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浅论批评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硕士论文浅论批评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硕士论文浅论批评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硕士论文浅论批评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_第4页
硕士论文浅论批评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论批评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浅论批评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摘要: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教师们对批评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教师认为“严师出高徒有的教师则认为批评会打击小学生的积极性,主张少用批评。其实,批评是必不 可少的一种教育方法。批评不仅可以纠正小学生的错误,激发小学生 的上进心,最重要的它能提高小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教师在批评小学 生时应当态度诚恳,实事求是,主次分清,程度适宜;选用批评方法 时则要注意因人而异,灵活运用。批评;小学教育教学;批评方法;批评原则一、批评的内涵在当代汉语词典中,批评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批评,论断。指对事物加以分析比较,评定它的优劣。第二个

2、意思是对缺点 和错误提出意见。通常我们使用的是第二种意思,但在实际使用中人 们常把批评看作贬义词,认为受到批评是一种不好的事情因而忽略了 它的重要性。批评的目的是使我们意识到本身的不足,进而改善,达 到更完美的境界。正如古语所云“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麽大焉。批评就是在别人的帮助下改正自己的错误。本文所讨论的批评与一般意义的批评稍有不同。本文中的批评是由教师实施的,以关心、爱护学生为出发点,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自 己的错误、不良行为或趋向的警觉,对错误和不良行为并加以改正, 对不良趋向加以纠正,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一种教育手段。首先, 批评以小学教育教学为背景。批评由教师实施,批评的对象包含了小

3、 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目的在于通过批评纠正小学生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其次,批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一种方法。通过批评,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加以改进,使身心各方面得以健康发展。, 再次,批评是教师关注学生的一种表现。它蕴含着教师对学生的期望 和关爱,期望越高,对学生的要求就越高,批评就越多。而且教师批 评学生的前提是发现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而发现就是一个关注的过 程。关注得越仔细,时间越长,发现的问题越多,批评越准确。最后, 批评的目的是促使学生改正不良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千里 之堤,溃于蚁穴”,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任何一个小 的错误都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教师必须

4、学会正确使用批 评。二、批评的作用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林崇德认为“表扬是爱,批评同样 蕴含着对学生的爱”。批评作为负激励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让学 生在错误中总结经验,在教训中学到智慧是教师实施批评的重要根 据。具体来说,批评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指出学生的错误这是批评最基本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儿童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 这一时期的儿童活泼好动,积极性高,但逻辑思维水平低,辨别是非的 能力低,他们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而且部分小学生尤 其是低年级小学生自我中心感比较严重,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不容 易看到自己的缺点。教师通过批评,明确指出学生的缺点错误,并阐明 正确的行为规范,

5、让学生不仅知道错在哪里,而且知道该如何改正。2、督促错误的矫正批评能够唤起学生新的认识需要和成就需要,使学生树立起正确 的奋斗目标,确保学生的品行朝着社会或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但是 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处于初步形成阶段,这一时期的儿童,自觉性和意 志力都比较差,注意力也不能长期的固定在一件事情上,所以这一时 期的儿童完成任务大多靠外部压力而不是自觉性。小学生的行为矫正 需要外力的督促指导,而批评就是督促的一种方式。教师通过批评给 小学生施加压力,这种压力加深了小学生对错误的认识,促使他尽快 完成错误矫正。3、激发上进的动力小学生的荣誉感和上进心非常强烈。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喜 欢得到教师的表扬,

6、渴望得到小伙伴的认同。教师的批评会让小学生 产生羞愧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言语行为、品德与社会要求和他人 的差距,从而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改正错误,完善人格,形 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品德行为。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们越来越重视 小学生品德和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各种自主活动,让学生学会自己 动手,再加以教师的适当批评,纠正其不良习惯,学生既发展了能力, 也发展了人格。4、增强学生的受挫能力我们曾在报纸上看到某小学生因受到家长或教师的批评一时接 受不了闹矛盾、离家出走的报道。究其原因是因为小学生挫折经验少, 未能学会正确的对待批评。犯错误的小学生内心往往同时存在两种矛 盾心理:一种是侥幸逃脱批评

7、的心理,另一种是接收批评和承担相关 责任的心理。两种心理的斗争会使学生情绪极度焦躁不安,心理高度 紧张,甚至行为失常。这种心理斗争其实是学生对自己行为的反思过 程,经过反思,学生的认识更加全面,情感更加深刻,意志更加坚强, 受挫能力得到提高。只要批评合理,他们就能接受。而且这种反思会 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使学生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三、批评的原则教师批评小学生时应掌握以下原则:1、态度诚恳,尊重学生小学生的感觉非常敏锐,他们能迅速判断出别人对他们的态度。 教师的批评,正是出于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是真心实意地帮助学 生改正错误,因此态度一定要诚恳,要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的关心, 从而自发的反省

8、自己的行为,并在教师的帮助下矫正错误。人都有自 尊心,小学生的自尊心和荣誉感更强烈。当教师发现学生有错误的行 为或举动时,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选用适当的言辞,禁用一些激烈 的词语尤其是有辱骂性质的词语,要让学生在受尊重的同时体会到教 师的良苦用心,自发的改正错误。2、实事求是,对事不对人毛泽东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批评必须建立在充分掌握 事实的基础上,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不但要明确指出错在什么 地方,还要帮助学生找到解决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信服, 达到批评教育的效果。批评还要注意对事不对人,尤其是对经常犯错误的后进生。每个 班级都会有经常犯错误的学生,有的学生是故意的以引起教

9、师的注 意,有的是无意中老师犯错误。对待这些学生,教师要尤其注意不要 把个人主观情绪带到批评中,要分清人和事,批评的对象是错误的事 而不是学生。3、审时度势,因人而异审时度势,是指批评要注意时间和场合。必须当场提出批评的, 一定要及时批评;事态不严重的可以事后批评,但也不能拖太久,要 注意时间的时效性。批评还要注意避开下午四点到六点这一时间段, 因为这段时间是小学生一天中心理和生理最疲惫的时间,这时的批评 不但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可能产生反效应。因人而异,是指教师批评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个性等特 点。对性格开朗的学生可直接指出其错误之处;对内向、害羞的学生 尽量采用私下批评,委婉批评的

10、方式;对性格暴躁的同学要注意其情 绪起伏;对自尊心强的同学要做到以理服人,维护其自尊心。批评时 要注意学生的情绪,同时还要做好批评后的疏导工作,以防学生产生 不良情绪。4、有的放矢,重点突出批评要有针对性,效果才会好。学生最反感教师絮絮叨叨地讲个 没完,因此教师在批评时应尽量避免连珠炮似的批评,不要泛泛讲大 道理,应抓住主题,一针见血,把存在的问题说深说透,点明错误的 严重性。另外,批评要分清主次,尤其是一些性质比较严重的错误,必须 加以重视,而对一些次要问题,或者不重要的问题,提点一下即可。5、批评适度,保持耐心在批评学生时,一定要把握好“度”,既不能太过轻描淡写,也 不能过于严厉。批评过轻

11、,好像隔靴搔痒,起不了太大作用;批评过 重,会使学生产生心理压力,甚至影响他的人生。因此教师要做到心 中有数,力求点到即止,留有余地,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我反思。 同时,教师要锻炼自己的耐性,面对犯错误的同学时,切忌焦虑浮躁, 因为教师的情绪会直接传达给学生,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四、小学教育教学中常用的批评方法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孩子是在犯错误中长大的,因此教师面 临的问题不是要不要批评,而是怎样批评的问题。批评既具有建设性 又具有毁灭性。正确的批评方法能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反之,错 误的批评教育会对小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甚至有可能造成灾难性后 果。总的说来,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批评主要有

12、以下几种方法:1、先扬后抑,期望式批评小学生的荣誉感非常强烈,而且年级越高自尊心越强。教师在批 评时应尽可能避免直接批评,要尽可能多的发现小学生的优点长处, 先对学生表现优秀的地方表示肯定,再指出学生的不足。这样既可以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又不会损害他的自尊心。值得注意的是,许 多教师在使用这种批评方法时经常使用“但是”作为转折词。事实证 明,这种方法效果并不很有效,因为学生对这个词比较敏感,听到这 个词就会认为教师的重点在后面,对前面的话听而不闻,觉得那不过 是教师用来迷惑学生的“糖衣炮弹”。我们可以把“但是”去掉提 出对学生的期望建议,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例如,一个同学 的字很潦草

13、,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他进行表扬:“这位同学学习非常 认真,总是按时完成作业,希望他的字再认真一些就更好了。”2、启发诱导,提问式批评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虽不成熟,但是已经开始由具体思维向逻辑思 维转变。新课程强调以认为本,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则 离不开独立的逻辑思维。我们提倡教师在经过基本调查后,以提问的 形式让学生回忆自己的行为,然后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让学生自 己发现自己的不足。比如解决同学之间的纠纷时,学生一开始总是推 脱责任,若教师直接批评,他们会认为教师不公平,不了解事实。因 此,教师应先让学生平静下来,复述自己的行为,然后思考自己的行 为有没有不对的地方,再对学生进行疏导。

14、这种批评方法充分调动了 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我反思,既尊重了学生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分析能力。3、含蓄委婉,暗示性批评有的小学生个性内向害羞,对他们的错误教师可采用暗示性批 评,另外对一些小错误也可采用这种办法。暗示性批评,既可以是言 语上的暗示,也可以是肢体动作的暗示。一声咳嗦,一个皱眉或者摇 头都能代表教师的态度。比如,教师经过一位同学的课桌时,对那位 同学皱皱眉,指了指地面然后走了。同学看看地面然后拾起了一个纸 团。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使用言语暗示时,应尽可能选用含蓄委婉 的语言,委婉的指出小学生的错误和不足,这样既保护了小学生的自 尊心又达到了教育目的。4、轻松愉悦,幽默式批评前苏联

15、教育学家斯维特洛夫认为“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 助手,就是幽默”。幽默是一种笑的艺术,它能使人放松心情,温和 而不使人生气地接受他人的意见与批评。当小学生犯错误时,他们的 心理会非常紧张,这时适时的幽默会使他们放松心情,缓解课堂气氛。 语文课上,教师在领读课文,一位同学开小差睡着了。教师面带笑容 地对大家说“我今天才发现原来我的声音这么有磁性,都可以和催眠 曲媲美了啊。”同学们哄堂大笑,缓解了紧张的课堂气氛,而且那位 同学剩下的课堂也没再开小差。由此可见,幽默比枯燥的言语批评更 能教育人。5、活泼积极,讨论式批评讨论式批评是指当教师发现学生的错误性质比较严重,影响比较 广泛时,可以利用班级

16、群体的力量,通过开班会、小组讨论等形式, 纠正某种错误或错误的倾向。小学生的群体感很强烈,如果大部分人 的看法与自己有异,他就会重新审视自己的看法,服从大多数人的意 见。而且同学监督比教师监督更有效。教师要关注全班同学,总有注 意不到的地方,而讨论式批评能让小学生自觉调整自己的态度行为, 能够弥补教师精力的不足,而且这种方法易于实施,组织方式灵活多 变,深受教师的好评。6、慎之又慎,谴责式批评不可否认,班级内总有个别学生过于活泼,不遵守校规班纪,经 常让老师头疼。这些小学生,对教师的苦口婆心视若无睹,对同学的 规劝意见置之不理,形成了 “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批评这些学生时, 教师的态度必须严肃认真,语言愤慨有力,加大批评的力度,切忌含 糊其辞,目标不明,但也不能责骂鄙视,讽刺挖苦。应该注意的是, 小学生具有极大的行为可塑性,不管他们犯了多大的错误,有多么的 调皮,行为习惯有多差,只要教师愿意付出努力,就能够使他们改正 不良行为。而谴责这种方法在使用时必须慎之又慎,不到万不得已尽 量不使用。总之,批评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具有多种实施方法。教师在教学 过程中应学会灵活使用,既可以使用一种方法,也可以多种方法综合 在一起。只要能达到教育效果,教师可以尝试多种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