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二单元种群和群落第第1讲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变化讲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变化基础夯实必备实验直击高考考点精研课堂归纳课时作业一、种群的特征一、种群的特征1种群密度种群密度(1)概念:种群在概念:种群在_中的个体数,是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本的种群最基本的_。【知识梳理】【知识梳理】 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 数量特征数量特征 (2)调查方法调查方法样方法样方法a适用范围:植物、适用范围:植物、_b取样关键:取样关键:_c常用取样法:五点取样法、常用取样法:五点取样法、_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a适用范围:适用范围:_、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活动范围大的动物。b计算公式
2、:计算公式:NMn/m(N为种群数量,为种群数量,M为标记个为标记个体数,捕捉数量为体数,捕捉数量为n,被捕捉个体中被标记个体数为,被捕捉个体中被标记个体数为m)。(3)调查种群密度的意义调查种群密度的意义对 农 林 害 虫 的对 农 林 害 虫 的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渔 业 上, 渔 业 上_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随机取样随机取样 等距取样法等距取样法 活动能力强活动能力强 监测和预报监测和预报 捕捞强度的确定捕捞强度的确定 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若某城市若某城市
3、2012年出生年出生10人,死亡人,死亡2人,迁入人,迁入20人,迁出人,迁出13人,该城市总人口数为人,该城市总人口数为1 000人。人。(1)出生率新出生的个体数目出生率新出生的个体数目个体总数个体总数_(2)死亡率死亡率_(3)迁入率迁入的个体数目迁入率迁入的个体数目个体总数个体总数_(4)迁出率迁出率_10 死亡的个体数目死亡的个体数目个体总数个体总数 2 20 迁出的个体数目迁出的个体数目个体总数个体总数 13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1)写出图中各年龄组成的类型:写出图中各年龄组成的类型:_,_,_。增长型增长型 稳定型稳定型 衰退型衰退型 (2)根据图示分析,将各
4、年龄组成类型、特点及种群密度根据图示分析,将各年龄组成类型、特点及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用线连起来。的变化趋势用线连起来。(3)性别比例:种群中性别比例:种群中_数目的比例。数目的比例。雌雄个体雌雄个体 均匀分布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随机分布 集群分布集群分布 三、种群的数量变化三、种群的数量变化1种群增长的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如图型曲线,如图_。(1)产生原因:在产生原因:在_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条件充裕、气候适宜、_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以一定的倍数增长。(2)数学模型:数学模型:_(N0为该种群的起始数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量,t为时间,为时间,Nt为为t年后该
5、种群的数量,年后该种群的数量,代表该种群数量是代表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3)曲线特点:种群的数量以一定的曲线特点:种群的数量以一定的_。食物和空间食物和空间 没有敌害没有敌害 NtN0t 倍数增长倍数增长 2种群增长的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如图型曲线,如图_。(1)产生原因:环境条件的制约,包括资源、空间、食物产生原因:环境条件的制约,包括资源、空间、食物和天敌等。和天敌等。(2)曲线特点: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曲线特点: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值)后将后将_,有时在,有时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3影响种群数
6、量变化的因素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_、食物、被捕食、传染病等。、食物、被捕食、传染病等。(2)人为因素:受人口控制的种群数量不断增加,野生种人为因素:受人口控制的种群数量不断增加,野生种群数量不断减少。群数量不断减少。 停止增长停止增长 气候气候 1判断正误判断正误(1)种群密度越大,种群数量就越多。种群密度越大,种群数量就越多。()(2)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和迁出都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和迁出都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变化。()(3)年龄组成有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年龄组成有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4)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能预测
7、种群数量未来发展变化趋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能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发展变化趋势。势。()(5)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都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都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外界因素。的外界因素。()【自练自测】【自练自测】 (6)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种群数量的增长、波动和下降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种群数量的增长、波动和下降等。等。()(7)性别比例失调,不会引起种群数量变化。性别比例失调,不会引起种群数量变化。()(8)新兴城市人口的数量变化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新兴城市人口的数量变化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答案】【答案】(1)(2)(3)(4)(5)(6) (7)(8)2下列关于种群的
8、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呼伦贝尔草原上全部的马是一个种群呼伦贝尔草原上全部的马是一个种群B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过程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过程C在种群内常因争夺食物而发生竞争在种群内常因争夺食物而发生竞争D若通过控制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若通过控制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出生率会更高【答案】【答案】B【解析】【解析】种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个体总和,种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个体总和,呼伦贝尔草原上有多种马,全部的马不是一个种群,故呼伦贝尔草原上有多种马,全部的马不是一个种群,故A错错误;在种群内常
9、因争夺食物而发生种内斗争,竞争发生在不误;在种群内常因争夺食物而发生种内斗争,竞争发生在不同种生物物种之间,故同种生物物种之间,故C错误;若通过控制环境条件,使某错误;若通过控制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降低,故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降低,故D错误。错误。3对下列种群特征的概念图分析正确的是对下列种群特征的概念图分析正确的是()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BJ型增长的种群中没有死亡率和迁出型增长的种群中没有死亡率和迁出C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bD种群数量达到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值时,c
10、也达到最大并保持不变也达到最大并保持不变【答案】【答案】C【解析】【解析】由图示关系可知由图示关系可知a为性别比例,为性别比例,b为年龄组成,为年龄组成,c为种群密度,其中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未来的数量变化趋为种群密度,其中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未来的数量变化趋势;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势;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J型增长是在食物和型增长是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持续增长,具有一定的增长率,但是并不是没有个体死数量持续增长,具有一定的增长率,但是并不是没有个体死亡和迁出;种群数量达到亡和
11、迁出;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密度也达到最大并保持值时,种群密度也达到最大并保持相对稳定,可以上下波动,并不是固定不变。相对稳定,可以上下波动,并不是固定不变。4下列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方法,不宜采用的是下列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方法,不宜采用的是()A灰喜鹊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B蚜虫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C蒲公英种群密度用样方法进行统计蒲公英种群密度用样方法进行统计D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答案】【答案】D【解析】【解析】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
12、大的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如灰喜鹊;样方法则适用于不活动的生物动物,如灰喜鹊;样方法则适用于不活动的生物(如植物如植物)或活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动范围小的动物(如土壤小动物如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不是指某物种的种群数量,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多少,不是指某物种的种群数量,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可用取样器取样法。的丰富度可用取样器取样法。【答案】【答案】D【解析】【解析】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为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为“J”型曲线,型曲线,一般在自然环境中,种群数量增长为一般在自然环境中,种群数量增长为“S”型
13、曲线;两曲线之型曲线;两曲线之间的数量差异就是由于环境阻力而淘汰掉的个体数;在间的数量差异就是由于环境阻力而淘汰掉的个体数;在“S”型曲线中,随着种群数量增长,资源、空间有限,种内斗争型曲线中,随着种群数量增长,资源、空间有限,种内斗争加剧,出生率加剧,出生率死亡率,种群个体数达到环境的最大承载量即死亡率,种群个体数达到环境的最大承载量即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K值值),并维持相对稳定。,并维持相对稳定。1种群数量特征的分析种群数量特征的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出生率、死亡
14、率和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变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化的直接因素。(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性别比例间接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性别比例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种群个体数量变动:2探究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探究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项目项目样方法样方法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注意事注意事项项随机取样随机取样样方大小适中样方大小适中样方数量不宜太少样方数量不宜太少宜选用双子叶植物宜选用双子叶植物调查时没有个体迁入调查时没有个体迁入和迁出、出生
15、和死亡和迁出、出生和死亡标志物不能过于醒标志物不能过于醒目,不能影响标志对象目,不能影响标志对象正常的生命活动正常的生命活动考查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考查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种群的特征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种群的特征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的是()A为性别比例,人类的性别比例接近为性别比例,人类的性别比例接近1 1B为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为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C为年龄组成,可以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为年龄组成,可以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D为种群数量,其增长方式在自然界中一般呈为种群数量,其增长方式在自然界中一般呈“J”型增长型增长【答案】【答案】B【解析
16、】【解析】图中图中为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为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趋势,A错误;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错误;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B正确;正确;为性别比例,只影响出生为性别比例,只影响出生率,因而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率,因而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动C错误;自然状态下,错误;自然状态下,由于生存资源是有限的,所以种群数量一般呈由于生存资源是有限的,所以种群数量一般呈“S”型增长,型增长,D错误。错误。考查种群密度调查方法考查种群密度调查方法1(原创原创)为确定放牧量,某兴趣小组对某草原上的某
17、种为确定放牧量,某兴趣小组对某草原上的某种优质牧草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为减小调查的误差,则应该优质牧草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为减小调查的误差,则应该()要随机取样要随机取样考虑样地中选取样方的大小考虑样地中选取样方的大小考虑考虑样地中选取样方的多少样地中选取样方的多少所选样地必须是正方形所选样地必须是正方形计算计算多个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多个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ABCD【答案】【答案】C【解析】【解析】样方法最主要的是进行随机取样,根据调查数样方法最主要的是进行随机取样,根据调查数据取平均数可估算该种群的种群密度,根据地段的不同可因据取平均数可估算该种群的种群密度,根据地段的不同可因地制宜采用不
18、同大小和数目的样方,样方法包括五点取样法地制宜采用不同大小和数目的样方,样方法包括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样方可选择正方形或长方形。一般而言,样和等距取样法,样方可选择正方形或长方形。一般而言,样方越多,其统计结果越接近真实情况,但是,样方数量越方越多,其统计结果越接近真实情况,但是,样方数量越多,整体取样花费的时间、精力就越多,所以,取样要适多,整体取样花费的时间、精力就越多,所以,取样要适中。中。2(2016年贵州八校联盟联考年贵州八校联盟联考)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鲫鱼106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1条,其中有条,其
19、中有标记的标记的25条。由此可以估算出该池塘中鲫鱼的密度。后来发条。由此可以估算出该池塘中鲫鱼的密度。后来发现这次估算的结果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分析其原因不正确现这次估算的结果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分析其原因不正确的是的是()A捕鱼用的渔网网眼太大捕鱼用的渔网网眼太大B被标记的鱼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被标记的鱼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C两次捕获的鲫鱼数量较小两次捕获的鲫鱼数量较小D重捕方法不当使捕获的鱼部分死亡重捕方法不当使捕获的鱼部分死亡【答案】【答案】D【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中的标志重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中的标志重捕法的相关内容。捕鱼用的渔网网眼大小与捕捞的鱼的大
20、小捕法的相关内容。捕鱼用的渔网网眼大小与捕捞的鱼的大小有关,渔网的网眼太大导致只能捕捉大鱼,估算出的种群数有关,渔网的网眼太大导致只能捕捉大鱼,估算出的种群数量也只是大鱼的数量,故种群数量比实际数据偏小;被标记量也只是大鱼的数量,故种群数量比实际数据偏小;被标记的鱼死亡会导致估算出的种群数量比实际数据偏大;两次捕的鱼死亡会导致估算出的种群数量比实际数据偏大;两次捕获的数量较小,也会造成推算中较大的误差;重捕的鱼部分获的数量较小,也会造成推算中较大的误差;重捕的鱼部分死亡不会影响实验数据。死亡不会影响实验数据。规律方法规律方法种群密度调查的注意事项种群密度调查的注意事项(1)样方法的注意事项样方
21、法的注意事项计数原则: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计数原则: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好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的原则,即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夹角上的个体。则,即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夹角上的个体。取样原则及方法:随机取样;样方大小适中,例如:取样原则及方法:随机取样;样方大小适中,例如:乔木乔木100 m2、灌木、灌木16 m2、草本、草本1 m2;样方数量不宜太少;一;样方数量不宜太少;一般选取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般选取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叶脉一般呈网状叶脉一般呈网状);常用五点取样;常用五点取样法法(如图如图1)
22、和等距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如图如图2)。(2)标志重捕法的注意事项标志重捕法的注意事项被调查个体在调查期间没有大量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被调查个体在调查期间没有大量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的现象;标志物不能过于醒目;不能影响被标志对象的正亡的现象;标志物不能过于醒目;不能影响被标志对象的正常生命活动;标志物不易脱落,能维持一定时间;因为动物常生命活动;标志物不易脱落,能维持一定时间;因为动物被捕获并标志一次后难以被再次捕获,则利用标志重捕法计被捕获并标志一次后难以被再次捕获,则利用标志重捕法计算出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密度可能偏大。算出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密度可能偏大。1种群增长的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型
23、曲线和“S”型曲线比较型曲线比较种群数量的变化种群数量的变化2.种群种群“S”型增长曲线各段特点及应用型增长曲线各段特点及应用(1)曲线分析:曲线分析: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1(原创原创)下图为两种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则有关曲线特下图为两种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则有关曲线特点及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点及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曲线曲线A的条件是理想条件,如食物、空间充足,气候的条件是理想条件,如食物、空间充足,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适宜,没有天敌等B曲线曲线B是在有限的条件下形成的,种群数量最终达到是在有限的条件下形成的,种群数量最终达到环境最大容纳量环境最大容纳量C阴影部分表示通过自然选择
24、淘汰的个体数量,即环阴影部分表示通过自然选择淘汰的个体数量,即环境容纳量境容纳量D曲线曲线A的增长率不变,曲线的增长率不变,曲线B的增长率逐渐降低的增长率逐渐降低【答案】【答案】C【解析】【解析】曲线曲线A为为“J型型”增长曲线,曲线增长曲线,曲线B为为“S型型”增增长曲线,长曲线,“J型型”曲线的条件是理想条件,如食物充足,空间曲线的条件是理想条件,如食物充足,空间充足,没有天敌,气候适宜等各种条件都是理想的;充足,没有天敌,气候适宜等各种条件都是理想的;“S型型”曲线的条件是有限的,种群数量先变大,最终达到环境最大曲线的条件是有限的,种群数量先变大,最终达到环境最大容纳量后保持稳定;阴影部
25、分是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生物容纳量后保持稳定;阴影部分是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生物间存在生存斗争,最终被自然环境所淘汰的个体即环境阻间存在生存斗争,最终被自然环境所淘汰的个体即环境阻力;曲线力;曲线A的增长率保持不变,曲线的增长率保持不变,曲线B的增长率逐渐下降。的增长率逐渐下降。2(改编改编)图图1为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为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图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图2为为(是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是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群数量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图1中中t1t
26、2与图与图2中中ab时期种群都是衰退型时期种群都是衰退型B图图2中中a、c时期种群的出生率均与死亡率相当时期种群的出生率均与死亡率相当C图图1和图和图2中中K值出现的时间分别是值出现的时间分别是t2和和dD图图1和图和图2可分别表示种群的可分别表示种群的“S”型和型和“J”型增长过型增长过程程【答案】【答案】B【解析】【解析】图图1中中t1t2增长速率大于零,种群数量增加,增长速率大于零,种群数量增加,为增长型,图为增长型,图2中中ab时时小于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为衰退型,种群数量减少,为衰退型,A错误;图错误;图2中中a、c点种群点种群1,则该时间段出生率与死亡率,则该时间段出生率与死亡率
27、相等,相等,B正确;图正确;图1中出现中出现K值的时间为值的时间为t2,图,图2中出现中出现K值的时值的时间为间为e,C错误;图错误;图1可表示可表示S型增长,图型增长,图2的过程中数量先减的过程中数量先减少,后增加,少,后增加,D错误。错误。规律方法规律方法“S”型曲线的解读和分析方法型曲线的解读和分析方法三图对比分析解读:三图对比分析解读:(1)t1之前,种群数量小于之前,种群数量小于K/2,由于资源和空间相对充,由于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种群数量增长较快,当种群数量为裕,种群数量增长较快,当种群数量为K/2时,出生率远大时,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
28、达到最大值。(2)t1t2,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3)t2时,种群数量达到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群增长速率为0。考查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应用考查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应用(2016年安徽江南十校联考年安徽江南十校联考)如图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如图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几种情形,其中的几种情形,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据此分析: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据此分析:(1)若图示种群每年以若
29、图示种群每年以倍倍“J”型增长,型增长,N0为种群起始数为种群起始数量,量,t年后该种群数量可表示为年后该种群数量可表示为Nt_。图中阴影部分。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可引起该种群的表示环境阻力,可引起该种群的_发生改变,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种进化,进而导致物种进化,_(填填“一定一定”或或“不一定不一定”)产生产生新物种。新物种。(2)若图示物种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中的最高营养级生物若图示物种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中的最高营养级生物之一的野生扬子鳄,当之一的野生扬子鳄,当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点后的变化曲线为且种群数量为且种群数量为K2时,对该物种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时,对该物种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_。
30、流。流向该营养级的其他物种的能量会向该营养级的其他物种的能量会_,处于该营养级物,处于该营养级物种的种间关系为种的种间关系为_。(3)若图示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若图示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_(填填“K1”、“K2”或或“0”),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造成蝗虫患病的一种丝状菌的生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造成蝗虫患病的一种丝状菌的生长,若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点后的变化曲线为_,此,此时东亚飞蝗不断地聚集迁徙去追逐时东亚飞蝗不断地聚集迁徙去追逐“绿色绿色”,这体现了生态,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系统
31、的_功能。功能。【答案】【答案】(1)N0t基因频率不一定基因频率不一定(2)就地保护就地保护(或建或建立自然保护区立自然保护区)增加竞争增加竞争(3)K2信息传递信息传递【解析】【解析】(1)种群在种群在“J”型增长过程中,型增长过程中,t年后的种群数量年后的种群数量可表示为可表示为NtN0t,图示阴影部分为通过环境阻力淘汰的生物,图示阴影部分为通过环境阻力淘汰的生物个体数量,淘汰生物个体会引起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进个体数量,淘汰生物个体会引起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生物进化,当出现生殖隔离才能产生新物种,基因频而导致生物进化,当出现生殖隔离才能产生新物种,基因频率改变不一定出现生殖
32、隔离即不一定产生新物种。率改变不一定出现生殖隔离即不一定产生新物种。(2)野生扬野生扬子鳄为国家珍稀动物,子鳄为国家珍稀动物,a点后出现曲线点后出现曲线的变化且种群数量为的变化且种群数量为K2时,对该物种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就地保护时,对该物种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就地保护(或建立自然保或建立自然保护区护区)。各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是一定的,扬子鳄数量减少。各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是一定的,扬子鳄数量减少时,流向该营养级的其他物种的能量会增加,同营养级内物时,流向该营养级的其他物种的能量会增加,同营养级内物种间的关系为竞争。种间的关系为竞争。(3)东亚飞蝗是农作物的害虫,为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东亚飞蝗
33、是农作物的害虫,为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其种群数量不能为性其种群数量不能为0也不能过多,应控制在也不能过多,应控制在K2水平;若水平;若a点点变化为干旱,据题意干旱有利于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增长,变化为干旱,据题意干旱有利于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增长,则则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点后的变化曲线为。东亚飞蝗不断地聚集迁徙去追逐。东亚飞蝗不断地聚集迁徙去追逐“绿色绿色”,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1实验原理实验原理(1)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温度等因素
34、的影响。(2)在理想的无限环境中,酵母菌种群呈在理想的无限环境中,酵母菌种群呈“J”型增长;自型增长;自然界中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酵母菌种群呈然界中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酵母菌种群呈“S”型增长。型增长。(3)计算酵母菌数量可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计算酵母菌数量可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显微计数显微计数法。法。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2实验流程实验流程方法透析方法透析(1)显微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边线上的显微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边线上的酵母菌,应只计固定的相邻两条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酵母菌,应只计固定的相邻两条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
35、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误差。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误差。(3)结果记录最好用记录表,如下:结果记录最好用记录表,如下:(4)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5)培养和记录过程要尊重事实,不能主观臆造。培养和记录过程要尊重事实,不能主观臆造。时间时间/天天123456数量数量/个个1下列关于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相关操作,正确的是()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36、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的培养液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并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边缘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边缘多余培养液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计数时,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计相邻两
37、边及计数时,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计相邻两边及其顶角其顶角早期培养不需取样,培养后期每天取样一次早期培养不需取样,培养后期每天取样一次A BC D【答案】【答案】D【解析】【解析】酵母菌为兼性厌氧生物,培养酵母菌时,不酵母菌为兼性厌氧生物,培养酵母菌时,不需要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需要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细胞计数时,应将培养液滴细胞计数时,应将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盖玻片边缘,让其自行渗入计数板;在计数板上盖玻片边缘,让其自行渗入计数板;早期培养早期培养也要抽样检测。也要抽样检测。2(2015安徽淮南模拟安徽淮南模拟)如图表示在锥形瓶中用不同方式如图表示在锥形瓶中用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时的种群增长曲线。图中曲线培养酵母菌时的种群增长曲线。图中曲线是空白对照组,是空白对照组,其余曲线分别代表每其余曲线分别代表每3 h、12 h、24 h换一次培养液及不换培换一次培养液及不换培养液但保持养液但保持pH恒定恒定4种不同情况下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下种不同情况下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分别代表每分别代表每3 h、12 h、24 h换一次培养液的种换一次培养液的种群增长曲线群增长曲线B在保持培养液的更换频率不变的情况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地产销售代理合同范本
- 专业企业劳动合同模板汇编
- 私人借款合同格式
- 商业店铺装修合同
- 货物加工承揽合同范本
-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B
- 三方合同丙方担保2024年
- 标准员工劳动合同书
- 客房销售合同注意事项
- 电视广告发布合同范本
- 2023光伏发电工程项目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 带式输送机胶带安装
- 陈育民对FLAC3D常见问题的解答概要
- 专利文献检索方法与步骤课件
- 第5讲-申论大作文课件
- 大咯血的护理及急救课件
- 读《学生的精神》有感
- Module 5 Museums模块测试题二(含答案)(外研版九年级上册)
- 张家爷爷的小花狗2
- 怎样通知最快(课件)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通用量具培训》教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