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江南古典园林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造园艺术_第1页
浅析江南古典园林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造园艺术_第2页
浅析江南古典园林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造园艺术_第3页
浅析江南古典园林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造园艺术_第4页
浅析江南古典园林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造园艺术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析江南古典园林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造园艺术    摘要:中国山水画与江南古典园林都是中国传统艺术,这两种艺术追求的意境是一致的,都体现了中国人谦虚内敛的品性,崇尚自然、追求个性和自由的精神。无论中国山水画还是江南古典园林都要追求主次分明、疏密有致、虚实相生、远近得宜、藏露互补、动静皆宜等,用画论中的构图手法来组织建筑、山石、水体、植物等要素,构成如诗的意境。“江南园林甲天下”,山水画的绘画理论与创作技法對江南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的影响最为深刻,可以说,江南古典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所在,很好的诠释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特征。关键词:山水画、江南古典园林

2、、意境表达、位置经营、人文精神一、山水画与江南园林江南的苏州、扬州、杭州、南京以及岭南,私家园林数以千计,乾隆以后,逐渐形成了以苏州为代表的私家园林特色,园林由“壶中天地”转向“芥子纳须弥”,空间更加狭小,但艺术水平比以前有了提高,文学艺术成了园林艺术的组成部分。1.1画家操持造园宋代苏州就有专事叠山的匠师,而画家操持造园,也必须与叠山师合作。明末清初的张南垣就是中国首屈一指的造园叠山大师,他四个儿子都子承父业,次子张然最为著名,所叠假山“直疑天工非人工”。由此可知,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古典园林之间存在着同一性,如画家亦造园家、画境亦园境、画情亦园情。1.2园主的绘画意图在我们看来,其主要目的恐怕

3、不仅仅是为了貌写园林景致,更是一种纪念。此类绘画通常是受园主所托,为园主而作,园主并不需要一副画来告诉自己园林景致如何,它是一件园主可以拿来向宾客展示,引起众人欣赏和赞叹的作品。但在园主向宾客展示这样一副绘画时,它所带来的荣耀通常在于画家的名气与社会地位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促请倪瓒或沈周来此下榻,留下墨宝。二、江南古典园林类型中国有数年造园史,在历史上曾建造过不可数计的精美园林,形成了有“凝固的诗,立体的画”之称的中国园林体系。中国园林既收入了自然山水美的千姿百态,又凝集了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精华,融合我国的叠山理水、建筑艺术、花草栽培以及文学绘画艺术于一体,在波光岚影之中掩映着亭台楼阁,诗自然

4、美和艺术美的统一。2.1自然风景园林:杭州西湖与扬州瘦西湖自然风景园林是指以天然景观为主,进行适度开发而成的园林。古时有隋唐长安的曲江池和芙蓉园供人游览。园中的历史文化胜迹成为同自然景观相辉映的人文景观,丰富着园林的内容与表现力。至今,我国自然园林有杭州西湖、南京玄武湖、无锡鼋头渚、绍兴东湖、福州西湖、南昌东湖、武汉东湖、九江甘棠湖、惠州西湖、肇庆七星岩、桂林榕湖与杉湖、重庆北温泉、济南大明湖、哈尔滨太阳岛、贵阳花溪、昆明翠湖、西安曲江池、凤翔东湖、台湾南投日月潭等。然而,在众多江南古典园林中,杭州西湖与扬州瘦西湖是最为显著的自然风景园林。杭州西湖,原是钱塘江口上的一个三面环山的海湾,两汉时期

5、成为一处内湖。唐代李沁、白居易前后任杭州刺史,先是李沁开始凿通湖道,引湖水为井水;尔后白居易修筑长堤(白堤),西湖被分为南北两个湖面,因此成为自然风景区,此后仍有开发,如:苏轼等。西湖十景、钱塘十景等景点,历代流传,最为著名。扬州瘦西湖自隋、唐以来,特别是清代中叶,几经修葺,成为了“巧夺天工” 的湖山胜境。“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之名便是源于这首清代钱塘诗人汪沆曾的诗句。2.2苏州宅园园林特点:在功能上宅、住、赏合一,采用人工造景,追求自然之趣。主要园林有:拙政园、网狮园、怡园、留园、环秀山庄、狮子林、沧浪亭等。其中,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年间,是

6、苏州四大古典名园之一,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园内以水景为主,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其间,亭、榭、堂、馆、桥、廊各类建筑典雅秀丽,主要景点有:兰雪堂、芙蓉榭、秫香馆、玲珑馆、听雨轩、小飞虹、梧竹幽居亭、香洲等。网狮园位于苏州城东南阔家头巷,全园分东西两部分,东部为住宅区。西部花园以水池为中心,轩、馆、亭、廊环池而建,景点分别以春竹、夏水、秋月、寒松象征四季景色。主要景点有门厅、万卷堂、梯云室、小山丛桂轩、彩霞池、濯缨水阁、看松读画轩、竹外一枝轩、五峰书屋等。三、江南古典园林中的组景古人总结组景有十八种方法:对景、借景、夹景、框景、隔景、障景、泄景、引景、分景、藏景、露景、影景、朦景、色景、香景

7、、景眼、题景、天景。3.1分景所谓分景就是以山水、植物、建筑及小品等在某种程度上隔断视线或通道,造成园中有园,景中又景,岛中有岛的境界。分景的作用在于增加景色的量和质,使园景虚实变换,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分景可以把游人的注意力缩小到一定空间范围内,使其能集中精神细致观赏,分景依功能与景观效果的不同,可分为障景与隔景。障景是园林中用于遮挡视线,促使视线转移方向的屏障物,因材料不同可分为山石障、院落障、影壁障、树丛、树群或数着结合;隔景是用以分割园林空间或景区的景物,隔景的材料有各种形式的围墙、建筑、植物、假山、堤岛、水面等,隔景的方式可分为实隔、虚隔及虚实相隔。3.2借景所谓借景就是将视线所及范

8、围内的美景,组织到园内或景区内,以丰富园林景色,扩大园林空间。园林风景去的面积一定要在有限的空间里获得无限的意境,就要巧妙地借取园内外景物。借景的方式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因时因地借。远借:将园林远景借入园中。园外园景高时,可用开辟平视透视线的方法借景。邻借:将园外或景区外近景借入园中,邻借必须要有山体、楼台俯视或开窗透视,自然地将园外之景与园内之景组为一体。俯借:登高望远、俯视所借外景或景区外景物。因时因地借:利用一日或四季大自然的变化与园景配合组景。可以朝借旭日,晚借夕阳,春借桃柳,夏借荷塘,秋借丹枫,冬借飞雪等。如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曲院风荷是通过应时而借来组景的。四、结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是明代造园家计成在园冶起首篇提出的中国传统园林的创作宗旨。其基本含义是指园林虽是人工创造的艺术,但其呈现的景色必须真实,好像是天然造化生成的一般。要在山水的脉络结构中表现出真山真水的气势,艺术家必须对自然山水进行浓缩和提炼,在创作中阐发自己对山水美的理解和感悟,有着一定的主观情思意蕴的抒发,这与中国传统山水绘画,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