的分类 机床的传统分类方法主要是按加工性质和所用刀具进行分类。 目前我国将机床分为11大类:车床、钻床、镗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机床、铣床、刨插床、拉床、锯床和其他机床。 在每一类机床中,又按工艺范围、布局形势和结构等,分为若干组,每一组又分为若干系(系别)。 第1页/共151页3-1 金属切削机床概述一、机床的分类 1)按照机床的万能性程度,可分为: 普通机床、

2、专门化机床、专用机床 2)按照机床的工作精度,可分为: 普通精度机床、精密机床、高精度机床 3)按照机床具有的数控功能,可分为: 普通机床(非数控机床)、一般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 此外,还可按重量和尺寸,主要部件数目等进行分类。第2页/共151页3-1 金属切削机床概述二、机床的型号编制 标准JB1838-85:金属切削机床型号编制方法,适用于各类通用机床和专用机床,由汉语拼音字母和数字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 第3页/共151页3-1 金属切削机床概述三、机床的技术性能 1)工艺范围 2)主要技术参数 3)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4)生产率和自动化程度 5)人机关系 6)成本第4页/共151页 3

3、-2 机床的运动分析一、成形运动1.工件表面的成形方法 机器零件上常用的各种表面:平面、圆柱面、圆锥面、成形表面等。 第5页/共151页 3-2 机床的运动分析一、成形运动1.工件表面的成形方法 1)零件表面的形成:是一条母线沿一条导线运动而形成。母线和导线统称为表面发生线。1-母线,2-导线 第6页/共151页 3-2 机床的运动分析一、成形运动1.工件表面的成形方法 2)形成发生线的方法 发生线是由刀具的切削刃与工件间的相对运动得到的,由于使用的刀具切削刃形状和采取的加工方法不同,形成发生线的方法可归纳为四种:轨迹法、成形法、相切法和展成法。 第7页/共151页 3-2 机床的运动分析一、

4、成形运动1.工件表面的成形方法 2)形成发生线的方法(1)轨迹法是利用刀具做一定规律的轨迹运动来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第8页/共151页 3-2 机床的运动分析一、成形运动1.工件表面的成形方法 2)形成发生线的方法(1)轨迹法(2)成形法是利用成形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第9页/共151页 3-2 机床的运动分析一、成形运动1.工件表面的成形方法 2)形成发生线的方法(1)轨迹法(2)成形法(3)相切法是利用刀具边旋转边做轨迹运动来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第10页/共151页 3-2 机床的运动分析一、成形运动1.工件表面的成形方法 2)形成发生线的方法(1)轨迹法(2)成形法(3)相切法(

5、4)展成法是利用工件和刀具做展成切削运动的加工方法。第11页/共151页 3-2 机床的运动分析一、成形运动2.表面成形运动 为获得所需的工件表面形状,机床必须使刀具和工件按上述四种方法之一完成一定的运动。 成形运动:刀具和工件为了形成表面发生线而作的相对运动。 直线运动(用A来表示)或旋转运动(用B来表示)。 成形运动的种类:简单成形运动、复合成形运动第12页/共151页 3-2 机床的运动分析一、成形运动2.表面成形运动 (1)简单成形运动 简单运动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没有严格的相对运动关系。 例1: 用普通车刀车削外圆 母线-圆,由轨迹法形成,需要一个成形运动B1。 导线-直线,由轨迹法形

6、成,需要一个成形运动A2。例2: 用成形车刀车削成形回转表面 母线-曲线,由成形法形成,不需要成形运动。 导线-圆,由轨迹法形成,需要一个成形运动B1。第13页/共151页 3-2 机床的运动分析一、成形运动2.表面成形运动 (2)复合成形运动:一个复合运动可分解为两个或多个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与简单运动相似,但有本质的区别。 组成复合运动的各个部分必须保持严格的相对运动关系,是相互依存,而不是独立的。 第14页/共151页 3-2 机床的运动分析一、成形运动2.表面成形运动 (2)复合成形运动例3: 用螺纹车刀车削螺纹 母线-车刀的刀刃形状与螺纹轴向剖面轮廓的形状一致,故母线由成形法形成,不

7、需要成形运动。 导线-螺旋线,由轨迹法形成,需要一个成形运动。这是一个复合运动,把它分解为工件旋转B11和刀具直线移动A12。B11和A12之间必须保持严格的相对运动关系。第15页/共151页 3-2 机床的运动分析一、成形运动2.表面成形运动 (2)复合成形运动例4: 用齿轮滚刀加工直齿圆柱齿轮齿面 母线-渐开线,由展成法形成,需要一个成形运动,是复合运动,可分解为滚刀旋转B11和工件旋转B12两部分,B11和B12之间必须保持严格的相对运动关系。 导线-直线,由相切法形成,需要两个独立的成形运动,即滚刀的旋转运动和滚刀沿工件的轴向移动A2。其中滚刀的旋转与复合展成运动的一部分B11重合。

8、因此,形成表面所需的成形运动的总数只有两个:一个是复合运动B11B12;另一个是简单的成形运动A2。 第16页/共151页 3-2 机床的运动分析二、机床传动链 为了实现加工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运动,机床必须有执行件、动力源和传动装置三个基本部分。 执行件:执行运动的部件,如主轴、刀架、工作台等。 动力源:提供动力的装置,如电动机。 传动装置:将运动和动力从动力源传至执行件,并使有关执行件之间保持某种确定的相对运动关系。第17页/共151页 3-2 机床的运动分析二、机床传动链1.传动链 机床上为了得到所需的运动,需要通过一系列的传动件把执行件与动力源(如把主轴和电机),或者把执行件和执行件(例如

9、主轴和刀架)之间联系起来,称为传动联系。 构成一个传动联系的一系列顺序排列的传动件,称为传动链。 第18页/共151页 3-2 机床的运动分析二、机床传动链1.传动链 根据传动链的性质,可分为如下两种类型: 1)外联系传动链 联系动力源(如电动机)和执行件(如主轴、刀架、工作台等)之间的传动链,使执行件获得运动(速度和方向)。 保证执行件实现简单运动; 不要求动力源和执行件之间有严格的传动比关系; 如:车床上加工外圆 电机-主轴;主轴-刀架 第19页/共151页 3-2 机床的运动分析二、机床传动链1.传动链 2)内联系传动链 当传动链的两个末端件(执行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有严格的比例关系要求,

10、该传动链称为内联系传动链。 联系复合运动之内的各个分量,保证执行件实现复合运动; 执行件和执行件之间有严格的传动比关系; 内联系传动链中不得有瞬时传动比发生变化的传动件,如摩擦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第20页/共151页 3-2 机床的运动分析二、机床传动链1.传动链 2)内联系传动链联系复合运动之内的各个分量,保证执行件实现复合运动; 执行件和执行件之间有严格的传动比关系; 内联系传动链中不得有瞬时传动比发生变化的传动件,如摩擦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 如:车床上加工螺纹 主轴-刀架,主轴1转-刀架移动1个导程 滚切直齿圆柱齿轮 滚刀旋转-工件旋转,滚刀每转1/K转(K滚刀头数)-工件转1/

11、Z转(Z齿轮齿数) 第21页/共151页 3-2 机床的运动分析二、机床传动链2.传动原理图 通常传动链中的各种传动机构可分为两类: 传动比不变的“定比机构”,如定比齿轮副、齿轮齿条、蜗轮蜗杆等;可变换传动比的“变比机构”(“换置器官”),如齿轮变速机构、挂轮、数控机床中的数控系统等。 为了简单明确地反映机床的传动联系,常用一些简单的符号来表示传动原理和传动路线,这就是传动原理图。 第22页/共151页 3-2 机床的运动分析二、机床传动链2.传动原理图 第23页/共151页 3-2 机床的运动分析二、机床传动链2.传动原理图 第24页/共151页 3-2 机床的运动分析二、机床传动链2.传动

12、原理图 在卧式车床传动系统中,由于换置器官位置的不同,有如下图所示的三种传动方案,试写出每种传动方案的内、外联系传动链;从中选出最优方案,并说明理由。 第25页/共151页 3-2 机床的运动分析二、机床传动链2.传动原理图 第26页/共151页 3-2 机床的运动分析二、机床传动链2.传动原理图 第27页/共151页 3-2 机床的运动分析二、机床传动链2.传动原理图 第28页/共151页 3-2 机床的运动分析二、机床传动链2.传动原理图 第29页/共151页一、传动系统 传动系统图是表示机床运动传动关系的综合简图,是传动原理图的具体体现。 在图中用简单的符号代表各种传动元件(GB4406

13、-84机构运动简图符号),并按照运动传递的先后顺序,以展开图的形式来表达。图中,通常须注明齿轮及蜗轮的齿数、蜗杆头数、带轮直径、丝杠的螺距和头数、电动机的功率和转速、传动轴的编号等。 传动系统图只表示传动关系,不表示各元件的实际尺寸和空间位置。 第30页/共151页以CA6140型卧式车床为例,进行讨论。 第31页/共151页 传动路线是分析和认识机床的基础,常用的方法是“抓两端,连中间”。 1.主运动传动链两末端件:主电机主轴 第32页/共151页第33页/共151页 1)传动路线 传动路线表达式如下: 主电动机三角皮带轴I摩擦离合器M1 轴II 轴III 主轴VI。高速传动路线: 轴III

14、-滑移齿轮Z50左位 主轴VI。中低速传动路线 轴III滑移齿轮Z50右位、M2接合轴III、IV、V间的背轮机构和齿轮副主轴VI。第34页/共151页 1)传动路线 传动路线表达式如下:第35页/共151页 2)主轴的转速级数与转速 根据传动系统图和传动路线表达式,主轴正转可获得23(22-1)+23=24级不同转速。同理,主轴反转12级。 主轴的转速可按下列运动平衡式计算: n=1450(130/230)uI-IIuII-IIIuIII-V第36页/共151页 2.进给运动传动链 (公制螺纹进给传动),两末端件:主轴-刀架 第37页/共151页 2.进给运动传动链 (公制螺纹进给传动),两

15、末端件:主轴-刀架 第38页/共151页 传动路线表达式如下。第39页/共151页 二、典型结构 1.主轴箱 CA6140车床的主轴箱包括:箱体、主轴部件、传动机构、操纵机构、换向装置、制动装置和润滑装置等。 第40页/共151页 1.主轴箱 1)卸荷带轮 第41页/共151页 1.主轴箱 2)摩擦离合器、制动器及其操纵机构 第42页/共151页 1.主轴箱 2) 摩擦离合器、制动器及其操纵机构 第43页/共151页 1.主轴箱 2) 摩擦离合器、制动器及其操纵机构 第44页/共151页 1.主轴箱 3)主轴组件 第45页/共151页 1.主轴箱 4)变速操纵机构 第46页/共151页 二、典

16、型结构 2.溜板箱 溜板箱的功用是:将丝杠或光杠传来的旋转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并带动刀架进给;控制刀架运动的接通、断开和换向;机床过载时控制刀架停止进给;手动操纵刀架移动和实现快速移动。第47页/共151页 二、典型结构 2.溜板箱 1) 开合螺母 第48页/共151页 二、典型结构 2.溜板箱 2)纵、横向进给的操纵机构 第49页/共151页第50页/共151页 二、典型结构 2.溜板箱 3)互锁机构 第51页/共151页 二、典型结构 2.溜板箱 4)超越离合器和安全离合器 第52页/共151页 二、典型结构 2.溜板箱 4)超越离合器和安全离合器 第53页/共151页主传动设计外联系传动链

17、,保证输出转速、输出功率的要求。进给传动设计内联系传动链,传动精度的要求。 本节主要介绍主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法。第54页/共151页 机床的主要参数包括:尺寸参数影响机床加工性能的尺寸,如主参数、第二主参数、结构尺寸等;运动参数主运动参数(如主轴转速)、进给运动参数(进给量及其数列);动力参数主运动、进给运动、辅助运动的传动功率第55页/共151页 nmax=1000Vmax/(dmin),r/min nmin=1000Vmin/(dmax),r/minVmax、Vmin典型工序的最大、最小切削速度;dmax、dmin经济加工的最大和最小直径,不是机床可能加工的最大和最小直径。普通车床:dmax

18、(0.50.6)Dmax(床身最大回转直径),dmin(0.50.6)dmax;摇臂钻床:dmaxDmax,dmin(0.50.6)dmax。第56页/共151页 nmax=1000Vmax/(dmin),r/min nmin=1000Vmin/(dmax),r/min变速范围:Rn=nmax/nmin 第57页/共151页 如某变速机构有z级转速,分别是:n1,n2,n3,nz。 若某一工件的最佳切削速度为v,对应的转速为n,而n又处于两极转速nj、nj+1之间,即: nj n 1, 为使最大相对转速损失不超过50%,即: (-1)/100%50%,则2。12 第62页/共151页公比的选用

19、:自动、半自动机床,要小些,可取1.12或1.26; 大型机床,要小些,可取1.12或1.26; 通用机床,常取1.25或1.41; 小型机床,常取1.58或1.78。 第63页/共151页主传动功率的确定 近似计算法 统计类比法 试验测试法进给传动功率的确定快速移动功率的确定第64页/共151页 转速图可直观的表达出传动系统,各传动轴的转速、传动副的速比关系等。 第65页/共151页 1)组成:“三线一点” 传动轴格线:如,。 转速格线-相邻两极转速相差1格,表示转速相差倍。 传动线-表示相应传动副传动比的大小。 转速点-表示所在轴具有的转速,若转速点不在转速格线上,则应标注其转速值,如电机

20、转速1440r/min。 主轴转速、齿轮齿数或带轮直径的数字。第66页/共151页 2)转速图所表达的内容 (1)主轴各级转速的传动路线如:500r/min,电机(1400r/min)126/25636/3622/62主轴(500r/min)第67页/共151页 2)转速图所表达的内容 (2)主轴得到连续等比数列条件下,所需的传动组数、每个传动组的传动副数 12级转速,三个传动组a、b、c,各组传动副数pa=3、pb=2、pc=2第68页/共151页 2)转速图所表达的内容 (3)各传动组的级比指数 级比指数:传动组内相邻两传动比之比值x称为级比,级比的指数x ,称为级比指数。第69页/共15

21、1页 2)转速图所表达的内容 (4)基本组和扩大组级比指数为1的传动组,称为基本组。将基本组的变速范围进行扩大的传动组,称为扩大组。第70页/共151页 2)转速图所表达的内容 (5)各传动组的变速范围 rn= xn(pn-1)第71页/共151页 结构网-只表示传动比的相对关系,而不表示转速数值的线图。传动链的组成及传动顺序各传动组的传动副数和级比指数 传动顺序和扩大顺序第72页/共151页用结构式的形式表示:z=p0 x0p1x1pnxn 12312326 第73页/共151页第74页/共151页1)拟定变速系统的一般步骤 确定转数数列 选择变速组数及其传动副数,选定合理的结构网或结构式

22、绘制转速图,合理分配传动比 计算各变速组齿轮的齿数 绘制变速系统的传动系统图 第75页/共151页例:已知机床主轴变速范围为31.51400r/min,转速级数z=12级,电机转速nM=1440r/min,试拟定该传动系统的转速图。确定传动顺序方案:传动副的设计应遵守“前多后少”的原则。确定结构网或结构式:“符合级比规律”。第76页/共151页第77页/共151页确定传动顺序方案:传动副的设计应遵守“前多后少”的原则。确定结构网或结构式:“符合级比规律”。确定扩大顺序方案: 传动路线应遵守“前密后疏”的原则; 满足传动副极限传动比的限制。“两个限制”: 齿轮极限传动比:imax=22.5, i

23、min=1/4。 齿轮变速组的变速范围:rmax=810。第78页/共151页降速比的确定,应遵守“前缓后急”的原则。若有升速传动,应遵守“先升后降”的原则。第79页/共151页2)设计变速系统的一般原则 “一个规律”:符合级比规律 “两个限制”: 齿轮极限传动比:imax=22.5,imin=1/4。 齿轮变速组的变速范围:rmax=810。 “三项原则”:传动副的设计“要前多后少”,传动路线的设计要“前密后疏”,降速比的设计要“前缓后急”。 “四项注意”:传动链要短,齿数和要小,齿轮线速度要小,空转件要少。 第80页/共151页第81页/共151页第82页/共151页 3)齿轮齿数的确定

24、原则:齿数和不能太大同一变速组中的各对齿轮,其中心距必须保持相等 最小齿轮的齿数保证不产生根切 保证小齿轮有足够的强度 保证主轴的转速误差在规定范围内,-2%+6% 三联滑移齿轮最大齿轮和次大齿轮的齿数差应大于4 第83页/共151页第84页/共151页第85页/共151页增加一个传动组 采用背轮机构 采用分支机构 采用多速电机、交换齿轮、公用齿轮等。第86页/共151页3-5 数控机床第87页/共151页 3-5 数控机床1)机床数控技术 国家标准(GB812987)把机床数控技术定义为“用数字化信息对机床运动及其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简称数控(Numerical Control,N

25、C)。2)数控机床 国际信息处理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第五技术委员会对数控机床作了如下定义:“数控机床是一个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机床,该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使用代码,或其它符号编码指令规定的程序。” 第88页/共151页第89页/共151页第90页/共151页第91页/共151页1.数控机床的特点方法 1)适应性、灵活性好2)精度高、质量稳定3)生产效率高4)劳动强度低、劳动条件好5)有利于现代化生产与管理6)使用、维护技术要求高第92页/共151页高档中档低档 金属切削类数控机床 金属成型类及特种加工类数控

26、机床开环控制的数控机床 闭环控制的数控机床半闭环控制的数控机床点位控制数控机床 直线控制数控机床 轮廓控制的数控机床第93页/共151页第94页/共151页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1)向高速度、高精度方向发展2)向柔性化、功能集成化方向发展3)向智能化方向发展4)向高可靠性方向发展5)向网络化方向发展6)向标准化方向发展7)向驱动并联化方向发展 第95页/共151页自动对刀直线电机自动测量第96页/共151页第97页/共151页第98页/共151页第99页/共151页第100页/共151页第101页/共151页0eeXYYXYXF0Pi (Xi,Yi)Ae (Xe,Ye)OeieiiYXXYF第1

27、02页/共151页第103页/共151页OA98754321610YX第104页/共151页步数判别坐标进给偏差计算终点判别0 F0=0=101F=0+XF1=F0-ye=0-4=-4=10-1=92F0+XF3=F2-ye=2-4=-2=8-1=74F0+XF5=F4-ye=4-4=0=6-1=56F=0+XF6=F5-ye=0-4=-4=5-1=47F0+XF8=F7-ye=2-4=-2=3-1=29F0+XF10=F9-ye=4-4=0=1-1=0OA98754321610YX第105页/共151页222RYXFiiiXYPi(Xi,Yi)ABF 0F 0第106页/共151页12) 1

28、(122211iiiiiiiXFRYXFXX12) 1(122211iiiiiiiYFRYXFYY12) 1(122211iiiiiiiYFRYXFYY12) 1(122211iiiiiiiXFRYXFXXbabaYYXXNbaxXXNbayYYN第107页/共151页ABYX44步数偏差判别坐标进给 偏差计算坐标计算终点判别起点 F0=0 x0=4, y0=0=4+4=81F0=0-xF1=F0-2x0+1 =0-2*4+1=-7x1=4-1=3y1=0=8-1=72F10+yF2=F1+2y1+1 =-7+2*0+1=-6x2=3y2=y1+1=1=7-1=63F20+yF3=F2+2y2

29、+1=-3x3=4, y3=2=54F30-xF5=F4-2x4+1=-3x5=4, y5=0=36F50-xF7=F6-2x6+1=1x7=4, y7=0=18F70-xF8=F7-2x7+1=0 x8=4, y8=0=0第108页/共151页fNVLsincosLLYXNeecossinfV第109页/共151页顺圆逆圆第110页/共151页3-5 数控机床第111页/共151页第112页/共151页 零件图纸分析工艺处理刀位轨迹计算(数学处理)编写程序程序输入程序校验、试切 加工第113页/共151页第114页/共151页第115页/共151页2)机床原点(机床零点)与参考点 机床原点:

30、机床坐标系的原点。(基准点)参考点:由挡铁和限位开关预先确定好的点。 通常在数控铣床上机床原点和机床参考点是重合的;而在数控车床上机床参考点是离机床原点最远的极限点。第116页/共151页3)工件坐标系(编程坐标系)与工件原点 工件坐标系是编程人员根据零件图样及加工工艺等建立的坐标系。 工件坐标系一般供编程使用,确定编程坐标系时不必考虑工件毛坯在机床上的实际装夹位置。4)加工坐标系 加工坐标系是指以确定的加工原点为基准所建立的坐标系。 加工原点也称为程序原点,是指零件被装夹好后,相应的编程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位置。加工坐标系原点可由程序指令来设置和改变 第117页/共151页第118页/共15

31、1页第119页/共151页NGX.Y.FSTMLF 程序段序号 准备机能字 坐标字 进给功能字 主轴转速功能字 刀具功能字 辅助功能字 结束符 ISO6938-I-1982GB8870-88第120页/共151页第121页/共151页第122页/共151页XY70.030.040.0100.0终点起点第123页/共151页Y110.0XO 20.0(终点)220.0(起点)10.0(起点) (终点) 进给速度300deg/min90第124页/共151页YXYG17G03G02ZXG18G03G02ZG19G03G02第125页/共151页第126页/共151页 90 120 140R60R5

32、01006040OYX第127页/共151页Z/X平面Y/Z平面X/Y平面YXZ第128页/共151页机床原点参考点400250zx6. 常用 G代码功能 3)与坐标系有关的G代码第129页/共151页基准点xy150180G54G55参考点机床坐标系原点第130页/共151页(1)返回参考点指令(G28)(2)从参考点返回指令(G29) 6. 常用 G代码功能 4).关于参考点的G代码G28 X1000.0 Y700.0;返回参考点(ABR)T1111; 在参考点换刀G29 X1500.0 Y200.0; 从参考点返回(RBC) 20030070040010001500ABRCXY第131页

33、/共151页6)暂停指令G代码 G04 P_ ; (0.00199,999.999ms)G04 P3000; 暂停3秒 第132页/共151页第133页/共151页 O0001; M98P11000; M30; O1000; M98P12000; M99; O2000; M98P13000; M99;主程序子程序子程序1重嵌套2重嵌套第134页/共151页4321W80XYXZ228.515M10W第135页/共151页4321W80XYXZ228.515M10W第136页/共151页4321W80XYXZ228.515M 10W第137页/共151页3-5 数控机床 在进行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时

34、,一般应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数控加工工艺内容的选择; 数控加工工艺性分析; 数控加工工艺路线的设计。 1.数控加工工艺内容的选择 对于一个零件来说,并非全部加工工艺过程都适合在数控机床上完成,而往往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工艺内容适合数控加工。这就需要对零件图样进行仔细的工艺分析,选择那些最适合、最需要进行数控加工的内容和工序。第138页/共151页3-5 数控机床适于数控加工的内容在选择时,一般可按下列顺序考虑:(1)通用机床无法加工的内容应作为优先选择内容;(2)通用机床难加工,质量也难以保证的内容应作为重点选择内容;(3)通用机床加工效率低、工人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的内容,可在数控机床尚存在富裕加工能力时选择。1.数控加工工艺内容的选择第139页/共151页3-5 数控机床不适于数控加工的内容(1)调整时间长。如以毛坯的粗基准定位加工第一个精基准,需用专用工装协调的内容;(2)加工部位分散,需要多次安装、设置原点。这时,采用数控加工很麻烦,效果不明显,可安排通用机床加工;(3)按某些特定的制造依据(如样板等)加工的型面轮廓。1.数控加工工艺内容的选择第140页/共151页 结合编程的可能性和方便性提出一些必须分析和审查的主要内容。 1)尺寸标注应符合数控加工的特点在数控编程中,所有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