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_第1页
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_第2页
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_第3页
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_第4页
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 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2年4月于本 院外科行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结石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小切口手术组,每组56例。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其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比较。结 果 腹腔镜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术 后下床时间、住院总天数和镇痛泵使用率均明显低于小切口手术组, 与小切口手术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5)o两组患者并发症 发

2、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 0. 05)o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和医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 适的手术方法,方能达到理想的临床效果。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胆囊结石中图分类号r657. 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9701 (2013) 29-0137-02服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病症,随着年龄增长,胆结石的发病率逐渐 增高,并且女性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常需要行胆囊切除手术1。胆囊切除术主要应用于胆囊结石、急性和慢性胆囊炎,胆囊息 肉等胆囊疾病的治疗2。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患者对健康要 求的提高,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因

3、其创伤而大、伤口愈合缓慢、并 发症多、患者较为痛苦等缺点,已逐渐被新型微创手术取代。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和小切口胆囊切 除术(minilaparotomy cholecystectomy, mc)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 的微创手术,具有创伤面小、伤口愈合快、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等 特点3。本研究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 囊结石,并探讨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4月2012年4月于本院外科行胆囊切除术的胆囊 结石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参照文献

4、4,所有患者均按 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及小切口手术组,每组56例。腹 腔镜手术组中,男21例,女35例,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45.8±7. 2)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病程(2.36±061)年, 其中单发结石33例,多发结石23例,结石最大直径2.9 cm,最小 为泥沙型;小切口手术组中,男23例,女33例,年龄2473岁, 平均年龄(47. 1±7. 5)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病程(2. 90±0. 65) 年,其中单发结石36例,多发结石20例,结石最大直径2. 8 cm, 最小为泥沙型。两组患者均排除胆管恶性肿瘤、肝内胆管结石等

5、疾病。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 05), 具有可比性。1. 2研究方法1.2.1腹腔镜手术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后,采用三孔或四孔法 对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在患者脐缘处作切口,经切口穿入 气腹针,应用c02制备人工气腹,控制腹腔内压在1013 mmhgo放 入腹腔镜,于右锁骨中线肋缘下2 cm做切口,置入抓取钳;于腋 前线肋缘下2 cm做一切口,置放入冲吸器;于剑突下24 cm偏右 处做 切口,置入电凝钩。探查患者胆囊三角区,确定胆总管、胆囊 管和胆囊动脉的分布情况。解剖胆囊三角区,分离粘连,显露胆囊管 和胆囊动脉,置钛夹或牛物夹夹闭并切断胆囊管和

6、胆囊动脉,注意操 作避免损伤胆总管。术中根据胆囊三角区解剖关系是否清晰和周围炎 症程度來决定采用顺行、逆行或顺逆结合方法切除胆囊。清理胆囊床, 电凝止血,取出胆囊,消尽气腹。1.2.2小切口手术组除部分肥胖、肝脏位置高的患者采用全身 麻醉外,其他患者均行硕膜外麻醉。经右上腹直肌正中切口,长约 3.5-5 emo进腹后,分离粘连,放置s形拉钩,用血管钳轻提胆囊 底和颈部,充分显露胆囊三角区,确定胆总管、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的 分布情况。分离胆囊动脉和胆囊管,注意胆囊管距胆总管0. 5 cm处 切断并结扎。清理胆囊床,电凝止血,查看出血和胆漏等情况,给予及吋处理。根据胆囊床和周围组织情况决定是否腹腔引

7、流。清点物品, 关闭腹腔。1. 3观察评价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吋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胃肠功 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总天数、使用镇痛泵率和并发症率 等,观察治疗效果,并对和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4. 0统计分析软件对木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 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不同组别间的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 1两组患者手术和术后情况比较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组中2例患者因腹膜粘连导致胆囊三角区显示不清晰而转为开腹手术,中转率为3. 6%。腹腔镜手

8、术组的手术时间、术屮出血量、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时间、 住院总天数以及镇痛泵使用率均明显低于小切口手术组,与小切口手 术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 05)。见表1。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比较无显著性差杲(p > 0.05)o腹腔镜手术组的并发症主要是胆漏和皮下气肿,小切口手术组的并发症主 要是切口感染。两组患者经积极治疗处理后,不良反应均消除。见表2o3讨论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疾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等特点。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结石的外科常见手术,包括传统胆囊切除术、小切口 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传统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大、伤口

9、愈合慢、易导致并发症等缺点,患者较为痛苦、术后恢复缓慢,已不 适应现代外科手术要求,正慢慢被淘汰。随着微创手术的不断发展和 逐步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临床上愈来愈被 重视和广泛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视野范围广、腹腔脏器 刺激小、创伤小、无须开腹、患者痛苦少、身体恢复快等优点,但是 对手术设备和术者手术操作水平要求较高。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无特殊 手术器械要求,术者在直视下操作,安全可靠、经济实惠,但是手术 视野范围狭窄,和腹腔镜手术相比切口大,身体恢复和对较慢。<!-endprint-> <!-startprint-> 本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 组

10、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小切口手术组,且切口 更加微小美观,易被患者接受。患者痛感小,镇痛泵使用率亦显著低 于小切口手术组,出院吋仅16. 1%患者有痛感。小切口手术组切口大 于腹腔镜手术组,且在手术过程中需要牵拉切口,对腹壁产生损伤, 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均较晚,镇痛泵使用率亦较高,患 者出院吋35. 7%有痛感;腹腔镜手术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吋间明显 早于小切口手术组,主要因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胃肠道刺激较小, 小切口手术组术中对胃肠干扰较大,可能产生一定的损伤。以往研究表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小切口胆 囊切除术,主要包括c02气腹、胆道损伤、胆道结

11、石残留、胆痿等5, 6o本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小切口手术组,与文 献结果一致,主要表现在皮下气肿和胆漏,与c02气腹和胆道损伤有 关。小切口手术组并发症主要是切口感染,无胆管损伤,但在术中因 牵拉和压迫易导致切口脂肪液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均属于微创手术方式,手 术吋间、切口长度和术后恢复情况均优于传统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 囊切除术在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和疼痛感等方面均有一定优势。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适应证广,无需建立c02气腹,适用于不适宜气腹 和全身麻醉的患者,如老年和合并心肺疾病的患者7。因此,两种 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 方式,既能有效去除病灶,乂能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从而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参考文献1黄志强.腹部外科手术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1100-1101.2何芳,张光全,廖忠,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 切除术的对比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2007, 33 (5): 325-326.3 赖才广.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的临床 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2, (20): 17-18.4 黄克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对比研究j微创医学,2009, 4 (6): 662-663.余武林,姚红岗,刘文元.腹腔镜胆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